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亦繡聽了後,趕緊讓人快馬加鞭,往歸園趕去。
馬車剛出了村西頭進入那條小路,猴哥和奔奔就跳下馬車,向歸園狂奔而去。馬車到了前院大門口,吳氏、錢亦錦都跑出來迎接了。兩人見到錢亦繡雖然高興,但一看吳氏就精神憔悴,錢亦繡的情緒也不大好。
讓下人把東西搬到院子裏,付了車錢,錢亦繡等人剛進前院,就看見程月從月亮門裏走出來。
她的臉色蒼白,小臉瘦得尖尖的,眼睛通紅。原來合體的衣裳,如今穿在身上異常肥大。
錢亦繡心疼壞了,上前拉著她說道,「娘,繡兒才離開兩個月,你瘦咋成這樣了?」
程月摟著錢亦繡哭道,「繡兒,繡兒,娘好想你。你怎麽才回來,家裏出大事了……怎麽辦,娘闖禍了,娘闖禍了……錦娃是娘和江哥哥的親兒子,是繡兒的親哥哥,可是他們卻胡說,說錦娃不是娘的親兒子……」
她這麽一說,錢亦錦的眼圈就紅了,拉著程月說,「娘莫難過,他們胡說的,他們想占咱們家的產業胡說的。兒子是娘的親兒子,是繡兒的親哥哥。」
母女(子)三人相攜著進了正房,錢三貴正斜倚在羅漢床上,還蓋了床薄被子。他也是臉色蠟黃,眼窩深陷,好不容易養起來的肉又沒了。
錢亦繡進去拉著他難過地說道,「爺,不管遇到什麽事,你都不能倒下,你是咱們家的主心骨。」
錢三貴笑起來,虛弱地說,「是,爺不會這麽快死的,爺不會如他們的願。」
丫頭拿了麵盆進來,錢亦繡洗漱完,邊吃飯邊聽他們講了經過,主要是錢亦錦和吳氏講。
上個月底,懷孕的錢滿蝶從縣城回娘家玩耍,吃完晌飯後又帶著禮物來三房送禮。正巧錢滿霞也在娘家玩,兩個孕婦講著育兒經,說著生孩子如何痛,如何在閻王跟前走一圈。
當時程月也在,她說道,「我生繡兒的時候有些痛,生錦娃的時候一點都不痛,是我睡著了生的……」
程月的反應慢,自顧自地說,吳氏和錢滿霞攔都沒攔住。
錢滿蝶笑道,「嫂子開玩笑呢,睡著了怎麽可能生孩子呢。」
吳氏趕緊起身拉程月出去,說,「娘想起有個針線活隻有你能做,快跟娘出去。」
程月還在跟錢滿蝶說,「月兒沒撒謊,是真的,娘這麽說的……」
話沒說完,就被吳氏拉了出去。
錢滿霞當了小媳婦,現在又當了準娘親,對有些事情已經慢慢知曉了,對錢亦錦的事情也有了些猜測。雖然心驚不已,但她牢記吳氏和萬大中的囑咐,把這個秘密深埋在心底,不敢露了一個字。
她見程月被吳氏拉出去了,對錢滿蝶笑道,「我嫂子有時候會犯糊塗,假的也說的跟真的一樣。她生錦娃的時候,我也在屋外,聽見我娘先接下來錦娃,後接下來繡兒。」還囑咐錢滿蝶不要說出去,不然人家又該笑話她嫂子是傻子了。
錢滿蝶也沒在意,想著程月腦袋不太清醒,說話做事犯糊塗也有可能。
回家後,她便把這話當笑話學給汪氏聽了,還囑咐汪氏莫跟旁人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汪氏就琢磨開了。仔細想想,錦娃長得的確一點不像錢家人,都說程月懷孕的時候肚子特別小,那麽小的肚子怎麽可能懷的是雙胎。
她暗嗤不已,都說三房忠厚,卻原來最狡猾的就是他們。這事瞞的死死的,騙過了所有人。
她把錢滿蝶送走後,先去上房跟老兩口說了這個笑話,又去二房跟唐氏說了這個笑話。末了,都會補充一句,「滿江媳婦的腦子還是有些不清楚,這話咋能亂說呢?咱們是親戚,自然知道這是她的糊塗話。但是讓外人聽了,對錦娃的名聲就不好了。」
這個「笑話」就在大房、二房炸開了,眾人分了三種態度。
錢老太堅定地認為這話就是個笑話,她一看錦娃就心疼,不是親的,怎麽可能有這種感受?
錢老頭和唐氏堅定地認為錦娃肯定不是錢滿江的親兒子,原因跟汪氏分析的一樣。
唐氏敞著嗓門說,「爹,這事你可不能不管。咱們錢家的家業,怎麽能傳給野種……」
錢滿河氣得吼了她一句,「娘,你胡說八道什麽呀。」
錢老太一拐棍敲下去,她使足了勁,把唐氏打的一個趔趄。啐道,「缺德的婆娘,該讓我兒把你休了。」
錢老頭也罵唐氏道,「說這些話,你也不怕遭報應。再咋說錦娃也是三房養大的,給我滿江孫子披麻戴孝了。三房的產業,也應該有他的一份。」又傷心地說,「我得去問問三貴,我們錢家這麽多血脈相連的兒孫,他怎麽會想到讓外人來給我滿江孫子披麻戴孝,傳宗接代?他這麽做,就不怕死後去見咱們錢家的列祖列宗,就不怕愧對我滿江孫子?
剩下的人都持懷疑態度。錢滿河還勸大家,「不管錦娃是不是三叔的親孫子,既然三叔要把他當親孫子,讓他給滿江哥披麻戴孝,傳宗接代,那咱們聽三叔的就是了……」
錢老頭不聽,氣衝衝地起身去三房。出門一看後麵,除了跟著唐氏,誰都不敢跟。便又返過身來,把錢大貴、錢二貴罵著一起去了,其他人都推說有事急急地溜了,包括汪氏。
錢老頭來了歸園,指著錢三貴一頓斥責,唐氏也跟著添油加醋,冷嘈熱諷。
程月說漏嘴後,錢三貴、吳氏、錢滿霞也商量了對策,就是三個人一定要死死咬住錦娃就是程月生的。反正程月生孩子的時候,就隻有他們三個人在。程月腦子不清醒,也是人人知道的。
對於錢老頭的指責,錢三貴和吳氏當然不承認了,就說錦娃是程月生的,還是吳氏親手接生的。
錢老頭還想讓程月出來說清楚。錢三貴說道,「爹,滿江媳婦腦子有病。這件事就是鬧到縣太爺那裏,他也隻會聽我們三個人的話,而不會聽她的話。你老人家實在不信,就去衙裏告吧,請官老爺來評評理。」
馬車剛出了村西頭進入那條小路,猴哥和奔奔就跳下馬車,向歸園狂奔而去。馬車到了前院大門口,吳氏、錢亦錦都跑出來迎接了。兩人見到錢亦繡雖然高興,但一看吳氏就精神憔悴,錢亦繡的情緒也不大好。
讓下人把東西搬到院子裏,付了車錢,錢亦繡等人剛進前院,就看見程月從月亮門裏走出來。
她的臉色蒼白,小臉瘦得尖尖的,眼睛通紅。原來合體的衣裳,如今穿在身上異常肥大。
錢亦繡心疼壞了,上前拉著她說道,「娘,繡兒才離開兩個月,你瘦咋成這樣了?」
程月摟著錢亦繡哭道,「繡兒,繡兒,娘好想你。你怎麽才回來,家裏出大事了……怎麽辦,娘闖禍了,娘闖禍了……錦娃是娘和江哥哥的親兒子,是繡兒的親哥哥,可是他們卻胡說,說錦娃不是娘的親兒子……」
她這麽一說,錢亦錦的眼圈就紅了,拉著程月說,「娘莫難過,他們胡說的,他們想占咱們家的產業胡說的。兒子是娘的親兒子,是繡兒的親哥哥。」
母女(子)三人相攜著進了正房,錢三貴正斜倚在羅漢床上,還蓋了床薄被子。他也是臉色蠟黃,眼窩深陷,好不容易養起來的肉又沒了。
錢亦繡進去拉著他難過地說道,「爺,不管遇到什麽事,你都不能倒下,你是咱們家的主心骨。」
錢三貴笑起來,虛弱地說,「是,爺不會這麽快死的,爺不會如他們的願。」
丫頭拿了麵盆進來,錢亦繡洗漱完,邊吃飯邊聽他們講了經過,主要是錢亦錦和吳氏講。
上個月底,懷孕的錢滿蝶從縣城回娘家玩耍,吃完晌飯後又帶著禮物來三房送禮。正巧錢滿霞也在娘家玩,兩個孕婦講著育兒經,說著生孩子如何痛,如何在閻王跟前走一圈。
當時程月也在,她說道,「我生繡兒的時候有些痛,生錦娃的時候一點都不痛,是我睡著了生的……」
程月的反應慢,自顧自地說,吳氏和錢滿霞攔都沒攔住。
錢滿蝶笑道,「嫂子開玩笑呢,睡著了怎麽可能生孩子呢。」
吳氏趕緊起身拉程月出去,說,「娘想起有個針線活隻有你能做,快跟娘出去。」
程月還在跟錢滿蝶說,「月兒沒撒謊,是真的,娘這麽說的……」
話沒說完,就被吳氏拉了出去。
錢滿霞當了小媳婦,現在又當了準娘親,對有些事情已經慢慢知曉了,對錢亦錦的事情也有了些猜測。雖然心驚不已,但她牢記吳氏和萬大中的囑咐,把這個秘密深埋在心底,不敢露了一個字。
她見程月被吳氏拉出去了,對錢滿蝶笑道,「我嫂子有時候會犯糊塗,假的也說的跟真的一樣。她生錦娃的時候,我也在屋外,聽見我娘先接下來錦娃,後接下來繡兒。」還囑咐錢滿蝶不要說出去,不然人家又該笑話她嫂子是傻子了。
錢滿蝶也沒在意,想著程月腦袋不太清醒,說話做事犯糊塗也有可能。
回家後,她便把這話當笑話學給汪氏聽了,還囑咐汪氏莫跟旁人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汪氏就琢磨開了。仔細想想,錦娃長得的確一點不像錢家人,都說程月懷孕的時候肚子特別小,那麽小的肚子怎麽可能懷的是雙胎。
她暗嗤不已,都說三房忠厚,卻原來最狡猾的就是他們。這事瞞的死死的,騙過了所有人。
她把錢滿蝶送走後,先去上房跟老兩口說了這個笑話,又去二房跟唐氏說了這個笑話。末了,都會補充一句,「滿江媳婦的腦子還是有些不清楚,這話咋能亂說呢?咱們是親戚,自然知道這是她的糊塗話。但是讓外人聽了,對錦娃的名聲就不好了。」
這個「笑話」就在大房、二房炸開了,眾人分了三種態度。
錢老太堅定地認為這話就是個笑話,她一看錦娃就心疼,不是親的,怎麽可能有這種感受?
錢老頭和唐氏堅定地認為錦娃肯定不是錢滿江的親兒子,原因跟汪氏分析的一樣。
唐氏敞著嗓門說,「爹,這事你可不能不管。咱們錢家的家業,怎麽能傳給野種……」
錢滿河氣得吼了她一句,「娘,你胡說八道什麽呀。」
錢老太一拐棍敲下去,她使足了勁,把唐氏打的一個趔趄。啐道,「缺德的婆娘,該讓我兒把你休了。」
錢老頭也罵唐氏道,「說這些話,你也不怕遭報應。再咋說錦娃也是三房養大的,給我滿江孫子披麻戴孝了。三房的產業,也應該有他的一份。」又傷心地說,「我得去問問三貴,我們錢家這麽多血脈相連的兒孫,他怎麽會想到讓外人來給我滿江孫子披麻戴孝,傳宗接代?他這麽做,就不怕死後去見咱們錢家的列祖列宗,就不怕愧對我滿江孫子?
剩下的人都持懷疑態度。錢滿河還勸大家,「不管錦娃是不是三叔的親孫子,既然三叔要把他當親孫子,讓他給滿江哥披麻戴孝,傳宗接代,那咱們聽三叔的就是了……」
錢老頭不聽,氣衝衝地起身去三房。出門一看後麵,除了跟著唐氏,誰都不敢跟。便又返過身來,把錢大貴、錢二貴罵著一起去了,其他人都推說有事急急地溜了,包括汪氏。
錢老頭來了歸園,指著錢三貴一頓斥責,唐氏也跟著添油加醋,冷嘈熱諷。
程月說漏嘴後,錢三貴、吳氏、錢滿霞也商量了對策,就是三個人一定要死死咬住錦娃就是程月生的。反正程月生孩子的時候,就隻有他們三個人在。程月腦子不清醒,也是人人知道的。
對於錢老頭的指責,錢三貴和吳氏當然不承認了,就說錦娃是程月生的,還是吳氏親手接生的。
錢老頭還想讓程月出來說清楚。錢三貴說道,「爹,滿江媳婦腦子有病。這件事就是鬧到縣太爺那裏,他也隻會聽我們三個人的話,而不會聽她的話。你老人家實在不信,就去衙裏告吧,請官老爺來評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