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祁道,「她若能知足最好,李世齊肯定能安排好她之後的生活。但若她超出了李世齊的忍耐限度,可不會有好果子吃。是皇家的人,就沒有善茬。何況李世齊是在皇宮裏長大的,他看著那幾位先王爺怎樣爭奪大位,看著福王爺怎樣八麵玲瓏,暗通曲款搭上當今聖上。李世齊明麵糊塗,內裏可是精明得很。」
這倒是,林老爺子也沒少說李世齊是個聰明人。不然,也不會天天荒唐胡鬧,還能得皇上如此的疼愛。
第二天晌午,黃芝娘便來了。她無耐地說道,「罷了,罷了,她想做郡王爺的女人就等她做。我們若再說多了,就是阻了她的富貴了。哎,都怪我一時嘴快,想著她也不會同意,便把這事說了。哪成想……林武是多好的後生啊,她真是魔怔了。」
昨晚,黃芝娘流著眼淚苦口婆心地勸著秦箏,奈何秦箏認準了這事就是不回頭。還說了句戳黃芝娘心窩子的話,「幹嘛非得有個男人在身邊,有個沒用的男人還不如沒有。幹娘沒有男人,不照樣過得好好的。」
這位姑娘若進了郡王府,冷清的郡王府可就熱鬧了。
江又梅還是把李世齊的性格告訴了黃芝娘,讓她一定要跟秦箏說說,郡王府不是她一個沒有任何家世、背景、又沒得到郡王爺心的平民姑娘能玩轉的。若隻想過富貴日子,等到兒子大了當個老郡王妃,還成。其它的,千萬別想,不要飛娥撲火。
黃芝娘走後,江又梅便提筆給李世齊寫了封信,寫了秦箏的條件,等李世齊自己去決斷吧。
他們明天,也就是正月十八就該坐船回家了,要趕在十九日趕到家,孩子們二十日開學。
下午,江又梅正在帶著顧氏和春花幾人整理東西,鄭院長領著李世祥和鄭侑煦來了林府。江又梅去外院廳房見他們,小包子帶著小胖墩和三柱子也從三曲院趕了來。
鄭院長跟江又梅商量說,「你們能不能等到二月中旬再回南山居?那時,天氣也暖和些了,我們就跟著你們一起去。現在,讓林念和陳冀每天到我府裏來上課,祥兒每天下晌來你府裏學丹青。怎樣?」
小包子本就舍不得林昌祁,這兩天心裏正不痛快,聽了鄭先生的話,高興地拉著江又梅的衣襟說道,「娘,咱們晚些回去吧,我和妹妹可以多跟爹爹相處,又能多跟先生學習課業。」
李世祥也來拉著江又梅的袖子說,「先生,我好久沒跟你學丹青了,手都有些生疏了。」
人家千裏迢迢來西川可是借口跟自己學丹青的理由來的。自己六月下旬就該生了,到時起碼又有兩個月的時間不能教導他。
江又梅聽了,也覺得不錯,自己在這裏多住一個月,兩個孩子跟林昌祁多親近一段日子,小包子也不耽誤功課,李世祥又能跟著自己多學習幾天丹青。一舉三得。
便點頭允諾。小包子和李世祥、鄭侑煦三個小子高興得跳起來,小胖墩和三柱子不開心了。
江又梅摸著小胖墩的頭說,「無事,你回去跟你爹爹商量商量,他若同意咱們就一道回去。」
小胖墩高興了,三柱子又快哭了。江又梅又說,「你也回去跟你爹爹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跟著我們一起回鄉下。以後你還是住在我家,每天和念兒他們一道跟著鄭先生學習就是了。」
三柱子也隻能當個旁聽生,江又梅想都沒想幫他爭取正式生的機會。這孩子,學習上實在沒有天賦也不用功。他爹趙鐵錘別看長得牛高馬大,卻是粗中有細,人又精明。可三柱子卻是個憨厚有餘不喜動腦筋的孩子。這孩子以後若不想種地,不是打鐵就是從軍,似乎隻有這兩條路最適合他。
鄭先生幾人走後,小胖墩和三柱子便回家跟自己的父親商量去了。江又梅趕緊遣人去跟船行說一聲,明天不租賃客船了。
沒過多久,陳之航來了。他說,「我今天晚上就要坐船去武宜府一趟,大概半個月才能回來。本來想著明天冀兒和我爺爺跟你們坐船一起回鄉下。如今,你們不回去了,冀兒也不想回去了。我和爺爺商量了一番,他老人家就去我姑姑家住,冀兒能不能……」
江又梅笑道,「冀兒在我家住就行了。」
陳之航笑著謝過。
江又梅想著今天難得有機會,應該把自己老早就想說的話說出來。這些話她不好意思對著他說,便站起身,來到窗前。雕花窗欞外,臨窗的幾株臘梅已經開敗,花香依然濃鬱。稍遠處的綠樹枝頭抽出了點點新綠,幾隻鳥兒在上麵歡快地跳來跳去。日頭已然偏西,映得天邊的雲朵有些泛紅。
屋裏極靜,隻聽得到身後茶蓋碰茶碗的聲響。她看了一會兒窗外的景致,背對著他遲疑地問道,「這幾天——陳爺爺還好吧?」
陳之航愣了一下,手上拿著的茶碗晃了晃,溢出幾滴茶水在手上。他似乎沒想到她能問這個問題,輕聲笑道,「還好,讓老人家罵罵,出出氣也就好了。」
江又梅繼續輕聲說道,「其實——陳爺爺生氣我也能理解。」
說完後,江又梅還是鼓足了勇氣回過頭來,看到陳之航的臉有些紅,微微搖了搖頭,尷尬地笑笑沒吱聲。
她又轉過臉望著窗外,過了片刻才輕聲說道,「我們相識也有幾年了,我自認為我們應該還算是——朋友,對吧?」
身後傳來陳之航的輕笑聲,「嗯,是朋友。」
「既然是朋友,有些話我就直說了。」江又梅說道,「你天天在外麵勞累奔波,一年有大半的時間不在家裏。家裏老的太老,小的太小,確實也難,難怪陳爺爺會生氣。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時候再找個女人了。這樣,家裏有了女主人。既能孝敬老的,照顧小的,你回來後也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啊。」
這倒是,林老爺子也沒少說李世齊是個聰明人。不然,也不會天天荒唐胡鬧,還能得皇上如此的疼愛。
第二天晌午,黃芝娘便來了。她無耐地說道,「罷了,罷了,她想做郡王爺的女人就等她做。我們若再說多了,就是阻了她的富貴了。哎,都怪我一時嘴快,想著她也不會同意,便把這事說了。哪成想……林武是多好的後生啊,她真是魔怔了。」
昨晚,黃芝娘流著眼淚苦口婆心地勸著秦箏,奈何秦箏認準了這事就是不回頭。還說了句戳黃芝娘心窩子的話,「幹嘛非得有個男人在身邊,有個沒用的男人還不如沒有。幹娘沒有男人,不照樣過得好好的。」
這位姑娘若進了郡王府,冷清的郡王府可就熱鬧了。
江又梅還是把李世齊的性格告訴了黃芝娘,讓她一定要跟秦箏說說,郡王府不是她一個沒有任何家世、背景、又沒得到郡王爺心的平民姑娘能玩轉的。若隻想過富貴日子,等到兒子大了當個老郡王妃,還成。其它的,千萬別想,不要飛娥撲火。
黃芝娘走後,江又梅便提筆給李世齊寫了封信,寫了秦箏的條件,等李世齊自己去決斷吧。
他們明天,也就是正月十八就該坐船回家了,要趕在十九日趕到家,孩子們二十日開學。
下午,江又梅正在帶著顧氏和春花幾人整理東西,鄭院長領著李世祥和鄭侑煦來了林府。江又梅去外院廳房見他們,小包子帶著小胖墩和三柱子也從三曲院趕了來。
鄭院長跟江又梅商量說,「你們能不能等到二月中旬再回南山居?那時,天氣也暖和些了,我們就跟著你們一起去。現在,讓林念和陳冀每天到我府裏來上課,祥兒每天下晌來你府裏學丹青。怎樣?」
小包子本就舍不得林昌祁,這兩天心裏正不痛快,聽了鄭先生的話,高興地拉著江又梅的衣襟說道,「娘,咱們晚些回去吧,我和妹妹可以多跟爹爹相處,又能多跟先生學習課業。」
李世祥也來拉著江又梅的袖子說,「先生,我好久沒跟你學丹青了,手都有些生疏了。」
人家千裏迢迢來西川可是借口跟自己學丹青的理由來的。自己六月下旬就該生了,到時起碼又有兩個月的時間不能教導他。
江又梅聽了,也覺得不錯,自己在這裏多住一個月,兩個孩子跟林昌祁多親近一段日子,小包子也不耽誤功課,李世祥又能跟著自己多學習幾天丹青。一舉三得。
便點頭允諾。小包子和李世祥、鄭侑煦三個小子高興得跳起來,小胖墩和三柱子不開心了。
江又梅摸著小胖墩的頭說,「無事,你回去跟你爹爹商量商量,他若同意咱們就一道回去。」
小胖墩高興了,三柱子又快哭了。江又梅又說,「你也回去跟你爹爹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跟著我們一起回鄉下。以後你還是住在我家,每天和念兒他們一道跟著鄭先生學習就是了。」
三柱子也隻能當個旁聽生,江又梅想都沒想幫他爭取正式生的機會。這孩子,學習上實在沒有天賦也不用功。他爹趙鐵錘別看長得牛高馬大,卻是粗中有細,人又精明。可三柱子卻是個憨厚有餘不喜動腦筋的孩子。這孩子以後若不想種地,不是打鐵就是從軍,似乎隻有這兩條路最適合他。
鄭先生幾人走後,小胖墩和三柱子便回家跟自己的父親商量去了。江又梅趕緊遣人去跟船行說一聲,明天不租賃客船了。
沒過多久,陳之航來了。他說,「我今天晚上就要坐船去武宜府一趟,大概半個月才能回來。本來想著明天冀兒和我爺爺跟你們坐船一起回鄉下。如今,你們不回去了,冀兒也不想回去了。我和爺爺商量了一番,他老人家就去我姑姑家住,冀兒能不能……」
江又梅笑道,「冀兒在我家住就行了。」
陳之航笑著謝過。
江又梅想著今天難得有機會,應該把自己老早就想說的話說出來。這些話她不好意思對著他說,便站起身,來到窗前。雕花窗欞外,臨窗的幾株臘梅已經開敗,花香依然濃鬱。稍遠處的綠樹枝頭抽出了點點新綠,幾隻鳥兒在上麵歡快地跳來跳去。日頭已然偏西,映得天邊的雲朵有些泛紅。
屋裏極靜,隻聽得到身後茶蓋碰茶碗的聲響。她看了一會兒窗外的景致,背對著他遲疑地問道,「這幾天——陳爺爺還好吧?」
陳之航愣了一下,手上拿著的茶碗晃了晃,溢出幾滴茶水在手上。他似乎沒想到她能問這個問題,輕聲笑道,「還好,讓老人家罵罵,出出氣也就好了。」
江又梅繼續輕聲說道,「其實——陳爺爺生氣我也能理解。」
說完後,江又梅還是鼓足了勇氣回過頭來,看到陳之航的臉有些紅,微微搖了搖頭,尷尬地笑笑沒吱聲。
她又轉過臉望著窗外,過了片刻才輕聲說道,「我們相識也有幾年了,我自認為我們應該還算是——朋友,對吧?」
身後傳來陳之航的輕笑聲,「嗯,是朋友。」
「既然是朋友,有些話我就直說了。」江又梅說道,「你天天在外麵勞累奔波,一年有大半的時間不在家裏。家裏老的太老,小的太小,確實也難,難怪陳爺爺會生氣。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時候再找個女人了。這樣,家裏有了女主人。既能孝敬老的,照顧小的,你回來後也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