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麽,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哪個不是十年寒窗,數載奔波,考完這場考那場,還得寫上幾首幹謁詩,求得大人物一見,四十餘歲能做上京官都是幸運的。


    因為秦盈盈,這些孩子反而得到了天大的機緣,隻能說是幸運。


    孩子們正式入學的那天,秦盈盈把小十一和趙敏帶過來參觀。


    小十一看著那些小木馬、小滑梯羨慕極了,求著秦盈盈也給他做。趙敏則是瞧上了那個羽毛球網,非要帶回宮裏。


    就在這時,溫王妃帶著第一批小孩過來了。


    都是章太傅命人在流民中選出來的,無父無母,無依無靠。若不是大昭民風淳樸,賑災又及時,這些可憐的孩子恐怕早就被賣了,甚至,被吃了。


    小十一看到這些小孩的那一刻,頓時說不出話了。


    這些都是他的同齡人,卻和他像是兩個世界的人。他們瘦得不像樣,渾身黑乎乎,這麽冷的天隻穿著一件看不出顏色的破衣裳,甚至有的隻胡亂裹了塊麻布……


    他們怯怯地看過來的時候,眼神是畏縮的,是麻木的,更多孩子則是紮著腦袋,縮著身子,不敢四處看。


    小十一長到六歲,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


    他甚至懷疑,這些是不是和他一樣,也是人。


    趙敏亦是難受得說不出話。


    她緊緊抓住秦盈盈的衣袖,似乎想要尋找支撐。


    這一天,姐弟兩個的認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眼前的這一幕在她們心裏埋下了一顆種子,讓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的身份,還有所擔負的責任。


    這些小孩都很乖,甚至有些誠惶誠恐。


    秦盈盈不給他們設規矩,讓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玩,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溫王妃總是微笑著,耐心地照顧每一個人。


    盡管如此,小孩子們還是不敢多說一句話,總是戰戰兢兢地待在自己的位置。


    教他們讀書的時候,他們會瞪大眼睛拚命學,不是因為喜歡,也根本不懂「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他們隻是一心認定,隻有把讓他們做的事情做好才不會被趕走。


    趙敏主動留下來幫忙。


    她很能幹,不像京中某些貴女一樣嬌柔矜持。為了做事方便,她幹脆換上一身男裝,那副指揮若定的模樣不像養尊處優的公主,倒像個精明強幹的皇子。


    小十一努力想了一下,也做出了一份貢獻。


    他把自己的筆墨紙硯都帶過來,送給小孩子們。他的那些伴讀受到他的影響,也把自己的東西捐了出來。


    趙軒沒有兒子,小十一如今的待遇幾乎相當於太子,他的伴讀都是出自京中世家。


    家裏聽說西山幼兒園是秦盈盈辦的,紛紛捐錢捐物。不管是真心做好事還是為了討好皇家,反正秦盈盈照單全收,並且毫不吝嗇地送上誇獎。


    這樣一來,西山幼兒園倒是不缺錢了。


    秦盈盈寫信把這件事告訴了趙軒,重點表揚趙敏和小十一,寫了足足十幾頁。


    這還是第一次秦盈盈寫這麽長的信,說的都是別人的事。趙軒隻回了三個字:「知道了。」


    秦盈盈氣到了,再寫信的時候也寫了三個字:「沒話說。」


    趙軒收到信的時候,正站在一處被水淹過的田埂前。


    屬官們商量著,水退後田地會板結,不再適合栽種冬麥,而且再有河水泛濫,恐怕還會被淹。


    趙軒把信收起來,淡淡地說:「種桑樹。」


    秦盈盈無意中提過,桑樹好,葉子能養蠶,果子能鮮食,能做果幹,還能釀酒。而且桑樹好種,旱些澇些都沒關係。


    這句話給了趙軒靈感,種樹確實有一個極大的好處——樹根能穩固土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黃沙大量混入河道。將沿河流域種上桑樹,再築上堤壩,深挖河床,至少十年之內不會再有大的水患。


    屬官們一聽,紛紛附和。


    突然覺得官家一下子變厲害了,或者說,他終於不再掩飾自己的鋒芒了。


    至於當地的流民,趙軒用的也是秦盈盈的方法,將其分為三波,或從軍從役,或暫居莊園做短工,剩下的老弱婦孺則由當地善堂供養。


    他比秦盈盈想得更深,做得更好一些,當地的商賈富戶們對皇帝也更為敬畏。


    消息一放出去,不用流民去找活,便有許多富戶主動到官衙領人。


    趙軒站在閣樓上,背著手看著他們。


    眾人無不被天子的威儀所震攝,老遠就跪下來行禮。


    至此,河西之地再也不記得太皇太後,反而對這位少年皇帝敬畏有加。


    趙軒有意將秦盈盈的貢獻讓百姓知道,命人宣揚的時候,隻說是宮裏的秦娘娘,沒有特意點明是位太妃,所以百姓們都以為想出這麽好的主意的人是官家的妃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牌小太妃 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展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展顏並收藏冒牌小太妃 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