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
興元十七年,秋。
上京城內已有樹木初露凋零之態。天氣陰沉,時有西風陣陣,街上行人已覺涼意。
而寧安街上,此刻卻是敲鑼打鼓,與這寒涼的天氣格格不入。
長長的隊伍從寧安街南邊來,一路往北,隊首的那輛裝飾得金碧輝煌的馬車已將過了寧安街往東走了,隊尾抬著各色寶箱妝奩的隨從還沒從寧安街西邊的午後巷裏轉出來。
圍觀的百姓嘖嘖稱奇,有那家裏人在貴人家做事的,知道得多些,便向旁邊的人道:「這是東城裏的英小王爺娶親呢!」
旁人自然問他:「娶的是誰家的小姐?」
那人便又道:「乃是去年擢升了兵部尚書的顧大人家的小姐!」
圍觀的人自都驚歎不已。這一個是英王府,一個是兵部尚書家,該是何等顯赫!
有瞧熱鬧的孩子,看見那坐著新娘的八台大轎自前邊經過,興奮得手舞足蹈,隊伍裏吹拉彈唱的,更是賣了命般扭動著身體,果真是上京貴胄的排場。
而此時,正坐在轎子中的顧綿,撩起蓋頭,打了個長長的哈欠。
到底是小王爺娶親,便是個沒權沒勢的病秧子,排場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大。
可又有什麽用呢?
看熱鬧的人不會知道,英小王爺十年前就死了爹娘,每天靠不知凡幾的金貴藥材吊著命,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一命嗚呼。
看熱鬧的人更不會知道,嫁給他的顧家嫡女其實是個養在鄉下的野丫頭,從小沒了娘,回京才兩年就被當作籌碼送出去了。
顧綿兀自冷笑了一下,畢竟在世人眼裏,她那個拋妻棄子的爹可是個能力卓著家庭和睦的大好人呢,誰又能相信這十裏紅妝背後竟是一地雞毛呢?
長長的隊伍走過了寧安街,往東拐入了東渠街,東渠街再走不多遠,就是英王府。
顧綿坐在轎子裏,估摸著過了寧安街了,又重將蓋頭放了下來。
她想起了今日出門前她那名義上的「親娘」的「諄諄教誨」。
什麽到了王府要盡心侍奉王爺,什麽處理府裏的事情要思量周到,那些麵子上的話自不必說了,她隻記得人都走了,隻餘她倆在屋子裏,那秦氏立了一對眉,指著她的鼻子訓斥:
「王爺是個金貴人,你一個粗野丫頭,得了這大好的機會,可多虧了你爹在皇後娘娘麵前美言,你如今去了王府,倘若有點眼色,就該記著顧家待你的好!」
蓋頭下的顧綿翻了個白眼,顧家待她的好?那可是說都說不完!
她爹十五年前進京趕考,留她娘親無錢治病,死在了寒冬裏。原以為等她爹回來,一切就又能好了,誰知過了兩年,竟然收到京裏消息,說他爹已經另娶了!
顧文業聽說自己發妻因病亡故,反如得了自由般在京城娶了富貴人家的女兒,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爹?
她與張嬤嬤在青州相依為命,好容易長到了十五歲,誰知這時候,京城竟然來了馬車,又說要把她接回家去。
顧綿還當她那個渣爹良心發現了,要補償自己欠下的債,等來了京城才知道,好嘛,人家家裏父慈子孝的,接了她來,是等著讓她代替秦氏生的那個妹妹進宮呢!
她在顧家頂著個嫡長女的名頭,過得連她那妹妹顧錦身邊的丫頭都不如。
秦氏打得好算盤,等她一進宮,不出兩年,怎麽也得死於非命,到時候,她娘唯一的血脈也沒了,她們娘倆就跟從沒到過這世上一遭一般。
可誰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皇後娘娘不知道怎麽了,突然要作主給英小王爺娶親,她這個頂包的,沒頂成宮裏的娘娘,反成了王妃。
隻是這王妃也好不到哪去。
顧綿還記得,賜婚的旨意下來那天,她妹妹顧錦屈尊降貴趾高氣昂地來了她的破屋子裏,捏著一柄團扇笑得花枝亂顫:
「你別以為你當了王妃就是枝頭的鳳凰了。那英小王爺纏綿病榻,連路都要走不了了,等著吧,不出兩年,你顧綿,就是空有個王妃名頭的寡婦了!」
「呸!」顧綿輕啐了一口。
寡婦怎麽了?那英王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接了旨意那天她就想好了,等英王眼睛一閉腿兒一蹬,她就卷了王府的萬貫家財,跟她師父一樣,雲遊四方去!
想關住她顧綿,沒門!
……
「落轎——」
紛紛亂亂想了一路,忽然外邊敲鑼打鼓的聲音停了,轎子也跟著落了下來。
顧綿收收思緒,重又坐得端正。畢竟這英王沒死的時候,她得先當個盡職盡責的英王妃,把命保住了再說。
「王妃,請吧。」
外頭是個老婦人的聲音,顧綿知道,這是英王府的嬤嬤,大概是到了英王府的門前,這會隻等著她下轎了。
顧綿於是想著張嬤嬤以前教給過她的規矩,探身往前,將手伸了出去。
誰知等了半晌,並不見一個人來扶。
顧綿心下冷笑,看來這英王真是病糊塗了,府裏的下人竟這麽沒規矩,連她個鄉野來的丫頭都不如。
她翻手自己扶上了轎門,穩穩地從轎子裏走了出來。
站在轎子旁邊的錢嬤嬤瞧著新王妃竟是什麽都沒說,自己出來了,一時有些驚訝,隻是她轉而就露出個輕蔑的眼神來,也並不扶人,就招呼那宮裏來的執禮公公進行下一項了。
興元十七年,秋。
上京城內已有樹木初露凋零之態。天氣陰沉,時有西風陣陣,街上行人已覺涼意。
而寧安街上,此刻卻是敲鑼打鼓,與這寒涼的天氣格格不入。
長長的隊伍從寧安街南邊來,一路往北,隊首的那輛裝飾得金碧輝煌的馬車已將過了寧安街往東走了,隊尾抬著各色寶箱妝奩的隨從還沒從寧安街西邊的午後巷裏轉出來。
圍觀的百姓嘖嘖稱奇,有那家裏人在貴人家做事的,知道得多些,便向旁邊的人道:「這是東城裏的英小王爺娶親呢!」
旁人自然問他:「娶的是誰家的小姐?」
那人便又道:「乃是去年擢升了兵部尚書的顧大人家的小姐!」
圍觀的人自都驚歎不已。這一個是英王府,一個是兵部尚書家,該是何等顯赫!
有瞧熱鬧的孩子,看見那坐著新娘的八台大轎自前邊經過,興奮得手舞足蹈,隊伍裏吹拉彈唱的,更是賣了命般扭動著身體,果真是上京貴胄的排場。
而此時,正坐在轎子中的顧綿,撩起蓋頭,打了個長長的哈欠。
到底是小王爺娶親,便是個沒權沒勢的病秧子,排場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大。
可又有什麽用呢?
看熱鬧的人不會知道,英小王爺十年前就死了爹娘,每天靠不知凡幾的金貴藥材吊著命,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一命嗚呼。
看熱鬧的人更不會知道,嫁給他的顧家嫡女其實是個養在鄉下的野丫頭,從小沒了娘,回京才兩年就被當作籌碼送出去了。
顧綿兀自冷笑了一下,畢竟在世人眼裏,她那個拋妻棄子的爹可是個能力卓著家庭和睦的大好人呢,誰又能相信這十裏紅妝背後竟是一地雞毛呢?
長長的隊伍走過了寧安街,往東拐入了東渠街,東渠街再走不多遠,就是英王府。
顧綿坐在轎子裏,估摸著過了寧安街了,又重將蓋頭放了下來。
她想起了今日出門前她那名義上的「親娘」的「諄諄教誨」。
什麽到了王府要盡心侍奉王爺,什麽處理府裏的事情要思量周到,那些麵子上的話自不必說了,她隻記得人都走了,隻餘她倆在屋子裏,那秦氏立了一對眉,指著她的鼻子訓斥:
「王爺是個金貴人,你一個粗野丫頭,得了這大好的機會,可多虧了你爹在皇後娘娘麵前美言,你如今去了王府,倘若有點眼色,就該記著顧家待你的好!」
蓋頭下的顧綿翻了個白眼,顧家待她的好?那可是說都說不完!
她爹十五年前進京趕考,留她娘親無錢治病,死在了寒冬裏。原以為等她爹回來,一切就又能好了,誰知過了兩年,竟然收到京裏消息,說他爹已經另娶了!
顧文業聽說自己發妻因病亡故,反如得了自由般在京城娶了富貴人家的女兒,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爹?
她與張嬤嬤在青州相依為命,好容易長到了十五歲,誰知這時候,京城竟然來了馬車,又說要把她接回家去。
顧綿還當她那個渣爹良心發現了,要補償自己欠下的債,等來了京城才知道,好嘛,人家家裏父慈子孝的,接了她來,是等著讓她代替秦氏生的那個妹妹進宮呢!
她在顧家頂著個嫡長女的名頭,過得連她那妹妹顧錦身邊的丫頭都不如。
秦氏打得好算盤,等她一進宮,不出兩年,怎麽也得死於非命,到時候,她娘唯一的血脈也沒了,她們娘倆就跟從沒到過這世上一遭一般。
可誰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皇後娘娘不知道怎麽了,突然要作主給英小王爺娶親,她這個頂包的,沒頂成宮裏的娘娘,反成了王妃。
隻是這王妃也好不到哪去。
顧綿還記得,賜婚的旨意下來那天,她妹妹顧錦屈尊降貴趾高氣昂地來了她的破屋子裏,捏著一柄團扇笑得花枝亂顫:
「你別以為你當了王妃就是枝頭的鳳凰了。那英小王爺纏綿病榻,連路都要走不了了,等著吧,不出兩年,你顧綿,就是空有個王妃名頭的寡婦了!」
「呸!」顧綿輕啐了一口。
寡婦怎麽了?那英王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接了旨意那天她就想好了,等英王眼睛一閉腿兒一蹬,她就卷了王府的萬貫家財,跟她師父一樣,雲遊四方去!
想關住她顧綿,沒門!
……
「落轎——」
紛紛亂亂想了一路,忽然外邊敲鑼打鼓的聲音停了,轎子也跟著落了下來。
顧綿收收思緒,重又坐得端正。畢竟這英王沒死的時候,她得先當個盡職盡責的英王妃,把命保住了再說。
「王妃,請吧。」
外頭是個老婦人的聲音,顧綿知道,這是英王府的嬤嬤,大概是到了英王府的門前,這會隻等著她下轎了。
顧綿於是想著張嬤嬤以前教給過她的規矩,探身往前,將手伸了出去。
誰知等了半晌,並不見一個人來扶。
顧綿心下冷笑,看來這英王真是病糊塗了,府裏的下人竟這麽沒規矩,連她個鄉野來的丫頭都不如。
她翻手自己扶上了轎門,穩穩地從轎子裏走了出來。
站在轎子旁邊的錢嬤嬤瞧著新王妃竟是什麽都沒說,自己出來了,一時有些驚訝,隻是她轉而就露出個輕蔑的眼神來,也並不扶人,就招呼那宮裏來的執禮公公進行下一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