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要加強學風學紀管理,抓一抓年輕文人的精神文明建設了!


    宋時一連翻開幾份報紙,發現這個《宋太守千裏送桓郎》的故事居然還是連載的。看筆觸明顯不是一個人,竟是不知多少書生接力寫出來的,而且內容詳實生動,人物一個不少、一個不錯,有些對白他竟還記得,當真是他們來府穀這一路上說過的。


    他又翻到文章開頭,看了一眼作者名。


    都是筆名,但筆名換了幾個,應當是接龍文,或是前麵直接轉載,進到府穀縣後的這篇是由本地文士寫的。


    不用猜了。


    這一路上送美酒佳肴給招撫使團壯行、采訪他們報國之誌的文人才子,表麵上是要報導朝廷派桓淩等人出國招撫的國家大事,私底下卻寫他和桓淩的同人!


    人心不古!


    世風日下!


    十年寒窗都白讀了,就寫這種標題就抄襲改編古代名著的同人嗎?


    雖然!這報紙上把他寫成一家之主,桓淩是聽話體貼崇拜他的小嬌妻,他是比較有麵子的。但這也不能抹煞這些人侵犯他們的名譽權、形象權,隨便用他們的形象改寫同人,還發表在這種地方性的大報上!


    “元大人,”宋時擱下這一摞報紙,臉上上怒色已斂得幹幹淨淨,輕輕地歎了口氣:“本官受命分管各縣糧草之事,今日既到了府穀,便要在這兒住一陣子,看看本地軍屯、煤炭情況,帶你們做些該做的事。”


    這段時間他也打算見見本地學生,尤其是這些有名的作家,希望府穀縣能夠配合,將他們召集起來開個會。


    雖然他神色平靜,不似生氣的樣子,元縣令仍是心中一凜,幾乎看見了這些亂寫文章的學生的下場。甚至連他自己保不齊也要受牽連。幸而宋大人如今不是學官,至多是批評幾句,叫他們不許再亂寫,還不至於黜了他們的功名……


    不至於吧?


    他心中忐忑,仍試圖給學生們說幾句好話,宋大人卻淡淡地拒絕了,態度倒是很客氣,也很體諒他們地方衙門的艱難:“我叫他們來不是來陪侍宴席的,府穀縣也不必在這上花費銀兩。本官是要辦講學會,給本地學子講講這些年悟得的天理,就借文廟這裏的考棚,搭個能讀書的地方。”


    年紀輕輕的,不好好讀書學史,了解時政,淨會拿著上司的緋聞辦小報,都是閑的。


    都關起來上個補習班就老實了!


    元縣令聽見“講學會”三個字,都要喘不過氣來了——宋三元的講學會!講的還是他新悟的天理,定是什麽物理、化學之類了?那不是朝廷都要派官員來聽來學的嗎?


    叫人!必須把全縣讀書人都叫來!


    從此他們府穀也是有宋三元弟子的地方了!


    哪怕叫學校教諭把那些亂寫文章的學生都黜落功名,他們縣裏這一年都沒有進學的成績,那也值得了!


    宋大人查看起府穀縣倉、庫、軍屯、民屯、工、商業發展狀況後,元知縣就趕快出門,將這好消息告知同僚。幾位教諭、訓導更是急可可地就要去搭考棚——


    今年考棚早拆了,趕緊再建一座,要建得比平常的考棚大,鋪上氈毯防風,再把學廟正殿重新修葺一遍。宋大人講學時要坐在殿裏,定要打掃得幹幹淨淨,下頭備上幾排好桌椅給他們自己,後頭的學生再排上竹桌椅,不須做得多精致,但座位一定要多!


    宋三元來縣裏講課,可就不光是每年童生、生員考試的規模了,那些舉子、名士……隻怕連致仕在鄉的老大人都要遣子弟來聽一聽,他們可得把位置備足。


    一時間宋大人忙著看卷宗、實地考察;府穀縣跟前跟後地陪同記錄;縣尉安排人清理街巷、敲打地方,不許人驚擾大人;縣學上下連在校的學生都動員起來,加緊搭起油布考棚;學子也往各處寫信,將宋大人要講學的消息傳給相熟的親朋好友……


    等宋時對著《陝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516-2520》考察罷了府穀縣礦產資源條件,先確定了以煤碳、石油、膨潤土、高嶺土為主要發展方向的未來工業規劃。農業方麵則以黃米、小麥、大豆為主,學習人工栽種蘑菇技術,兼發展海紅果加工工業。


    府穀處於黃土高原上,積溫低,寒潮多,沒有塑料大棚不容易發展起農業來,還是種蘑菇比較方便。


    他這邊滿縣跑著做考察,那邊的講學大棚也建起來了,隻等著他講話。


    宋時早想教育這些學生了,便不客氣,答應了立刻講學。


    他在府穀縣安定下來也沒多久,但登堂講學那一天,還是看見了滿滿一棚的學子。估算人數,不光是府穀縣,隻怕也有相鄰縣和山西省的學生過來聽課了。


    大棚裏一排排簡陋的木桌椅,如考棚般用長竹竿串起來,內坐著老老少少的學生,俱都穿著漿洗整齊的新直身。大部分是鬱鬱青衫,間插著些風流豔色衣裳,單看色澤,還真有幾分大棚蔬菜的感覺。


    他今天就要掰正這一棚人的三觀,叫他們好生為報國讀書,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意義的□□上!


    他觀察著學生的時候,那一棚學生和廊下坐的官員、名士、武將也都在觀察他,將這位風流狀元與他們在小報上和漢中都市報上的形象對比。


    他們這裏畢竟隻是邊陲地方,文風不盛,竟不能描繪出這位宋三元的風采於萬一!


    不過也有從前罕有人親眼見過宋三元的緣故,今日之後就能寫出更貼切的文章詩詞了!


    眾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期待他講些報紙上看不到的新物理,又有些人暗中期待今天過後,又能多傳出幾篇好文章。宋時泰然自若地承受著粉絲熾熱的目光,走到堂前,大袖一揮,也不消拿什麽講義,開口便道:


    “本官來到府穀縣後,先讀本縣報紙,大略了解了一下本縣讀書人的誌趣。”


    如今國家一步步強盛,各地莊戶都在學習新技術,大興工業,連域外部族都主動歸附,他們這些才子竟然還混混噩噩地辦花邊小報,寫上官的豔·情小說,實在令他失望。


    原本齊刷刷落在他臉上的目光頓時挪開了一大半兒,有些臉皮薄的已經低下了頭。


    幸而宋大人是個心胸寬宏的人,沒有糾纏《宋太守千裏送桓郎》的問題,而是含笑問道:“但那報紙上畢竟隻有少數人的文章,不能以偏概全。今日來的讀書人甚多,我願先觀君之誌,量君之才,分別授教。”


    別的不說了,每人先發一套摸底試卷,看看大家的經學、史學、數學基礎如何。


    八股文就不用寫了,隻寫一篇個人誌向,希望自己將來做什麽罷。


    學生做卷子還需要時間,諸位官員、進士、本地世家大族族長也別幹坐著,來都來了,先到學廟裏開個會吧。


    他這裏有份府穀縣工農商業發展計劃正等著大家共同研究和投資呢。


    宋大人取出先前叫書辦抄的《府穀縣資源開發利用報告》遞給眾人,一麵給眾人講本地資源優勢,可興的產業,一麵感歎本地民風真是淳樸:


    之前在漢中時要請本地大族投資工商業,都得辦個宴會,置下幾桌精致好菜,安排女樂陪席。在府穀縣隻開了個講學會,連飯菜都沒備,就來了這麽多有財力支援他們政府工作建設的大戶,實在令人欣喜。


    來人,上茶,給未來的投資商們上好茶!


    這一上午學生們叫算學難得頭昏眼花,堂上的官員和投資商則被宋大人的三年計劃激勵得眼花耳熱,不飲自醉,恨不能立刻就去籌銀子、開工廠,搞建設。


    軍械方麵的產業大庭廣眾下不便多說,但隻說起煉油廠技術提升,幾位駐邊將士就眼睛發亮,以為他定能再弄出什麽神器來。


    這場會開完,幾位投資商便都爭著許下銀子,要依宋大人之法發展本地“優勢產業”——管它叫什麽名字,反正宋大人在漢中經營起了好大一片產業,朝廷皇子都學的,他們得這機會,還能有放過的?


    宋大人得了幾家的投資意向,算著銀子和未來的產業規模,心情舒暢,連看下麵那些編寫傳播自家豔·情故事的學生們都心平氣和了。


    考得也差不多了,先收卷吧,再不收該耽誤午飯了。


    他揮了揮手,一群衙差進來收卷。


    底下的學生有考得好的,目光灼灼地抬頭看著他,盼著得宋大人一句誇獎;考的不好的則在這大冷天裏急得臉紅耳熱,恨不得多寫一個字是一個字……


    但巡場的衙差們無情地收了卷子,一溜小跑著遞到了宋大人麵前。


    宋大人心情極好,當場邀請諸位縣裏骨幹幫他看卷子:也不必看別的,隻按誌向分開就行。


    人多了看得便快,不一時就把答卷分開,請宋大人安排。


    收上來的介紹裏其實寫得都還挺積極上進的,不是想做文章大家、理學大師,就是要為官安定一方。也有些人討巧,就寫了願意做他的弟子,追隨他學習天理……


    宋時將其大略翻過一遍,撂回桌上,說道:“眾學子有意上進,本官十分欣慰,也願意開班設課教導眾人。但這學問須得以數算打底,又要做許多實驗,非有大毅力者不能學。”


    底下一群少年學生漲紅了臉承諾:“弟子們願盡心竭力學得天理!”


    府穀縣雖是邊疆,卻有這麽多一心向學、不畏艱難的學子,實在叫他們這些官員為社稷朝廷能得人才而欣喜。


    得這樣的好學生,他就是再忙也不能放下教書育人的百年大計。從明日開始,他就要辦一個全天補習班,從最基礎的算學開始,講透天理化學之變!


    不過這《算術》應是眾生都會的基礎,他就沒必要親自講了,明日起先由本縣教諭講學,再挑幾位方才交的試卷中考得最好的學生做助教,監督諸生的課堂紀律、作業、考試。


    這些學生就是作業太少閑的。把課程填滿點兒,作業留多點兒,業餘時間都下工廠下田,過不了多久也就累得沒工夫拿上官編故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做名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龍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龍章並收藏穿到古代做名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