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媽媽長得一樣的額娘,讓艾青原本一直焦躁的心稍稍安靜了下來,雖然清醒的時間並不多,可是僅僅是有限的清醒時間,還是讓他慢慢的知道了自己所處的環境。他的額娘是太子妃,他的那個阿瑪頂著半月頭……
中國曆史上,唯一留這個坑爹的發型的隻有清朝,而清朝唯一被封為太子的隻有那個被兩立兩廢的廢胤礽,但是艾青清清楚楚的記得這個皇太子沒有嫡子,可同時也保證自己沒有聽錯,他聽了好幾次奶嬤嬤跟宮女的對話,說太子妃想皇孫了,讓抱他去見她,還說太子妃正在坐月子,別讓皇孫累著她……
對這個額娘接受的如此之快的原因,除了她的長相,還有聲音,以及時不時抱著自己叫寶貝兒子,把口水塗在自己身上!這樣的行為在他的記憶中,曾經見過媽媽對妹妹做過,後來又聽舅舅說媽媽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這讓他每天被媽媽親額頭的時候,總是覺得無比的別扭……可是現在收到這樣的對待,除了有羞愧跟不好意思之外,竟然莫名的有些熟悉。
“又睡著了……”胤礽隔著屏風跟芸珊說話的時候,看到房中一旁靜站的奶嬤嬤,有些失望。胤礽覺得一定是自己見兒子的時間太短,所以兒子到現在還不熟悉自己。
艾青本來睡著正香,可是當他不受控製尿濕尿布,結果因為不舒服,清醒的時候,剛好就聽到,額娘說:“爺,睡了有半個時辰了,我們的兒子很乖,也很聰明,幾乎不怎麽哭了。”
“真的?近些日子朝上事不少,倒是比往常忙多了,好幾日沒見他清醒的樣子了。”胤礽歎口氣,有些感慨。
芸珊幫兒子掖掖被子,看著奶嬤嬤道:“你且去歇歇,孩子還有一會兒才會醒,這裏有我。”
太子夫妻倆不太喜歡有人伺候著,這些日子太子也沒怎麽出格,都是隔著屏風跟太子妃說兩句話,便沒說什麽就離開了……
強忍著不舒服,沒有動彈裝睡的艾青原本是打算聽自己這個還不是很熟悉的父母說話的,誰知道待奶嬤嬤已離開,突然聞到一股陌生的氣味,自己的臉上立馬就被襲擊了。
“哇……”額娘親吻,艾青勉強還能接受,可是這個陌生的父親的吻,艾青怎麽樣也無法接受,於是顧不上聽他們說話,直接用行動表示他的不滿。
“哦哦……怎麽又哭了?”芸珊一把抱起兒子,結果摸到他屁股上的潮濕,於是笑道:“原來是尿了……”
“沒事,你們不用進來,本宮給小阿哥換個尿布就好了。”隨機芸珊又揚聲對外麵伺候的人道。
“還是孤來吧!”胤礽拿起一邊的尿布,然後等芸珊把孩子放下之後,還頗為熟練的給艾青換了尿布。
艾青有些傻眼,那個自稱‘孤’的真的是曆史上那個廢太子麽?自己竟然沒有半點不舒服,就被換了尿布?眨眨眼睛,艾青有些暈乎,竟然忘記了哭,又被胤礽襲擊了自己的臉蛋。
“看吧!孩子就該跟阿瑪多相處,這次就沒有哭。”親完抱完,胤礽得意的芸珊臉上印了一吻之後離開。
“寶寶,你今兒表現的真棒!”胤礽走後,芸珊在兒子嘴上親了一口,道。
艾青瞬間被石化了,心想是不是每個女人不管朝代都會這樣對孩子啊?古人不是很含蓄的嗎?要不是額娘嘴中並沒有出現什麽流行詞匯,艾青還真以為這個額娘是穿的。很久以後,艾青才知道,其實寶寶這個稱呼,就已經算是流行詞匯了。
自寶寶出生後,芸珊每天都會給孩子畫一張素描畫,胤礽自是好好的收藏者,並用酒精跟鬆油噴灑過後保存,甚至挑了一張比較寫實,但是偶然被皇太後看到據說最像康熙的送到禦前。
康熙剛好在之前對胤礽抱怨說沙崗難行,馬匹勞苦,還說了吃食的簡陋,胤礽就命人送去了不少不少易放的蔬果,同時還有各個阿哥公主的問候信,同時夾雜了大福晉,三福晉一切安好的信息,當然必不可少的就是顯擺自己的兒子。
“這西洋畫雖說沒什麽內涵,可是有時候還是很有用的。”康熙看著手中的畫像,認真的看了好半天,才麵帶笑意的感慨。因為畫像比較大,所以康熙先看的畫像,一看那個閉著眼睛呼呼大睡的孩子,頓時就有些移不開眼,良久才拿起兒子的信看了起來,第一封出乎意外的竟然是皇太後的信,在看到裏麵有皇太後用蒙語給自己高興的說皇孫跟他小時候很像的話,康熙一頓,又拿起已經放下的畫像有看起來,恍惚中,竟然的還真有些相像……
又被康熙顯擺的時候,胤褆剛好不在,胤祉卻在心裏暗道,要是自己兒子出生了,定會讓傳教士幫著畫一幅。胤禛卻有些遺憾,額娘沒有畫像留下,要是當初太子妃能多見額娘幾回就好了?
胤礽原本給兒子換尿布的時候,兒子並沒有哭,令他的心情好了不少,從那天之後,他的兒子依舊一見到他或者聽到他的聲音還是哭。
因為康熙親征,胤礽就沒有將兒子的滿月大辦,因為擔心芸珊的身體,滿月過後,胤礽又讓他多做了半個月的月子。等芸珊出現在眾人嚴重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了。
一身清爽的芸珊抱著白胖兒子出現到眾人眼中的時候,所引來的羨慕不是一點點,
“嗬嗬,他又笑了,真乖啊!”皇太後看著被芸珊一逗就笑的很開心的孩子,忙脫了甲套,接了過來,所幸孩子倒是沒有哭。
芸珊鬆了一口氣,還好除了胤礽,其他人抱他,他還都沒有哭。待回到毓慶宮,芸珊突然靈機一動,突然想著這些日子抱他的都是女人,心想這孩子不會又是一個賈寶玉吧?
“怎麽會?一個月孩子的眼睛也就能看到半米的事物,腦子還沒發育完全,會懂什麽?還不是因為對我不熟悉?”胤礽輕笑的看著芸珊,以前的她就有些愛瞎想,常害怕孩子們變壞學壞什麽的。
芸珊還是覺得有些奇怪,但是被胤礽一說,也就沒有再想,他們夫妻已經好些日子沒有好好相處了,兩人看過孩子的睡臉之後,芸珊問:“孩子的大名要汗阿瑪起,小名呢?”
“汗阿瑪說都給他留著。”胤礽頗有些無奈其實他已經給兒子想了好些個小名,結果康熙一道叮囑,就都不能用了。
芸珊抿抿嘴,很是鬱悶,大小名都包了,那自己該給寶寶叫什麽名字?一直叫寶寶麽?
這輩子第一次監國,胤礽並未打算有什麽改變的,畢竟他覺得自己曾經做的不錯,一切照常,比較不同的是跟康熙的聯係更為親密,熟悉的處理政務,其實也不全是他做主,康熙留了輔政大臣,很多事情其實他們已經有了商討的結果,曾經胤礽覺得憋屈,這一次胤礽稍稍控製了一下,事事詢問弄清楚,刨根問底,認真的跟他們商討。一派認真之態令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張英等人對胤礽倒是不經意添了不少好感,畢竟康熙臨行前囑咐了重大事情讓他們同議後再啟奏皇太子,所以皇太子隻是詢問事情為何這麽處理,但卻沒有對他們商議的結果有所不讚同,這樣就能讓他們心生好感,畢竟一個懂得刨根問底的皇太子比一個指手畫腳的皇太子更令人喜歡。
艾青一天天長大,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多,自是看到了遊刃有餘的處理毓慶宮宮物的額娘,也看到了額娘對著他畫畫寫寫的樣子。
這絕對是媽媽!在看到芸珊的畫像之後,艾青有了這樣的意識,於是越發的喜歡纏著芸珊。
因為截至目前康熙親征還算順利,捷報連連傳來,五月清軍在昭莫多擊敗漠西蒙古噶爾丹主力,獲得大捷。五月初七噶爾丹聞之康熙親征但見軍容極盛,大驚失色,盡棄廬帳器械,連夜逃走。這些消息傳到京裏這裏的時候,眾人皆喜。十四日康熙啟程返京,消息傳回來的時候,胤礽請旨去接駕,康熙應允。
“阿瑪,你瘦了?”得到康熙同意的胤礽處理好政務,並安排好接駕事宜,便快馬加鞭,在五月底的時候來到康熙身邊,
“別說朕,你怎麽也清減了?”康熙看到兒子,也是一皺眉。
胤礽伸手幫康熙整整略微有些褶皺的衣服,關切道:“自汗阿瑪出京,兒子就日夜不能寐,有兼之汗阿瑪於軍民同甘共苦,剛開始的時候一日一餐,兒子怎麽還能吃得下去呢?”
“你呀!”康熙聽到這話,就是一歎,摸摸兒子的連,道:“都當阿瑪的人了,怎麽還這般不懂事?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夢飛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3-27 14:05:09
ps:還是沒有決定寶寶叫什麽名字,查了好久的康熙親征的資料,所以貼在下麵,就不再文中重複了。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二月
丙午。命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簡親王雅布從征於營後行。領侍衛內大臣等、遵諭議定中路兵營皇上駐蹕處為一營八旗前鋒軍列作二營八旗護軍及驍騎列作十六營八旗漢軍火器營兵隨炮兵炮手綿甲兵列作四營、部院大臣官員筆帖式等、列作一營。左翼察哈爾兵、列作二營宣化府及古北口綠旗兵、各為一營。至守護禦營官兵、及執事人員、俱交領侍衛內大臣、護軍統領、及內務府總管、約束督理得旨、鑲黃旗大營內、著皇七子允祐、都統杜思噶爾、副都統達禮善、內大臣額駙尚之隆、督捕右理事官溫達、鑲黃旗小營內、著貝子蘇爾發、副都統喀爾沁、席柱、正黃旗大營內、著皇五子允祺、都統侯巴渾德、副都統阿喀納、學士嵩祝、內大臣布克陶、正黃旗小營內、著宗室公普奇、都統周卜世副都統莫爾渾、正白旗大營內、著信郡王鄂劄、都統阿席坦、副都統阿爾納侍讀學士席爾登、正白旗小營內、著宗室公吞珠、都統石文英、副都統胡什巴、正紅旗大營內、著皇四子公長泰都統齊世、副都統法喀原任尚書顧八代侍讀學士覺羅華顯正紅旗小營內著宗室公齊克塔哈護軍統領鄂克濟哈副都都統紮喇克圖、鑲白旗大營內、著恪慎郡王嶽希、都統噶爾瑪、署護軍統領桑遏、副都統那秦、鑲白旗小營內、著貝子吳爾占、護軍統領蘇曷、鑲紅旗大營內、著皇三子允祉、公福善、副都統孫渣齊、侍郎席爾達、學士三寶、鑲紅旗小營內、著宗室公蘇努、副都統握赫、正藍旗大營內、著顯親王丹臻、副都統禪穆布、侍郎常綬、正藍旗小營內、著閑散宗室哈爾薩、副都統崇古禮、鑲藍旗大營內、著康親王傑書、原任內大臣阿密達、副都統宗室鄂飛、鑲藍旗小營內、著貝子魯賓原任都統喀岱、副都統龍西庫、率領。再八旗漢軍火器營鑲黃正白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公鄂倫岱副都統公孫徵灝、正黃正紅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王永譽、副都統張所知、鑲白正藍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李正宗副都統雷繼尊、喻維邦、鑲紅旗藍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諾穆圖、副都統宗室巴賽、費仰古、趙鉞、張朝午、率領。其察哈爾兵、著貝勒多爾濟渣卜、散秩大臣吳巴錫、統領。餘如議行。
癸醜。上以親征噶爾丹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
甲寅。諭大學士等此次各部院衙門本章停其馳奏。凡事俱著皇太子聽理若重大緊要事著諸大臣會同議定啟奏皇太子。諭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朕啟行後爾等偕各部院大臣分為三班值宿禁誠內。
丙辰。率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詣堂子行禮。祭旗纛親領六軍啟行。駐蹕沙河。
·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三月
丁巳朔。上駐蹕南口。先是上遣副都統阿迪等、往汛界視水草回奏冰雪凝凍、未能掘井上以用兵之道以速為貴大兵行期、斷不可緩且出師時已當春季地脈將融雖冰凍可以疏鑿隨遣副都統阿毓璽等往汛界外掘井至是大將軍伯費揚古奏、阿毓璽等於二月二十四日、至巴爾幾烏闌河朔哨口、掘井數處去冰尺許清泉湧出、疏鑿甚易。一如聖算。
戊午。上駐蹕榆林。
己未。上駐蹕懷來縣。
庚申。上駐蹕石河。
辛酉。上駐蹕真武廟地地方。
壬戌。上駐蹕雕鶚堡。
甲子。上駐蹕赤城縣。
乙醜。上駐蹕毛兒峪。諭議政大臣等、出口以後侵晨啟行。日中駐紮。每日一餐;諭議政大臣等前掘井事務、皆交署前鋒統領誇色、今著誇色至歐德等處地方偵探。其掘井事、著前鋒統領碩鼐料理。
丙寅。上駐蹕獨石口城內。
丁卯。上駐蹕齊倫巴爾哈孫;諭議政大臣等凡掘井之處、須以井居中、大營、並鑲廣旗兩營、互相犄角、則取水飲馬甚易。不致爭鬥。其井著派官兵看守、無令汙壞。後隊兵、著接遞交付。
戊辰。上駐蹕諾海和朔;諭領侍衛內大臣等曰、今日朕五鼓起行、見炊煙甚多。朕每日一餐、淩晨即撤營就道。乃朕於起行之後、軍士尚在營中眠食、行李淹遲。著領侍衛內大臣、內務府總管武備院總管、將鄉導及駱駝頭目等、稽遲行李之故、察明回奏領侍衛內大臣公舅舅佟國維等請罪。奏曰、此皆臣等庸懦、不能管攝之故。乞皇上嚴加處分。得旨、著暫停處分。效力贖罪;上自出京常以休息士馬為念。行十餘日、皆以漏盡輒起程、而行李尚不能早至。軍士人等、不得及早安營。上因是五鼓即興。親視馱載前發、方啟行。比駐營時、日甫巳刻、行李已畢至矣。於是士馬大得蘇息。諭領侍衛內大臣等、侍衛官員人等、前令各領行李而行、今未見有隨行者。嗣後著各領行李、至駐紮處、各相助安營。朕每日常於野次暫坐。若於朕前過者、俱勿下馬。是日、上出行宮。令喀爾喀貝子盆楚克等射、射畢。上親率諸皇子並侍衛等射。上連發五矢俱中。兩翼侍立蒙古諸王、台吉、及貝子盆楚克等、皆驚異讚美曰、射之神奇、有如此耶。皇上英武、誠邁世矣於是眾皆跪、請視皇上之弓上笑以所持弓、授親近侍衛吳什傳示眾皆遞相控引竟不能張乃複相顧驚歎曰、如此勁弓、如何引滿耶。上入行宮薄暮。又傳諭曰、天氣陰晦、恐即有雨。各將馬匹、加意蓋護著通行曉諭
己巳。上駐蹕博洛和屯。
辛未。上駐蹕滾諾爾地方。雨雪交作。上以軍士未即安營、雨服露立。俟眾軍士結營畢、始入行宮營中皆炊飯、然後進膳。又遣禦前侍衛海青、以駱駝載帳房及食物柴炭、賜挽車未至之人、令棲息舉爨
癸酉。上駐蹕揆宿布喇克地方;諭議政大臣等沙崗難行、馬匹勞苦。自揆宿布喇克、至胡什木克、道遠分為兩程自胡什木克、至滾諾爾、雖途近易到,但皆沙礫,仆從人等俱著步行,兵丁有愛惜馬匹者亦聽步行,仍令照常晨炊日食兩餐。過此沙崗數處、至平坦之地、不必為馬慮矣
甲戌。萬壽節。停止慶賀筵宴。
丙子。上駐蹕和爾博地方
丁醜。上駐蹕昂幾爾圖地方。
戊寅。上駐蹕胡什木克地方
庚辰。上駐蹕噶爾圖地方
壬午。上駐蹕滾諾爾地方
癸未。上駐蹕郭和蘇台察罕諾爾地方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夏四月
丙戌朔。先是上命理藩院員外郎霍尚於哈必爾漢等處、巡視鑿井至是、霍尚奏報、自哈必爾漢、至博木巴圖哈卜齊爾口以外、鑿井之事已竣。報聞;諭內大臣等曰、前因有雪、故禦營馬匹、傳令使隨水是牧放。今既無雪、馬匹俱著放於左翼。如有違令、放於右翼者、拏獲必加重處。著通行曉諭
丁亥。上駐蹕蘇勒圖地方。
己醜。上駐蹕哈必爾漢地方;先是、遣侍衛克什圖、主事保住、使噶爾丹所。至是、坐台員外郎席保住、奏報克什圖等攜噶爾丹奏章、步行而回。上問議政大臣、料噶爾丹待我兵否。諸臣奏曰、前噶爾丹遣回阿爾必特祜等時、一麵作往工噶勞圖地方遊牧之狀卻仍駐紮如故。今觀其駐於土喇、而遣回克什圖等、或不待我兵而竟遁、未可知也使克什圖等、步行而回者、是正欲其遲到、雖出兵不能追及之意。上曰、朕熟計噶爾丹情形久矣。噶爾丹之心、必以為今當春令、馬匹羸瘦。此路既無水草、沙磧瀚海、又甚難行大兵勢不能到、至朕親來、彼萬難料及。故奪我使之馬駝、令步行而回。不過欲堅彼部下蒙古之心、示以不懼耳。非欲使我兵遲延、彼得遠遁也。朕先傳諭大將軍費揚古、與約師期。今費揚古奏、本月二十四日、可至土喇。若依期而至、兩路夾攻、則噶爾丹在我掌握、安能複脫。若我兵先到、彼必連夜逃遁。費揚古兵、縱少遲緩、必至土喇地方。噶爾丹以疲敝乍到之兵、費揚古迎擊、可盡行殲滅。觀彼在我使者之前舉動、噶爾丹早已入我計中矣。
庚寅。上駐蹕和爾和地方。
辛卯。上駐蹕格德爾庫地方。
壬辰。上駐蹕塔爾奇喇地方。
先是、遣官於塔爾奇喇掘井無水。駕至。清泉忽湧、導成巨流。人馬資用不竭。眾皆謂皇上洪福所致無不大悅。
甲午。上駐蹕僧色地方;諭內大臣等曰、茲已抵邊界。自明日始、著列環營。
乙未上駐蹕科圖地方;扈從大臣佟國維、索額圖、伊桑阿等奏、傳聞噶爾丹之去已遠皇上當徐還。使西路兵前進上召諸臣諭曰、朕以噶爾丹侵擾喀爾喀、及外藩蒙古故秣馬厲兵、整軍運餉、分路進剿。曲盡籌畫。告祭天地、宗廟、社稷。務期剿滅噶爾丹而還。自兵丁以至廝役、無不思滅噶爾丹者。況爾大臣、俱係情願效力、告請從軍之人。乃不奮勇前往、逡巡退後、朕必誅之。不知爾等視朕為何如人。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親行仗劍、以建丕基。朕不法祖行事可乎。我師既至此地。噶爾丹可擒可滅、而肯怯懦退縮乎。且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與朕軍約期夾擊。今朕軍失約即還、則西路之兵、不可問矣。還至京城、何以昭告天地宗廟社稷乎。佟國維等、叩首謝罪。頃之。前遣往哨探護軍參領車克楚至、言噶爾丹未嚐遁去、仍在克魯倫。眾始曉悟。
戊戌。駕出汛界。至蘇德圖駐蹕
己亥。上駐蹕瑚魯蘇台察罕諾爾地方
辛醜。上駐蹕喀喇芒鼐哈必爾漢地方
壬寅。諭內大臣等、爾等營內、或哨口、或斥堠牧馬之處、終夜無使張燈舉火。違者定行治罪
癸卯。上駐蹕席喇布裏圖地方;諭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前行八旗前鋒兵、漢軍火器營、與四旗察哈爾兵、及綠旗兵。統領不可無人。著皇長子允禔、與爾前往統領行走。朕十九日、在今日所駐席喇布裏圖地方停留。其八旗前鋒、漢軍火器營、察哈爾兵、綠旗兵、俱著於拖陵布喇克地方停留、等候禦營;諭副都統吳達禪、禦營後五旗中、著正紅旗、明日近至禦營。聽上三旗都統指示紮營。其四旗、至禦營軍所過六七裏外、繞湖泊紮營
丙午。上駐蹕西巴爾台地方
丁未。先是、上遣侍衛喀瓦爾達等、至古爾班圖爾罕地方。潛覘敵哨。至是、喀瓦爾達等還。奏曰、臣等前後往踰巴爾代哈山。及清晨、至西方圖爾罕山上。適敵哨方到、於山上覓水。臣等向克魯倫視之。見其有煙。厄魯特在此是是戊申。喇錫回奏、統領正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及鑲紅旗小營兵、諸王大臣等議、臣等以為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至土喇之期尚早。若中路大兵、即行前進。使噶爾丹知皇上已至。旋即逃竄、便得脫矣。今視水草佳處、堪容八旗兵者、暫行屯駐。約計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至、然後前進。則噶爾丹之後、已為所截。因而夾擊之。於事有益。縱令噶爾丹依克魯倫河順流而去。自有盛京、烏喇、黑龍江等處兵在彼。而我大軍複抵克魯倫河、斷其歸路、亦複有濟。統領鑲紅旗兵皇三子允祉、領侍衛內大臣公福善等議、臣等以為大將軍伯費揚古奏稱、遲延五六日、初八日出翁金口東。今噶爾丹、見在巴顏烏闌近處。若待伯費揚古兵至、時日稍遲。恐賊聞風逃竄、亦未可知。即以中路大兵、剿滅賊寇、未為不足。既已近抵克魯倫河似應一麵移文、催西路之兵。一麵使賊不及為備、前往擊之。馬武回奏、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等議、應緩行以待大將軍之兵。都統公鄂倫岱等議、應即行進兵。得旨、著見在此營內議政大臣等議奏。大臣仍持前議口奏。得旨、至明日駐營處定奪;皇長子允禔奏、臣等於二十一日至拖陵。漢軍火器營、所帶宣鎮神功炮二十四門、因駕車騾匹已疲。於二十二日晚始至。又總兵官馬進良、白斌言所帶八十日糧、以二十日糧、留貯和爾博地方。見今已用五十日。若糧能接濟、不致稽遲。上命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料理火炮事務。大學士伊桑阿、查綠旗兵二十日口糧數目具奏
己酉。上駐蹕察罕布喇克地方
癸醜。乾清門一等侍衛馬武回奏、前營皇子大臣等議。皇上親統大兵、特為剿滅噶爾丹而出。又思遏賊歸路。調發西來二路兵俱至。正合皇上神謨。今兵力甚盛。正宜協力夾擊、剿滅噶爾丹。其遣使噶爾丹、及計大將軍伯費揚古等兵、近逼賊營、夾攻剿滅之處。俱候皇上乾斷。侍讀學士喇錫回奏、後營皇子、王、大臣等議。與議政大臣同。上諭議政諸臣、朕所統大軍、不勞而至。人逸馬肥。以此精銳、人思敵愾。寇雖十萬、朕將用策、親禦以擊之。一麵遣使往說。倘敵人力有餘、則聽與我戰。力不能及、則聽其走。但此寇若走、恐在我有追悔之意。議政諸臣奏曰、噶爾丹若走、則吾事已畢。當遣使往說。眾意合一上遂定遣使之議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五月
丙辰朔。上駐蹕拖陵布喇克地方。召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簡親王雅布、前赴大營。
庚申。上駐蹕阿敦齊陸阿魯布喇克地方。
辛酉。上於途次、諭科爾沁巴克什古爾貝勒、及一等侍衛喀第由等曰、古爾班圖爾罕等地方、有賊所設哨探。彼處有阿思哈圖山。爾等可在彼埋伏。賊必出阿思哈圖山、來窺我營。我軍前往追擒、爾等即行接應。是日、上駐蹕枯庫車爾地方;奉差護送多禪等、一等侍衛、喀瓦爾達等還。奏言、臣等五月初五日、到克魯倫河、不見敵人蹤跡。初六日黎明、有厄魯特丹濟拉、率千許人來、截取馬群。遂令侍讀學士殷紮納、帶厄魯特名俄齊爾者前去。殷紮納與言、我等係聖朝使臣、不得無禮。又厄魯特俄齊爾、告以聖上親來。將軍費揚古、亦下俄爾洪土喇而來。丹濟拉大駭失聲。遂領敕書、收兵急去。
壬戌。偵知噶爾丹所在。上躬率前鋒兵在前。諸軍鱗次翼張而進。兵威之盛、彌山遍野、不見涯際、整齊嚴密、肅然無聲。在途次、一等侍衛喀第由、遣人來奏、臣等奉旨前往阿思哈圖山探視。遇厄魯特數人、潛窺我軍營壘。遙見我等、倉皇逃遁。追至阿思哈圖山之東、遇巴克什古爾貝勒等、共追逐之。上笑曰、何必追逐。任其往報、亦足以破噶爾丹之膽也;駕至燕圖庫列圖地方。將駐蹕、地乏水。侍衛吳什、率鄉導等、過一平山。忽見泉源湧出、水極甘美、且充用有餘。上大喜。亟往視閱。立營掘壕。遂駐蹕於西巴爾台;中書阿必達等還。奏言、臣等進覓、噶爾丹蹤跡、遇厄魯特二十餘人、謂臣等曰、聞聖上親統大軍而來。乞暫緩師。噶爾丹在土喇、往返須數日。聖上敕書、已連夜送往矣。請留一使於此。俟覆本到、以便齎回。並發哈什哈二人、護送至燕圖庫列圖地方。上複遣紮薩克喇嘛彭素克格隆、偕阿必達、往諭厄魯特。汝等欲我緩兵、我師在此地乏水。明日到克魯倫河後、當再緩行。是日、密諭各營、安紮營壘如故、而營內悉徹去帳房。即禦營行幄幔城、亦俱不設。伏兵空壁以待。抵暮、上親巡視營伍。
癸亥。上以克魯倫河、為噶爾丹必爭之地。乃分布隊伍、躬在前鋒前行。於途次、率數人登高、執圓鏡遠望。見東有額爾德尼拖洛海山。西有山麓一帶、從巴爾代哈、迤邐接河岸隱見不甚明晰。上諭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達爾漢親王班第、喀爾喀車臣汗、納木紮爾王、西第西裏貝勒、盆楚克貝子曰、爾等各率爾屬下蒙古十許人、往據西方巴爾代哈山麓高處、佯作全軍從此經行之狀。敵人來犯、勿與之戰。誘之前來。敵若有備、則大兵爭先據河;中書阿必達、遣撥什庫諾爾布還。奏言、臣等至克魯倫河、厄魯特皆已去。視馬矢、似遁已二日。阿必達等、仍追蹤前去。駕抵克魯倫河。諭各隊領軍大臣曰、噶爾丹若據克魯倫河、我兵奪河交戰、猶稍費力。今觀其不於此拒戰、而竟逃竄、是自開門戶以與我也。除此地外、他處斷不能拒我軍。審其情形、必連夜逃遁矣。當輕騎急追之。是日、上駐蹕額爾德尼拖洛海地方克魯倫布隆。乃設哨卒。南向巴爾代哈、北向塔爾幾爾濟口、僧庫爾口、東向額爾德尼拖洛海、西向克魯倫河上流。內又立八旗防護;前鋒統領碩鼐、擒厄魯特至。言噶爾丹得釋回四厄魯特、問及黃幄布城網城進止。方信聖駕親來。今日親至北方孟納爾山、遙望大兵隊伍行。列規模。大驚曰、是兵從天而降耶。遂傳令眾人、盡棄其廬帳器械逃去。上命賜所擒厄魯特衣服。使撥什庫諾爾布、追送與兩使臣。又遣喀瓦爾達、往額爾德尼拖洛海、探視有無賊寇。
甲子。上親率前鋒兵、窮追噶爾丹。噶爾丹倉皇遁走。是後數日、沿途大獲所遺器械、帳房、食用等物。是日、距克魯倫布隆十八裏地方駐蹕。
乙醜。上駐蹕紮克寨地方;阿必達使撥什庫諾爾布還報。臣等到克勒河朔、見厄魯特下營處、盡毀其廬帳、棄其什物而走。上複遣垂喇克紮木素格隆、齎敕往諭噶爾丹。敕曰、朕惟治道、原期有益群生。朕親統大兵、欲與爾共議、俾群生享其利益。故至此與爾相近處、兩次遣使、其到否未知。爾何竟無一次遣人來也。朕為天下大一統之主。不肯罔人而行。已經屢頒諭旨。爾仍不信、逃遁而去。兵仗器皿、盡皆拋棄。爾所屬之人、乞降而來者甚多。爾生計迫蹙、朕所甚悉。爾前此無禮於朕使臣、朕皆置不問。將爾遺棄疾病之人、與來歸之人、盡皆收養。朕若存嗜殺之心、豈肯收養爾所屬之人。爾仍不信遁去。今西路大兵、已至巴顏烏闌。朕親統大兵、至克魯倫河。黑龍江、盛京、寧古塔等處大兵、皆會集於克魯倫河。又斷爾歸路之大兵、亦已至厄嫩巴爾濟地方。爾即欲遁去、安可得乎。朕不忍生靈之塗炭、故複遣使前來。並不欲將爾剿滅、出自至誠。賜爾緞十疋。著大喇嘛垂喇克紮木素格隆、為使前去。爾試反覆思之。若仍舊職貢而來歸順。可於丹濟喇、丹津鄂木布、杜噶爾阿喇布坦、三人中速遣一人來。為此特諭。
丙寅。上駐蹕克勒河朔。
丁卯。上駐蹕拖訥阿林地方。諭議政大臣等、噶爾丹逃竄已遠、沿途潰散。今應選兵裹糧、躡跡窮追。官軍米糧、所關甚重。兵丁所帶八十日口糧、日期將滿。於成龍所運米尚未到。若大兵前進、則距所運米太遠、回時糧餉必至窘匱。應使大兵迎糧而還。朕備有牛羊、斷然不致缺乏。西路大兵、亦由中路來。料理糧務甚要。著議政大臣等議奏。又諭、噶爾丹亡命奔逃、量已至巴顏烏闌矣。若我全軍追趕、似不能及。應選兵輕騎追逐。除喀瓦爾達所領前鋒二百外。其餘前鋒、盡行派出。滿洲火器營兵、及親隨護軍、亦盡派出。著追至巴顏烏闌。過巴顏烏闌以北、不必前往。諸王等所屬之人、若自有二十日口糧、不用官糧者、亦令同往。其同回之兵、但留其至拖陵所需五日之糧。將餘糧、著各旗大臣、親驗給與前進兵丁。議政大臣等議、噶爾丹震懾天威。內自潰亂、亡命逃竄。應選兵追討之處、上諭極為詳至、自應祇遵。得旨、依議;命領侍衛內大臣馬思喀、為平北大將軍。領兵追剿。都統巴渾德、齊世、護軍統領鄂克濟哈、為參謀。都統杜思噶爾、石文英、王永譽、噶爾瑪、李正宗、護軍統領蘇丹、蘇曷、桑遏、副都統達利善、莫爾渾、齊蘭布、孫徵灝、紮喇克圖、雷繼尊、孫渣齊、費仰古、禪穆布、喻維邦、巴賽、閑散宗室哈爾薩、副都統張所知等、俱隨征。
戊辰。上班師。駐蹕克勒河朔地方。是日清晨、五色雲見;諭議政大臣等、朕明日起程。前途水少、不能容八旗。應與大將軍馬思喀、為後勁之勢。著滿洲兵、各以四旗一日起行。其次著前鋒、及八旗漢軍、綠旗兵、一日起行。此兵著公長泰充將軍統領。學士嵩祝協理。凡伯費揚古、馬思喀、奏章。著先開視、再奏。朕所降旨、亦著開視。檄知兩大將軍、應行事宜、著酌量行之。
己巳。上駐蹕塔爾渾柴達木地方。
庚午。上駐蹕顧圖爾布喇克地方。
辛未。諭大將軍伯費揚古、爾於十三日、擊敗厄魯特噶爾丹之事、據厄魯特降人奔第來告。朕甚慰悅。自五月初八日、朕先士卒疾追五日。噶爾丹窘迫。拋棄器械、甲胄、鍋釜帳房等物、及羸病幼小、乘夜遁竄。朕親率大兵、追至拖訥山。再欲往追、因爾各路兵會合不遠、兩軍既會、需米甚多、恐致缺乏糧餉、關係重大。量此窮寇、以爾兵自西而來、此處又發兵夾攻、即可剿滅。於是朕統大兵、回迎糧米。以內大臣馬思喀、為大將軍。授之大兵、湊給二十日、糧隨以帶來牛羊、遣繼爾後。又趲運爾路兵糧、留內大臣明珠、於克勒河朔地方料理。朕又給發馬駝、充運糧之用、交與明珠、將見到米糧、陸續運至爾軍。運到汛界米糧甚多。爾還師時、由朕所行之路而來、則米糧不致缺乏也。
壬申。上駐蹕西拖陵地方。
癸酉。上駐蹕中拖陵地方。先是十三日、上諭近禦侍衛等曰、適朕心中、似有先機、西路官兵、今日必成功矣。至是捷報至。果於是日破噶爾丹。諸臣皆驚服、以為如神;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遣副都統阿南達奏捷。疏言、五月十三日、臣軍正向昭莫多。前遣躧探之布達等、至特勒爾濟口、見厄魯特蹤跡、遣人來報。臣等即令署前鋒統領碩代、副都統阿南達、阿迪等、率前鋒挑之。因厄魯特勢眾、碩代等且射且卻、誘至大軍。將及昭莫多。臣等令將軍孫思克、率綠旗官兵居中。京城、西安、滿洲漢軍官兵、察哈爾諸紮薩克蒙古就東方山之高處。右衛滿洲、漢軍官兵、大同總兵官康調元、綠旗官兵、喀爾喀紮薩克、就西方沿河布陣。謹遵聖上預授之策。令官兵皆步行。噶爾丹率賊萬許、向前逆戰。官兵奮勇、自未至酉、擊噶爾丹而大敗之。分行追逐、至特勒爾濟口、剿殺三十餘裏、斬首二千餘級、生擒百餘人、俘獲子女、駝馬、牛羊、兵器、什物無算。得旨嘉獎。下部從優議敘;上問阿南達交戰情形。阿南達奏曰、伯費揚古恐涉誇張、故於疏內皆約略言之。其實交戰處、斬賊三千餘級。其餘被創逃竄、死於山穀中者、屍骸枕藉生獲數百人。殺噶爾丹之妻阿奴、及賊之渠首甚眾。惟噶爾丹引數騎逃出。其零星逃散之賊、投降大將軍馬思喀者千餘人。據降人言、噶爾丹遁時、部眾多出怨言噶爾丹雲、我初不欲來克魯倫地方。為**喇嘛煽惑而來。是**喇嘛陷我、我又陷爾眾人矣。上問曰、西路大兵、若如前約、於四月二十四日至土喇、二十七日至巴顏烏闌、則更當何如。阿南達奏曰、誠若是、則賊無一得脫矣。上顧諸大臣曰、師行絕域、即奏膚功。皆上天眷佑。應先行叩謝。乃於行宮南門外、設香案。親率諸皇子、王、大臣官員、及外藩王、行禮。大學士伊桑阿、張玉書、恭捧諸王、大臣、文武官員、慶賀表、入奏。上曰、朕為中外生民之主綏輯海宇。愛養元元。惟以率土乂安為念。厄魯特噶爾丹、擾亂邊塞、心懷狡謀。逆天虐民、不容不行剿滅。朕親率大軍、遠出塞外、聲討有罪。噶爾丹聞風遁走。希圖幸脫。適與西路大兵相遇。大將軍伯費揚古等、奮勇力戰。大敗賊眾。擒斬無算。盡獲其人口牲畜。從此邊境寧謐、不煩遠事征討。四海蒼生、可共享昇平之福。朕心深切喜悅。於是諸皇子、在幔城內、諸王、及文武大小官員、外藩王、台吉、在幔城外、行慶賀禮;諭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等、爾等移文狹西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官等、將邊外邊內之多巴、西喇固爾等處、凡有噶爾丹所屬之人、即行收取。尚書圖納、習知地勢、著會同料理
甲戌。上駐蹕察罕布喇克地方;諭行在兵部、皇長子允禔、著留中拖陵、料理賞兵事務。彼處所留大臣甚少。著公長泰、侍郎常綬、學士嵩祝、前來協理。
乙亥。上駐蹕西巴爾台地方。
丙子。上駐蹕席喇布裏圖地方。
丁醜。上駐蹕烏喇爾幾地方。
戊寅。上駐蹕蘇德圖地方;諭行在兵部、自喀喇芒鼐以前、其草甚茂。著諭後營大臣、疲乏馬匹、不可遺棄、須從容牧養、務令前到。步行仆從、必加意撫恤、勿遺一人。前令步行仆從、所到驛站、給與飯食。今朕回鑾、途遇仆從人等問之、驛站並不給飯。著傳諭各驛站。自此以後、若遇步行仆從、務酌量給米遣發。至交與疲乏馬匹、必揀水草佳處牧放、回時交還本主。留皇長子允禔於大兵後、沿途稽察。如有違誤。察出定行正法、決不寬恕
己卯。上駐蹕科圖地方。
庚辰。上駐蹕塔爾奇喇地方;喀爾喀妻子老幼、齊集行宮東門、叩射再造之恩上諭曰朕君臨天下。統禦萬邦。本無分於內外。即絕域荒陬、皆吾赤子、一體眷念。厄魯特噶爾丹逆天肆虐、恃強陵弱、擄掠喀爾喀等國。朕不辭勞瘁、親統大兵、征伐剿滅。今厄魯特之禍靖、則朔方永清矣。爾七旗喀爾喀、自今以後、各自樂業、圖報國恩、以副朕家視天下至意。隨命原封貝子伊爾登濟農達禮等、以次入幔城進見。眾皆叩頭、歡呼遇歲。複賜茶及宴、賞銀幣衣服有差。自是以後、至獨石口。皆依此例。每日。王、貝勒、貝子、台吉等、來行宮外、慶賀朝謁、貢獻駝馬牛羊、不可數計。駕行時、男婦老幼、拜跪路旁、迎獻酒漿酥酪。沿途環擁。歡聲遍野;諭皇長子允禔、將散給軍糧事務、交明珠、於成龍、辦理。允禔即自中拖陵啟行回京。
辛巳。上駐蹕和爾和地方。
壬午。上駐蹕蘇勒圖地方。
癸未。上駐蹕察罕諾爾地方。
甲申。上駐蹕噶爾圖地方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六月
乙酉朔。上駐蹕昂幾爾圖地方。命理藩院檄青海薩楚墨爾根台吉等、諭以噶爾丹敗逃、及**喇嘛、已死九年、第巴匿之、假其言誑誘噶爾丹作亂之故。令探聽噶爾丹聲息。倘彼西走、即行擒解至噶爾丹女、嫁於博碩克圖濟農之子、並噶爾丹之人在青海者、悉令執送;諭戶部、工部、天氣炎熱。官兵進口時、沿途應備冰水、梅湯、香薷湯、以供眾人之飲。爾二部派官員、速行料理。
丙戌。上駐蹕揆宿布拉克地方。
丁亥。上駐蹕滾諾爾地方。
戊子。上駐蹕諾海河朔地方。是日、皇太子允礽、大學士阿蘭泰、戶部尚書馬齊、禮部尚書佛倫、迎駕。
己醜。上駐蹕獨石口。
庚寅。上駐蹕雕鶚堡。
辛卯。上駐蹕懷來縣。命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先回京師
壬辰。上駐蹕清河。命皇太子允礽、先回京師
癸巳。駕發清河。設鹵簿。皇太子、諸皇子、諸王、及在京文武大小官員、出郭外兵裏道旁跪迎。八旗護軍、驍騎、及近京閑散官員、士民工商、耆老男婦、夾道捧香跪迎。上由德勝門入。詣堂子行禮畢。回宮、詣皇太後宮、問安。
甲午。以蕩平噶爾丹、王以下、文武各官、行慶賀禮
丁酉。吏部議奏、大學士伊桑阿、理兵部事、不預嚴飭坐台官阿林、看護馬匹、致多倒斃。又不劾奏懲治。應革職。得旨、伊桑阿、著降三級。從寬免革職
癸卯。轉兵部右侍郎馬爾漢、為左侍郎。升內閣學士嵩祝、為兵部右侍郎。以原任兵部左侍郎朱都納、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以吏部左侍郎常書、為翰林院掌院學士。刑部右侍郎尹泰、為詹事府詹事。俱仍帶侍郎品級。
己酉。諭議政大臣等、副都統兼長史穆森、隨皇七子在鑲黃旗軍中。倨傲作勢。奏請已給兵丁之米、令伊執事人員支取。皇子日用之物、俱遲誤不給。其副都統長史職、俱革去。
辛亥。諭禮部、原任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女何舍裏氏、選入宮中。未經冊封、倐以疾逝。良用軫惻。今追封為平妃。應行禮儀、爾部察例議奏。
癸醜。皇長子允禔、遵諭自中拖陵、回至京師;**喇嘛使人戈尼爾羅卜贓帕克巴格隆等奉諭自西寧至京。上命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大學士伊桑阿傳諭曰:噶爾丹敗於烏闌布通、遁走之時、首頂威靈佛像、設誓雲。不但聖上屬下人民、即喀爾喀降人以外、再不敢複犯矣。去年又背誓、至克魯倫地方。殘害喀爾喀、掠我降人納木紮爾陀音。於是朕親統大軍往討。噶爾丹懼而奔遁、適遇我防禦之兵、誅殺過當。噶爾丹率數人逃竄。餘者盡降。厄魯特遂滅。厄魯特降人告曰、**喇嘛、久已脫緇矣。天下蒙古、皆尊奉**喇嘛。如**喇嘛身故、理宜報聞諸護法主、以班禪主喇嘛之教、繼宗喀巴之道法。乃匿**喇嘛之喪、指**喇嘛之名、唆誘噶爾丹。朕屢遣使問之。第巴皆不使與**喇嘛相見、偽居高樓之上以示之。第巴原係**喇嘛下管事人、朕優擢之、封為土伯特國王。乃陽奉宗喀巴之道法、陰與噶爾丹比。欺**喇嘛、班禪、而壞宗喀巴之法。前遣濟隆胡土克圖、至噶爾丹所、為噶爾丹誦經、選擇戰日。朕為眾生往召班禪、沮而不遣。朕無責**喇嘛、**汗、青海諸台吉之意。朕今遣使於**喇嘛。果**喇嘛尚在、則麵見朕使臣、曉諭噶爾丹、遵朕旨行。朕凡事俱略無介意。若仍誑我使人、不令相見。斷不輕止。至噶爾丹之誓、濟隆胡土克圖等、見在其地、問之豈有謬乎。今將遣使往彼。其來人或欲全歸、或欲數人先歸、爾等可詢明、隨其意遣之。
中國曆史上,唯一留這個坑爹的發型的隻有清朝,而清朝唯一被封為太子的隻有那個被兩立兩廢的廢胤礽,但是艾青清清楚楚的記得這個皇太子沒有嫡子,可同時也保證自己沒有聽錯,他聽了好幾次奶嬤嬤跟宮女的對話,說太子妃想皇孫了,讓抱他去見她,還說太子妃正在坐月子,別讓皇孫累著她……
對這個額娘接受的如此之快的原因,除了她的長相,還有聲音,以及時不時抱著自己叫寶貝兒子,把口水塗在自己身上!這樣的行為在他的記憶中,曾經見過媽媽對妹妹做過,後來又聽舅舅說媽媽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這讓他每天被媽媽親額頭的時候,總是覺得無比的別扭……可是現在收到這樣的對待,除了有羞愧跟不好意思之外,竟然莫名的有些熟悉。
“又睡著了……”胤礽隔著屏風跟芸珊說話的時候,看到房中一旁靜站的奶嬤嬤,有些失望。胤礽覺得一定是自己見兒子的時間太短,所以兒子到現在還不熟悉自己。
艾青本來睡著正香,可是當他不受控製尿濕尿布,結果因為不舒服,清醒的時候,剛好就聽到,額娘說:“爺,睡了有半個時辰了,我們的兒子很乖,也很聰明,幾乎不怎麽哭了。”
“真的?近些日子朝上事不少,倒是比往常忙多了,好幾日沒見他清醒的樣子了。”胤礽歎口氣,有些感慨。
芸珊幫兒子掖掖被子,看著奶嬤嬤道:“你且去歇歇,孩子還有一會兒才會醒,這裏有我。”
太子夫妻倆不太喜歡有人伺候著,這些日子太子也沒怎麽出格,都是隔著屏風跟太子妃說兩句話,便沒說什麽就離開了……
強忍著不舒服,沒有動彈裝睡的艾青原本是打算聽自己這個還不是很熟悉的父母說話的,誰知道待奶嬤嬤已離開,突然聞到一股陌生的氣味,自己的臉上立馬就被襲擊了。
“哇……”額娘親吻,艾青勉強還能接受,可是這個陌生的父親的吻,艾青怎麽樣也無法接受,於是顧不上聽他們說話,直接用行動表示他的不滿。
“哦哦……怎麽又哭了?”芸珊一把抱起兒子,結果摸到他屁股上的潮濕,於是笑道:“原來是尿了……”
“沒事,你們不用進來,本宮給小阿哥換個尿布就好了。”隨機芸珊又揚聲對外麵伺候的人道。
“還是孤來吧!”胤礽拿起一邊的尿布,然後等芸珊把孩子放下之後,還頗為熟練的給艾青換了尿布。
艾青有些傻眼,那個自稱‘孤’的真的是曆史上那個廢太子麽?自己竟然沒有半點不舒服,就被換了尿布?眨眨眼睛,艾青有些暈乎,竟然忘記了哭,又被胤礽襲擊了自己的臉蛋。
“看吧!孩子就該跟阿瑪多相處,這次就沒有哭。”親完抱完,胤礽得意的芸珊臉上印了一吻之後離開。
“寶寶,你今兒表現的真棒!”胤礽走後,芸珊在兒子嘴上親了一口,道。
艾青瞬間被石化了,心想是不是每個女人不管朝代都會這樣對孩子啊?古人不是很含蓄的嗎?要不是額娘嘴中並沒有出現什麽流行詞匯,艾青還真以為這個額娘是穿的。很久以後,艾青才知道,其實寶寶這個稱呼,就已經算是流行詞匯了。
自寶寶出生後,芸珊每天都會給孩子畫一張素描畫,胤礽自是好好的收藏者,並用酒精跟鬆油噴灑過後保存,甚至挑了一張比較寫實,但是偶然被皇太後看到據說最像康熙的送到禦前。
康熙剛好在之前對胤礽抱怨說沙崗難行,馬匹勞苦,還說了吃食的簡陋,胤礽就命人送去了不少不少易放的蔬果,同時還有各個阿哥公主的問候信,同時夾雜了大福晉,三福晉一切安好的信息,當然必不可少的就是顯擺自己的兒子。
“這西洋畫雖說沒什麽內涵,可是有時候還是很有用的。”康熙看著手中的畫像,認真的看了好半天,才麵帶笑意的感慨。因為畫像比較大,所以康熙先看的畫像,一看那個閉著眼睛呼呼大睡的孩子,頓時就有些移不開眼,良久才拿起兒子的信看了起來,第一封出乎意外的竟然是皇太後的信,在看到裏麵有皇太後用蒙語給自己高興的說皇孫跟他小時候很像的話,康熙一頓,又拿起已經放下的畫像有看起來,恍惚中,竟然的還真有些相像……
又被康熙顯擺的時候,胤褆剛好不在,胤祉卻在心裏暗道,要是自己兒子出生了,定會讓傳教士幫著畫一幅。胤禛卻有些遺憾,額娘沒有畫像留下,要是當初太子妃能多見額娘幾回就好了?
胤礽原本給兒子換尿布的時候,兒子並沒有哭,令他的心情好了不少,從那天之後,他的兒子依舊一見到他或者聽到他的聲音還是哭。
因為康熙親征,胤礽就沒有將兒子的滿月大辦,因為擔心芸珊的身體,滿月過後,胤礽又讓他多做了半個月的月子。等芸珊出現在眾人嚴重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了。
一身清爽的芸珊抱著白胖兒子出現到眾人眼中的時候,所引來的羨慕不是一點點,
“嗬嗬,他又笑了,真乖啊!”皇太後看著被芸珊一逗就笑的很開心的孩子,忙脫了甲套,接了過來,所幸孩子倒是沒有哭。
芸珊鬆了一口氣,還好除了胤礽,其他人抱他,他還都沒有哭。待回到毓慶宮,芸珊突然靈機一動,突然想著這些日子抱他的都是女人,心想這孩子不會又是一個賈寶玉吧?
“怎麽會?一個月孩子的眼睛也就能看到半米的事物,腦子還沒發育完全,會懂什麽?還不是因為對我不熟悉?”胤礽輕笑的看著芸珊,以前的她就有些愛瞎想,常害怕孩子們變壞學壞什麽的。
芸珊還是覺得有些奇怪,但是被胤礽一說,也就沒有再想,他們夫妻已經好些日子沒有好好相處了,兩人看過孩子的睡臉之後,芸珊問:“孩子的大名要汗阿瑪起,小名呢?”
“汗阿瑪說都給他留著。”胤礽頗有些無奈其實他已經給兒子想了好些個小名,結果康熙一道叮囑,就都不能用了。
芸珊抿抿嘴,很是鬱悶,大小名都包了,那自己該給寶寶叫什麽名字?一直叫寶寶麽?
這輩子第一次監國,胤礽並未打算有什麽改變的,畢竟他覺得自己曾經做的不錯,一切照常,比較不同的是跟康熙的聯係更為親密,熟悉的處理政務,其實也不全是他做主,康熙留了輔政大臣,很多事情其實他們已經有了商討的結果,曾經胤礽覺得憋屈,這一次胤礽稍稍控製了一下,事事詢問弄清楚,刨根問底,認真的跟他們商討。一派認真之態令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張英等人對胤礽倒是不經意添了不少好感,畢竟康熙臨行前囑咐了重大事情讓他們同議後再啟奏皇太子,所以皇太子隻是詢問事情為何這麽處理,但卻沒有對他們商議的結果有所不讚同,這樣就能讓他們心生好感,畢竟一個懂得刨根問底的皇太子比一個指手畫腳的皇太子更令人喜歡。
艾青一天天長大,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多,自是看到了遊刃有餘的處理毓慶宮宮物的額娘,也看到了額娘對著他畫畫寫寫的樣子。
這絕對是媽媽!在看到芸珊的畫像之後,艾青有了這樣的意識,於是越發的喜歡纏著芸珊。
因為截至目前康熙親征還算順利,捷報連連傳來,五月清軍在昭莫多擊敗漠西蒙古噶爾丹主力,獲得大捷。五月初七噶爾丹聞之康熙親征但見軍容極盛,大驚失色,盡棄廬帳器械,連夜逃走。這些消息傳到京裏這裏的時候,眾人皆喜。十四日康熙啟程返京,消息傳回來的時候,胤礽請旨去接駕,康熙應允。
“阿瑪,你瘦了?”得到康熙同意的胤礽處理好政務,並安排好接駕事宜,便快馬加鞭,在五月底的時候來到康熙身邊,
“別說朕,你怎麽也清減了?”康熙看到兒子,也是一皺眉。
胤礽伸手幫康熙整整略微有些褶皺的衣服,關切道:“自汗阿瑪出京,兒子就日夜不能寐,有兼之汗阿瑪於軍民同甘共苦,剛開始的時候一日一餐,兒子怎麽還能吃得下去呢?”
“你呀!”康熙聽到這話,就是一歎,摸摸兒子的連,道:“都當阿瑪的人了,怎麽還這般不懂事?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夢飛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3-27 14:05:09
ps:還是沒有決定寶寶叫什麽名字,查了好久的康熙親征的資料,所以貼在下麵,就不再文中重複了。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二月
丙午。命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簡親王雅布從征於營後行。領侍衛內大臣等、遵諭議定中路兵營皇上駐蹕處為一營八旗前鋒軍列作二營八旗護軍及驍騎列作十六營八旗漢軍火器營兵隨炮兵炮手綿甲兵列作四營、部院大臣官員筆帖式等、列作一營。左翼察哈爾兵、列作二營宣化府及古北口綠旗兵、各為一營。至守護禦營官兵、及執事人員、俱交領侍衛內大臣、護軍統領、及內務府總管、約束督理得旨、鑲黃旗大營內、著皇七子允祐、都統杜思噶爾、副都統達禮善、內大臣額駙尚之隆、督捕右理事官溫達、鑲黃旗小營內、著貝子蘇爾發、副都統喀爾沁、席柱、正黃旗大營內、著皇五子允祺、都統侯巴渾德、副都統阿喀納、學士嵩祝、內大臣布克陶、正黃旗小營內、著宗室公普奇、都統周卜世副都統莫爾渾、正白旗大營內、著信郡王鄂劄、都統阿席坦、副都統阿爾納侍讀學士席爾登、正白旗小營內、著宗室公吞珠、都統石文英、副都統胡什巴、正紅旗大營內、著皇四子公長泰都統齊世、副都統法喀原任尚書顧八代侍讀學士覺羅華顯正紅旗小營內著宗室公齊克塔哈護軍統領鄂克濟哈副都都統紮喇克圖、鑲白旗大營內、著恪慎郡王嶽希、都統噶爾瑪、署護軍統領桑遏、副都統那秦、鑲白旗小營內、著貝子吳爾占、護軍統領蘇曷、鑲紅旗大營內、著皇三子允祉、公福善、副都統孫渣齊、侍郎席爾達、學士三寶、鑲紅旗小營內、著宗室公蘇努、副都統握赫、正藍旗大營內、著顯親王丹臻、副都統禪穆布、侍郎常綬、正藍旗小營內、著閑散宗室哈爾薩、副都統崇古禮、鑲藍旗大營內、著康親王傑書、原任內大臣阿密達、副都統宗室鄂飛、鑲藍旗小營內、著貝子魯賓原任都統喀岱、副都統龍西庫、率領。再八旗漢軍火器營鑲黃正白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公鄂倫岱副都統公孫徵灝、正黃正紅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王永譽、副都統張所知、鑲白正藍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李正宗副都統雷繼尊、喻維邦、鑲紅旗藍兩旗合為一營、著都統。諾穆圖、副都統宗室巴賽、費仰古、趙鉞、張朝午、率領。其察哈爾兵、著貝勒多爾濟渣卜、散秩大臣吳巴錫、統領。餘如議行。
癸醜。上以親征噶爾丹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
甲寅。諭大學士等此次各部院衙門本章停其馳奏。凡事俱著皇太子聽理若重大緊要事著諸大臣會同議定啟奏皇太子。諭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朕啟行後爾等偕各部院大臣分為三班值宿禁誠內。
丙辰。率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詣堂子行禮。祭旗纛親領六軍啟行。駐蹕沙河。
·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三月
丁巳朔。上駐蹕南口。先是上遣副都統阿迪等、往汛界視水草回奏冰雪凝凍、未能掘井上以用兵之道以速為貴大兵行期、斷不可緩且出師時已當春季地脈將融雖冰凍可以疏鑿隨遣副都統阿毓璽等往汛界外掘井至是大將軍伯費揚古奏、阿毓璽等於二月二十四日、至巴爾幾烏闌河朔哨口、掘井數處去冰尺許清泉湧出、疏鑿甚易。一如聖算。
戊午。上駐蹕榆林。
己未。上駐蹕懷來縣。
庚申。上駐蹕石河。
辛酉。上駐蹕真武廟地地方。
壬戌。上駐蹕雕鶚堡。
甲子。上駐蹕赤城縣。
乙醜。上駐蹕毛兒峪。諭議政大臣等、出口以後侵晨啟行。日中駐紮。每日一餐;諭議政大臣等前掘井事務、皆交署前鋒統領誇色、今著誇色至歐德等處地方偵探。其掘井事、著前鋒統領碩鼐料理。
丙寅。上駐蹕獨石口城內。
丁卯。上駐蹕齊倫巴爾哈孫;諭議政大臣等凡掘井之處、須以井居中、大營、並鑲廣旗兩營、互相犄角、則取水飲馬甚易。不致爭鬥。其井著派官兵看守、無令汙壞。後隊兵、著接遞交付。
戊辰。上駐蹕諾海和朔;諭領侍衛內大臣等曰、今日朕五鼓起行、見炊煙甚多。朕每日一餐、淩晨即撤營就道。乃朕於起行之後、軍士尚在營中眠食、行李淹遲。著領侍衛內大臣、內務府總管武備院總管、將鄉導及駱駝頭目等、稽遲行李之故、察明回奏領侍衛內大臣公舅舅佟國維等請罪。奏曰、此皆臣等庸懦、不能管攝之故。乞皇上嚴加處分。得旨、著暫停處分。效力贖罪;上自出京常以休息士馬為念。行十餘日、皆以漏盡輒起程、而行李尚不能早至。軍士人等、不得及早安營。上因是五鼓即興。親視馱載前發、方啟行。比駐營時、日甫巳刻、行李已畢至矣。於是士馬大得蘇息。諭領侍衛內大臣等、侍衛官員人等、前令各領行李而行、今未見有隨行者。嗣後著各領行李、至駐紮處、各相助安營。朕每日常於野次暫坐。若於朕前過者、俱勿下馬。是日、上出行宮。令喀爾喀貝子盆楚克等射、射畢。上親率諸皇子並侍衛等射。上連發五矢俱中。兩翼侍立蒙古諸王、台吉、及貝子盆楚克等、皆驚異讚美曰、射之神奇、有如此耶。皇上英武、誠邁世矣於是眾皆跪、請視皇上之弓上笑以所持弓、授親近侍衛吳什傳示眾皆遞相控引竟不能張乃複相顧驚歎曰、如此勁弓、如何引滿耶。上入行宮薄暮。又傳諭曰、天氣陰晦、恐即有雨。各將馬匹、加意蓋護著通行曉諭
己巳。上駐蹕博洛和屯。
辛未。上駐蹕滾諾爾地方。雨雪交作。上以軍士未即安營、雨服露立。俟眾軍士結營畢、始入行宮營中皆炊飯、然後進膳。又遣禦前侍衛海青、以駱駝載帳房及食物柴炭、賜挽車未至之人、令棲息舉爨
癸酉。上駐蹕揆宿布喇克地方;諭議政大臣等沙崗難行、馬匹勞苦。自揆宿布喇克、至胡什木克、道遠分為兩程自胡什木克、至滾諾爾、雖途近易到,但皆沙礫,仆從人等俱著步行,兵丁有愛惜馬匹者亦聽步行,仍令照常晨炊日食兩餐。過此沙崗數處、至平坦之地、不必為馬慮矣
甲戌。萬壽節。停止慶賀筵宴。
丙子。上駐蹕和爾博地方
丁醜。上駐蹕昂幾爾圖地方。
戊寅。上駐蹕胡什木克地方
庚辰。上駐蹕噶爾圖地方
壬午。上駐蹕滾諾爾地方
癸未。上駐蹕郭和蘇台察罕諾爾地方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夏四月
丙戌朔。先是上命理藩院員外郎霍尚於哈必爾漢等處、巡視鑿井至是、霍尚奏報、自哈必爾漢、至博木巴圖哈卜齊爾口以外、鑿井之事已竣。報聞;諭內大臣等曰、前因有雪、故禦營馬匹、傳令使隨水是牧放。今既無雪、馬匹俱著放於左翼。如有違令、放於右翼者、拏獲必加重處。著通行曉諭
丁亥。上駐蹕蘇勒圖地方。
己醜。上駐蹕哈必爾漢地方;先是、遣侍衛克什圖、主事保住、使噶爾丹所。至是、坐台員外郎席保住、奏報克什圖等攜噶爾丹奏章、步行而回。上問議政大臣、料噶爾丹待我兵否。諸臣奏曰、前噶爾丹遣回阿爾必特祜等時、一麵作往工噶勞圖地方遊牧之狀卻仍駐紮如故。今觀其駐於土喇、而遣回克什圖等、或不待我兵而竟遁、未可知也使克什圖等、步行而回者、是正欲其遲到、雖出兵不能追及之意。上曰、朕熟計噶爾丹情形久矣。噶爾丹之心、必以為今當春令、馬匹羸瘦。此路既無水草、沙磧瀚海、又甚難行大兵勢不能到、至朕親來、彼萬難料及。故奪我使之馬駝、令步行而回。不過欲堅彼部下蒙古之心、示以不懼耳。非欲使我兵遲延、彼得遠遁也。朕先傳諭大將軍費揚古、與約師期。今費揚古奏、本月二十四日、可至土喇。若依期而至、兩路夾攻、則噶爾丹在我掌握、安能複脫。若我兵先到、彼必連夜逃遁。費揚古兵、縱少遲緩、必至土喇地方。噶爾丹以疲敝乍到之兵、費揚古迎擊、可盡行殲滅。觀彼在我使者之前舉動、噶爾丹早已入我計中矣。
庚寅。上駐蹕和爾和地方。
辛卯。上駐蹕格德爾庫地方。
壬辰。上駐蹕塔爾奇喇地方。
先是、遣官於塔爾奇喇掘井無水。駕至。清泉忽湧、導成巨流。人馬資用不竭。眾皆謂皇上洪福所致無不大悅。
甲午。上駐蹕僧色地方;諭內大臣等曰、茲已抵邊界。自明日始、著列環營。
乙未上駐蹕科圖地方;扈從大臣佟國維、索額圖、伊桑阿等奏、傳聞噶爾丹之去已遠皇上當徐還。使西路兵前進上召諸臣諭曰、朕以噶爾丹侵擾喀爾喀、及外藩蒙古故秣馬厲兵、整軍運餉、分路進剿。曲盡籌畫。告祭天地、宗廟、社稷。務期剿滅噶爾丹而還。自兵丁以至廝役、無不思滅噶爾丹者。況爾大臣、俱係情願效力、告請從軍之人。乃不奮勇前往、逡巡退後、朕必誅之。不知爾等視朕為何如人。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親行仗劍、以建丕基。朕不法祖行事可乎。我師既至此地。噶爾丹可擒可滅、而肯怯懦退縮乎。且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與朕軍約期夾擊。今朕軍失約即還、則西路之兵、不可問矣。還至京城、何以昭告天地宗廟社稷乎。佟國維等、叩首謝罪。頃之。前遣往哨探護軍參領車克楚至、言噶爾丹未嚐遁去、仍在克魯倫。眾始曉悟。
戊戌。駕出汛界。至蘇德圖駐蹕
己亥。上駐蹕瑚魯蘇台察罕諾爾地方
辛醜。上駐蹕喀喇芒鼐哈必爾漢地方
壬寅。諭內大臣等、爾等營內、或哨口、或斥堠牧馬之處、終夜無使張燈舉火。違者定行治罪
癸卯。上駐蹕席喇布裏圖地方;諭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前行八旗前鋒兵、漢軍火器營、與四旗察哈爾兵、及綠旗兵。統領不可無人。著皇長子允禔、與爾前往統領行走。朕十九日、在今日所駐席喇布裏圖地方停留。其八旗前鋒、漢軍火器營、察哈爾兵、綠旗兵、俱著於拖陵布喇克地方停留、等候禦營;諭副都統吳達禪、禦營後五旗中、著正紅旗、明日近至禦營。聽上三旗都統指示紮營。其四旗、至禦營軍所過六七裏外、繞湖泊紮營
丙午。上駐蹕西巴爾台地方
丁未。先是、上遣侍衛喀瓦爾達等、至古爾班圖爾罕地方。潛覘敵哨。至是、喀瓦爾達等還。奏曰、臣等前後往踰巴爾代哈山。及清晨、至西方圖爾罕山上。適敵哨方到、於山上覓水。臣等向克魯倫視之。見其有煙。厄魯特在此是是戊申。喇錫回奏、統領正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及鑲紅旗小營兵、諸王大臣等議、臣等以為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至土喇之期尚早。若中路大兵、即行前進。使噶爾丹知皇上已至。旋即逃竄、便得脫矣。今視水草佳處、堪容八旗兵者、暫行屯駐。約計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至、然後前進。則噶爾丹之後、已為所截。因而夾擊之。於事有益。縱令噶爾丹依克魯倫河順流而去。自有盛京、烏喇、黑龍江等處兵在彼。而我大軍複抵克魯倫河、斷其歸路、亦複有濟。統領鑲紅旗兵皇三子允祉、領侍衛內大臣公福善等議、臣等以為大將軍伯費揚古奏稱、遲延五六日、初八日出翁金口東。今噶爾丹、見在巴顏烏闌近處。若待伯費揚古兵至、時日稍遲。恐賊聞風逃竄、亦未可知。即以中路大兵、剿滅賊寇、未為不足。既已近抵克魯倫河似應一麵移文、催西路之兵。一麵使賊不及為備、前往擊之。馬武回奏、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等議、應緩行以待大將軍之兵。都統公鄂倫岱等議、應即行進兵。得旨、著見在此營內議政大臣等議奏。大臣仍持前議口奏。得旨、至明日駐營處定奪;皇長子允禔奏、臣等於二十一日至拖陵。漢軍火器營、所帶宣鎮神功炮二十四門、因駕車騾匹已疲。於二十二日晚始至。又總兵官馬進良、白斌言所帶八十日糧、以二十日糧、留貯和爾博地方。見今已用五十日。若糧能接濟、不致稽遲。上命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料理火炮事務。大學士伊桑阿、查綠旗兵二十日口糧數目具奏
己酉。上駐蹕察罕布喇克地方
癸醜。乾清門一等侍衛馬武回奏、前營皇子大臣等議。皇上親統大兵、特為剿滅噶爾丹而出。又思遏賊歸路。調發西來二路兵俱至。正合皇上神謨。今兵力甚盛。正宜協力夾擊、剿滅噶爾丹。其遣使噶爾丹、及計大將軍伯費揚古等兵、近逼賊營、夾攻剿滅之處。俱候皇上乾斷。侍讀學士喇錫回奏、後營皇子、王、大臣等議。與議政大臣同。上諭議政諸臣、朕所統大軍、不勞而至。人逸馬肥。以此精銳、人思敵愾。寇雖十萬、朕將用策、親禦以擊之。一麵遣使往說。倘敵人力有餘、則聽與我戰。力不能及、則聽其走。但此寇若走、恐在我有追悔之意。議政諸臣奏曰、噶爾丹若走、則吾事已畢。當遣使往說。眾意合一上遂定遣使之議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五月
丙辰朔。上駐蹕拖陵布喇克地方。召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簡親王雅布、前赴大營。
庚申。上駐蹕阿敦齊陸阿魯布喇克地方。
辛酉。上於途次、諭科爾沁巴克什古爾貝勒、及一等侍衛喀第由等曰、古爾班圖爾罕等地方、有賊所設哨探。彼處有阿思哈圖山。爾等可在彼埋伏。賊必出阿思哈圖山、來窺我營。我軍前往追擒、爾等即行接應。是日、上駐蹕枯庫車爾地方;奉差護送多禪等、一等侍衛、喀瓦爾達等還。奏言、臣等五月初五日、到克魯倫河、不見敵人蹤跡。初六日黎明、有厄魯特丹濟拉、率千許人來、截取馬群。遂令侍讀學士殷紮納、帶厄魯特名俄齊爾者前去。殷紮納與言、我等係聖朝使臣、不得無禮。又厄魯特俄齊爾、告以聖上親來。將軍費揚古、亦下俄爾洪土喇而來。丹濟拉大駭失聲。遂領敕書、收兵急去。
壬戌。偵知噶爾丹所在。上躬率前鋒兵在前。諸軍鱗次翼張而進。兵威之盛、彌山遍野、不見涯際、整齊嚴密、肅然無聲。在途次、一等侍衛喀第由、遣人來奏、臣等奉旨前往阿思哈圖山探視。遇厄魯特數人、潛窺我軍營壘。遙見我等、倉皇逃遁。追至阿思哈圖山之東、遇巴克什古爾貝勒等、共追逐之。上笑曰、何必追逐。任其往報、亦足以破噶爾丹之膽也;駕至燕圖庫列圖地方。將駐蹕、地乏水。侍衛吳什、率鄉導等、過一平山。忽見泉源湧出、水極甘美、且充用有餘。上大喜。亟往視閱。立營掘壕。遂駐蹕於西巴爾台;中書阿必達等還。奏言、臣等進覓、噶爾丹蹤跡、遇厄魯特二十餘人、謂臣等曰、聞聖上親統大軍而來。乞暫緩師。噶爾丹在土喇、往返須數日。聖上敕書、已連夜送往矣。請留一使於此。俟覆本到、以便齎回。並發哈什哈二人、護送至燕圖庫列圖地方。上複遣紮薩克喇嘛彭素克格隆、偕阿必達、往諭厄魯特。汝等欲我緩兵、我師在此地乏水。明日到克魯倫河後、當再緩行。是日、密諭各營、安紮營壘如故、而營內悉徹去帳房。即禦營行幄幔城、亦俱不設。伏兵空壁以待。抵暮、上親巡視營伍。
癸亥。上以克魯倫河、為噶爾丹必爭之地。乃分布隊伍、躬在前鋒前行。於途次、率數人登高、執圓鏡遠望。見東有額爾德尼拖洛海山。西有山麓一帶、從巴爾代哈、迤邐接河岸隱見不甚明晰。上諭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達爾漢親王班第、喀爾喀車臣汗、納木紮爾王、西第西裏貝勒、盆楚克貝子曰、爾等各率爾屬下蒙古十許人、往據西方巴爾代哈山麓高處、佯作全軍從此經行之狀。敵人來犯、勿與之戰。誘之前來。敵若有備、則大兵爭先據河;中書阿必達、遣撥什庫諾爾布還。奏言、臣等至克魯倫河、厄魯特皆已去。視馬矢、似遁已二日。阿必達等、仍追蹤前去。駕抵克魯倫河。諭各隊領軍大臣曰、噶爾丹若據克魯倫河、我兵奪河交戰、猶稍費力。今觀其不於此拒戰、而竟逃竄、是自開門戶以與我也。除此地外、他處斷不能拒我軍。審其情形、必連夜逃遁矣。當輕騎急追之。是日、上駐蹕額爾德尼拖洛海地方克魯倫布隆。乃設哨卒。南向巴爾代哈、北向塔爾幾爾濟口、僧庫爾口、東向額爾德尼拖洛海、西向克魯倫河上流。內又立八旗防護;前鋒統領碩鼐、擒厄魯特至。言噶爾丹得釋回四厄魯特、問及黃幄布城網城進止。方信聖駕親來。今日親至北方孟納爾山、遙望大兵隊伍行。列規模。大驚曰、是兵從天而降耶。遂傳令眾人、盡棄其廬帳器械逃去。上命賜所擒厄魯特衣服。使撥什庫諾爾布、追送與兩使臣。又遣喀瓦爾達、往額爾德尼拖洛海、探視有無賊寇。
甲子。上親率前鋒兵、窮追噶爾丹。噶爾丹倉皇遁走。是後數日、沿途大獲所遺器械、帳房、食用等物。是日、距克魯倫布隆十八裏地方駐蹕。
乙醜。上駐蹕紮克寨地方;阿必達使撥什庫諾爾布還報。臣等到克勒河朔、見厄魯特下營處、盡毀其廬帳、棄其什物而走。上複遣垂喇克紮木素格隆、齎敕往諭噶爾丹。敕曰、朕惟治道、原期有益群生。朕親統大兵、欲與爾共議、俾群生享其利益。故至此與爾相近處、兩次遣使、其到否未知。爾何竟無一次遣人來也。朕為天下大一統之主。不肯罔人而行。已經屢頒諭旨。爾仍不信、逃遁而去。兵仗器皿、盡皆拋棄。爾所屬之人、乞降而來者甚多。爾生計迫蹙、朕所甚悉。爾前此無禮於朕使臣、朕皆置不問。將爾遺棄疾病之人、與來歸之人、盡皆收養。朕若存嗜殺之心、豈肯收養爾所屬之人。爾仍不信遁去。今西路大兵、已至巴顏烏闌。朕親統大兵、至克魯倫河。黑龍江、盛京、寧古塔等處大兵、皆會集於克魯倫河。又斷爾歸路之大兵、亦已至厄嫩巴爾濟地方。爾即欲遁去、安可得乎。朕不忍生靈之塗炭、故複遣使前來。並不欲將爾剿滅、出自至誠。賜爾緞十疋。著大喇嘛垂喇克紮木素格隆、為使前去。爾試反覆思之。若仍舊職貢而來歸順。可於丹濟喇、丹津鄂木布、杜噶爾阿喇布坦、三人中速遣一人來。為此特諭。
丙寅。上駐蹕克勒河朔。
丁卯。上駐蹕拖訥阿林地方。諭議政大臣等、噶爾丹逃竄已遠、沿途潰散。今應選兵裹糧、躡跡窮追。官軍米糧、所關甚重。兵丁所帶八十日口糧、日期將滿。於成龍所運米尚未到。若大兵前進、則距所運米太遠、回時糧餉必至窘匱。應使大兵迎糧而還。朕備有牛羊、斷然不致缺乏。西路大兵、亦由中路來。料理糧務甚要。著議政大臣等議奏。又諭、噶爾丹亡命奔逃、量已至巴顏烏闌矣。若我全軍追趕、似不能及。應選兵輕騎追逐。除喀瓦爾達所領前鋒二百外。其餘前鋒、盡行派出。滿洲火器營兵、及親隨護軍、亦盡派出。著追至巴顏烏闌。過巴顏烏闌以北、不必前往。諸王等所屬之人、若自有二十日口糧、不用官糧者、亦令同往。其同回之兵、但留其至拖陵所需五日之糧。將餘糧、著各旗大臣、親驗給與前進兵丁。議政大臣等議、噶爾丹震懾天威。內自潰亂、亡命逃竄。應選兵追討之處、上諭極為詳至、自應祇遵。得旨、依議;命領侍衛內大臣馬思喀、為平北大將軍。領兵追剿。都統巴渾德、齊世、護軍統領鄂克濟哈、為參謀。都統杜思噶爾、石文英、王永譽、噶爾瑪、李正宗、護軍統領蘇丹、蘇曷、桑遏、副都統達利善、莫爾渾、齊蘭布、孫徵灝、紮喇克圖、雷繼尊、孫渣齊、費仰古、禪穆布、喻維邦、巴賽、閑散宗室哈爾薩、副都統張所知等、俱隨征。
戊辰。上班師。駐蹕克勒河朔地方。是日清晨、五色雲見;諭議政大臣等、朕明日起程。前途水少、不能容八旗。應與大將軍馬思喀、為後勁之勢。著滿洲兵、各以四旗一日起行。其次著前鋒、及八旗漢軍、綠旗兵、一日起行。此兵著公長泰充將軍統領。學士嵩祝協理。凡伯費揚古、馬思喀、奏章。著先開視、再奏。朕所降旨、亦著開視。檄知兩大將軍、應行事宜、著酌量行之。
己巳。上駐蹕塔爾渾柴達木地方。
庚午。上駐蹕顧圖爾布喇克地方。
辛未。諭大將軍伯費揚古、爾於十三日、擊敗厄魯特噶爾丹之事、據厄魯特降人奔第來告。朕甚慰悅。自五月初八日、朕先士卒疾追五日。噶爾丹窘迫。拋棄器械、甲胄、鍋釜帳房等物、及羸病幼小、乘夜遁竄。朕親率大兵、追至拖訥山。再欲往追、因爾各路兵會合不遠、兩軍既會、需米甚多、恐致缺乏糧餉、關係重大。量此窮寇、以爾兵自西而來、此處又發兵夾攻、即可剿滅。於是朕統大兵、回迎糧米。以內大臣馬思喀、為大將軍。授之大兵、湊給二十日、糧隨以帶來牛羊、遣繼爾後。又趲運爾路兵糧、留內大臣明珠、於克勒河朔地方料理。朕又給發馬駝、充運糧之用、交與明珠、將見到米糧、陸續運至爾軍。運到汛界米糧甚多。爾還師時、由朕所行之路而來、則米糧不致缺乏也。
壬申。上駐蹕西拖陵地方。
癸酉。上駐蹕中拖陵地方。先是十三日、上諭近禦侍衛等曰、適朕心中、似有先機、西路官兵、今日必成功矣。至是捷報至。果於是日破噶爾丹。諸臣皆驚服、以為如神;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遣副都統阿南達奏捷。疏言、五月十三日、臣軍正向昭莫多。前遣躧探之布達等、至特勒爾濟口、見厄魯特蹤跡、遣人來報。臣等即令署前鋒統領碩代、副都統阿南達、阿迪等、率前鋒挑之。因厄魯特勢眾、碩代等且射且卻、誘至大軍。將及昭莫多。臣等令將軍孫思克、率綠旗官兵居中。京城、西安、滿洲漢軍官兵、察哈爾諸紮薩克蒙古就東方山之高處。右衛滿洲、漢軍官兵、大同總兵官康調元、綠旗官兵、喀爾喀紮薩克、就西方沿河布陣。謹遵聖上預授之策。令官兵皆步行。噶爾丹率賊萬許、向前逆戰。官兵奮勇、自未至酉、擊噶爾丹而大敗之。分行追逐、至特勒爾濟口、剿殺三十餘裏、斬首二千餘級、生擒百餘人、俘獲子女、駝馬、牛羊、兵器、什物無算。得旨嘉獎。下部從優議敘;上問阿南達交戰情形。阿南達奏曰、伯費揚古恐涉誇張、故於疏內皆約略言之。其實交戰處、斬賊三千餘級。其餘被創逃竄、死於山穀中者、屍骸枕藉生獲數百人。殺噶爾丹之妻阿奴、及賊之渠首甚眾。惟噶爾丹引數騎逃出。其零星逃散之賊、投降大將軍馬思喀者千餘人。據降人言、噶爾丹遁時、部眾多出怨言噶爾丹雲、我初不欲來克魯倫地方。為**喇嘛煽惑而來。是**喇嘛陷我、我又陷爾眾人矣。上問曰、西路大兵、若如前約、於四月二十四日至土喇、二十七日至巴顏烏闌、則更當何如。阿南達奏曰、誠若是、則賊無一得脫矣。上顧諸大臣曰、師行絕域、即奏膚功。皆上天眷佑。應先行叩謝。乃於行宮南門外、設香案。親率諸皇子、王、大臣官員、及外藩王、行禮。大學士伊桑阿、張玉書、恭捧諸王、大臣、文武官員、慶賀表、入奏。上曰、朕為中外生民之主綏輯海宇。愛養元元。惟以率土乂安為念。厄魯特噶爾丹、擾亂邊塞、心懷狡謀。逆天虐民、不容不行剿滅。朕親率大軍、遠出塞外、聲討有罪。噶爾丹聞風遁走。希圖幸脫。適與西路大兵相遇。大將軍伯費揚古等、奮勇力戰。大敗賊眾。擒斬無算。盡獲其人口牲畜。從此邊境寧謐、不煩遠事征討。四海蒼生、可共享昇平之福。朕心深切喜悅。於是諸皇子、在幔城內、諸王、及文武大小官員、外藩王、台吉、在幔城外、行慶賀禮;諭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等、爾等移文狹西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官等、將邊外邊內之多巴、西喇固爾等處、凡有噶爾丹所屬之人、即行收取。尚書圖納、習知地勢、著會同料理
甲戌。上駐蹕察罕布喇克地方;諭行在兵部、皇長子允禔、著留中拖陵、料理賞兵事務。彼處所留大臣甚少。著公長泰、侍郎常綬、學士嵩祝、前來協理。
乙亥。上駐蹕西巴爾台地方。
丙子。上駐蹕席喇布裏圖地方。
丁醜。上駐蹕烏喇爾幾地方。
戊寅。上駐蹕蘇德圖地方;諭行在兵部、自喀喇芒鼐以前、其草甚茂。著諭後營大臣、疲乏馬匹、不可遺棄、須從容牧養、務令前到。步行仆從、必加意撫恤、勿遺一人。前令步行仆從、所到驛站、給與飯食。今朕回鑾、途遇仆從人等問之、驛站並不給飯。著傳諭各驛站。自此以後、若遇步行仆從、務酌量給米遣發。至交與疲乏馬匹、必揀水草佳處牧放、回時交還本主。留皇長子允禔於大兵後、沿途稽察。如有違誤。察出定行正法、決不寬恕
己卯。上駐蹕科圖地方。
庚辰。上駐蹕塔爾奇喇地方;喀爾喀妻子老幼、齊集行宮東門、叩射再造之恩上諭曰朕君臨天下。統禦萬邦。本無分於內外。即絕域荒陬、皆吾赤子、一體眷念。厄魯特噶爾丹逆天肆虐、恃強陵弱、擄掠喀爾喀等國。朕不辭勞瘁、親統大兵、征伐剿滅。今厄魯特之禍靖、則朔方永清矣。爾七旗喀爾喀、自今以後、各自樂業、圖報國恩、以副朕家視天下至意。隨命原封貝子伊爾登濟農達禮等、以次入幔城進見。眾皆叩頭、歡呼遇歲。複賜茶及宴、賞銀幣衣服有差。自是以後、至獨石口。皆依此例。每日。王、貝勒、貝子、台吉等、來行宮外、慶賀朝謁、貢獻駝馬牛羊、不可數計。駕行時、男婦老幼、拜跪路旁、迎獻酒漿酥酪。沿途環擁。歡聲遍野;諭皇長子允禔、將散給軍糧事務、交明珠、於成龍、辦理。允禔即自中拖陵啟行回京。
辛巳。上駐蹕和爾和地方。
壬午。上駐蹕蘇勒圖地方。
癸未。上駐蹕察罕諾爾地方。
甲申。上駐蹕噶爾圖地方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六月
乙酉朔。上駐蹕昂幾爾圖地方。命理藩院檄青海薩楚墨爾根台吉等、諭以噶爾丹敗逃、及**喇嘛、已死九年、第巴匿之、假其言誑誘噶爾丹作亂之故。令探聽噶爾丹聲息。倘彼西走、即行擒解至噶爾丹女、嫁於博碩克圖濟農之子、並噶爾丹之人在青海者、悉令執送;諭戶部、工部、天氣炎熱。官兵進口時、沿途應備冰水、梅湯、香薷湯、以供眾人之飲。爾二部派官員、速行料理。
丙戌。上駐蹕揆宿布拉克地方。
丁亥。上駐蹕滾諾爾地方。
戊子。上駐蹕諾海河朔地方。是日、皇太子允礽、大學士阿蘭泰、戶部尚書馬齊、禮部尚書佛倫、迎駕。
己醜。上駐蹕獨石口。
庚寅。上駐蹕雕鶚堡。
辛卯。上駐蹕懷來縣。命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先回京師
壬辰。上駐蹕清河。命皇太子允礽、先回京師
癸巳。駕發清河。設鹵簿。皇太子、諸皇子、諸王、及在京文武大小官員、出郭外兵裏道旁跪迎。八旗護軍、驍騎、及近京閑散官員、士民工商、耆老男婦、夾道捧香跪迎。上由德勝門入。詣堂子行禮畢。回宮、詣皇太後宮、問安。
甲午。以蕩平噶爾丹、王以下、文武各官、行慶賀禮
丁酉。吏部議奏、大學士伊桑阿、理兵部事、不預嚴飭坐台官阿林、看護馬匹、致多倒斃。又不劾奏懲治。應革職。得旨、伊桑阿、著降三級。從寬免革職
癸卯。轉兵部右侍郎馬爾漢、為左侍郎。升內閣學士嵩祝、為兵部右侍郎。以原任兵部左侍郎朱都納、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以吏部左侍郎常書、為翰林院掌院學士。刑部右侍郎尹泰、為詹事府詹事。俱仍帶侍郎品級。
己酉。諭議政大臣等、副都統兼長史穆森、隨皇七子在鑲黃旗軍中。倨傲作勢。奏請已給兵丁之米、令伊執事人員支取。皇子日用之物、俱遲誤不給。其副都統長史職、俱革去。
辛亥。諭禮部、原任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女何舍裏氏、選入宮中。未經冊封、倐以疾逝。良用軫惻。今追封為平妃。應行禮儀、爾部察例議奏。
癸醜。皇長子允禔、遵諭自中拖陵、回至京師;**喇嘛使人戈尼爾羅卜贓帕克巴格隆等奉諭自西寧至京。上命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大學士伊桑阿傳諭曰:噶爾丹敗於烏闌布通、遁走之時、首頂威靈佛像、設誓雲。不但聖上屬下人民、即喀爾喀降人以外、再不敢複犯矣。去年又背誓、至克魯倫地方。殘害喀爾喀、掠我降人納木紮爾陀音。於是朕親統大軍往討。噶爾丹懼而奔遁、適遇我防禦之兵、誅殺過當。噶爾丹率數人逃竄。餘者盡降。厄魯特遂滅。厄魯特降人告曰、**喇嘛、久已脫緇矣。天下蒙古、皆尊奉**喇嘛。如**喇嘛身故、理宜報聞諸護法主、以班禪主喇嘛之教、繼宗喀巴之道法。乃匿**喇嘛之喪、指**喇嘛之名、唆誘噶爾丹。朕屢遣使問之。第巴皆不使與**喇嘛相見、偽居高樓之上以示之。第巴原係**喇嘛下管事人、朕優擢之、封為土伯特國王。乃陽奉宗喀巴之道法、陰與噶爾丹比。欺**喇嘛、班禪、而壞宗喀巴之法。前遣濟隆胡土克圖、至噶爾丹所、為噶爾丹誦經、選擇戰日。朕為眾生往召班禪、沮而不遣。朕無責**喇嘛、**汗、青海諸台吉之意。朕今遣使於**喇嘛。果**喇嘛尚在、則麵見朕使臣、曉諭噶爾丹、遵朕旨行。朕凡事俱略無介意。若仍誑我使人、不令相見。斷不輕止。至噶爾丹之誓、濟隆胡土克圖等、見在其地、問之豈有謬乎。今將遣使往彼。其來人或欲全歸、或欲數人先歸、爾等可詢明、隨其意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