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手握晉江文獻網,自然不需要從瓦特蒸汽機開始複原,而是直接向著雙向往複汽缸蒸汽機下手。文獻裏寫著,這種發動機具備低轉速大扭矩、運轉平穩無噪音的特性,一直延用到了建國後。


    那時代已經是內燃機和電力的天下,還能堅持在鐵路係統服役的蒸汽機是何等優秀?


    鍋爐內的蒸汽溫度至少上二百五,壓強得有個幾兆帕,比柴油機的動力還強大,比汽油機的運轉性能還好吧


    但因其用蒸汽驅動,必須承受蒸汽的高溫高壓,稍有泄露就是重大事故。宋桓兩人越研究就越謹慎,雖然早把蒸汽機的理論、結構、材料問題摸了個底兒掉,仍是不敢輕易動手製造,先寫信從漢中要了人來。


    不僅要專業強的學生,還要漢中經濟園業務熟練的鐵匠。鍋爐他們已經用了多年,技術純熟,但傳動的活塞、汽缸、管道、安全閥、減壓閥、冷凝器……還要更多技術人員、最好的加工工人通力合作。


    新年後清明時節,桓淩便跟宋時回了宋氏老家保定祭祖,祭祖後便以春遊為借口去了一趟西邊的淶源縣。入山遊玩時,兩人順理成章地“發現”了石棉礦,“鑒定”為織造傳說中火浣布的材料,采選礦石回來織造保溫隔熱的布料。


    石棉汙染極為致命,然而以眼下的工業水平也生產不出別的替代品來,隻得叫工人在采礦、織造時作好防護。等以後搞起火力發電,有了電阻爐、甩絲機什麽的,再製造矽酸鋁之類替代材料。


    畢竟是從零開始攀科技樹,條件有限。他們雖已將理論研習通透,有圖紙可依,但試製之中未必不會出現意外。所以眼下的重中之重,就是緊抓安全生產——


    宋時抄起茶杯,“噸噸噸”灌下一杯井水沁的酸梅湯,飽蘸濃墨,筆走龍蛇,在條幅上寫下一行行拿出去可換得千金的安全生產警語:


    “落實到崗,責任到人。”


    “隱患險於明火,責任重於泰山。”


    “落實生產安全責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


    渤海經濟園的生產車間內外,都貼上了徑尺大字題的宣傳標語。


    無論渤海經濟園成長起來的工人還是從漢中來的老工人,每人一套宋院長編寫的《安全生產手冊》,必讀必背,早晚抽查,凡有出錯者當場離崗,打回去封閉學習。


    工匠們戰戰兢兢地背《條例》,生產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生怕出錯,學生們的日子卻比他們更不好過。


    早晚間跟著桓大人讀書考試,計算各部件受力狀況。白日裏匠人上工,他們也要在崗實習,熟習掌控整個操作流程,在機床上一遍遍測試零件耐受極限和使用壽命。他們還要拿著繩墨、規矩、遊標卡尺、天秤之類檢測新零件質量,學著有經驗的鐵匠判斷鑄件內部是否有暗傷……


    等到工人培訓熟練,配件置得整整齊齊,宋院長便帶著桓院士親自盯著人裝配起了蒸汽機。


    添水、添煤、燒火。


    眾多學生站在院長和桓院士身後,親眼見證了這場堪寫入青史的場麵。還有擅繪丹青的學生帶著紙墨而來,也不便放桌子,就借了同事的後背,潑墨揮毫,寫下一副神氣如生的潑墨蒸汽機圖。


    圖中烈火焰焰,從爐口傳照滿堂。


    圖外並無這樣逼人的焰光,卻有火焰畢剝燃燒與滾水嘩嘩沸騰,尺輪和推杆轉動的琅琅擊鐵之聲充塞了整片廠房。隨著水開的聲音在鍋爐內擾動,高壓蒸汽衝入氣缸,推動活塞和曲軸連杆,帶動飛輪疾轉起來。


    飛輪通過皮帶和一個個精校過不知多少遍的尺輪連到一旁車床上,緊固在主軸上的柱型鐵件隨之飛轉。


    精鋼鍛造的刀頭壓上去,霎時間便是一片火花飛濺,耀花了眾人的眼睛。


    滿堂嘩然。


    眾人不自覺地向前擁去,眯著眼細看台上的操作。幸而前頭早有宋院長安排的木柵,把這些激動得忘形的書生嚴嚴實實攔在外麵,任他們或痛哭或長笑,慶祝今日成功,宣泄這些日子全身心投入蒸汽機大業的疲憊和壓力。


    而當他們發泄過後,靜下心細觀機械,又更見識到這蒸汽機的強悍之處。


    操作機床的老匠人按著刀頭寸寸推進。觀者還未從那片星火輝光中過回神,火花與刺耳的磨鐵聲一時消散。再看那塊鐵柱,原本略帶鏽蝕的表麵已打磨得幹幹淨淨,前半段整體瘦了一圈,收刀處留下一道更深的環形刻痕,都閃動著光亮如銀的本色。


    真是……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削鐵如泥。


    那些日夜測算、量度、安裝機械的學生都想象不到這蒸汽機連接車床後能展現出如此驚人偉力。隻將兩塊鋼鐵輕輕貼上,不必大力擊鑿,就飛出連片火花,簡直像在這鐵柱上沾了火藥一般。


    豈止是見所未見之景,若非親眼所見,簡直想都想不到鋼鐵中竟能飛出這些連綿不絕的火花!


    也想不到普通的車床連上蒸汽機後,竟能變成將堅實鐵塊擺弄得如同轉盤上的陶坯一樣馴順,壓一壓就細下去的神器。


    有了這蒸汽機,以後世上還要鐵匠麽?是不是隨便找個會開關蒸汽機的人,連上這三元車床,就能擺弄鐵塊,雕琢器物了?


    那些寶兵利器,以後豈不是隨手可得了?還有三元車、比目車這些士林追捧之物……剛剛平靜下來的學生們又激動起來,不少人已暢想起了未來眾車降價,他們能騎上首輔所愛的比目車,或乘三元同名的三元車,在同學麵前盡展風采。


    一片激動、笑語之中,操作工扳動開關,讓車床停轉,取下那塊鐵柱,請這園裏身份最高的宋院長觀看。


    宋時當仁不讓,雙手接過這第一塊由蒸汽動力加工而成的材料,伴著機床再度運轉起來的隆隆聲交到桓淩手上,與他同賞。


    這蒸汽機是他們從在漢中時就開始研究,為它讀遍文獻,籌劃多年才得的。今日成功投入應用,比人家十月懷胎生個兒子還艱難。他們兩個初作父母的,自是要同享今日的成功之喜。


    兩人捧著大寶貝兒看了一回,便把這鋼柱交給學生們傳看,諄諄教誨:“這車床用上蒸汽之力就和以前用人力手挽腳踏時不一樣了,輪子轉動時,至少受著數匹馬全力奔躍之力。你看這鋼鐵部件尚能削成這樣,咱們這肉長的身子,挨挨碰碰,就連骨頭都削沒了。”


    諸生看過《西遊記》沒有?


    孫悟空的棒子打人什麽樣的,這機器碰上人就什麽樣的。


    不誇張地說,骨肉如泥,救都救不回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安全生產,在車間裏不要穿大袖長袖、不要露出頭發、不要在開機狀態下輕易碰觸機器,更不要碰蒸汽鍋爐和尺輪組……


    學生之間先傳看一下這個鋼件,看看它被削皮剔骨的地方——它就是不遵循安全生產規條的下場。


    幾個悄悄把腿邁過柵欄,想近距離看一眼車床,摸摸鋼鐵澆鑄、威嚴厚重的部件的書生吃他這一嚇,都把腿收了回來,老老實實在柵欄外欣賞這蒸汽工業的偉力。


    有了蒸汽動力的車床,鏜床、銑床、刨床……也就都慢慢裝配起來。經濟園的廠房一處接一處邁入鉚鋼蒸汽時代,木頭也好、鋼鐵也罷,在這隆隆作響的巨型機械上都像陶泥般柔軟順服。蒸汽動力的衝壓機代替了海河邊上其實得不到多少水力勢能的水碓,將鋼材鍛打成主人想要的任何形狀,又構成一台台新的大型機械的配件。


    鍋爐內高溫高壓蒸汽由閥門控製,通過管道輸送進氣缸,推動著一台台笨重卻強悍的機械不斷運轉,吞吐鋼材,造就出僅在短短數月甚至數日前都會被人當作囈語的奇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做名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龍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龍章並收藏穿到古代做名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