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南書房外, 看著裏麵一溜兒的孫子,康熙眼睛一掃,覺得能看上的真的沒幾個,說實話並不是他不喜歡庶出的, 他自己本身就不是嫡出。不管嫡庶都是自己的孫子,在他心裏本是沒多大區別的,隻是庶出的孫子明顯沒有嫡孫的精氣神兒,他們自個兒都在抱團, 嫡庶似一條河隔著彼此,自個兒都立不起來,康熙也不想去管,康熙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去解決這些問題, 他孫子太多, 最重視的弘曄已經占據了他絕大部分的主意, 剩下的心思裏麵絕大一半也是被太子家的幾個小的牽住,實在分不住心神去在一起他的孩子, 最多對著老大家的德安多關注幾分, 其他的孫子能對上名字對他而言已經有些不容易。因為保成是他欽定的繼承人, 原本是為了保成位子的穩固所以才表現得更重嫡出,可保成跟弘曄也確實比其他的兒孫更優秀, 兒子們都是自己親生的,基本上都知道他們的能力跟秉性, 可是他的精力實在有限, 讓他沒辦法去關注其他的孫子們。
看到康熙進來校考兒孫, 上書房的師傅們都站在一旁,康熙難得沒有像往常那樣隻挑自己喜歡的問,而是從大到小一個個都問了幾個問題。
汗阿瑪/瑪法親自校考,皇子皇孫們全部被叫了過來,比起直郡王這些年長的從小就渴望被父親關注,小阿哥小皇孫們其實心裏大都是緊張害怕的,回答的好就罷了,一旦回答得不好,他們都不知道怎麽去麵對自己的額娘還有阿瑪
看他們或是緊張,或是雀躍……康熙心裏歎了口氣,這些孩子不說跟太孫沒得比,甚至比保他們小時候都差遠了,想到保清,老三他們幾個小的時候,再看看現在這些孩子,康熙覺得還是太子家的能看,保清家弘昱的也不錯,論學問比他阿瑪小時候還好,就是身子骨看著不硬朗,有些瘦弱,他記得保清小時候壯實的跟個小牛犢子,十歲那年竟然把布庫(摔跤)師傅撞翻了。老三家的弘晟太過嬌養,論學問比胤祉小時候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至於弘曦,便是對著自己這個汗瑪法都膽怯。老四家還未有人進上書房,老五家的弘升跟弘昱一年,除了身子骨比他英朗之外,其他完全不能比,更不提其他。老七家的弘曙、弘倬、弘昕不管是那方便都不突出,不知是被他們的額娘故意養成這樣,還是本性如此,康熙覺得之前對兒子們發的火完全沒錯,一個個把孩子都養成什麽樣兒了?
看完孫子再看兒子,康熙的臉色好了不少。不提胤裪、胤祥、胤禎幾個如今已經當值的阿哥,就是小十六十七十八幾個小阿哥也是虎頭虎腦,胤祿年紀雖小,但是也知道慕強,跟著弘曄對陣蒙古小世子的時候也是輸少贏多,年紀小的小十八看著也不拘謹……
內心深處康熙深覺得與嫡庶無關,到底還是自己幾個兒子不後悔養孩子,沒見送進皇家學院的宗室子弟比沒送的長進多了?
自己如今已經年過半百五十有四,按照保成夢中所見,自己還有十幾年的命,康熙活到這個年紀不畏死是不可能的,但是知道有十幾年到底讓他心裏沒有那麽著急,自古以來就沒有太多長壽的皇帝,按年紀算自己也算是佼佼者。康熙明白自己不可能一直保持這麽清醒,但比起那個不知是會被累死或者死於丹毒的老四,心裏更是明白生死之事由天不由己。如今已經知道大概時間對於自己而言已是蒼天眷顧。比起自己他心裏其實更在意保成的生死,按照他寫給自己的小冊子上不難推論,他比自己也晚不了多少。
有了弘曄這個變數,康熙對於未來會發生的事情雖看重,但也想要改變,比起那個還沒出現的弘曆,他更看重自己親自教養的弘曄,就算弘曄出現意外,康熙也不覺得自己機會選一個不遵父的弘曆,胤禛是如今是表妹的孩子,是他準備給太子的賢王,對老四不孝,康熙打心眼裏就有些不喜,更不要提他還打著自己的名號,以及那個所謂的老佛爺。若不是還想弘曆出生,康熙現在就像弄死鈕祜祿氏。
想到這裏,康熙覺得給老四選繼妃定要多加注意,務必選一個通透姑娘,多生兩個,至於瓜爾佳氏若是再從她嘴裏掏不出什麽,還是真的沒了的省心,也省的保成多想。
正如胤礽所想,按照如今康熙對他的在意,以及他們父子間如今感情,康熙在得知他似真似假的經曆後根本沒有懷疑,若非有瓜爾佳氏這個異數的存在,胤礽本沒有想到把未來告訴康熙,可有了瓜爾佳氏,有了自己,有了芸珊跟德赫,未來不知還有誰,胤礽直接從源頭上解決這件事。
但這件事他並未告訴妻兒,不像他們操心,抱著茉雅琪,看她額娘在她剛長上來的小揪揪上綁著精致的絹花,小辮子隨著她跟自己說話的神態一晃一晃的煞是可愛,胤礽忍不住有些心化,他雖疼兒子,可更寵女兒,今生唯一的女兒更是他的心頭肉。如今朝堂的事情,他的權利有限,可能做的事情卻不少,奏折大半也是自己批的,這輩子他跟汗阿瑪沒有裂痕,父子感情尚好,朝堂上的事情,康熙對他很是溺愛,朱事皆未隱瞞,政事上多是引導為主。現在的汗阿瑪主要還是全力培養自己,並未有戒心。隻是不知這件事後,兩人之後會走到哪一步,胤礽心裏其實是有些不確定的。
康熙得知胤礽的經曆後,心裏有些不舒服,不管如何,這孩子能在‘看到’自己被兩廢兩立,幽禁致死的情況下,對自己這個阿瑪依舊如故,康熙就覺得對他有些虧待,恨不能傾盡全力的補償一番……
這兩年朝中頗為平靜,康熙因為胤礽進獻的小冊子,將注意力往兒孫方麵加強了一番,不僅對著年幼的兒孫,就是胤褆等人也是多番校考敲打。
康熙對皇子們的功課想來就很看中,上書房誦一百二遍,寫一百遍,就是他定下的。康熙八歲即位,在親政之前,有四大臣輔政,所以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習,學習文化之餘還要接受孝莊皇太後的巡回跟安排,康熙本身對於讀書這件事就是相當看重的,很是勤奮認真,不僅博覽群書,甚至習作文章,臨摹書法,勤奮到身邊的保母擔心他的身體將書本藏起來,他都不肯休息還要把書找回來繼續讀。就是孝莊皇太後當初也覺得他過於勤奮。
康熙從小就知道要掌握帝王的治國之道,就必須多學多看,也因此對於兒孫的功課非常看重,上書房一年隻有元旦、端陽、中秋、萬壽、自壽這五日假期。這是康熙定下的,在胤褆、胤祉等大些的阿哥們小時候,包括胤礽在內,都是如此嚴格要求的。也因此即使最不好學的胤誐其實功課也比一般的秀才舉人強的多,可他現在卻發現不知何時,上書房的規矩變得鬆散了。
包括弘昱在內的小阿哥們或多或少都會因為生病等原因請假,康熙是個恨人,他幼時讀書累到吐血,四書五經都能倒背如流,現在看著小皇子小黃孫們的學識不如期待,直接命太醫院安排了幾個太醫駐守上書房,除非病到起不了身,都不準請假,便是請假,也要日日診脈,甚至病愈還要加倍補上之前的功課。
康熙並沒有批評任何一個小阿哥跟小皇孫,但是他明顯的不滿還是令諸位皇子皇孫害怕不已,除了弘昱幾個寥寥無幾獲了稱讚的,上書房的氣氛一下子壓抑了許多,諸位師傅也都是戰戰兢兢的努力上課,諸位皇子皇孫也因此都更加刻苦努力。
可不管康熙怎麽安排,看著太孫都遊刃有餘的樣子,還是另康熙心中頗為得意,在他看來,不管是胤礽小時候,還有弘曄都是因為他親自教導,才能在學識跟聰慧方便碾壓其他的皇子皇孫。
子孫不濟,是康熙從胤礽給的小冊子上總覺出來的大清逐漸衰敗的原因之一,就算他再自得自己教導出優秀的太子太孫,可也知道生死有病,自己不可能繼續教導接下來的儲君。西方的窺視,內部的腐朽,旗人的腐敗……康熙做了這麽多年皇帝,自然知道不可能一下子立馬都改變,凡事徐徐圖之,一點一點,他相信隻要抓住最基本的,大清的命運總能改變。
想通之後,根據小冊子上的記載,康熙下了幾條政命,皆交給太子全權處理,同時也逐漸開始著手旗人的改變。
之前皇家學院就改變了一部分的旗人子嗣,但是並非全部,康熙如今大權在握,朝中甚少有敢反抗的,也因此很多胤礽原本想要以後推行的政策有條不紊的被推行了。
/">/a>)
看到康熙進來校考兒孫, 上書房的師傅們都站在一旁,康熙難得沒有像往常那樣隻挑自己喜歡的問,而是從大到小一個個都問了幾個問題。
汗阿瑪/瑪法親自校考,皇子皇孫們全部被叫了過來,比起直郡王這些年長的從小就渴望被父親關注,小阿哥小皇孫們其實心裏大都是緊張害怕的,回答的好就罷了,一旦回答得不好,他們都不知道怎麽去麵對自己的額娘還有阿瑪
看他們或是緊張,或是雀躍……康熙心裏歎了口氣,這些孩子不說跟太孫沒得比,甚至比保他們小時候都差遠了,想到保清,老三他們幾個小的時候,再看看現在這些孩子,康熙覺得還是太子家的能看,保清家弘昱的也不錯,論學問比他阿瑪小時候還好,就是身子骨看著不硬朗,有些瘦弱,他記得保清小時候壯實的跟個小牛犢子,十歲那年竟然把布庫(摔跤)師傅撞翻了。老三家的弘晟太過嬌養,論學問比胤祉小時候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至於弘曦,便是對著自己這個汗瑪法都膽怯。老四家還未有人進上書房,老五家的弘升跟弘昱一年,除了身子骨比他英朗之外,其他完全不能比,更不提其他。老七家的弘曙、弘倬、弘昕不管是那方便都不突出,不知是被他們的額娘故意養成這樣,還是本性如此,康熙覺得之前對兒子們發的火完全沒錯,一個個把孩子都養成什麽樣兒了?
看完孫子再看兒子,康熙的臉色好了不少。不提胤裪、胤祥、胤禎幾個如今已經當值的阿哥,就是小十六十七十八幾個小阿哥也是虎頭虎腦,胤祿年紀雖小,但是也知道慕強,跟著弘曄對陣蒙古小世子的時候也是輸少贏多,年紀小的小十八看著也不拘謹……
內心深處康熙深覺得與嫡庶無關,到底還是自己幾個兒子不後悔養孩子,沒見送進皇家學院的宗室子弟比沒送的長進多了?
自己如今已經年過半百五十有四,按照保成夢中所見,自己還有十幾年的命,康熙活到這個年紀不畏死是不可能的,但是知道有十幾年到底讓他心裏沒有那麽著急,自古以來就沒有太多長壽的皇帝,按年紀算自己也算是佼佼者。康熙明白自己不可能一直保持這麽清醒,但比起那個不知是會被累死或者死於丹毒的老四,心裏更是明白生死之事由天不由己。如今已經知道大概時間對於自己而言已是蒼天眷顧。比起自己他心裏其實更在意保成的生死,按照他寫給自己的小冊子上不難推論,他比自己也晚不了多少。
有了弘曄這個變數,康熙對於未來會發生的事情雖看重,但也想要改變,比起那個還沒出現的弘曆,他更看重自己親自教養的弘曄,就算弘曄出現意外,康熙也不覺得自己機會選一個不遵父的弘曆,胤禛是如今是表妹的孩子,是他準備給太子的賢王,對老四不孝,康熙打心眼裏就有些不喜,更不要提他還打著自己的名號,以及那個所謂的老佛爺。若不是還想弘曆出生,康熙現在就像弄死鈕祜祿氏。
想到這裏,康熙覺得給老四選繼妃定要多加注意,務必選一個通透姑娘,多生兩個,至於瓜爾佳氏若是再從她嘴裏掏不出什麽,還是真的沒了的省心,也省的保成多想。
正如胤礽所想,按照如今康熙對他的在意,以及他們父子間如今感情,康熙在得知他似真似假的經曆後根本沒有懷疑,若非有瓜爾佳氏這個異數的存在,胤礽本沒有想到把未來告訴康熙,可有了瓜爾佳氏,有了自己,有了芸珊跟德赫,未來不知還有誰,胤礽直接從源頭上解決這件事。
但這件事他並未告訴妻兒,不像他們操心,抱著茉雅琪,看她額娘在她剛長上來的小揪揪上綁著精致的絹花,小辮子隨著她跟自己說話的神態一晃一晃的煞是可愛,胤礽忍不住有些心化,他雖疼兒子,可更寵女兒,今生唯一的女兒更是他的心頭肉。如今朝堂的事情,他的權利有限,可能做的事情卻不少,奏折大半也是自己批的,這輩子他跟汗阿瑪沒有裂痕,父子感情尚好,朝堂上的事情,康熙對他很是溺愛,朱事皆未隱瞞,政事上多是引導為主。現在的汗阿瑪主要還是全力培養自己,並未有戒心。隻是不知這件事後,兩人之後會走到哪一步,胤礽心裏其實是有些不確定的。
康熙得知胤礽的經曆後,心裏有些不舒服,不管如何,這孩子能在‘看到’自己被兩廢兩立,幽禁致死的情況下,對自己這個阿瑪依舊如故,康熙就覺得對他有些虧待,恨不能傾盡全力的補償一番……
這兩年朝中頗為平靜,康熙因為胤礽進獻的小冊子,將注意力往兒孫方麵加強了一番,不僅對著年幼的兒孫,就是胤褆等人也是多番校考敲打。
康熙對皇子們的功課想來就很看中,上書房誦一百二遍,寫一百遍,就是他定下的。康熙八歲即位,在親政之前,有四大臣輔政,所以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習,學習文化之餘還要接受孝莊皇太後的巡回跟安排,康熙本身對於讀書這件事就是相當看重的,很是勤奮認真,不僅博覽群書,甚至習作文章,臨摹書法,勤奮到身邊的保母擔心他的身體將書本藏起來,他都不肯休息還要把書找回來繼續讀。就是孝莊皇太後當初也覺得他過於勤奮。
康熙從小就知道要掌握帝王的治國之道,就必須多學多看,也因此對於兒孫的功課非常看重,上書房一年隻有元旦、端陽、中秋、萬壽、自壽這五日假期。這是康熙定下的,在胤褆、胤祉等大些的阿哥們小時候,包括胤礽在內,都是如此嚴格要求的。也因此即使最不好學的胤誐其實功課也比一般的秀才舉人強的多,可他現在卻發現不知何時,上書房的規矩變得鬆散了。
包括弘昱在內的小阿哥們或多或少都會因為生病等原因請假,康熙是個恨人,他幼時讀書累到吐血,四書五經都能倒背如流,現在看著小皇子小黃孫們的學識不如期待,直接命太醫院安排了幾個太醫駐守上書房,除非病到起不了身,都不準請假,便是請假,也要日日診脈,甚至病愈還要加倍補上之前的功課。
康熙並沒有批評任何一個小阿哥跟小皇孫,但是他明顯的不滿還是令諸位皇子皇孫害怕不已,除了弘昱幾個寥寥無幾獲了稱讚的,上書房的氣氛一下子壓抑了許多,諸位師傅也都是戰戰兢兢的努力上課,諸位皇子皇孫也因此都更加刻苦努力。
可不管康熙怎麽安排,看著太孫都遊刃有餘的樣子,還是另康熙心中頗為得意,在他看來,不管是胤礽小時候,還有弘曄都是因為他親自教導,才能在學識跟聰慧方便碾壓其他的皇子皇孫。
子孫不濟,是康熙從胤礽給的小冊子上總覺出來的大清逐漸衰敗的原因之一,就算他再自得自己教導出優秀的太子太孫,可也知道生死有病,自己不可能繼續教導接下來的儲君。西方的窺視,內部的腐朽,旗人的腐敗……康熙做了這麽多年皇帝,自然知道不可能一下子立馬都改變,凡事徐徐圖之,一點一點,他相信隻要抓住最基本的,大清的命運總能改變。
想通之後,根據小冊子上的記載,康熙下了幾條政命,皆交給太子全權處理,同時也逐漸開始著手旗人的改變。
之前皇家學院就改變了一部分的旗人子嗣,但是並非全部,康熙如今大權在握,朝中甚少有敢反抗的,也因此很多胤礽原本想要以後推行的政策有條不紊的被推行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