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聽了,臉色一下子就陰沉下來,從繡墩上坐起身來,對著穆鳶她們幾個道:「你們先各自回去吧,等你大姐姐好些了,再過來一塊兒玩。」


    聽了魏氏的話,眾人才福了福身子,從屋裏退了出來。


    魏氏帶著李嬤嬤,一路去了老太太的慈暉堂,一路上死死抓著手中的帕子,恨不得將那莊氏撕碎了。


    這個時候,她是要章家給瑛兒一個交代的。


    穆鳶她們從長房出來,便一塊兒去了景宜院,隻是娘親謝氏並不在。


    張嬤嬤見著穆鳶她們進來,隻說道:「方才莊家太太來了,老太太派人過來,叫太太也過去了,如今總歸是太太執掌中饋。」


    張嬤嬤看來,自家太太雖然接了府中中饋,可一來爵位不在自家老爺身上,二來老太太本就存了算計的心,這中饋遲早是要交出來的。


    所以主張各房管各房的事情,大姑娘和那章家如何,都和她們三房沒任何關係的,她們隻將她們的日子過好就行了。


    外頭天熱,穆鳶她們一路過來,額頭上全都滲出汗來,張嬤嬤見著忙叫人去小廚房端了冰鎮的梅子湯過來,叫她們解解暑氣。


    穆鳶喝了一碗梅子湯,身上才覺著清爽了些,穆瀾和穆琦略坐了一會兒,等到喝完了梅子湯,也就各自回了住處,過了小半個時辰穆鳶才見著自家娘親回來,臉色並不怎麽好。


    見著太太臉色不怎麽好,張嬤嬤忙扶著謝氏坐在了軟榻上,穆鳶則是去了桌前倒了一盞茶過來。


    「娘親臉色不好,可是累了?」穆鳶走上前去,將手中的茶盞遞給了自家娘親。


    謝氏搖了搖頭,伸出手來摸了摸穆鳶的腦袋:「沒什麽,隻是今個兒你大伯母和莊氏吵的厲害,有些頭疼罷了。」


    謝氏說著,拿起手中的茶盞喝了起來,等喝完後,才對著穆鳶道:「你也折騰了半日,回去歇著吧,等中午過來陪娘親用膳。」


    穆鳶聽了,點了點頭福了福身子退下了。


    見著穆鳶離開,張嬤嬤才上前,有些擔心道:「可是老太太說什麽了,太太看起來像是有心事的樣子。」


    謝氏聽了,隻將手中的茶盞擱在桌上,帶著幾分怒氣道:「還不是那莊氏,說話沒個分寸,和魏氏掰扯,竟說到鳶兒的身上了。非說那日來府上,她心裏實際上中意的是鳶兒,倘若不是鳶兒年紀還小,哪裏能輪得到瑛丫頭。泥人還有三分性,我哪裏還忍得住,也少不得說上幾句,免得叫外頭的人說是咱們三房的人性子綿軟,最好欺負。」


    不等張嬤嬤回應,謝氏就囑咐道:「這事隻你知道就好,也別叫鳶兒知道,小姑娘家想的多,別鑽了牛角尖,心裏也不舒坦。」


    「是,太太便是不吩咐,老奴也知道輕重的。」張嬤嬤說著,才又問道:「隻是這章家想要怎麽解決這事兒,大姑娘才嫁過去不久,難不成還真就一直呆在娘家,傳出去對忠靖候府的名聲也不好。大姑娘便也罷了,下頭還有幾個姑娘都沒出嫁呢。」


    張嬤嬤的意思謝氏如何能不明白,大姑娘作為新婦,就鬧騰著要和離,不管是什麽緣由,世人總是要說穆家不會教養閨女,所以大姑娘總歸是不好一直住在府裏的。更別說,一日不和離,大姑娘就是章家的兒媳,更是沒有理由一直呆在娘家。


    「老太太說了,隻當是小兩口鬧別扭,才成了親沒有磨合好,等大姑娘傷養好了叫章家公子親自來府上賠罪,將人給接回去。免得事情傳到宮裏去,惹得皇後娘娘動怒。」


    「那莊氏聽到皇後娘娘,便應了下來,不過瞧那樣子,是舍不得自己兒子過來賠罪的。」


    張嬤嬤聽了,眼中便有些詫異,這京城裏的各家太太她是見過不少的,甚少有莊氏這樣拎不清的。


    這日慈暉堂的事情到底還是傳了開來,穆鳶知道那莊氏所說的話後,也是忍不住生起氣來。


    這日慈暉堂的事情到底還是傳了開來,穆鳶知道那莊氏所說的話後,也是忍不住生起氣來。


    「姑娘也寬心些才好,那莊氏信口胡說,咱們難道還能認真了。姑娘還未及笄,事情即便傳出去旁人也隻會覺著是莊氏做的不妥當。既相中了姑娘,如何又對大姑娘表現的那般親切,隻當旁人眼睛是瞎的。」


    寶珍平日裏最是穩重,這會兒勸著自家姑娘的時候,語氣中也帶了幾分掩飾不住的怒意來。


    穆鳶原本還生著氣,見著寶珍明明氣得不行,卻還要耐著性子這樣勸她,心裏的氣一下子就消散了。


    人是活給自己看得,所在乎的不過是身邊親近的人,總不能旁人隨意說上一句什麽,就時時刻刻放在心上,反倒叫身邊的人替你擔心。


    「嗯,咱們都不生氣,該做什麽做什麽吧。」穆鳶說著,就叫一旁的寶雀拿了針線過來,打算給自家哥哥繡個荷包。


    寶雀見著自家姑娘消了氣,臉上微微鬆了一口氣,聽說要給四少爺繡荷包,眼底閃過一抹笑意來。


    「姑娘平日裏甚少動針線,今個兒怎麽想起給四少爺做荷包了。」寶雀走到桌前將針線拿了過來,隻開口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吃貨福星 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瓷並收藏吃貨福星 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