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又梅疼得眼淚都出來了也不敢亂叫亂跑,因為她巴不得李氏多掐幾下泄憤,多罵幾句,她就能多知道些這個家的情況。
李氏看到女兒連痛都不知道叫,更是氣得心慌,像倒豆子一樣把心裏的憤怒和鬱氣一下子倒了出來。
從李氏絮絮叨叨中,再加上昨晚小包子說的一些話,江又梅知道了原主的一些情況。
江又梅出生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裏,爺爺因為是西河村唯一的童生,所以村民都尊稱他為江大爺,奶奶衛氏,生有三子一女。江大爺在十六歲時中了童生,後來卻再也沒有進益,但對兒孫們的教育和所抱的希望卻始終如一,從他給兒孫們起的名子就可見一斑。
大兒叫江大學,二兒叫江大富,大女兒叫江大梧(因為是女兒不好叫江大五),三兒叫江大車。
隻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三個兒子連個童生都沒考上,大兒、二兒讀了幾年私熟後就不想讀了,江大爺打折了幾根竹棍都沒能把他們的心思再拉回到書本上,隻好由著他們回鄉務農當個莊稼漢。三兒讀了十幾年的書,連教私熟的先生都說別浪費束修了,他沒那個天份。於是三兒也回來了,好在多讀了幾年書,被鎮上的一家酒樓掌櫃看中去做了帳房,又做了掌櫃的女婿,媳婦、孩子都跟他住在清水鎮。
大房的大孫子江又書資質平平,讀了十幾年書卻連個童生都沒考上,在兩年前二十歲時無心再讀選擇回家。江又書雖然讀書不行,但人活絡,也沒有讀書人的清高。回鄉後在村裏開了個雜貨鋪,平時也幫人寫寫家書,逢年過節寫個對聯什麽的,收入比純種田還高一些。
二房的二孫子江又山,也是江又梅的雙胞胎哥哥,身體羸弱,卻天賦異稟,敏而好學,15歲中童生,18歲時中秀才。江大爺當時激動得痛哭流弟,焚香禱告列祖列宗,江家以後就要出個官老爺了,自己死後也有臉去見他們了,雲雲。
這是西河村有史以來出的第一個秀才,整個西河村人都歡天喜地,奔走相告,簡直比過年還熱鬧,被東河村壓製了這麽多年終於揚眉吐氣了。
十幾年前東河村出了個秀才,後來中舉到鄰縣做了九品主薄,直至如今做到縣令。東河村的村民自此後就認為東河村的風水要比西河村好得多,不好能出文曲星嗎?連東河村的後生都比西河村的後生好找媳婦。
哪成想西河村的江又山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還是稟生,連縣老爺都誇此子前途不可限量。那肯定就能中舉了,說不定還能中進士,能進京去見皇上,那得是多大的榮耀啊!
本來江大爺準備自家掏銀子擺流水宴的,但裏正卻搶了這個差,「這不隻是你們江家的榮耀,這也是整個西河村的榮耀,應當村裏出錢擺宴。」於是全村村民有錢出錢,有肉出肉,有力出力,擺了整整三天的流水宴慶賀,那炮竹聲連著響了好長的時間。
但江又山卻因為考秀才耗盡心力掏空了身體,又強撐著迎接鄉親們的恭賀,終於病倒了,至今兩年了還纏綿病榻。這是江大爺最深的痛,因此病了大半年,身體也大不如前了。
二房的三孫子江又有雖然沒有二哥聰慧,但非常用功,可以說是頭懸梁,錐刺骨,在今年春也考上了童生,先生說勤能補拙,將來很可能中秀才,中舉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江大爺繼續讓他在私熟裏讀書。
三房的四孫子江又路、五孫子江又勤還小,分別是十二歲、九歲,也在私熟讀書,先生的評語也是資質平平,能考個童生就頂天了。江大車對他們的預期是子承父業,將來當個帳房,最好是超越老爹當個掌櫃。
江家還有五個姑娘,大房的江又桃、江又李、江又棗,二房的江又梅,三房的江又杏。江又桃、江又李、江又梅都已出嫁,江又棗已訂親,江又杏還小,剛剛七歲。
這一大家子至今還沒分家,老三雖然一家都住在鎮上,但每月還是要交銀錢回來。
江大爺管家有方,家裏沒有特別的極品,每個人都有些小心思但還算勤勉守本分,所以日子過得也倒平靜。
隻是在六年前出了一件轟動全村的大事,丟盡了江家的臉麵,也就是原主在西山野林裏救了一個重傷的男人並死活嫁給了他,被江大爺逐出了家門,並放話從此不再認這個孫女。江又梅從六年前走出江家大門至今都沒有再回過江家。
江又梅救的那個男人由於傷了腦袋失去了記憶,隻知道自己姓林,人們就叫他林大郎。
林大郎長得極其英俊挺拔,還有一手打獵的好本事。在五年前打獵時遇到了十幾隻狼,他為了救同去的幾人把群狼引到了別的地方,等人們去找他的時候,隻留下了一隻鞋、一大灘血和幾根骨頭。
自從林大郎出事後,江又梅的爺爺奶奶也放下了當初的怨恨,隻是臉麵上過不去還沒讓江又梅回江家,但也睜隻眼閉隻眼地由著江又梅的爹娘江大富和李氏時常偷偷來給江又梅母子送些糧食和幹點活。
想想原主還真可憐,衝破重重阻礙嫁給一個腦袋有問題的男人,過了不到一年的日子就當了寡婦。
前世有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雖然原主很不幸,但為母則強,為了兒子也應該振作起來,而不是終日渾渾噩噩、迷迷糊糊,隻知沉迷往事,不管年幼的兒子。
算了,逝者已以。就讓自己代替她照顧好兒子吧,江又梅心想,占了她的身體總要代替她做些事吧。
看到李氏哭得傷心,江又梅無比同情。也是,生的三個孩子沒一個省心的,一個病秧子,一個寡婦兼神經病,唯一一個正常的還要去送死,誰攤上誰鬧心。
大康朝跟北邊蠻族大遼國一直摩擦不斷,每到他們收成不好就會進犯大康邊境搶糧,搶一嘴就跑,讓北邊的百姓甚是困擾。現在的皇上是明君,想要徹底地收拾他們,爭取把大遼國打到靳連山以北,再也騷擾不到大康百姓。要打大仗,肯定要招兵買馬了。前幾天裏正招集大夥開會,傳達每家必須出一個十五歲至四十歲的壯丁去從軍。
李氏看到女兒連痛都不知道叫,更是氣得心慌,像倒豆子一樣把心裏的憤怒和鬱氣一下子倒了出來。
從李氏絮絮叨叨中,再加上昨晚小包子說的一些話,江又梅知道了原主的一些情況。
江又梅出生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裏,爺爺因為是西河村唯一的童生,所以村民都尊稱他為江大爺,奶奶衛氏,生有三子一女。江大爺在十六歲時中了童生,後來卻再也沒有進益,但對兒孫們的教育和所抱的希望卻始終如一,從他給兒孫們起的名子就可見一斑。
大兒叫江大學,二兒叫江大富,大女兒叫江大梧(因為是女兒不好叫江大五),三兒叫江大車。
隻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三個兒子連個童生都沒考上,大兒、二兒讀了幾年私熟後就不想讀了,江大爺打折了幾根竹棍都沒能把他們的心思再拉回到書本上,隻好由著他們回鄉務農當個莊稼漢。三兒讀了十幾年的書,連教私熟的先生都說別浪費束修了,他沒那個天份。於是三兒也回來了,好在多讀了幾年書,被鎮上的一家酒樓掌櫃看中去做了帳房,又做了掌櫃的女婿,媳婦、孩子都跟他住在清水鎮。
大房的大孫子江又書資質平平,讀了十幾年書卻連個童生都沒考上,在兩年前二十歲時無心再讀選擇回家。江又書雖然讀書不行,但人活絡,也沒有讀書人的清高。回鄉後在村裏開了個雜貨鋪,平時也幫人寫寫家書,逢年過節寫個對聯什麽的,收入比純種田還高一些。
二房的二孫子江又山,也是江又梅的雙胞胎哥哥,身體羸弱,卻天賦異稟,敏而好學,15歲中童生,18歲時中秀才。江大爺當時激動得痛哭流弟,焚香禱告列祖列宗,江家以後就要出個官老爺了,自己死後也有臉去見他們了,雲雲。
這是西河村有史以來出的第一個秀才,整個西河村人都歡天喜地,奔走相告,簡直比過年還熱鬧,被東河村壓製了這麽多年終於揚眉吐氣了。
十幾年前東河村出了個秀才,後來中舉到鄰縣做了九品主薄,直至如今做到縣令。東河村的村民自此後就認為東河村的風水要比西河村好得多,不好能出文曲星嗎?連東河村的後生都比西河村的後生好找媳婦。
哪成想西河村的江又山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還是稟生,連縣老爺都誇此子前途不可限量。那肯定就能中舉了,說不定還能中進士,能進京去見皇上,那得是多大的榮耀啊!
本來江大爺準備自家掏銀子擺流水宴的,但裏正卻搶了這個差,「這不隻是你們江家的榮耀,這也是整個西河村的榮耀,應當村裏出錢擺宴。」於是全村村民有錢出錢,有肉出肉,有力出力,擺了整整三天的流水宴慶賀,那炮竹聲連著響了好長的時間。
但江又山卻因為考秀才耗盡心力掏空了身體,又強撐著迎接鄉親們的恭賀,終於病倒了,至今兩年了還纏綿病榻。這是江大爺最深的痛,因此病了大半年,身體也大不如前了。
二房的三孫子江又有雖然沒有二哥聰慧,但非常用功,可以說是頭懸梁,錐刺骨,在今年春也考上了童生,先生說勤能補拙,將來很可能中秀才,中舉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江大爺繼續讓他在私熟裏讀書。
三房的四孫子江又路、五孫子江又勤還小,分別是十二歲、九歲,也在私熟讀書,先生的評語也是資質平平,能考個童生就頂天了。江大車對他們的預期是子承父業,將來當個帳房,最好是超越老爹當個掌櫃。
江家還有五個姑娘,大房的江又桃、江又李、江又棗,二房的江又梅,三房的江又杏。江又桃、江又李、江又梅都已出嫁,江又棗已訂親,江又杏還小,剛剛七歲。
這一大家子至今還沒分家,老三雖然一家都住在鎮上,但每月還是要交銀錢回來。
江大爺管家有方,家裏沒有特別的極品,每個人都有些小心思但還算勤勉守本分,所以日子過得也倒平靜。
隻是在六年前出了一件轟動全村的大事,丟盡了江家的臉麵,也就是原主在西山野林裏救了一個重傷的男人並死活嫁給了他,被江大爺逐出了家門,並放話從此不再認這個孫女。江又梅從六年前走出江家大門至今都沒有再回過江家。
江又梅救的那個男人由於傷了腦袋失去了記憶,隻知道自己姓林,人們就叫他林大郎。
林大郎長得極其英俊挺拔,還有一手打獵的好本事。在五年前打獵時遇到了十幾隻狼,他為了救同去的幾人把群狼引到了別的地方,等人們去找他的時候,隻留下了一隻鞋、一大灘血和幾根骨頭。
自從林大郎出事後,江又梅的爺爺奶奶也放下了當初的怨恨,隻是臉麵上過不去還沒讓江又梅回江家,但也睜隻眼閉隻眼地由著江又梅的爹娘江大富和李氏時常偷偷來給江又梅母子送些糧食和幹點活。
想想原主還真可憐,衝破重重阻礙嫁給一個腦袋有問題的男人,過了不到一年的日子就當了寡婦。
前世有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雖然原主很不幸,但為母則強,為了兒子也應該振作起來,而不是終日渾渾噩噩、迷迷糊糊,隻知沉迷往事,不管年幼的兒子。
算了,逝者已以。就讓自己代替她照顧好兒子吧,江又梅心想,占了她的身體總要代替她做些事吧。
看到李氏哭得傷心,江又梅無比同情。也是,生的三個孩子沒一個省心的,一個病秧子,一個寡婦兼神經病,唯一一個正常的還要去送死,誰攤上誰鬧心。
大康朝跟北邊蠻族大遼國一直摩擦不斷,每到他們收成不好就會進犯大康邊境搶糧,搶一嘴就跑,讓北邊的百姓甚是困擾。現在的皇上是明君,想要徹底地收拾他們,爭取把大遼國打到靳連山以北,再也騷擾不到大康百姓。要打大仗,肯定要招兵買馬了。前幾天裏正招集大夥開會,傳達每家必須出一個十五歲至四十歲的壯丁去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