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謝春殘後不久, 封雪也跟洛九江辭了別。
她打算帶著小刃往朱雀界去,據說那裏有種天材地寶合用小刃現在的情況。
相比起近乎落跑,差點連個背影都沒給見著的謝春殘,封雪的告別可謂慢到了一定境界。她單是整理行囊就花了兩天工夫, 這還沒算上額外抽出時間去購置清單物品的部分。臨行前一個晚上洛九江掐指一算,想起來封雪告別那話是在七天之前說的。
再濃的離別之情被七天衝淡下來, 也不複初聽消息時的不舍。看封雪這幾天的行事做派, 洛九江總算知道了姐姐和哥哥的具體區別在哪兒。
封雪小刃出發前的那個早晨, 小刃拍開了洛九江的房門。
之前謝春殘和她們告別時, 小刃全程都在屋子裏做背景板,話也不曾開口說過一句。封雪原以為小刃早盼謝春殘走了, 誰知前天一起吃晚飯時, 她竟向他們問謝春殘怎麽這麽久也沒回來。
洛九江和封雪都有點意外,小刃卻是真的迷惑。畢竟平常在死地裏,謝春殘每過個三五日也會點卯一樣上門,和她交手時多說兩句欠揍的話的。如今都過了六天, 怎麽還沒見到謝春殘的影子?
聽著她斷斷續續地表達,封雪和洛九江恍然大悟, 原來她這些天來不是對於謝春殘的告別無動於衷, 隻是仍不懂什麽叫“分離”。
封雪跟她解釋了“告辭”的意思,她半懂不懂地皺著眉頭, 最終還是沒法把“離別”和“死”的含義區分開。
但在接下來的幾次見麵中, 她常若有所思地把目光投向洛九江, 不知道心中為“離別”兩字過了些什麽念頭。
聽出門外是小刃的聲音, 洛九江披衣開了房門,小刃當頭扔下一句“伸手”,見洛九江茫然照做,她便在對方掌心上空抖開一個儲物袋。頓時無數白色晶體嘩啦啦直衝而下,若不是洛九江躲得快,幾乎就要被小山一樣的粉末埋個結實。
那些白色的細小晶體最終多到漫過門檻,在房門口堆起了一個小山丘,硬生生把洛九江堵在了屋子裏麵。洛九江被這粉末澀得眼睛生疼,總算明白了這些天小刃是在計劃什麽。
她給了洛九江帶來了好多好多的鹽。
封雪聽到隔壁動靜匆匆趕來,一眼之下也為這情景呆住了。洛九江吞了口口水,覺得自己在小刃心中的形象可能已經變成了個古怪的戀鹽癖。
早知道應該在她第二次主動給自己拿鹽時糾正她的。
不等洛九江問出口,小刃就認真道:“鹽都給你,你別死。”
鑒於她至今仍沒法很好地區分“死”和“離開”的不同,洛九江有點拿不準她這句話是不是該做“鹽都給你,你別走。”來讀。
但他也毫不懷疑,如果最初見麵時封雪是要小刃拿兩塊靈石給自己,那現在小刃肯定會不惜一切辦法拿靈石堆一個同樣大小的山丘,哪怕最開始封雪讓小刃給他提來的是個死人腦袋呢,那現在……嘖。
因為小刃就是這樣的傻孩子。
“不死,不死,我哪會死。”洛九江笑著找出了個空閑的儲物袋來把這些鹽都裝進去,“倒是你送我這些鹽,著實夠我吃到死了。”
封雪在一旁看明白了事情,走上前撫了撫小刃的後背,看起來想對洛九江說點什麽。然而甫一張口,她就意識到了這代表著什麽,轉而雙手握住小刃肩膀,喜不自勝道:“你會買東西了?”
對啊,這麽多鹽總不能是天上下的,小刃能在封雪不知道的情況下購置小山一樣的鹽堆,說明她現在至少會獨自出門買東西了!
小刃遲疑地點頭,封雪一下就跳了起來。
洛九江當即吹了首朗朗上口的輕快哨子,封雪興衝衝跑到樓下要酒來喝。碰杯以後她拉起洛九江的手,共同圍著一臉懵逼的小刃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此時此刻,封雪總算體會到了前生那些懸掛“恭喜x女士終於有貓了”,和“恭喜x先生終於抽中ssr”條幅的人宛如中了頭獎般的心情。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她真想做個巨幅彩條拿熱氣球牽起來放:恭賀封刃小姐第一次自己出門買東西,她真棒,買了小山那麽多的鹽!
於是最後一場告別被他們做得喜氣洋洋興高采烈,隻差張燈結彩敲鑼打鼓,簡直高興得和過年一樣。
看著小刃最後登上馬車時的迷茫樣子,洛九江心中暗道了聲抱歉——看起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小刃對“離別”的認知都會與大眾嚴重失調。
…………
陸續送走了謝春殘與封雪小刃後,洛九江自己也終於踏上了前往青龍界的路途。他離開時腰間懸著兩個儲物袋,一個裏麵裝著靈石丹藥,另一個裏麵便是小刃送他的那些鹽。
雖然這禮物烏龍得有點好笑,但卻是小刃一片赤誠心意。
除此之外,儲物袋裏還另放著一樣東西——洛九江過去用的那把刀。
斬破界膜之時,整把刀都碎成了不足寸長的銳片,或是散落在死地與此方世界一同化為湮塵,或是跌出界膜去落入茫茫空間之中。隻有少許倒彈回來,紮進洛九江皮肉裏,入肉三分。
後來洛九江把這些刀片挑揀出來,和手中剩的刀柄一同仔細收好。這把刀伴他十餘年,論來比他和千嶺相處的時間還長。就是如今碎了,他也不肯輕易丟棄,仍隨身帶著,直到能找個山清水秀之地為它立一方刀塚為止。
就像這把刀的名字一樣,它不霸氣張揚,卻質樸溫暖,一直伴隨洛九江走過他未曾揚名的少年時光。
多年之後有人問起洛九江的第一把刀,那時刀神抬手便可裁風做刀,指雷為刃,但記憶裏卻仍分毫不差地保存著它墨色模樣:“我的第一把刀,名字叫老夥計。”
————————
在六月將至,蓮花盛開以前,洛九江終於抵達了青龍界。
他運氣尚可,傳送到的地點不算偏僻,凡是修為在築基以上的修士,便不必刻意繞路,直接從一片外圍森林中穿過就能最快抵達青龍書院。
原本剛到此地時洛九江就該傳書回家,可惜三次短距傳送後他的靈石所剩無幾,已無法支付漫長路途的驛傳費用。幸而青龍書院也不乏傳送點,而在前往書院的路上,森林中的妖獸奇植都能獵來兌成靈石。
青龍界的繁華,洛九江甫一落地就感受得明明白白。他最初落腳的那個城池喚名青荷,規模在此界不算太大,然而卻是洛九江這輩子都沒見過的熱鬧。
他剛從傳送點走出來時愣了一愣,不是為了任何少見的風景,隻是他從沒見過這麽多人。
不知今日是否將有盛會,此時此刻,喧嘩和紛擾交織成一張巨網,無聲無息地將洛九江籠罩。洛九江新奇地看著眼前人流如織,街旁不時有些才入煉氣的小販來招呼他看看自己的貨物;不遠處的兩個修士當街爭吵,身邊空出好大一塊地方,一個說著說著怒氣上來,腦門上呼啦著起了三尺高的火苗……
七島是個平靜樸素的小地方,死地更差,簡直像塊發黴長蘑菇的爛樹根,而他這兩天傳送所經的幾個小世界就是熱鬧一點,場麵也保持在洛九江的想象範圍內,頂多算是七島的延伸。
然而青龍界的繁華,就像是一瓢肆意潑灑進油鍋的熱水,也像是投進湖心的一大船硝石,轟轟烈烈,毫不遮掩,熱鬧背後是滿底氣十足的驕傲。
而洛九江就像個從來隻能蘸一蘸鍋裏糖漿的小孩子,卻驟見天上下起五彩繽紛的糖果雨,在想起那饞得人口水滴答的甜意之前,就要先為這鮮豔色彩和龐大手筆而傾倒了。
難怪師父之前說我坐井觀天,洛九江怔怔地想:原來三千世界是這樣大,這樣好。
有少女挽臂結伴從洛九江身邊經過,其中一個貪看他麵貌俊美,竟然入了神,被身旁女伴捏了一把,湊頭過去咬了句耳朵,兩個女孩子便嘻嘻哈哈推搡笑鬧著走遠了。
也有夥計挽著籃子吆喝著給街邊修士遞著點心:“第一香開業大吉!第一香開業大吉!小店可是老字號了,總店就在青龍書院裏麵,院中先生學生個個愛吃——仙子取塊果子嚐嚐,不要錢——升龍糯米糕、香煎芋圓餃、冷切翡翠卷、蜜醃金桔脯——來來公子也拿一塊。”
夥計迎麵走來,往洛九江手中也熱情地塞了個小巧溫熱的油紙包。
洛九江下意識接過,夥計就繞開他迎上新的客官:“第一香開業大吉!第一香開業大吉……”
新的世界就這樣撲麵而來,洛九江看著眼前的繁華長街,心中忽然一動。
他好像碰觸到了什麽,不是用眼睛,也不是拿身體,他的感知在街上鋪散開來,湧動著指向人流匯集的方向,而某種意境也正隨著他的呼吸一漲一落。
他不是第一次接觸類似的意境,但還是第一次將這種難以言傳的感覺保留得這樣久。在他悟出亂雪原時,心中滿是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的決然,在他悟出裂蒼穹時,胸中又滿懷不成功便成仁的豪氣。這些玄妙感覺都曾在他指間流連一時半刻,又從指縫裏溜走,隻給洛九江留下一點“他曾握住什麽東西”的感觸。
而今,類似的感覺又回來了,隻是這一次帶來的情緒更愉快,更平和。
如果有懂行的人在此,隻怕要搖著洛九江的肩膀大叫,好讓他明白這種頓悟是何等珍貴,然而洛九江臉色悠然,仿佛半點不為此著急。他順從地跟隨著眾人前進的方向,往感知裏異常鮮明的那處熱鬧走去。
鬧市的喧嘩聲,少女的私語聲,夥計的吆喝聲,修士的爭吵聲……一時有千言千語從洛九江耳中鑽入,又毫無妨礙地鑽出他的另一隻耳朵,每道聲音繞著心髒走上一遍,卻沒一句能讓他的心湖激起半點波瀾。
洛九江依然不緊不慢地向前邁著步子,他臉上甚至還微微地帶著笑。
很快他便接近了那對吵架吵得直噴火星子的修士,人群順滑地在此分開,岔成兩路,宛如魚群熟練地繞過礁石,隻有洛九江仍似瞧不見般直步向前。
與此同時,兩個修士已經不耐煩地各自拔出刀劍,眼看刀鋒劍刃將要相抵,而那黑衣裳的少年郎卻正於同一時刻將從刀劍之間穿行而過,四周圍觀的人都是一陣嘩然——
在洛九江徑直走入已迅疾落下的刀光與劍影之間時,有多少聲倒吸的冷氣響起,就有多少人屏住了呼吸。
而就在下一刻,諸人不由大噪!
隻見洛九江一手托著刀者手腕,一手反按劍客肩膀,半轉身子,自由自在地從距離不足二尺的冷鐵間翩然滑過,在他錯步滑出兵刃攻擊範圍以外後,還不忘手上用力,操縱著兩人動作,當啷一聲把刀劍磕在一塊。
兵刃撞出兩點火星,在場三者無人受傷。
“兩位兄台算平局吧。”洛九江鬆開手,連頭也沒回,隻向身後揮了揮,“這街上好多人呢,別波及到哪位。”
兩人被他猝然一攔,如火如雷般的聲勢也不免弱了,均訕訕收起刀劍,整齊劃一地衝著他的背影發呆,而洛九江步速也不變一下,仍順著人群前行的方向走。
感知中的熱鬧源頭逐漸接近,而四周的議論聲也更多地圍繞著同一個主題。
“一年一次……”
“幸逢如此盛會……”
“正是城主大人要選拔英才……”
“可謂唯才是舉,求賢不論……”
“當真誰都能上去試試?”
“兄台是外地人吧,要知本城盛典向來如此這般……”
那些歡笑聲、驚歎聲、慰然讚歎聲洛九江都充耳不聞,他走到台下,仰頭看著這座高台。隻見台上設了三十六道高挑的木杆,木杆之間高低不一,錯落有致,每根杆子的杆頭上都頂著一枚少女小指大小的水晶小球,而在每顆小球的旁邊,都有一條背生雙翼的飛蛇盤繞守候。
飛蛇向來以快若疾風、靈動似水聞名,而高台上的三十六條飛蛇又都尾繞三環,顯然已全部進入成熟期,每個都能噴雷吐火,還可以釋放出讓人麻痹的毒霧。
前一個跳上台的青年隻碰到第五根柱子就被飛蛇齊力擊落,砰地摔在台上,揚起了一潑粉塵。
人群中響起一片惋歎之聲,夾雜著些“要知道每過一根柱子,要應付的飛蛇就多一條。”、“還不許人把飛蛇擊傷或斬殺,對身法的要求也太高了些。”、“實在是太難為人了”的評價。
不知此前曾有多少人也和這青年一樣被“斬於蛇下”,也許是一次次的失敗讓旁觀者都心灰意冷,一時間竟沒有再跳上台去應對挑戰的人。
鼓吏仿佛早見慣了這樣的冷場,當即掄起鼓槌重重錘下,三聲過後,又有人激聲重新宣讀獎勵:“青荷花綻盛景至,青荷會開英才來!青荷大會廣邀青年才俊,凡未至而立,可摘三十六珠者,獎上品靈器一件!摘三十五珠者,獎清寧寶玉一塊!摘三十四珠者,獎碧波酒三杯!摘三十三珠者,獎照月泉水一壇……”
重賞之下將出勇夫,就在台下諸人躍躍欲試之際,一道輕快笑聲不加掩飾地響起:“非是青年才行?咱們打個折扣,也給少年如我一個‘才俊’的機會啊。”
伴隨這聲音,一道墨色身影拔地而起,他飛身躍上高台,甚至無需在台上點地接力,便直奔第一顆明珠而去。飛蛇氣勢洶洶地衝著他當麵噴出一口火焰,他低頭一避,腰間長刀鞘也不出,便頂住飛蛇肚皮滴溜溜一轉,輕巧挑著把它丟到第二條飛蛇身上去了。
直到這少年上台,台下眾人才真正見識到什麽叫穿花蝴蝶一樣的身法。都說飛蛇迅如疾風,在他麵前卻仿佛不值一提。這黑衣少年的身法並不是讓人提心吊膽的飄忽,就是在半空無處落腳,他的身姿也仍有種說不出的沉穩來。
之前大家隻見飛蛇動作靈動,時不時在便背後給挑戰者關鍵一擊,如今卻隻有滿場飛蛇追著這少年跑的份兒。就是在極其險要的關頭,這少年也不大閃大避,最多晃身轉個滿圓,偏生也比別人轉得更好看。
等摘到第二十一顆珠子時,黑衣少年連刀帶鞘一同還回腰間,空著手扯住一條飛蛇尾巴,他狡黠一笑,將其用力一抖,登時隻聽台下諸人頓時人聲如潮!
前二十條飛蛇堆堆疊疊,原本就被這位神秘的挑戰者左拋右摔跌得橫七豎八、七葷八素,如今到了這人手中,隻是一抖尾巴的力道,這些看似排布地雜亂無章的飛蛇就如被扯住了什麽機關一樣,各自圈圈環環繞成一團,被扣成了一條繩結上的螞蚱!
這一幕簡直變戲法一樣,神奇地讓人無法理解。少年愉悅地呼哨一聲,把手中尾巴向第一個“繩扣”裏一繞一扯,變繩為環,正好就是個女孩子常愛打的“相思同心鎖結”。他把這與眾不同的“蛇環”在食指上繞著轉了轉,便如套圈般丟了出去,啪地把第二十二條飛蛇套個正著。
……
接下來的一切與其說是一場挑戰,不如說是一次奇妙的手工活。這少年雙手和思維靈巧到不可思議,取珠甚至都已經不是挑戰中的最大看點。當第三十六顆明珠滾入少年袖口時,那三十六條飛蛇已經變成了整齊優美的一條龍鳳並蒂結。
這少年自然就是洛九江,除他之外,滿城人裏恐怕也沒有哪個還有給海蛇打花結的經驗和前科。
其實蛇身滑膩,要是這些飛蛇隻是普通蛇類,就是彼此纏繞得再離奇,也能自行慢慢解開。隻可惜它們每個都長著翅膀,洛九江設計之前就看好了落點,繩扣之間拿翅膀卡住,這下就非要人幫忙動手拆解不可了。
“慚愧慚愧。”洛九江跳下最高的柱子,雙眼神采奕奕,把手中別致的花結遞給一旁主持場麵的修士:“方才感覺太好,我入神了。”
那接過蛇結的修士剛才都差點看傻了,他聽了洛九江的話後隻當他在講托詞,心想年輕人都氣盛又好炫耀,有這份本事張揚些也不足為奇。
他卻不知洛九江說的是實話,他方才確實感覺好到幾乎要飄起了。
在那種意境臨身之時,洛九江不但感知異常敏銳,就是思維都清醒得前所未有,至於每一條經脈中流淌的靈力更是強勁伏貼,一舉一動的控製力達到極致,玄妙如同與天地之間都有了莫名聯係。
要不是有這種精準到幾乎變態一樣的判斷力,洛九江方才那單手一扯拽出一條相思同心鎖結的情況基本不能成形——他得拿著飛蛇一個個親手打結才成。
總的算來,洛九江如夢似幻的頓悟整整長達一刻,這給他帶來的當然不止是一條看看就算的蛇結。實際上如果不是他剛剛的舉動太過驚人,台下那些修為接近築基的修士本能發現的——
就在方才玩鬧般的一場摘珠挑戰中,洛九江連進兩階,修為直抵築基三層圓滿!
他在死地時離築基二層就隻有一步之遙,不知是不是一直情緒緊繃,心情又低落,因此才沒能晉升二階。然而剛才他見長街繁華滿心喜樂,連飯都恨不得多吃三碗,一張一弛之下,便順水推舟晉了修為。
至於一升升了兩層,那就實在是這場頓悟的意外之喜了。
主持場麵的修士把飛蛇帶下,又捧了一件上品靈器上台來。他走到洛九江身邊高聲道:“自青蓮大會舉辦以來,這隻怕是最快、勝者也最年輕的一屆。這位連取三十六珠的少年是個刀客,恰好我們準備的靈器也是一柄寶刀——”
“不好意思。”黑衣少年舉起一隻手,輕快地打斷了修士,“我能換個獎勵嗎?”
“啊,呃……”修士回頭向不遠處觀者席上的華蓋之處看了一眼,很快就斷言道:“當然可以,你是要換成劍還是……”
“不,都不用。”洛九江坦然笑道,“我要第三名的那三杯碧波酒就行了——大喜臨門之際,能換把兵刃固然高興,但還是喝上一杯來得痛快。”
修士無言地看了洛九江一會兒,可能從沒見過這麽任性會搞事的大會魁首。但作為獲勝的挑戰者,洛九江的條件很快就得到了滿足,幾乎隻是一個眼神交流的工夫,便有人端著托盤奉上三杯碧意蕩漾的美酒,換下了那柄讓人垂涎不已的上品靈器。
“多謝。”洛九江簡短地說。
洛九江不是故作姿態,講得也全不是虛言。
觀察力敏銳的人可能以為他口中的喜事是修為進階,但他們不知道,洛九江要高興的事情何止這個。
算來他碰觸到“意境”已是第三次,以他的天賦,第一次生死關頭尚且懵懂,第二次便能抓住機會,借那意思捧出刀尖一點炫目白光,第三次,也就是現在,他不但將這場感悟保持了一刻有餘,還清清楚楚摸透了自己感悟的是什麽。
不止是繁華市井,也不隻是從未見過的熱鬧場麵。
讓他心明頓悟的,是經曆過死地的詭詐陰毒後,又重見的人間安寧。
除此之外——
我有點觸摸到我現在的刀道了。洛九江想:第一次一觸即離的亂雪原是為自己,第二次凝在刀尖的裂穹窿是為朋友,而眼下這一次的頓悟,則是為了芸芸眾生。
一切感悟緣人而起,一切恍然由人而生。
他正走的這條刀道,是人道啊。
洛九江持起酒杯,在眾人的驚聲中把第一盞灑一半於地,然後自己飲盡了,又把第二盞先飲一半,再重潑灑在地上。
青龍界地傑人靈,連這樣一個小城拿出的酒都是一等一的好,碧波酒力綿長香醇,入喉之時遍身新增的靈氣也為之一凜,在酒力之下被調化得恰到好處。
“第一杯江山敬我,第二杯我敬江山。”洛九江回身將托盤虛虛一推,“第三杯留給主人家飲——惜乎美酒,惜哉少也!”他仰頭長笑一聲,吐出半口碧色酒氣,飛身掠過眾人頭頂,隻留下台上還沒來得及出言挽留的修士直跳腳,把聲浪統統留在腦後,徑直遠去了。
在不遠處的看台之上,華蓋以下,有人低聲問道:“城主,這樣的英才,當真不招攬一下嗎?”
“你看見他的刀了嗎?”城主注視著洛九江的背影,神色莫測。
“那把?兩個靈石最多了。”
“是啊。他這個年紀,又有這樣的修為,用的兵刃與他何其不配,都不肯收下靈器,寧可要酒……這是個少年裏的狂生,又是個狂生中的天才。我們廟小,留不住的。”
她打算帶著小刃往朱雀界去,據說那裏有種天材地寶合用小刃現在的情況。
相比起近乎落跑,差點連個背影都沒給見著的謝春殘,封雪的告別可謂慢到了一定境界。她單是整理行囊就花了兩天工夫, 這還沒算上額外抽出時間去購置清單物品的部分。臨行前一個晚上洛九江掐指一算,想起來封雪告別那話是在七天之前說的。
再濃的離別之情被七天衝淡下來, 也不複初聽消息時的不舍。看封雪這幾天的行事做派, 洛九江總算知道了姐姐和哥哥的具體區別在哪兒。
封雪小刃出發前的那個早晨, 小刃拍開了洛九江的房門。
之前謝春殘和她們告別時, 小刃全程都在屋子裏做背景板,話也不曾開口說過一句。封雪原以為小刃早盼謝春殘走了, 誰知前天一起吃晚飯時, 她竟向他們問謝春殘怎麽這麽久也沒回來。
洛九江和封雪都有點意外,小刃卻是真的迷惑。畢竟平常在死地裏,謝春殘每過個三五日也會點卯一樣上門,和她交手時多說兩句欠揍的話的。如今都過了六天, 怎麽還沒見到謝春殘的影子?
聽著她斷斷續續地表達,封雪和洛九江恍然大悟, 原來她這些天來不是對於謝春殘的告別無動於衷, 隻是仍不懂什麽叫“分離”。
封雪跟她解釋了“告辭”的意思,她半懂不懂地皺著眉頭, 最終還是沒法把“離別”和“死”的含義區分開。
但在接下來的幾次見麵中, 她常若有所思地把目光投向洛九江, 不知道心中為“離別”兩字過了些什麽念頭。
聽出門外是小刃的聲音, 洛九江披衣開了房門,小刃當頭扔下一句“伸手”,見洛九江茫然照做,她便在對方掌心上空抖開一個儲物袋。頓時無數白色晶體嘩啦啦直衝而下,若不是洛九江躲得快,幾乎就要被小山一樣的粉末埋個結實。
那些白色的細小晶體最終多到漫過門檻,在房門口堆起了一個小山丘,硬生生把洛九江堵在了屋子裏麵。洛九江被這粉末澀得眼睛生疼,總算明白了這些天小刃是在計劃什麽。
她給了洛九江帶來了好多好多的鹽。
封雪聽到隔壁動靜匆匆趕來,一眼之下也為這情景呆住了。洛九江吞了口口水,覺得自己在小刃心中的形象可能已經變成了個古怪的戀鹽癖。
早知道應該在她第二次主動給自己拿鹽時糾正她的。
不等洛九江問出口,小刃就認真道:“鹽都給你,你別死。”
鑒於她至今仍沒法很好地區分“死”和“離開”的不同,洛九江有點拿不準她這句話是不是該做“鹽都給你,你別走。”來讀。
但他也毫不懷疑,如果最初見麵時封雪是要小刃拿兩塊靈石給自己,那現在小刃肯定會不惜一切辦法拿靈石堆一個同樣大小的山丘,哪怕最開始封雪讓小刃給他提來的是個死人腦袋呢,那現在……嘖。
因為小刃就是這樣的傻孩子。
“不死,不死,我哪會死。”洛九江笑著找出了個空閑的儲物袋來把這些鹽都裝進去,“倒是你送我這些鹽,著實夠我吃到死了。”
封雪在一旁看明白了事情,走上前撫了撫小刃的後背,看起來想對洛九江說點什麽。然而甫一張口,她就意識到了這代表著什麽,轉而雙手握住小刃肩膀,喜不自勝道:“你會買東西了?”
對啊,這麽多鹽總不能是天上下的,小刃能在封雪不知道的情況下購置小山一樣的鹽堆,說明她現在至少會獨自出門買東西了!
小刃遲疑地點頭,封雪一下就跳了起來。
洛九江當即吹了首朗朗上口的輕快哨子,封雪興衝衝跑到樓下要酒來喝。碰杯以後她拉起洛九江的手,共同圍著一臉懵逼的小刃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此時此刻,封雪總算體會到了前生那些懸掛“恭喜x女士終於有貓了”,和“恭喜x先生終於抽中ssr”條幅的人宛如中了頭獎般的心情。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她真想做個巨幅彩條拿熱氣球牽起來放:恭賀封刃小姐第一次自己出門買東西,她真棒,買了小山那麽多的鹽!
於是最後一場告別被他們做得喜氣洋洋興高采烈,隻差張燈結彩敲鑼打鼓,簡直高興得和過年一樣。
看著小刃最後登上馬車時的迷茫樣子,洛九江心中暗道了聲抱歉——看起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小刃對“離別”的認知都會與大眾嚴重失調。
…………
陸續送走了謝春殘與封雪小刃後,洛九江自己也終於踏上了前往青龍界的路途。他離開時腰間懸著兩個儲物袋,一個裏麵裝著靈石丹藥,另一個裏麵便是小刃送他的那些鹽。
雖然這禮物烏龍得有點好笑,但卻是小刃一片赤誠心意。
除此之外,儲物袋裏還另放著一樣東西——洛九江過去用的那把刀。
斬破界膜之時,整把刀都碎成了不足寸長的銳片,或是散落在死地與此方世界一同化為湮塵,或是跌出界膜去落入茫茫空間之中。隻有少許倒彈回來,紮進洛九江皮肉裏,入肉三分。
後來洛九江把這些刀片挑揀出來,和手中剩的刀柄一同仔細收好。這把刀伴他十餘年,論來比他和千嶺相處的時間還長。就是如今碎了,他也不肯輕易丟棄,仍隨身帶著,直到能找個山清水秀之地為它立一方刀塚為止。
就像這把刀的名字一樣,它不霸氣張揚,卻質樸溫暖,一直伴隨洛九江走過他未曾揚名的少年時光。
多年之後有人問起洛九江的第一把刀,那時刀神抬手便可裁風做刀,指雷為刃,但記憶裏卻仍分毫不差地保存著它墨色模樣:“我的第一把刀,名字叫老夥計。”
————————
在六月將至,蓮花盛開以前,洛九江終於抵達了青龍界。
他運氣尚可,傳送到的地點不算偏僻,凡是修為在築基以上的修士,便不必刻意繞路,直接從一片外圍森林中穿過就能最快抵達青龍書院。
原本剛到此地時洛九江就該傳書回家,可惜三次短距傳送後他的靈石所剩無幾,已無法支付漫長路途的驛傳費用。幸而青龍書院也不乏傳送點,而在前往書院的路上,森林中的妖獸奇植都能獵來兌成靈石。
青龍界的繁華,洛九江甫一落地就感受得明明白白。他最初落腳的那個城池喚名青荷,規模在此界不算太大,然而卻是洛九江這輩子都沒見過的熱鬧。
他剛從傳送點走出來時愣了一愣,不是為了任何少見的風景,隻是他從沒見過這麽多人。
不知今日是否將有盛會,此時此刻,喧嘩和紛擾交織成一張巨網,無聲無息地將洛九江籠罩。洛九江新奇地看著眼前人流如織,街旁不時有些才入煉氣的小販來招呼他看看自己的貨物;不遠處的兩個修士當街爭吵,身邊空出好大一塊地方,一個說著說著怒氣上來,腦門上呼啦著起了三尺高的火苗……
七島是個平靜樸素的小地方,死地更差,簡直像塊發黴長蘑菇的爛樹根,而他這兩天傳送所經的幾個小世界就是熱鬧一點,場麵也保持在洛九江的想象範圍內,頂多算是七島的延伸。
然而青龍界的繁華,就像是一瓢肆意潑灑進油鍋的熱水,也像是投進湖心的一大船硝石,轟轟烈烈,毫不遮掩,熱鬧背後是滿底氣十足的驕傲。
而洛九江就像個從來隻能蘸一蘸鍋裏糖漿的小孩子,卻驟見天上下起五彩繽紛的糖果雨,在想起那饞得人口水滴答的甜意之前,就要先為這鮮豔色彩和龐大手筆而傾倒了。
難怪師父之前說我坐井觀天,洛九江怔怔地想:原來三千世界是這樣大,這樣好。
有少女挽臂結伴從洛九江身邊經過,其中一個貪看他麵貌俊美,竟然入了神,被身旁女伴捏了一把,湊頭過去咬了句耳朵,兩個女孩子便嘻嘻哈哈推搡笑鬧著走遠了。
也有夥計挽著籃子吆喝著給街邊修士遞著點心:“第一香開業大吉!第一香開業大吉!小店可是老字號了,總店就在青龍書院裏麵,院中先生學生個個愛吃——仙子取塊果子嚐嚐,不要錢——升龍糯米糕、香煎芋圓餃、冷切翡翠卷、蜜醃金桔脯——來來公子也拿一塊。”
夥計迎麵走來,往洛九江手中也熱情地塞了個小巧溫熱的油紙包。
洛九江下意識接過,夥計就繞開他迎上新的客官:“第一香開業大吉!第一香開業大吉……”
新的世界就這樣撲麵而來,洛九江看著眼前的繁華長街,心中忽然一動。
他好像碰觸到了什麽,不是用眼睛,也不是拿身體,他的感知在街上鋪散開來,湧動著指向人流匯集的方向,而某種意境也正隨著他的呼吸一漲一落。
他不是第一次接觸類似的意境,但還是第一次將這種難以言傳的感覺保留得這樣久。在他悟出亂雪原時,心中滿是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的決然,在他悟出裂蒼穹時,胸中又滿懷不成功便成仁的豪氣。這些玄妙感覺都曾在他指間流連一時半刻,又從指縫裏溜走,隻給洛九江留下一點“他曾握住什麽東西”的感觸。
而今,類似的感覺又回來了,隻是這一次帶來的情緒更愉快,更平和。
如果有懂行的人在此,隻怕要搖著洛九江的肩膀大叫,好讓他明白這種頓悟是何等珍貴,然而洛九江臉色悠然,仿佛半點不為此著急。他順從地跟隨著眾人前進的方向,往感知裏異常鮮明的那處熱鬧走去。
鬧市的喧嘩聲,少女的私語聲,夥計的吆喝聲,修士的爭吵聲……一時有千言千語從洛九江耳中鑽入,又毫無妨礙地鑽出他的另一隻耳朵,每道聲音繞著心髒走上一遍,卻沒一句能讓他的心湖激起半點波瀾。
洛九江依然不緊不慢地向前邁著步子,他臉上甚至還微微地帶著笑。
很快他便接近了那對吵架吵得直噴火星子的修士,人群順滑地在此分開,岔成兩路,宛如魚群熟練地繞過礁石,隻有洛九江仍似瞧不見般直步向前。
與此同時,兩個修士已經不耐煩地各自拔出刀劍,眼看刀鋒劍刃將要相抵,而那黑衣裳的少年郎卻正於同一時刻將從刀劍之間穿行而過,四周圍觀的人都是一陣嘩然——
在洛九江徑直走入已迅疾落下的刀光與劍影之間時,有多少聲倒吸的冷氣響起,就有多少人屏住了呼吸。
而就在下一刻,諸人不由大噪!
隻見洛九江一手托著刀者手腕,一手反按劍客肩膀,半轉身子,自由自在地從距離不足二尺的冷鐵間翩然滑過,在他錯步滑出兵刃攻擊範圍以外後,還不忘手上用力,操縱著兩人動作,當啷一聲把刀劍磕在一塊。
兵刃撞出兩點火星,在場三者無人受傷。
“兩位兄台算平局吧。”洛九江鬆開手,連頭也沒回,隻向身後揮了揮,“這街上好多人呢,別波及到哪位。”
兩人被他猝然一攔,如火如雷般的聲勢也不免弱了,均訕訕收起刀劍,整齊劃一地衝著他的背影發呆,而洛九江步速也不變一下,仍順著人群前行的方向走。
感知中的熱鬧源頭逐漸接近,而四周的議論聲也更多地圍繞著同一個主題。
“一年一次……”
“幸逢如此盛會……”
“正是城主大人要選拔英才……”
“可謂唯才是舉,求賢不論……”
“當真誰都能上去試試?”
“兄台是外地人吧,要知本城盛典向來如此這般……”
那些歡笑聲、驚歎聲、慰然讚歎聲洛九江都充耳不聞,他走到台下,仰頭看著這座高台。隻見台上設了三十六道高挑的木杆,木杆之間高低不一,錯落有致,每根杆子的杆頭上都頂著一枚少女小指大小的水晶小球,而在每顆小球的旁邊,都有一條背生雙翼的飛蛇盤繞守候。
飛蛇向來以快若疾風、靈動似水聞名,而高台上的三十六條飛蛇又都尾繞三環,顯然已全部進入成熟期,每個都能噴雷吐火,還可以釋放出讓人麻痹的毒霧。
前一個跳上台的青年隻碰到第五根柱子就被飛蛇齊力擊落,砰地摔在台上,揚起了一潑粉塵。
人群中響起一片惋歎之聲,夾雜著些“要知道每過一根柱子,要應付的飛蛇就多一條。”、“還不許人把飛蛇擊傷或斬殺,對身法的要求也太高了些。”、“實在是太難為人了”的評價。
不知此前曾有多少人也和這青年一樣被“斬於蛇下”,也許是一次次的失敗讓旁觀者都心灰意冷,一時間竟沒有再跳上台去應對挑戰的人。
鼓吏仿佛早見慣了這樣的冷場,當即掄起鼓槌重重錘下,三聲過後,又有人激聲重新宣讀獎勵:“青荷花綻盛景至,青荷會開英才來!青荷大會廣邀青年才俊,凡未至而立,可摘三十六珠者,獎上品靈器一件!摘三十五珠者,獎清寧寶玉一塊!摘三十四珠者,獎碧波酒三杯!摘三十三珠者,獎照月泉水一壇……”
重賞之下將出勇夫,就在台下諸人躍躍欲試之際,一道輕快笑聲不加掩飾地響起:“非是青年才行?咱們打個折扣,也給少年如我一個‘才俊’的機會啊。”
伴隨這聲音,一道墨色身影拔地而起,他飛身躍上高台,甚至無需在台上點地接力,便直奔第一顆明珠而去。飛蛇氣勢洶洶地衝著他當麵噴出一口火焰,他低頭一避,腰間長刀鞘也不出,便頂住飛蛇肚皮滴溜溜一轉,輕巧挑著把它丟到第二條飛蛇身上去了。
直到這少年上台,台下眾人才真正見識到什麽叫穿花蝴蝶一樣的身法。都說飛蛇迅如疾風,在他麵前卻仿佛不值一提。這黑衣少年的身法並不是讓人提心吊膽的飄忽,就是在半空無處落腳,他的身姿也仍有種說不出的沉穩來。
之前大家隻見飛蛇動作靈動,時不時在便背後給挑戰者關鍵一擊,如今卻隻有滿場飛蛇追著這少年跑的份兒。就是在極其險要的關頭,這少年也不大閃大避,最多晃身轉個滿圓,偏生也比別人轉得更好看。
等摘到第二十一顆珠子時,黑衣少年連刀帶鞘一同還回腰間,空著手扯住一條飛蛇尾巴,他狡黠一笑,將其用力一抖,登時隻聽台下諸人頓時人聲如潮!
前二十條飛蛇堆堆疊疊,原本就被這位神秘的挑戰者左拋右摔跌得橫七豎八、七葷八素,如今到了這人手中,隻是一抖尾巴的力道,這些看似排布地雜亂無章的飛蛇就如被扯住了什麽機關一樣,各自圈圈環環繞成一團,被扣成了一條繩結上的螞蚱!
這一幕簡直變戲法一樣,神奇地讓人無法理解。少年愉悅地呼哨一聲,把手中尾巴向第一個“繩扣”裏一繞一扯,變繩為環,正好就是個女孩子常愛打的“相思同心鎖結”。他把這與眾不同的“蛇環”在食指上繞著轉了轉,便如套圈般丟了出去,啪地把第二十二條飛蛇套個正著。
……
接下來的一切與其說是一場挑戰,不如說是一次奇妙的手工活。這少年雙手和思維靈巧到不可思議,取珠甚至都已經不是挑戰中的最大看點。當第三十六顆明珠滾入少年袖口時,那三十六條飛蛇已經變成了整齊優美的一條龍鳳並蒂結。
這少年自然就是洛九江,除他之外,滿城人裏恐怕也沒有哪個還有給海蛇打花結的經驗和前科。
其實蛇身滑膩,要是這些飛蛇隻是普通蛇類,就是彼此纏繞得再離奇,也能自行慢慢解開。隻可惜它們每個都長著翅膀,洛九江設計之前就看好了落點,繩扣之間拿翅膀卡住,這下就非要人幫忙動手拆解不可了。
“慚愧慚愧。”洛九江跳下最高的柱子,雙眼神采奕奕,把手中別致的花結遞給一旁主持場麵的修士:“方才感覺太好,我入神了。”
那接過蛇結的修士剛才都差點看傻了,他聽了洛九江的話後隻當他在講托詞,心想年輕人都氣盛又好炫耀,有這份本事張揚些也不足為奇。
他卻不知洛九江說的是實話,他方才確實感覺好到幾乎要飄起了。
在那種意境臨身之時,洛九江不但感知異常敏銳,就是思維都清醒得前所未有,至於每一條經脈中流淌的靈力更是強勁伏貼,一舉一動的控製力達到極致,玄妙如同與天地之間都有了莫名聯係。
要不是有這種精準到幾乎變態一樣的判斷力,洛九江方才那單手一扯拽出一條相思同心鎖結的情況基本不能成形——他得拿著飛蛇一個個親手打結才成。
總的算來,洛九江如夢似幻的頓悟整整長達一刻,這給他帶來的當然不止是一條看看就算的蛇結。實際上如果不是他剛剛的舉動太過驚人,台下那些修為接近築基的修士本能發現的——
就在方才玩鬧般的一場摘珠挑戰中,洛九江連進兩階,修為直抵築基三層圓滿!
他在死地時離築基二層就隻有一步之遙,不知是不是一直情緒緊繃,心情又低落,因此才沒能晉升二階。然而剛才他見長街繁華滿心喜樂,連飯都恨不得多吃三碗,一張一弛之下,便順水推舟晉了修為。
至於一升升了兩層,那就實在是這場頓悟的意外之喜了。
主持場麵的修士把飛蛇帶下,又捧了一件上品靈器上台來。他走到洛九江身邊高聲道:“自青蓮大會舉辦以來,這隻怕是最快、勝者也最年輕的一屆。這位連取三十六珠的少年是個刀客,恰好我們準備的靈器也是一柄寶刀——”
“不好意思。”黑衣少年舉起一隻手,輕快地打斷了修士,“我能換個獎勵嗎?”
“啊,呃……”修士回頭向不遠處觀者席上的華蓋之處看了一眼,很快就斷言道:“當然可以,你是要換成劍還是……”
“不,都不用。”洛九江坦然笑道,“我要第三名的那三杯碧波酒就行了——大喜臨門之際,能換把兵刃固然高興,但還是喝上一杯來得痛快。”
修士無言地看了洛九江一會兒,可能從沒見過這麽任性會搞事的大會魁首。但作為獲勝的挑戰者,洛九江的條件很快就得到了滿足,幾乎隻是一個眼神交流的工夫,便有人端著托盤奉上三杯碧意蕩漾的美酒,換下了那柄讓人垂涎不已的上品靈器。
“多謝。”洛九江簡短地說。
洛九江不是故作姿態,講得也全不是虛言。
觀察力敏銳的人可能以為他口中的喜事是修為進階,但他們不知道,洛九江要高興的事情何止這個。
算來他碰觸到“意境”已是第三次,以他的天賦,第一次生死關頭尚且懵懂,第二次便能抓住機會,借那意思捧出刀尖一點炫目白光,第三次,也就是現在,他不但將這場感悟保持了一刻有餘,還清清楚楚摸透了自己感悟的是什麽。
不止是繁華市井,也不隻是從未見過的熱鬧場麵。
讓他心明頓悟的,是經曆過死地的詭詐陰毒後,又重見的人間安寧。
除此之外——
我有點觸摸到我現在的刀道了。洛九江想:第一次一觸即離的亂雪原是為自己,第二次凝在刀尖的裂穹窿是為朋友,而眼下這一次的頓悟,則是為了芸芸眾生。
一切感悟緣人而起,一切恍然由人而生。
他正走的這條刀道,是人道啊。
洛九江持起酒杯,在眾人的驚聲中把第一盞灑一半於地,然後自己飲盡了,又把第二盞先飲一半,再重潑灑在地上。
青龍界地傑人靈,連這樣一個小城拿出的酒都是一等一的好,碧波酒力綿長香醇,入喉之時遍身新增的靈氣也為之一凜,在酒力之下被調化得恰到好處。
“第一杯江山敬我,第二杯我敬江山。”洛九江回身將托盤虛虛一推,“第三杯留給主人家飲——惜乎美酒,惜哉少也!”他仰頭長笑一聲,吐出半口碧色酒氣,飛身掠過眾人頭頂,隻留下台上還沒來得及出言挽留的修士直跳腳,把聲浪統統留在腦後,徑直遠去了。
在不遠處的看台之上,華蓋以下,有人低聲問道:“城主,這樣的英才,當真不招攬一下嗎?”
“你看見他的刀了嗎?”城主注視著洛九江的背影,神色莫測。
“那把?兩個靈石最多了。”
“是啊。他這個年紀,又有這樣的修為,用的兵刃與他何其不配,都不肯收下靈器,寧可要酒……這是個少年裏的狂生,又是個狂生中的天才。我們廟小,留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