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思,是早晚有另外開府的一天,不願意在平江伯府裏耗時間——方老伯爺聽出來了,歎了口氣:「由你們罷。」
有方伯爺那些恩怨在前,方寒霄還沒和方寒誠還沒反目成仇,能維持住這個湊合的格局,已經算不錯了。
至於再要多麽兄友弟恭,他不能強求。
不用管家,於瑩月是鬆了口氣,但諸人沒料到的是,薛珍兒也不太願意管。
薛珍兒的念想在報複,把洪夫人趕走就遂心了,至於要接手她走後留下來的這攤子事,她跟方寒誠至今連房都沒圓,心態其實是有一點點類似瑩月剛替嫁進來的時候,壓根沒把自己當方家人,又替他管的什麽家?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比較詭異的情況,在別家能搶到打破頭的所謂管家權,到平江伯府裏成了乏人問津。
薛珍兒每天隻是舒舒服服地呆著,有下人來問事回話,她願意管的才管,瑣碎嫌煩不想管的,就一句話:「找二爺去。」
可方寒誠也沒管過這些細務。
沒幾天,就鬧了個焦頭爛額——得虧此時方伯爺已經停靈,要緊的賓客都來得差不多了,就這樣,餘下的事宜也煩到夠把他逼去找薛珍兒理論。
「你若是不想做方家婦,就乘早回你們薛家去!」方寒誠臉色晦暗,進門就撂了狠話。
本來他沒想這麽凶,但是他要累死了,衣裳一層層汗濕在身上,沒個工夫換,進門一看,薛珍兒卻正慢條斯理地吃著甜瓜,他在胸中燃燒的一把火立刻就竄到了頭頂心。
「行啊,二爺給我休書,我馬上就走。」薛珍兒隻是衝他冷笑一聲。
把方寒誠噎的,他和薛珍兒如今是心知肚明,再不樂意,這三年孝期是得綁在一起了,薛珍兒固然不好提和離,他也不好在孝期休妻,這個妻子是方伯爺在時力持己見替他娶的,方伯爺一去,他就休妻,他的名聲也要爛了——雖然現在也沒好到哪裏去。
「你、那麽攤子事,你不去管,就在這裏躲懶!」方寒誠又發怒。
薛珍兒氣定神閑地道:「我管了啊,誰說我沒管?不過一些我拿不準的事,不敢瞎拿主意,隻要叫他們去找二爺罷了,若是我瞎管出了亂子,二爺又該埋怨我了。」
方寒誠聽她怎樣都有理,堵心無比,若是從前還好摟個小妾羞辱一下她,現在父喪還在七七,他一個孝子萬不好幹這等事,沒得還報,氣得把臉憋成紫色。
薛珍兒見他這樣,心懷大暢,她心情好了,才款款起身道:「好了,什麽大不了的事,我去前麵看看。」
諸如此類情景一而再,再而三,東風不覺壓倒西風,方寒誠這夫綱,日頹一日,及到方伯爺終於出殯下葬,後事完備,已是再振不起來了。
而直到這個時候,順天府也沒把溺斃方伯爺的凶手給找出來。
再離奇的故事,京城紛紛揚說了一陣也就過了,時令漸入初夏,平江伯府因守孝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與口舌,方伯爺窩囊又離奇的死不再為人提及,城裏各處茶館酒肆,換上了另一股風潮。
《餘公案》作為一本公案傳奇類話本,發行數月,口碑穩步上揚,熱度持續攀升,終至引爆。
與更為通俗的豔情演義類話本比,公案這個題材受眾沒有那麽廣,這是《餘公案》口碑醞釀期比較長的緣故,但同時,三山堂打出招牌後不過半天,初期刊印試水的兩百本餘公案就已搶完,又表明了這個讀者群體雖然不那麽廣泛,但是閱讀需求非常穩定,饑渴——並且能吹。
對的沒錯,就是能吹。
這是一種比較奇特的現象,那些豔情演義風行坊間,但許多人看完就丟到腦後,隻圖一樂,至多無事茶館裏閑聊時提一兩句「我才看的那本還不錯,某段某段描寫甚為嘿嘿——」,互相擠一擠眼,就算完了。
可是推《餘公案》的,能扯出千字閑篇和人吹,並且推薦態度十分誠懇認真。
讀者的差異性根源來自於文章的差異性。
公案話本因為受眾稍遜,麵市數量本不及別的種類,寫作門檻還稍高,其中所出精品更少,許多是披了一層公案的皮,實則是豔情的裏子,比如某地某官勘破某淫庵之類的故事,一萬字有八千字在寫小尼姑與香客如何如何,真正涉及到案情設計的隻占其兩成,從前沒得挑,好這口的,隻有湊合著看看這些算了,但是一旦有了,那如脫靴搔癢,正對好處,完全不用引導什麽,讀者自己想吹的欲望根本控製不住。
短短數月,三山堂加印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數量多,依然售空。
福全閑著沒事,過一陣會去三山堂溜達一下,看看銷量怎麽樣,去一次,先生對他的態度更客氣一次,趕上端午節的時候,還特地備了節禮,讓他拜上他們「舉人老爺」。
又請他給「舉人老爺」帶話。
「奶奶,先生問我幾回了,您有新的文章沒有,有的話,一定給他們印,價錢都好說。」
瑩月新奇又高興地收了禮,不過搖頭道:「你告訴他,我這陣子忙,沒有寫什麽。」
方伯爺橫死,她雖不管家,但靜德院與方慧兩處都需照料一些,這陣子因為薛珍兒與方寒誠兩夫妻鬥法,府裏也亂,她騰不出空,都沒有怎麽動筆。
福全應聲去了,過十來天,又來報,這回不比前幾回,臉色有點怪怪地,道:「奶奶——那先生說,您要是還沒有想出什麽好點子,他給您推薦一個。」
有方伯爺那些恩怨在前,方寒霄還沒和方寒誠還沒反目成仇,能維持住這個湊合的格局,已經算不錯了。
至於再要多麽兄友弟恭,他不能強求。
不用管家,於瑩月是鬆了口氣,但諸人沒料到的是,薛珍兒也不太願意管。
薛珍兒的念想在報複,把洪夫人趕走就遂心了,至於要接手她走後留下來的這攤子事,她跟方寒誠至今連房都沒圓,心態其實是有一點點類似瑩月剛替嫁進來的時候,壓根沒把自己當方家人,又替他管的什麽家?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比較詭異的情況,在別家能搶到打破頭的所謂管家權,到平江伯府裏成了乏人問津。
薛珍兒每天隻是舒舒服服地呆著,有下人來問事回話,她願意管的才管,瑣碎嫌煩不想管的,就一句話:「找二爺去。」
可方寒誠也沒管過這些細務。
沒幾天,就鬧了個焦頭爛額——得虧此時方伯爺已經停靈,要緊的賓客都來得差不多了,就這樣,餘下的事宜也煩到夠把他逼去找薛珍兒理論。
「你若是不想做方家婦,就乘早回你們薛家去!」方寒誠臉色晦暗,進門就撂了狠話。
本來他沒想這麽凶,但是他要累死了,衣裳一層層汗濕在身上,沒個工夫換,進門一看,薛珍兒卻正慢條斯理地吃著甜瓜,他在胸中燃燒的一把火立刻就竄到了頭頂心。
「行啊,二爺給我休書,我馬上就走。」薛珍兒隻是衝他冷笑一聲。
把方寒誠噎的,他和薛珍兒如今是心知肚明,再不樂意,這三年孝期是得綁在一起了,薛珍兒固然不好提和離,他也不好在孝期休妻,這個妻子是方伯爺在時力持己見替他娶的,方伯爺一去,他就休妻,他的名聲也要爛了——雖然現在也沒好到哪裏去。
「你、那麽攤子事,你不去管,就在這裏躲懶!」方寒誠又發怒。
薛珍兒氣定神閑地道:「我管了啊,誰說我沒管?不過一些我拿不準的事,不敢瞎拿主意,隻要叫他們去找二爺罷了,若是我瞎管出了亂子,二爺又該埋怨我了。」
方寒誠聽她怎樣都有理,堵心無比,若是從前還好摟個小妾羞辱一下她,現在父喪還在七七,他一個孝子萬不好幹這等事,沒得還報,氣得把臉憋成紫色。
薛珍兒見他這樣,心懷大暢,她心情好了,才款款起身道:「好了,什麽大不了的事,我去前麵看看。」
諸如此類情景一而再,再而三,東風不覺壓倒西風,方寒誠這夫綱,日頹一日,及到方伯爺終於出殯下葬,後事完備,已是再振不起來了。
而直到這個時候,順天府也沒把溺斃方伯爺的凶手給找出來。
再離奇的故事,京城紛紛揚說了一陣也就過了,時令漸入初夏,平江伯府因守孝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與口舌,方伯爺窩囊又離奇的死不再為人提及,城裏各處茶館酒肆,換上了另一股風潮。
《餘公案》作為一本公案傳奇類話本,發行數月,口碑穩步上揚,熱度持續攀升,終至引爆。
與更為通俗的豔情演義類話本比,公案這個題材受眾沒有那麽廣,這是《餘公案》口碑醞釀期比較長的緣故,但同時,三山堂打出招牌後不過半天,初期刊印試水的兩百本餘公案就已搶完,又表明了這個讀者群體雖然不那麽廣泛,但是閱讀需求非常穩定,饑渴——並且能吹。
對的沒錯,就是能吹。
這是一種比較奇特的現象,那些豔情演義風行坊間,但許多人看完就丟到腦後,隻圖一樂,至多無事茶館裏閑聊時提一兩句「我才看的那本還不錯,某段某段描寫甚為嘿嘿——」,互相擠一擠眼,就算完了。
可是推《餘公案》的,能扯出千字閑篇和人吹,並且推薦態度十分誠懇認真。
讀者的差異性根源來自於文章的差異性。
公案話本因為受眾稍遜,麵市數量本不及別的種類,寫作門檻還稍高,其中所出精品更少,許多是披了一層公案的皮,實則是豔情的裏子,比如某地某官勘破某淫庵之類的故事,一萬字有八千字在寫小尼姑與香客如何如何,真正涉及到案情設計的隻占其兩成,從前沒得挑,好這口的,隻有湊合著看看這些算了,但是一旦有了,那如脫靴搔癢,正對好處,完全不用引導什麽,讀者自己想吹的欲望根本控製不住。
短短數月,三山堂加印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數量多,依然售空。
福全閑著沒事,過一陣會去三山堂溜達一下,看看銷量怎麽樣,去一次,先生對他的態度更客氣一次,趕上端午節的時候,還特地備了節禮,讓他拜上他們「舉人老爺」。
又請他給「舉人老爺」帶話。
「奶奶,先生問我幾回了,您有新的文章沒有,有的話,一定給他們印,價錢都好說。」
瑩月新奇又高興地收了禮,不過搖頭道:「你告訴他,我這陣子忙,沒有寫什麽。」
方伯爺橫死,她雖不管家,但靜德院與方慧兩處都需照料一些,這陣子因為薛珍兒與方寒誠兩夫妻鬥法,府裏也亂,她騰不出空,都沒有怎麽動筆。
福全應聲去了,過十來天,又來報,這回不比前幾回,臉色有點怪怪地,道:「奶奶——那先生說,您要是還沒有想出什麽好點子,他給您推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