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間,招撫使團終於回到涼城,也帶來了順義王世子的舅父及其大妃之父家兩族。
勸得這些草原人願意歸順內附的並不是他們拉進草原的多用油筒和火·藥,更不是□□利劍,而是為這幾個兄弟的父親封侯受賞,他們的子民在涼城過上了好日子:
單從帖木兒兄弟的衣飾氣派、鄭朝官員待他們的態度上,便可見他們內附之後過得十分舒坦,不曾受什麽委屈。再聽他們口中描述的涼城,更是叫人不敢置信——給貴族王公修建府第也罷,連給窮苦牧民都給建高廈花園?
那鄭朝軍士前些年還用著鏽跡斑斑的槍,衣裳破舊的比奴隸強不了多少,怎麽突然間就富裕成這樣子了?
帖木兒指天誓日:“若我們兄弟說的有半句假話,就讓我們為長生天所棄!”
他們兄弟自求的差使,又是降鄭之後頭一回為新主建功,自是使盡了千般手段。這兩部親戚觀大鄭與草原戰事勝負之變,也覺得大鄭如今富庶強大,值得投效,終究願意率部內附。
使團出來時便帶著朝廷的封賞,當場就給了金珠玉帛、官袍紗帽,還賞賜了諸王公親貴金玉、珠寶、佛像、漢中府出的實木琺琅座鍾等物……
比起順義侯一族當初入關時的待遇更好。
他們入關時,也暫居在涼城——太近京師,朝廷不安,涼城那裏又已建起牧民居所,就比別處城鎮方便許多。
這一回出關三數月,再回涼城,又是一番全新的景象。當地縣令、鎮撫早接了軍中傳信,翹首盼著他們回來,見著那些新來的王公貴族後便喜氣洋洋地將他們讓向城中新府第。
這幾個月特為新歸順的部族首領們建的,連帶他們這些官員的房子也翻新了一遍:重打了地基,牆裏用空心磚做了保溫層,又重漆廊柱,窗子都換成了透明的玻璃窗。屋裏掛著玻璃煤油燈,點上燈亮如白晝,桌上擺著小座鍾,地內鋪了黑色的人造的大理石磚,表麵打磨得光潔如鏡,上鋪著陝西風情的大紅花地毯。
地毯是俗了點兒,不及天水的絲毯金貴,可牧民內附這樣的大喜事就該配大紅大綠的花毯,看著就喜氣。將來若還要高雅精致的毯子,他們這裏有成舍的綿羊產毛線,也建起了毛毯廠,將來叫人去西域、去官家織造坊買了圖樣,多招幾個會織毯的匠人慢慢織就是了。
各房裏裝飾大同小異,多是剔透的玻璃或光潔豔麗的琺琅器。那些草原王公的房間裏竟還擺了小夜燈,燈珠外罩著磨砂玻璃罩,內裝電池,按一下即亮。若夜間在紗帳中打開燈珠,看著那明亮又朦朧的光彩,隻怕要懷疑自己身在天宮。
帖木兒兄弟上回來時都沒享到這樣的待遇。
怎麽一個小小邊城的宅邸竟弄得跟京裏的侯府似的?
他們兄弟驚歎著這座城發展之快,而那些不曾進過京,見識過燈具的王公和薩滿則對著小夜燈驚疑不定。
這憑空在玻璃裏亮起來的竟真是電光?怎麽黃亮亮的倒像火光?
不,也不像,這麽小的火苗看著都不晃眼,這燈珠可亮得多呢。不該說是火光,倒像夕陽西斜時的日光。
不管是電光或是日光,卻都是上天之力,鄭人竟能奪天之力了?
他們是長生天的子民,黃金家族的親眷,為什麽上天不把這種神力賜給他們,而降予鄭人?難道長生天要偏向鄭人,不庇佑他們草原人了?
順義侯諸子都不曾想過這種問題——
大抵是因為他們一歸降就從齊王帳中見識了大鄭朝最頂尖兒的神器,而且從齊王本人到他手下的將軍都對這些神物習以為常,隻要問就是“宋三元做的”,連解釋似乎都不值得解釋。
於是他們也都以為理所當然了。
“宋三元”是百年才出一位的才子,學業怎麽樣他們不懂,但能從千萬讀書人中得了頭名,那肯定是很好很好的。更不要說他養牛羊馬匹的本事竟比他們祖祖輩輩生在草原上的人都好,教出來的學生就能把一座邊外軍鎮建成這麽個樣子,有什麽東西是弄不出來的?
他們便把這當成至理跟親戚說,說得新附的幾位族長也要把宋時當作什麽天降的神仙。
不過一個在朝為官,而非在山中隱居的名士沾上這個仙佛之名,其實於仕途並無什麽好處。
自古以來,有多少翻雲覆雨的神仙最後被當作禍國妖人處斬了?宋時雖是個勤勉愛國的老實官員,可這世上嫉賢妒能的人多,萬一有人嫉妒陷害他,將什麽天災異象歸咎到他身上呢?
時官兒憑本事考的三元,教他那些後世理學,做的惠民的發明,怎麽憑一句上天偏愛,神仙轉世,就抹煞他自己的成就了!
這些王公越說越迷信,幸而隨行的還有一位講理的使節桓大人,當場替宋大人分辯起來,掰回了他們要陷入主觀唯心主義的思路。
“宋大人不是什麽神仙佛子,他能引雷電為人所用,亦不是上天偏愛之故,隻是善於學習罷了。”
雷霆天象自古常見,是上天將天道運行之理擺在世人麵前,宋時能得而用之,是因為他觀外象必究其本,平日又讀書多,能將前人所學的精義與世間之象結合到一起。而草原無人懂得運用,是因為讀書少,不懂得如何從物象倒推本質,才看不透上天所示的天理妙用。
他回憶起宋時給他抄的那些新奇艱澀、卻又著實能破解世間之謎,教人欲罷不能的新知識,神色愈顯莊肅,令人不得不信他的。
“待你二部歸附之後,朝廷自會使本地牧民官教你們部中子弟讀書識字,學經義,通古今,明天道。天理本就示在世人眼前,無謂偏倚,隻在人肯不肯用心探究而已。”
與其把自己部族與大鄭對立起來,在這裏哀嚎上天為何不偏心草原諸部,不如以後安心給朝廷做工業、畜牧業,掙了錢送子弟去學校讀書,多知道些數理化的知識,他們部族也能過上關內百姓一樣的太平富庶日子。
他苦口婆心地給順義侯諸子和那兩部新附的王公講了教育的重要性,甚至當場拆開夜燈外殼,拉出電線,當場給他們講了一場串並聯課。
講得眾人再也不敢提半個“天”字。
連夜燈都不想摸了,隻怕想起那開關按下去之後就不由自主地要想那電流是從哪條線流進去流出來……
桓大人說的對,這雷電定然不是長生天賜給鄭人的,要是長生天賜的,還用得著算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嗎?
本地封建迷信風氣被掃除一清,從漢中帶來的科學、工業氣息又將桓淩包裹起來。
他剛安撫罷諸王,本地指揮便親迎上來,將他領到了一個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房間裏。那房間看著與別的房間沒多大不同,但裏麵的箱籠又多了幾套,上麵用紅封封住,印著漢中府的大印。
這不是涼城備下,而是漢中知府宋時千裏迢迢叫人捎來的。
那指揮指著箱子笑道:“這也是不久前才從漢中寄來的,前腳兒箱子剛運到,後腳兒禦史大人就到了本地,可見兩位大人有緣。”
他們隻管代存這東西,卻不敢私拆,願桓大人拆開後也叫他們看看,開開眼界。
桓大人坦坦蕩蕩地道:“宋大人一心為公,這裏候捎給我的,必定是軍中有用的東西,待我看罷便與諸位共試。”
時官兒若有什麽情話要寄,也就寄在信裏了,縱有傳情之意,也多半兒會送鴛鴦尺這種又得用又隱含比喻的東西的。
他懷著隱秘的期待打開箱子,卻見著箱子裏滿滿當當地擺著一箱衣裳,衣裳有黃有綠,卻不知怎麽染的,都染的深深淺淺的黃綠色花點,看著略有些……
宋時不在,桓淩才將那個“土氣”在喉間轉了轉,又咽回腹中,拿起兩件細看,隻覺形製有些像他上回做的綠軍裝。
桓淩仿佛明白了這衣裳的來曆,眉頭微挑,越發期待它的好處。那幾位等著看熱鬧的指揮使、副使、千戶等倒有些失落,伸著脖子恨不能再看出些東西來。
如今正是天寒地凍的日子,任誰看到這衣裳都隻會想到是後方給軍裏送寒衣,沒什麽意思。且這寒衣也不是很好看,還不如他們家裏夫人做的,還要挑挑配色,繡兩朵花兒呢。
難不成其中還藏了什麽他們自己才能解的暗語?
桓大人還念不念詩了?
桓大人不僅不念詩,還要關門換衣裳了。幾位將軍隻得告辭出門,回憶著那些染滿深深淺淺黃綠斑點的衣裳,嘖嘖歎道:“這衣裳顏色好花哨,怎麽染出了那一身的雜色點子,難道是仿江南水田衣的風格?”
水田衣如今也不大時興了,且水田衣是拚縫出來的,他們練武的人眼力都不差,看得出那顏色是染出來的。
染那麽多重色,可比拿碎布拚縫難吧?
可不稀奇的東西怎麽能拿來送情郎呢?是叫幾個繡娘就能縫的衣裳顯心意,還是叫一整個兒染坊折騰幾個月才能得的衣裳顯心意?
一位最年少風流的副指揮使道:“這染色裏也是有學問的!看宋大人這衣裳上那些顏色,怎麽不染純色、不染漸層、不染圖畫,定要染成一點一點似筆甩出來似的顏色片兒?”
那就是相思深複淺,點點寄餘心的意思!
桓大人穿這一身,就是穿了宋三元公的一身相思之意!
原來如此,好別致的心思。
眾人在廊下小聲誇讚著宋大人的心意,不等桓僉憲換衣裳出來,就先替他做了幾行歪詩。正在那兒研究著是覆郎身還是結郎心,房門卻砰地被人打開,裏麵走出一個穿著土黃色基調,布滿深淺花斑衣裳的桓禦史。
那衣裳做是個往外折的立領,正麵是對襟短褂和長褲,短褂當中用一排包著同花色布料的扣子係得嚴實,衣褲都可可地貼在身上。
他似乎是怕衣裳太緊,露出身形,外頭又披一件同色披風,攏住了全身。腳下也是同花色的牛筋底靴子,頭上隻扣著一枚玉冠,手中拿著六瓣圓頂花帽,走到廊下抬了抬那隻空著的手,露出一個用包布扣子扣緊扣在腕上的利落窄袖,肅然說道:“時……”
他讀信讀得有些激動,一開口險些叫錯稱呼,連忙咳了幾聲,重新說道:“這便是宋大人送給本官的衣裳。宋大人信中說,這迷彩服善能在草原上迷敵人的眼,若穿著它伏在枯草中,眼力再好的射手也看不出有人。我剛穿上試了試,隻是在室內難見效果,最好到草原上一試。諸位勿畏勞苦,陪我到外頭草場上看看!”
眾將應了聲喏,紛紛下去牽馬,陪他出門。
累自然是不怕累的,隻是這麽兩個才子做衣裳,還做這麽恰可著身材的衣裳……
真的就不做兩首詩了?
勸得這些草原人願意歸順內附的並不是他們拉進草原的多用油筒和火·藥,更不是□□利劍,而是為這幾個兄弟的父親封侯受賞,他們的子民在涼城過上了好日子:
單從帖木兒兄弟的衣飾氣派、鄭朝官員待他們的態度上,便可見他們內附之後過得十分舒坦,不曾受什麽委屈。再聽他們口中描述的涼城,更是叫人不敢置信——給貴族王公修建府第也罷,連給窮苦牧民都給建高廈花園?
那鄭朝軍士前些年還用著鏽跡斑斑的槍,衣裳破舊的比奴隸強不了多少,怎麽突然間就富裕成這樣子了?
帖木兒指天誓日:“若我們兄弟說的有半句假話,就讓我們為長生天所棄!”
他們兄弟自求的差使,又是降鄭之後頭一回為新主建功,自是使盡了千般手段。這兩部親戚觀大鄭與草原戰事勝負之變,也覺得大鄭如今富庶強大,值得投效,終究願意率部內附。
使團出來時便帶著朝廷的封賞,當場就給了金珠玉帛、官袍紗帽,還賞賜了諸王公親貴金玉、珠寶、佛像、漢中府出的實木琺琅座鍾等物……
比起順義侯一族當初入關時的待遇更好。
他們入關時,也暫居在涼城——太近京師,朝廷不安,涼城那裏又已建起牧民居所,就比別處城鎮方便許多。
這一回出關三數月,再回涼城,又是一番全新的景象。當地縣令、鎮撫早接了軍中傳信,翹首盼著他們回來,見著那些新來的王公貴族後便喜氣洋洋地將他們讓向城中新府第。
這幾個月特為新歸順的部族首領們建的,連帶他們這些官員的房子也翻新了一遍:重打了地基,牆裏用空心磚做了保溫層,又重漆廊柱,窗子都換成了透明的玻璃窗。屋裏掛著玻璃煤油燈,點上燈亮如白晝,桌上擺著小座鍾,地內鋪了黑色的人造的大理石磚,表麵打磨得光潔如鏡,上鋪著陝西風情的大紅花地毯。
地毯是俗了點兒,不及天水的絲毯金貴,可牧民內附這樣的大喜事就該配大紅大綠的花毯,看著就喜氣。將來若還要高雅精致的毯子,他們這裏有成舍的綿羊產毛線,也建起了毛毯廠,將來叫人去西域、去官家織造坊買了圖樣,多招幾個會織毯的匠人慢慢織就是了。
各房裏裝飾大同小異,多是剔透的玻璃或光潔豔麗的琺琅器。那些草原王公的房間裏竟還擺了小夜燈,燈珠外罩著磨砂玻璃罩,內裝電池,按一下即亮。若夜間在紗帳中打開燈珠,看著那明亮又朦朧的光彩,隻怕要懷疑自己身在天宮。
帖木兒兄弟上回來時都沒享到這樣的待遇。
怎麽一個小小邊城的宅邸竟弄得跟京裏的侯府似的?
他們兄弟驚歎著這座城發展之快,而那些不曾進過京,見識過燈具的王公和薩滿則對著小夜燈驚疑不定。
這憑空在玻璃裏亮起來的竟真是電光?怎麽黃亮亮的倒像火光?
不,也不像,這麽小的火苗看著都不晃眼,這燈珠可亮得多呢。不該說是火光,倒像夕陽西斜時的日光。
不管是電光或是日光,卻都是上天之力,鄭人竟能奪天之力了?
他們是長生天的子民,黃金家族的親眷,為什麽上天不把這種神力賜給他們,而降予鄭人?難道長生天要偏向鄭人,不庇佑他們草原人了?
順義侯諸子都不曾想過這種問題——
大抵是因為他們一歸降就從齊王帳中見識了大鄭朝最頂尖兒的神器,而且從齊王本人到他手下的將軍都對這些神物習以為常,隻要問就是“宋三元做的”,連解釋似乎都不值得解釋。
於是他們也都以為理所當然了。
“宋三元”是百年才出一位的才子,學業怎麽樣他們不懂,但能從千萬讀書人中得了頭名,那肯定是很好很好的。更不要說他養牛羊馬匹的本事竟比他們祖祖輩輩生在草原上的人都好,教出來的學生就能把一座邊外軍鎮建成這麽個樣子,有什麽東西是弄不出來的?
他們便把這當成至理跟親戚說,說得新附的幾位族長也要把宋時當作什麽天降的神仙。
不過一個在朝為官,而非在山中隱居的名士沾上這個仙佛之名,其實於仕途並無什麽好處。
自古以來,有多少翻雲覆雨的神仙最後被當作禍國妖人處斬了?宋時雖是個勤勉愛國的老實官員,可這世上嫉賢妒能的人多,萬一有人嫉妒陷害他,將什麽天災異象歸咎到他身上呢?
時官兒憑本事考的三元,教他那些後世理學,做的惠民的發明,怎麽憑一句上天偏愛,神仙轉世,就抹煞他自己的成就了!
這些王公越說越迷信,幸而隨行的還有一位講理的使節桓大人,當場替宋大人分辯起來,掰回了他們要陷入主觀唯心主義的思路。
“宋大人不是什麽神仙佛子,他能引雷電為人所用,亦不是上天偏愛之故,隻是善於學習罷了。”
雷霆天象自古常見,是上天將天道運行之理擺在世人麵前,宋時能得而用之,是因為他觀外象必究其本,平日又讀書多,能將前人所學的精義與世間之象結合到一起。而草原無人懂得運用,是因為讀書少,不懂得如何從物象倒推本質,才看不透上天所示的天理妙用。
他回憶起宋時給他抄的那些新奇艱澀、卻又著實能破解世間之謎,教人欲罷不能的新知識,神色愈顯莊肅,令人不得不信他的。
“待你二部歸附之後,朝廷自會使本地牧民官教你們部中子弟讀書識字,學經義,通古今,明天道。天理本就示在世人眼前,無謂偏倚,隻在人肯不肯用心探究而已。”
與其把自己部族與大鄭對立起來,在這裏哀嚎上天為何不偏心草原諸部,不如以後安心給朝廷做工業、畜牧業,掙了錢送子弟去學校讀書,多知道些數理化的知識,他們部族也能過上關內百姓一樣的太平富庶日子。
他苦口婆心地給順義侯諸子和那兩部新附的王公講了教育的重要性,甚至當場拆開夜燈外殼,拉出電線,當場給他們講了一場串並聯課。
講得眾人再也不敢提半個“天”字。
連夜燈都不想摸了,隻怕想起那開關按下去之後就不由自主地要想那電流是從哪條線流進去流出來……
桓大人說的對,這雷電定然不是長生天賜給鄭人的,要是長生天賜的,還用得著算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嗎?
本地封建迷信風氣被掃除一清,從漢中帶來的科學、工業氣息又將桓淩包裹起來。
他剛安撫罷諸王,本地指揮便親迎上來,將他領到了一個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房間裏。那房間看著與別的房間沒多大不同,但裏麵的箱籠又多了幾套,上麵用紅封封住,印著漢中府的大印。
這不是涼城備下,而是漢中知府宋時千裏迢迢叫人捎來的。
那指揮指著箱子笑道:“這也是不久前才從漢中寄來的,前腳兒箱子剛運到,後腳兒禦史大人就到了本地,可見兩位大人有緣。”
他們隻管代存這東西,卻不敢私拆,願桓大人拆開後也叫他們看看,開開眼界。
桓大人坦坦蕩蕩地道:“宋大人一心為公,這裏候捎給我的,必定是軍中有用的東西,待我看罷便與諸位共試。”
時官兒若有什麽情話要寄,也就寄在信裏了,縱有傳情之意,也多半兒會送鴛鴦尺這種又得用又隱含比喻的東西的。
他懷著隱秘的期待打開箱子,卻見著箱子裏滿滿當當地擺著一箱衣裳,衣裳有黃有綠,卻不知怎麽染的,都染的深深淺淺的黃綠色花點,看著略有些……
宋時不在,桓淩才將那個“土氣”在喉間轉了轉,又咽回腹中,拿起兩件細看,隻覺形製有些像他上回做的綠軍裝。
桓淩仿佛明白了這衣裳的來曆,眉頭微挑,越發期待它的好處。那幾位等著看熱鬧的指揮使、副使、千戶等倒有些失落,伸著脖子恨不能再看出些東西來。
如今正是天寒地凍的日子,任誰看到這衣裳都隻會想到是後方給軍裏送寒衣,沒什麽意思。且這寒衣也不是很好看,還不如他們家裏夫人做的,還要挑挑配色,繡兩朵花兒呢。
難不成其中還藏了什麽他們自己才能解的暗語?
桓大人還念不念詩了?
桓大人不僅不念詩,還要關門換衣裳了。幾位將軍隻得告辭出門,回憶著那些染滿深深淺淺黃綠斑點的衣裳,嘖嘖歎道:“這衣裳顏色好花哨,怎麽染出了那一身的雜色點子,難道是仿江南水田衣的風格?”
水田衣如今也不大時興了,且水田衣是拚縫出來的,他們練武的人眼力都不差,看得出那顏色是染出來的。
染那麽多重色,可比拿碎布拚縫難吧?
可不稀奇的東西怎麽能拿來送情郎呢?是叫幾個繡娘就能縫的衣裳顯心意,還是叫一整個兒染坊折騰幾個月才能得的衣裳顯心意?
一位最年少風流的副指揮使道:“這染色裏也是有學問的!看宋大人這衣裳上那些顏色,怎麽不染純色、不染漸層、不染圖畫,定要染成一點一點似筆甩出來似的顏色片兒?”
那就是相思深複淺,點點寄餘心的意思!
桓大人穿這一身,就是穿了宋三元公的一身相思之意!
原來如此,好別致的心思。
眾人在廊下小聲誇讚著宋大人的心意,不等桓僉憲換衣裳出來,就先替他做了幾行歪詩。正在那兒研究著是覆郎身還是結郎心,房門卻砰地被人打開,裏麵走出一個穿著土黃色基調,布滿深淺花斑衣裳的桓禦史。
那衣裳做是個往外折的立領,正麵是對襟短褂和長褲,短褂當中用一排包著同花色布料的扣子係得嚴實,衣褲都可可地貼在身上。
他似乎是怕衣裳太緊,露出身形,外頭又披一件同色披風,攏住了全身。腳下也是同花色的牛筋底靴子,頭上隻扣著一枚玉冠,手中拿著六瓣圓頂花帽,走到廊下抬了抬那隻空著的手,露出一個用包布扣子扣緊扣在腕上的利落窄袖,肅然說道:“時……”
他讀信讀得有些激動,一開口險些叫錯稱呼,連忙咳了幾聲,重新說道:“這便是宋大人送給本官的衣裳。宋大人信中說,這迷彩服善能在草原上迷敵人的眼,若穿著它伏在枯草中,眼力再好的射手也看不出有人。我剛穿上試了試,隻是在室內難見效果,最好到草原上一試。諸位勿畏勞苦,陪我到外頭草場上看看!”
眾將應了聲喏,紛紛下去牽馬,陪他出門。
累自然是不怕累的,隻是這麽兩個才子做衣裳,還做這麽恰可著身材的衣裳……
真的就不做兩首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