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又要去錢家大院吃年飯,還要去給錢家先人和錢滿江上墳。
程月肯定不會去,在兒女走之前,還悄悄囑咐他們,「別去給那個假墳頭磕頭,你爹就快回來了。」
小兄妹隻得點頭答應。
錢亦錦再三邀請餘先生,錢三貴還被背著去大院子請他,他都堅決不去錢家大院吃年飯。說不喜歡人多,自己一個人過年習慣了。錢三貴隻得吩咐蘇二武兄弟,把老先生服侍好。
一大家子人,從大墳包回來,換了喜氣的新衣,都集中在錢家大院吃年飯。今年的年飯更豐富,雞鴨魚肉樣樣全,桌子上盤子摞盤子。
錢老頭又像往年一樣,做了總結,先表揚了錢三貴,其次是錢大貴和錢四貴,接著是錢滿河。最後,還表揚了為錢家添丁進口的小王氏,及又懷了身孕的許氏。
飯後,錢氏老兄弟點心齋召開董事會,錢老頭作為監事列席,大家商討點心鋪去縣裏開的事宜。
錢亦繡跟錢滿亭、錢亦多在多多屋裏玩翻線繩。
錢滿亭小聲問多多道,「昨天我像是聽見蝶姐姐的哭聲,大伯娘還在罵她。是咋回事?」
多多翹著嘴巴說道,「好像又有兩家人來向蝶姑姑提親,我奶看上了一個後生,還托人打聽了,說是極好。但小姑姑不願意,說她不想嫁人,奶就罵她了,還掐了她兩下。」
怪不得錢亦繡看見錢滿蝶的眼睛紅紅的,錢滿霞一去就被她拉進小屋說悄悄話。
錢亦繡說道,「蝶姑姑不願意就算了唄,大奶奶幹嘛那麽著急呀。」
「這次太爺和爺爺都說那個後生好,想勸我姑姑嫁過去。我姑姑被逼急了,說要剪了頭發當姑子,他們才沒有說了。」錢亦多說道。
此時汪氏正在她屋裏跟吳氏和王氏悄悄說著這事,「那個後生真不錯,家裏是個小地主,有一百多畝田地。婆娘死了幾年,有個八歲的女兒。雖然人大了幾歲,但歲數大了更知道疼人不是。蝶姑雖說一嫁進去就當繼母,但那是閨女,養幾年就出嫁,比那些給前妻養兒子的繼母不知道強了多少。我還專門托人去打聽了,說後生脾氣好,公婆也和善。可蝶姑那孩子就是不願意……」
話沒說完又紅了眼圈。
這事吳氏和王氏都不好多說,隻得勸汪氏想開些,蝶姑還小,再等等說不定能遇到更好的。
開完了會,錢三貴領著家人回了自己家
他們剛走到村西口,就能看到錢曉風、錢曉雷、蘇三武幾個小子在荒原上放爆竹,猴哥、奔奔、跳跳興奮地跟著他們跑跳著,紫珠和蔡小葉在一旁看著笑,竟然還有幾個村裏的孩子也在這裏。荒原上一片熱鬧景象。
院子門口及院內樹梢上掛著的大紅燈籠極其醒目,給那個大院子更加增添了幾分喜氣。
錢亦錦見了,也興奮地拉著妹妹跑了過去。
錢華等人在頭一天就關了錦繡行,都從縣城趕回鄉下過年了。
家裏日子好過,不隻主人置了新衣,連下人們都一家置了兩套,還發了年終銀子。特別是錢華,鑒於他的突出貢獻,給他封了個十兩銀子的大紅包。
主子的年夜飯擺在小院子的堂屋裏,旁邊還專門設了一個小桌,錢華和蔡老頭在小桌上吃飯以示恩寵,其他的下人們都在大院子裏。
錢三貴又同錢亦錦去了餘先生的小屋,再三邀請他去主屋吃年夜飯,餘先生也隻得勉為其難同意了。
天還未黑,年夜飯便開始了。
餘先生是第一次見程月,不免愣了愣。覺得真是不可思議,一戶農家竟然能娶如此相貌風度的兒媳婦。關鍵是,他總覺得她有些麵熟,不知在哪裏見過。
看得出她的眼神有些異於常人,定是腦筋不太清醒。否則,這隻鳳凰是無論如何也落不到這個窩裏來的。
他已經聽錢亦錦說自己娘身子不太好,卻原來是腦子不太好。
轉眼過了正月十五,錢華帶著錦繡行的人去了縣城,家裏又繼續請人挖塘。
大院子裏的湖已經徹底清理出來,把從洞天池拿回來的蓮子撒了進去。錢三貴和錢亦繡已經商量好,這個蓮子撒在湖裏育種,明年才能大麵積的栽種。而其它塘還是去外麵購種藕種植。
因為請的人多,二月底,塘已經全部挖好。這些塘比大院子裏的湖要稍稍淺些,大概有九十公分到一米深。除了院子前麵的荒原必須空著,院子東麵的荒原留著以後建房,剩下的荒地中,塘大概占了一百畝左右,十幾畝的地方堆土壘成了一片小山頭。塘與塘之間,塘與山之間,還空了十畝左右的地,以後建房子、亭子,或是花園。
錢家大房、二房、萬家,因為把地都挖成了塘,土也堆到了三房的那片小山頭上。小山波瀾起伏,聳立在溪石山前大片藕塘的中間地帶。山上,除了留作走路建亭子和栽花的地方,大概能有三十幾畝的地方可栽種果樹。
這座小山起名為花果山,這片塘起名為荷塘月色,自家的湖叫西湖,名字當然是錢亦繡起的了。
起這些名字都是有理由的,花果山種了果樹就能開花結果,月色下的荷花肯定是最美的,自家在西邊所以家裏的湖叫西子湖。
連餘先生聽了錢亦繡的解釋都說好,既形象,又好聽。
三房請了五個長工侍弄藕塘,三個長工侍弄果樹,那三家也各請了一個長工。錢二貴還有些舍不得,想自己弄,被錢滿河一狀告到了錢老頭那裏。錢老頭又把錢二貴一通罵,才請了長工。
三房的幾個下人又重新分了工,黃鐵主管荷塘月色,蘇銘主管花果山,蘇三武和蘇四武主要侍弄家裏的湖和幫著家裏做些事情。那八十畝地因為是佃出去的,沒多少事,就由蔡老頭帶著管。家裏的另外兩畝地也佃出去了。
之後,買了種藕栽進藕塘,還投了少量魚苗進去。又買了八百株桃樹苗和一百株梨樹苗種在山上。
程月肯定不會去,在兒女走之前,還悄悄囑咐他們,「別去給那個假墳頭磕頭,你爹就快回來了。」
小兄妹隻得點頭答應。
錢亦錦再三邀請餘先生,錢三貴還被背著去大院子請他,他都堅決不去錢家大院吃年飯。說不喜歡人多,自己一個人過年習慣了。錢三貴隻得吩咐蘇二武兄弟,把老先生服侍好。
一大家子人,從大墳包回來,換了喜氣的新衣,都集中在錢家大院吃年飯。今年的年飯更豐富,雞鴨魚肉樣樣全,桌子上盤子摞盤子。
錢老頭又像往年一樣,做了總結,先表揚了錢三貴,其次是錢大貴和錢四貴,接著是錢滿河。最後,還表揚了為錢家添丁進口的小王氏,及又懷了身孕的許氏。
飯後,錢氏老兄弟點心齋召開董事會,錢老頭作為監事列席,大家商討點心鋪去縣裏開的事宜。
錢亦繡跟錢滿亭、錢亦多在多多屋裏玩翻線繩。
錢滿亭小聲問多多道,「昨天我像是聽見蝶姐姐的哭聲,大伯娘還在罵她。是咋回事?」
多多翹著嘴巴說道,「好像又有兩家人來向蝶姑姑提親,我奶看上了一個後生,還托人打聽了,說是極好。但小姑姑不願意,說她不想嫁人,奶就罵她了,還掐了她兩下。」
怪不得錢亦繡看見錢滿蝶的眼睛紅紅的,錢滿霞一去就被她拉進小屋說悄悄話。
錢亦繡說道,「蝶姑姑不願意就算了唄,大奶奶幹嘛那麽著急呀。」
「這次太爺和爺爺都說那個後生好,想勸我姑姑嫁過去。我姑姑被逼急了,說要剪了頭發當姑子,他們才沒有說了。」錢亦多說道。
此時汪氏正在她屋裏跟吳氏和王氏悄悄說著這事,「那個後生真不錯,家裏是個小地主,有一百多畝田地。婆娘死了幾年,有個八歲的女兒。雖然人大了幾歲,但歲數大了更知道疼人不是。蝶姑雖說一嫁進去就當繼母,但那是閨女,養幾年就出嫁,比那些給前妻養兒子的繼母不知道強了多少。我還專門托人去打聽了,說後生脾氣好,公婆也和善。可蝶姑那孩子就是不願意……」
話沒說完又紅了眼圈。
這事吳氏和王氏都不好多說,隻得勸汪氏想開些,蝶姑還小,再等等說不定能遇到更好的。
開完了會,錢三貴領著家人回了自己家
他們剛走到村西口,就能看到錢曉風、錢曉雷、蘇三武幾個小子在荒原上放爆竹,猴哥、奔奔、跳跳興奮地跟著他們跑跳著,紫珠和蔡小葉在一旁看著笑,竟然還有幾個村裏的孩子也在這裏。荒原上一片熱鬧景象。
院子門口及院內樹梢上掛著的大紅燈籠極其醒目,給那個大院子更加增添了幾分喜氣。
錢亦錦見了,也興奮地拉著妹妹跑了過去。
錢華等人在頭一天就關了錦繡行,都從縣城趕回鄉下過年了。
家裏日子好過,不隻主人置了新衣,連下人們都一家置了兩套,還發了年終銀子。特別是錢華,鑒於他的突出貢獻,給他封了個十兩銀子的大紅包。
主子的年夜飯擺在小院子的堂屋裏,旁邊還專門設了一個小桌,錢華和蔡老頭在小桌上吃飯以示恩寵,其他的下人們都在大院子裏。
錢三貴又同錢亦錦去了餘先生的小屋,再三邀請他去主屋吃年夜飯,餘先生也隻得勉為其難同意了。
天還未黑,年夜飯便開始了。
餘先生是第一次見程月,不免愣了愣。覺得真是不可思議,一戶農家竟然能娶如此相貌風度的兒媳婦。關鍵是,他總覺得她有些麵熟,不知在哪裏見過。
看得出她的眼神有些異於常人,定是腦筋不太清醒。否則,這隻鳳凰是無論如何也落不到這個窩裏來的。
他已經聽錢亦錦說自己娘身子不太好,卻原來是腦子不太好。
轉眼過了正月十五,錢華帶著錦繡行的人去了縣城,家裏又繼續請人挖塘。
大院子裏的湖已經徹底清理出來,把從洞天池拿回來的蓮子撒了進去。錢三貴和錢亦繡已經商量好,這個蓮子撒在湖裏育種,明年才能大麵積的栽種。而其它塘還是去外麵購種藕種植。
因為請的人多,二月底,塘已經全部挖好。這些塘比大院子裏的湖要稍稍淺些,大概有九十公分到一米深。除了院子前麵的荒原必須空著,院子東麵的荒原留著以後建房,剩下的荒地中,塘大概占了一百畝左右,十幾畝的地方堆土壘成了一片小山頭。塘與塘之間,塘與山之間,還空了十畝左右的地,以後建房子、亭子,或是花園。
錢家大房、二房、萬家,因為把地都挖成了塘,土也堆到了三房的那片小山頭上。小山波瀾起伏,聳立在溪石山前大片藕塘的中間地帶。山上,除了留作走路建亭子和栽花的地方,大概能有三十幾畝的地方可栽種果樹。
這座小山起名為花果山,這片塘起名為荷塘月色,自家的湖叫西湖,名字當然是錢亦繡起的了。
起這些名字都是有理由的,花果山種了果樹就能開花結果,月色下的荷花肯定是最美的,自家在西邊所以家裏的湖叫西子湖。
連餘先生聽了錢亦繡的解釋都說好,既形象,又好聽。
三房請了五個長工侍弄藕塘,三個長工侍弄果樹,那三家也各請了一個長工。錢二貴還有些舍不得,想自己弄,被錢滿河一狀告到了錢老頭那裏。錢老頭又把錢二貴一通罵,才請了長工。
三房的幾個下人又重新分了工,黃鐵主管荷塘月色,蘇銘主管花果山,蘇三武和蘇四武主要侍弄家裏的湖和幫著家裏做些事情。那八十畝地因為是佃出去的,沒多少事,就由蔡老頭帶著管。家裏的另外兩畝地也佃出去了。
之後,買了種藕栽進藕塘,還投了少量魚苗進去。又買了八百株桃樹苗和一百株梨樹苗種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