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約微微一笑道:「擺上桌吧,」然後吩咐杜虞,「將那壺萬家酒莊的酒拿來,我們喝幾杯。」
屋子裏的人都有些意外。
李雍看向李約,四目相對,卻仿佛一切都和從前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化,李約微微笑著,李雍眼睛中一片清湛的顏色。
林少英像是傻了眼似的,十年了他勸了多少次的事都沒成,可現在姐夫突然有了變化,他卻想不通到底因為什麽。
李雍道:「萬家掌櫃被嫣然指點之後才釀出了新酒,酒比從前多了甘冽。」
李約神情輕鬆,眉宇之間平靜的不起半點波瀾:「這麽說,我倒是個有福之人。」
冷清的過了這麽多年是有福?
林少英覺得自己已經傻在了那裏,再也想不出個道理。
……
很多事是沒有道理的,比如皇上現在焦躁的心情,禦案上是堆積如山的奏折,慈寧宮那邊又有奏本呈了上來。
「太後娘娘說,番藥之事非同小可,查問清楚也算是給百姓一個交代,福康院是朝廷所設,這些年卻讓百姓聞之色變,豈不是本末倒置……」旁邊的小黃門戰戰兢兢地稟告著,汗水已經透了他的衣襟,萬一皇上因此惱怒起來,他立即就會丟了性命。
「怎麽不說了?」皇帝淡淡地詢問,卻像是平地起驚雷,讓小黃門抖成一團。
小黃門彎腰稟告:「沒……沒有了。」
皇帝抬起頭:「外麵都有誰等著進言呢?」
「冉大人和禦史台的幾位老臣,」內侍立即上前輕聲道,「已經等了一個多時辰了,看樣子皇上不召見,他們是不準備走了。」
皇帝抬起了眼睛,臉上是冷漠的神情:「江庸呢?讓他進宮向禦史台解釋,說不清楚就依法嚴辦,刑部、大理寺早日查清此案,就像太後說的那樣,朝廷是要福澤百姓,福康院出了事也是丟了朕的臉。」
秘書郎將皇帝的意思快速記錄下來,隻要這些都落在紙上,就等於這樁案子有了定數,江家不用說定然會被查辦,李家和那些胡僧、胡藥就要沉冤得雪。
「你怎麽看?」皇帝看向趙明璟。
趙明璟恭敬地起身:「父皇是問兒臣與江家大小姐的婚事,」說著他頓了頓,「除非她為世人所不容,否則兒臣會在吉時將她娶進門。」
皇帝目光微閃捏著手中的玉麒麟:「朕以為你一直喜歡常寧,當年才會將常寧許配給你,可惜常寧推脫掉這門親事,太後求情讓朕封她為公主,與才俊李約定下婚期。」
趙明璟仿佛想起了往事,臉上是複雜的神情:「兒臣是曾想過……可如今已經過了十年,不能再讓父皇為兒臣操心,再說當年與常寧兩情相悅的是李約,在常寧沒死之前兒臣就已經釋然了。」
皇帝臉上浮起讚許的笑容:「如此甚好,兒女情長畢竟是小事,你是武朝的皇子,應該多操心政事為父皇分憂。朕將江家女許配給你,自然也有這樣的思量。」
「兒臣知曉,定然不會有負父皇的期望。」
皇帝道:「你覺得那季氏怎麽樣?」
趙明璟低頭:「兒臣知之甚少,不過季氏剛剛到了京城就處處都有她的身影,雖然沒有為太後治病,卻讓太後插手番藥之事……可見也不尋常,兒臣會讓人盯緊福康院,但凡有風吹草動必然稟告給父皇。」
「還有那李約,」皇帝靠在引枕上,垂下了眼睛,「雖然他不再入仕,也遠離林家和政事,但是朕總不放心他。」
「要不要多加派些人手。」趙明璟壓低聲音。
皇帝微微一笑:「料他也做不出什麽出格的事來,時間能夠蹉跎掉一個人的意氣,朕仿佛還記得第一次在朝堂上見到他的情景,當時明相還在世,明相說若此人不能為朕所用,就將他殺了,以絕後患。」
皇帝說著抬起眼睛,目光中有幾分威勢,讓人不寒而栗:「常寧死的時候,李約一個人滿身是血地闖進行宮,那時候朕真想過要殺了他。」
「隻不過他那萬念俱灰的神情提醒了朕,此人已經死了,明相的占卜到此為止。」
說到這些,皇帝的心情終於得以平複。
「請皇上懲治奸佞。」殿外響起一個聲音,仿佛要刺破天際似的。
「是誰?」皇帝皺起眉頭。
內侍立即上前:「是禦史台的季子安。」
這個名字十分陌生。
內侍提醒道:「就是那位在太原府接了李家冤案的禦史,前些日子剛剛回京,冉大人十分器重他,才將他帶進了宮。」
季子安,皇帝終於想了起來:「原來是季家人。」
當年季承恩可是一個備受歡迎的人物,不管是吏部還是兵部都爭著搶著登季家的門,因為季承恩十分聰明,不但能夠幫兵部解決軍需之急,還舉薦了幾個合適的人選督辦軍糧,直到現在這幾個人始終忠於職守,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皇帝道:「季承恩是個貪官,那樁貪墨案不是牽連了許多季家人,這個季子安不在其中嗎?」
內侍彎腰道:「那時候季子安不過就是個從七品官員,就算這次去太原禦史台也是讓他去巡視,誰知道真的被他查出了案子,他一鼓作氣寫了奏疏遞到禦史台,如今太原府人人都視他為青天大老爺,押解江家人進京的路上,也是被人一路稱讚,冉大人都說自己得了一員大將。」
屋子裏的人都有些意外。
李雍看向李約,四目相對,卻仿佛一切都和從前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化,李約微微笑著,李雍眼睛中一片清湛的顏色。
林少英像是傻了眼似的,十年了他勸了多少次的事都沒成,可現在姐夫突然有了變化,他卻想不通到底因為什麽。
李雍道:「萬家掌櫃被嫣然指點之後才釀出了新酒,酒比從前多了甘冽。」
李約神情輕鬆,眉宇之間平靜的不起半點波瀾:「這麽說,我倒是個有福之人。」
冷清的過了這麽多年是有福?
林少英覺得自己已經傻在了那裏,再也想不出個道理。
……
很多事是沒有道理的,比如皇上現在焦躁的心情,禦案上是堆積如山的奏折,慈寧宮那邊又有奏本呈了上來。
「太後娘娘說,番藥之事非同小可,查問清楚也算是給百姓一個交代,福康院是朝廷所設,這些年卻讓百姓聞之色變,豈不是本末倒置……」旁邊的小黃門戰戰兢兢地稟告著,汗水已經透了他的衣襟,萬一皇上因此惱怒起來,他立即就會丟了性命。
「怎麽不說了?」皇帝淡淡地詢問,卻像是平地起驚雷,讓小黃門抖成一團。
小黃門彎腰稟告:「沒……沒有了。」
皇帝抬起頭:「外麵都有誰等著進言呢?」
「冉大人和禦史台的幾位老臣,」內侍立即上前輕聲道,「已經等了一個多時辰了,看樣子皇上不召見,他們是不準備走了。」
皇帝抬起了眼睛,臉上是冷漠的神情:「江庸呢?讓他進宮向禦史台解釋,說不清楚就依法嚴辦,刑部、大理寺早日查清此案,就像太後說的那樣,朝廷是要福澤百姓,福康院出了事也是丟了朕的臉。」
秘書郎將皇帝的意思快速記錄下來,隻要這些都落在紙上,就等於這樁案子有了定數,江家不用說定然會被查辦,李家和那些胡僧、胡藥就要沉冤得雪。
「你怎麽看?」皇帝看向趙明璟。
趙明璟恭敬地起身:「父皇是問兒臣與江家大小姐的婚事,」說著他頓了頓,「除非她為世人所不容,否則兒臣會在吉時將她娶進門。」
皇帝目光微閃捏著手中的玉麒麟:「朕以為你一直喜歡常寧,當年才會將常寧許配給你,可惜常寧推脫掉這門親事,太後求情讓朕封她為公主,與才俊李約定下婚期。」
趙明璟仿佛想起了往事,臉上是複雜的神情:「兒臣是曾想過……可如今已經過了十年,不能再讓父皇為兒臣操心,再說當年與常寧兩情相悅的是李約,在常寧沒死之前兒臣就已經釋然了。」
皇帝臉上浮起讚許的笑容:「如此甚好,兒女情長畢竟是小事,你是武朝的皇子,應該多操心政事為父皇分憂。朕將江家女許配給你,自然也有這樣的思量。」
「兒臣知曉,定然不會有負父皇的期望。」
皇帝道:「你覺得那季氏怎麽樣?」
趙明璟低頭:「兒臣知之甚少,不過季氏剛剛到了京城就處處都有她的身影,雖然沒有為太後治病,卻讓太後插手番藥之事……可見也不尋常,兒臣會讓人盯緊福康院,但凡有風吹草動必然稟告給父皇。」
「還有那李約,」皇帝靠在引枕上,垂下了眼睛,「雖然他不再入仕,也遠離林家和政事,但是朕總不放心他。」
「要不要多加派些人手。」趙明璟壓低聲音。
皇帝微微一笑:「料他也做不出什麽出格的事來,時間能夠蹉跎掉一個人的意氣,朕仿佛還記得第一次在朝堂上見到他的情景,當時明相還在世,明相說若此人不能為朕所用,就將他殺了,以絕後患。」
皇帝說著抬起眼睛,目光中有幾分威勢,讓人不寒而栗:「常寧死的時候,李約一個人滿身是血地闖進行宮,那時候朕真想過要殺了他。」
「隻不過他那萬念俱灰的神情提醒了朕,此人已經死了,明相的占卜到此為止。」
說到這些,皇帝的心情終於得以平複。
「請皇上懲治奸佞。」殿外響起一個聲音,仿佛要刺破天際似的。
「是誰?」皇帝皺起眉頭。
內侍立即上前:「是禦史台的季子安。」
這個名字十分陌生。
內侍提醒道:「就是那位在太原府接了李家冤案的禦史,前些日子剛剛回京,冉大人十分器重他,才將他帶進了宮。」
季子安,皇帝終於想了起來:「原來是季家人。」
當年季承恩可是一個備受歡迎的人物,不管是吏部還是兵部都爭著搶著登季家的門,因為季承恩十分聰明,不但能夠幫兵部解決軍需之急,還舉薦了幾個合適的人選督辦軍糧,直到現在這幾個人始終忠於職守,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皇帝道:「季承恩是個貪官,那樁貪墨案不是牽連了許多季家人,這個季子安不在其中嗎?」
內侍彎腰道:「那時候季子安不過就是個從七品官員,就算這次去太原禦史台也是讓他去巡視,誰知道真的被他查出了案子,他一鼓作氣寫了奏疏遞到禦史台,如今太原府人人都視他為青天大老爺,押解江家人進京的路上,也是被人一路稱讚,冉大人都說自己得了一員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