種田經驗手冊?不就是農經麽?
要他們給農給寫個序文還不容易。他要真能一畝地種出五百斤水稻,莫說寫序,就是給他立傳豎碑建生祠都可以!
楊大人痛快地答應了。
褚、馬兩位長史雖然沒有楊大人的地位名氣,卻也是正經考中的甲科,隨周王殿下出京時得賜了翰林身份,寫個序也不在話下。甚至對他們三甲同進士來說,能為三元及第的宋時寫序,還算是提了他們的名聲,自然也都肯幹。
不過他們這些進士哪個不是有家底的,少說也是耕讀傳家,能供得起他們清清淨淨念書。是以三人對種田的理解多半隻限於“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楊侍郎被水稻畝產五百斤的前景激勵得文思湧動,胸中堆滿華章,當場便要吟出一段。但要念出文章時,又忽然想到這是給農經、給畝產五百斤稻穀的秘法寫序,總該言之有物,寫些與耕種相關的東西。
他不禁低頭去看試驗田間的水稻,跟別處田裏的相對比,想找出些特別的好處。
稍一比較,果然就見那塊試驗田裏的稻秧插得比別處密幾分,一排排插得整整齊齊,莖杆生得又粗又密,綠瑩瑩地惹眼,葉底淺水間可見小魚浮上來吸氣。
他越看越愛,輕吟著徐璣的“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問宋時:“原來水稻插得緊密,結出的稻穀便多麽?怎地周圍這些農田都插得稀疏?是這裏種田的經驗不如南方,還是因施的肥料不足?”
試驗田裏幹活的老農也眼巴巴地看著宋大人。
他祖祖輩輩種田維生,自己也是這十裏八村種稻的好手,從來都都沒栽過這麽密的稻秧。這要不是知府大人親自下令,本縣書辦釘了牌子,差役盯著栽種,他都不敢這麽密密栽種,怕種得多了禾苗不好好生長。
楊侍郎以下,連同幾名過來拜見官老爺,還沒來得及離去的莊戶們都求知若渴地看著宋時,看得他仿佛重回前世,領著一群遊客參觀講解某地名勝古跡。
不過現在不要講曆史,要講生物了。
他清清喉嚨,指著田裏的禾苗講起了光合作用、合理密植等問題。
雖然不能深入講解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葉綠體、氧氣、二氧化碳這些概念,但還是可以直觀講講眼前就能觀察得到的,陽光長短與溫度高低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合理密植,這個“合理”的度,由水、土、肥、光、氣、熱決定,其中水土肥問題在他這試驗田裏都可以解決,行距寬窄很大程度也是由稻葉會不會被附近水稻稻葉遮擋,影響葉麵接受陽光照射決定的。
比如他這片試驗田,就是采用了小株密植——每穴的苗數隻有2-3株,行間距栽得較密。
這樣種出來的水稻稻杆較強壯,不怕養大水裏的魚啄倒稻杆,又便於通風、光照,侍弄起來也方便些。
隻可惜如今的技術還造不出溫度計,不然如能準確量出溫度,按著氣溫安排栽種時機比數著節氣栽種更利於水稻生長。
漢水兩岸土地肥沃、氣候溫暖、光照時間也足夠長,隻要提前在暖房裏育好秧苗,農曆三月就可以栽種早稻了。現在插禾其實晚了些,但後麵如果合理施肥、及時曬田,後期結籽時養護好稻根、稻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便能提高有效分蘖數量,養出結實多而飽滿的稻穗。
他當著周王和上官的麵不好脫鞋脫襪子,下田查看稻葉和分蘖情況,便問了問替他耕試驗田的農戶。聽著這片田到了分蘖初期,便又指點了幾句灌田深淺、施分蘖肥、曬田的經驗。
雖然漢中已有數千年的種稻經驗,但宋時講的又是更符合植物生理的科學方法——本地水稻畝產也就三百多斤,到他穿越那時候,雜交水稻最高畝產一千二百多公斤了,光看也知道哪個方法更合理。
一般農戶種田也全憑經驗和直覺,從沒聽人細講到田中水要放幾分高,分蘖到多高要曬田的,聽他講的東西都覺得新鮮不已。雖也有人不信他一個當官的會種田,但更有迷信官老爺權威,把他講的記在心中,還想求他多講些東西。
宋時擺了擺手:“現在還早,講到這裏也差不多了,回頭該上什麽肥,府裏會有人送來,該曬田的日子也自會有人提醒。你們若有心學他,除了我那對照田不能動,自家的田裏盡可以按這法子追肥、量水、曬田,隻是肥不要上多,此時肥上得多了,莖杆便會抽得太快,單薄易倒。”
要是能能依他講的方法增加有效分蘖、控製無效分蘖,隻要後期沒有大的水旱災荒、蝗災、稻瘟等病,每株禾苗分出五穗以上,每穗結個80粒以上還是很有可能的。
收獲時還得叫農戶仔細些,別急著打穀。萬一有一莖六穗、一莖九穗這種吉祥數字的嘉禾,就都收起來,留給周王當聖壽禮獻上去。
他撚了撚碧綠纖窄的稻葉,起身對周王說道:“殿下久居邊關,聖上心中必定日夜思念。來日豐收,殿下送些嘉禾回京,既報了平安,也有天下太平、聖壽萬年的好意頭。”
這話說得倒有些觸動了周王的情腸。
是啊……
他從前在宮裏時,早晚都要給父皇母妃請安,如今身在漢中,卻隻能隔著書信遙想父皇母妃與妻子的麵容,再想見一麵……
甚至不知他這一回鎮撫九邊,是過幾年邊關平定了就能回京,還是以後就隻能永駐陝西了。畢竟他這周王的封地就該在陝西,隻將他從附郭省城的西安府挪到漢中府,也差不了多少。
他這一片思親之情浮在心頭,進山遊玩時也有些心不在焉,到了出色的景點也不過是附和著旁人讚兩句,不欲叫人看出自己的心事罷了。
宋時雖然講不了這山裏的景點,但做導遊的基本素質還在,一眼就能看穿遊客的興致高不高,有沒有回頭投訴的潛在念頭。周王這表現顯然瞞不過他的眼睛,趁楊大人他們攬雲觀景之際,宋時這位感動大鄭好連襟便悄然湊到周王身邊關懷了他一下。
王爺究竟為何事傷神?
大五月節的也不該興起什麽秋思悲緒吧?
周王原本還想掩飾一下,但想想他也是嶽父家的親戚,對桓情的情意也和自己對王妃的相似,忍不住跟他訴起了思鄉之情。
宋時十分理解這種感情——一般大學生到寒暑假、小長假還都想回家呢。周王也就是個大學生的年紀,頭一次出遠門,又趕上十天長假,哪兒有不想家的?
又不是現代,開個視頻聊天就跟在眼前似的,這孩子得有半個學期沒回家、沒見家長和懷孕的妻子,可不是想念?
他也沒地兒帶王爺跳個舞、喊個麥發泄情緒,隻能憐愛地領他到飛泉下遊,指著水麵說:“這邊水聲大,殿下對著水念叨幾聲,別人也聽不見、看不見的……”
周王看著那片跳珠飛玉的清泉,抿了抿唇道:“這還是不必了……”他素來受禮教熏陶,就是起了思親之念也隻打算點上香爐,作兩首詩寄情,完全沒想過還能對著山泉傾吐思親之情。
何況楊大人、桓家舅兄和長史們還在水邊研究著那片稻田裏的魚苗是不是從這泉水裏撈的呢,他對著水喊一聲“父皇”,那幾位大人都得跟著他遙向京城行禮。
他宋大哥看這孩子乖的可憐,搖搖頭輕歎一聲:“那殿下便將這一片思親之情寫進文章,寄回京裏吧。想來陛下、娘娘也正惦念殿下,正盼著這一紙家書慰藉。”
可他前日才剛修書向京裏,奏秉邊關將領強征百姓為兵丁之事,眼下又要寫信回去,豈不送得太勤了?父皇會不會嫌他浪費驛遞夫馬?
宋時笑道:“孝順父母是人倫大義,怎麽叫作浪費?殿下便是依著晨昏定省之例,早晚一封書信,家裏人接著了也隻會高興的。”
他自己寫信就寫得很勤快,隔兩天就得給侄子們寫篇教案、出個卷子;桓小師兄跟家裏人來往不如他這麽勤,但和京裏同僚、老師、同學的信也是來往不斷的,時常寫點讚美漢中風光的文章詩賦,攢夠一摞就跟著他的家書一道寄回去。
周王這麽個從小長在皇上眼皮底下,受盡寵愛的長子,猛一出京,還不知皇上和賢妃心裏多惦念呢,寄信還不是多多益善,還管他是不是剛匯報完政務?
匯報政務跟關心父母又不衝突,父母想從孩子書信中讀到的也不是冷冰冰的公文,而是他如今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在外受沒受苦,長高了沒有。
這話說得頗有道理,像是經驗之談。
周王被他勸動,打算好生觀摩景致,寫些父母看了會高興的東西——他如今也要有孩子了,心裏每常惦記著孩子的也就是那些東西,故也能揣摩出父母想看什麽,遊玩一天後,回到家便將漢中有名的吃食、這些日子見識的新鮮事、好風光都寫進了書信中,叫驛站遞回京。
新泰帝接到這份緊跟在請旨改西北軍屯為商屯的奏章之後寄入宮中的請安折子時,心裏也是一陣驚喜。
往日裏他按著外臣的規矩,請安折子若無大事都是一月一發。唯有遇著正事上奏時,才會多寫一份折子夾在奏章裏。請安折子寫的也不夠細,多半是報喜不報憂,他做父親的看不出細情,心裏難免惦念。
這回他也不知怎麽想通,遞來奏章不久,竟又寫了封請安折子,其中寫的還都是他在漢陽府所見所聞的趣事。一樁樁一件件細細講來,尤似這孩子還在他身邊。
他以帝王心性而論,願意看見周王關懷流民、體察農事,但以做父親的心情而論,更想看到的是幼子日常過得好不好。
他將那封折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提筆批道:“朕安……”這些日子他的身體也頗好,偶爾到禦花園中玩賞,精神尚佳,隻是天氣漸熱,少進葷腥油膩之物。
周王臨行時進上的那盒紫色藥粉也十分好用:偶有濕氣過重,指尖起水泡的時候,便用那藥泡一泡,不久便能痊愈。
兒子不在身邊,不恭恭敬敬地在他麵前劃下一條君臣大防的界線,透過這信給父親呈現出有些瑣碎卻滿含趣味的異地生活,新泰帝仿佛也回到了兒子還年幼,父子之情尚在君臣之義前麵的日子,也揀著宮中趣事,寫了幾樁與他分享。
寫著寫著,他忽然想到長子也要做父親了,必然也和自己一般有著顆慈父之心,便吩咐今日在禦前隨侍的總管太監:“到周王府問問王妃的身體,皇孫在胎中是否健壯……”
天子沉吟一陣,輕歎道:“解了賢妃的禁足,叫她派人照顧周王妃,等將來皇孫落地,稍大些便抱進宮裏。”
賢妃娘家雖然獲罪,但罪不及出嫁女,賢妃到底給他養出了周王,稱得上一個“賢”字。皇孫與留在王府給桓氏和一個妾帶著,不如接進來留在宮裏……
不光為賢妃會教導子女,他也還能親自教養幾年。
要他們給農給寫個序文還不容易。他要真能一畝地種出五百斤水稻,莫說寫序,就是給他立傳豎碑建生祠都可以!
楊大人痛快地答應了。
褚、馬兩位長史雖然沒有楊大人的地位名氣,卻也是正經考中的甲科,隨周王殿下出京時得賜了翰林身份,寫個序也不在話下。甚至對他們三甲同進士來說,能為三元及第的宋時寫序,還算是提了他們的名聲,自然也都肯幹。
不過他們這些進士哪個不是有家底的,少說也是耕讀傳家,能供得起他們清清淨淨念書。是以三人對種田的理解多半隻限於“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楊侍郎被水稻畝產五百斤的前景激勵得文思湧動,胸中堆滿華章,當場便要吟出一段。但要念出文章時,又忽然想到這是給農經、給畝產五百斤稻穀的秘法寫序,總該言之有物,寫些與耕種相關的東西。
他不禁低頭去看試驗田間的水稻,跟別處田裏的相對比,想找出些特別的好處。
稍一比較,果然就見那塊試驗田裏的稻秧插得比別處密幾分,一排排插得整整齊齊,莖杆生得又粗又密,綠瑩瑩地惹眼,葉底淺水間可見小魚浮上來吸氣。
他越看越愛,輕吟著徐璣的“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問宋時:“原來水稻插得緊密,結出的稻穀便多麽?怎地周圍這些農田都插得稀疏?是這裏種田的經驗不如南方,還是因施的肥料不足?”
試驗田裏幹活的老農也眼巴巴地看著宋大人。
他祖祖輩輩種田維生,自己也是這十裏八村種稻的好手,從來都都沒栽過這麽密的稻秧。這要不是知府大人親自下令,本縣書辦釘了牌子,差役盯著栽種,他都不敢這麽密密栽種,怕種得多了禾苗不好好生長。
楊侍郎以下,連同幾名過來拜見官老爺,還沒來得及離去的莊戶們都求知若渴地看著宋時,看得他仿佛重回前世,領著一群遊客參觀講解某地名勝古跡。
不過現在不要講曆史,要講生物了。
他清清喉嚨,指著田裏的禾苗講起了光合作用、合理密植等問題。
雖然不能深入講解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葉綠體、氧氣、二氧化碳這些概念,但還是可以直觀講講眼前就能觀察得到的,陽光長短與溫度高低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合理密植,這個“合理”的度,由水、土、肥、光、氣、熱決定,其中水土肥問題在他這試驗田裏都可以解決,行距寬窄很大程度也是由稻葉會不會被附近水稻稻葉遮擋,影響葉麵接受陽光照射決定的。
比如他這片試驗田,就是采用了小株密植——每穴的苗數隻有2-3株,行間距栽得較密。
這樣種出來的水稻稻杆較強壯,不怕養大水裏的魚啄倒稻杆,又便於通風、光照,侍弄起來也方便些。
隻可惜如今的技術還造不出溫度計,不然如能準確量出溫度,按著氣溫安排栽種時機比數著節氣栽種更利於水稻生長。
漢水兩岸土地肥沃、氣候溫暖、光照時間也足夠長,隻要提前在暖房裏育好秧苗,農曆三月就可以栽種早稻了。現在插禾其實晚了些,但後麵如果合理施肥、及時曬田,後期結籽時養護好稻根、稻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便能提高有效分蘖數量,養出結實多而飽滿的稻穗。
他當著周王和上官的麵不好脫鞋脫襪子,下田查看稻葉和分蘖情況,便問了問替他耕試驗田的農戶。聽著這片田到了分蘖初期,便又指點了幾句灌田深淺、施分蘖肥、曬田的經驗。
雖然漢中已有數千年的種稻經驗,但宋時講的又是更符合植物生理的科學方法——本地水稻畝產也就三百多斤,到他穿越那時候,雜交水稻最高畝產一千二百多公斤了,光看也知道哪個方法更合理。
一般農戶種田也全憑經驗和直覺,從沒聽人細講到田中水要放幾分高,分蘖到多高要曬田的,聽他講的東西都覺得新鮮不已。雖也有人不信他一個當官的會種田,但更有迷信官老爺權威,把他講的記在心中,還想求他多講些東西。
宋時擺了擺手:“現在還早,講到這裏也差不多了,回頭該上什麽肥,府裏會有人送來,該曬田的日子也自會有人提醒。你們若有心學他,除了我那對照田不能動,自家的田裏盡可以按這法子追肥、量水、曬田,隻是肥不要上多,此時肥上得多了,莖杆便會抽得太快,單薄易倒。”
要是能能依他講的方法增加有效分蘖、控製無效分蘖,隻要後期沒有大的水旱災荒、蝗災、稻瘟等病,每株禾苗分出五穗以上,每穗結個80粒以上還是很有可能的。
收獲時還得叫農戶仔細些,別急著打穀。萬一有一莖六穗、一莖九穗這種吉祥數字的嘉禾,就都收起來,留給周王當聖壽禮獻上去。
他撚了撚碧綠纖窄的稻葉,起身對周王說道:“殿下久居邊關,聖上心中必定日夜思念。來日豐收,殿下送些嘉禾回京,既報了平安,也有天下太平、聖壽萬年的好意頭。”
這話說得倒有些觸動了周王的情腸。
是啊……
他從前在宮裏時,早晚都要給父皇母妃請安,如今身在漢中,卻隻能隔著書信遙想父皇母妃與妻子的麵容,再想見一麵……
甚至不知他這一回鎮撫九邊,是過幾年邊關平定了就能回京,還是以後就隻能永駐陝西了。畢竟他這周王的封地就該在陝西,隻將他從附郭省城的西安府挪到漢中府,也差不了多少。
他這一片思親之情浮在心頭,進山遊玩時也有些心不在焉,到了出色的景點也不過是附和著旁人讚兩句,不欲叫人看出自己的心事罷了。
宋時雖然講不了這山裏的景點,但做導遊的基本素質還在,一眼就能看穿遊客的興致高不高,有沒有回頭投訴的潛在念頭。周王這表現顯然瞞不過他的眼睛,趁楊大人他們攬雲觀景之際,宋時這位感動大鄭好連襟便悄然湊到周王身邊關懷了他一下。
王爺究竟為何事傷神?
大五月節的也不該興起什麽秋思悲緒吧?
周王原本還想掩飾一下,但想想他也是嶽父家的親戚,對桓情的情意也和自己對王妃的相似,忍不住跟他訴起了思鄉之情。
宋時十分理解這種感情——一般大學生到寒暑假、小長假還都想回家呢。周王也就是個大學生的年紀,頭一次出遠門,又趕上十天長假,哪兒有不想家的?
又不是現代,開個視頻聊天就跟在眼前似的,這孩子得有半個學期沒回家、沒見家長和懷孕的妻子,可不是想念?
他也沒地兒帶王爺跳個舞、喊個麥發泄情緒,隻能憐愛地領他到飛泉下遊,指著水麵說:“這邊水聲大,殿下對著水念叨幾聲,別人也聽不見、看不見的……”
周王看著那片跳珠飛玉的清泉,抿了抿唇道:“這還是不必了……”他素來受禮教熏陶,就是起了思親之念也隻打算點上香爐,作兩首詩寄情,完全沒想過還能對著山泉傾吐思親之情。
何況楊大人、桓家舅兄和長史們還在水邊研究著那片稻田裏的魚苗是不是從這泉水裏撈的呢,他對著水喊一聲“父皇”,那幾位大人都得跟著他遙向京城行禮。
他宋大哥看這孩子乖的可憐,搖搖頭輕歎一聲:“那殿下便將這一片思親之情寫進文章,寄回京裏吧。想來陛下、娘娘也正惦念殿下,正盼著這一紙家書慰藉。”
可他前日才剛修書向京裏,奏秉邊關將領強征百姓為兵丁之事,眼下又要寫信回去,豈不送得太勤了?父皇會不會嫌他浪費驛遞夫馬?
宋時笑道:“孝順父母是人倫大義,怎麽叫作浪費?殿下便是依著晨昏定省之例,早晚一封書信,家裏人接著了也隻會高興的。”
他自己寫信就寫得很勤快,隔兩天就得給侄子們寫篇教案、出個卷子;桓小師兄跟家裏人來往不如他這麽勤,但和京裏同僚、老師、同學的信也是來往不斷的,時常寫點讚美漢中風光的文章詩賦,攢夠一摞就跟著他的家書一道寄回去。
周王這麽個從小長在皇上眼皮底下,受盡寵愛的長子,猛一出京,還不知皇上和賢妃心裏多惦念呢,寄信還不是多多益善,還管他是不是剛匯報完政務?
匯報政務跟關心父母又不衝突,父母想從孩子書信中讀到的也不是冷冰冰的公文,而是他如今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在外受沒受苦,長高了沒有。
這話說得頗有道理,像是經驗之談。
周王被他勸動,打算好生觀摩景致,寫些父母看了會高興的東西——他如今也要有孩子了,心裏每常惦記著孩子的也就是那些東西,故也能揣摩出父母想看什麽,遊玩一天後,回到家便將漢中有名的吃食、這些日子見識的新鮮事、好風光都寫進了書信中,叫驛站遞回京。
新泰帝接到這份緊跟在請旨改西北軍屯為商屯的奏章之後寄入宮中的請安折子時,心裏也是一陣驚喜。
往日裏他按著外臣的規矩,請安折子若無大事都是一月一發。唯有遇著正事上奏時,才會多寫一份折子夾在奏章裏。請安折子寫的也不夠細,多半是報喜不報憂,他做父親的看不出細情,心裏難免惦念。
這回他也不知怎麽想通,遞來奏章不久,竟又寫了封請安折子,其中寫的還都是他在漢陽府所見所聞的趣事。一樁樁一件件細細講來,尤似這孩子還在他身邊。
他以帝王心性而論,願意看見周王關懷流民、體察農事,但以做父親的心情而論,更想看到的是幼子日常過得好不好。
他將那封折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提筆批道:“朕安……”這些日子他的身體也頗好,偶爾到禦花園中玩賞,精神尚佳,隻是天氣漸熱,少進葷腥油膩之物。
周王臨行時進上的那盒紫色藥粉也十分好用:偶有濕氣過重,指尖起水泡的時候,便用那藥泡一泡,不久便能痊愈。
兒子不在身邊,不恭恭敬敬地在他麵前劃下一條君臣大防的界線,透過這信給父親呈現出有些瑣碎卻滿含趣味的異地生活,新泰帝仿佛也回到了兒子還年幼,父子之情尚在君臣之義前麵的日子,也揀著宮中趣事,寫了幾樁與他分享。
寫著寫著,他忽然想到長子也要做父親了,必然也和自己一般有著顆慈父之心,便吩咐今日在禦前隨侍的總管太監:“到周王府問問王妃的身體,皇孫在胎中是否健壯……”
天子沉吟一陣,輕歎道:“解了賢妃的禁足,叫她派人照顧周王妃,等將來皇孫落地,稍大些便抱進宮裏。”
賢妃娘家雖然獲罪,但罪不及出嫁女,賢妃到底給他養出了周王,稱得上一個“賢”字。皇孫與留在王府給桓氏和一個妾帶著,不如接進來留在宮裏……
不光為賢妃會教導子女,他也還能親自教養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