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鬧一番過後,張正書又回到了正題:“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去找工匠。同時,要在技校開設造船分科,招羅船員,不管是綱首,還是副綱、雜事、火兒、梢工、貼客、招頭、碇手、作頭……隻要符合條件的,都可以招募。然後再讓他們手把手教授航海技巧,隻要是想學的,都能招收學徒……”


    羅列了一大堆事情之後,張正書自己都覺得十分麻煩,頭都大了。


    曾瑾菡也看出來了:“郎君,你把攤子鋪得這般大,你是想長留在杭州城裏麽?”


    張正書也苦惱:“要不讓你爹的,我的老丈人騰出一些船員來?反正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還給他們高工錢哩!”


    “這個倒是沒關係,可沒有個人幫你看著這裏的攤子,你是真的不回汴京城了嗎?”曾瑾菡覺得十分訝異,她這個郎君能忍受得住“寂寞”?要知道,汴京城裏還有“天下第一行首”李師師,她的郎君舍得如此佳人?


    “汴京城是要回去的,我還向趙……咳咳,官家下了保證書,要擺弄好黃河的。但是這造船一事也事不容辭啊?”張正書覺得有些為難了,人才到用的時候才嫌少啊!而且,他向來要求,這人才不能“外行領導內行”,這麽一來就更難尋找了。


    “這個倒是容易……”


    曾瑾菡偷笑道,“郎君,我有個法子,你要不要聽?”


    張正書知道這個小妮子智商超群,想是想到了什麽妙計,連忙高興地問道:“好娘子,你快說說,是個什麽法子?”


    滿足了虛榮心的曾瑾菡,低聲說道:“郎君,你瞧我那五叔怎麽樣?”


    “曾五叔?”張正書一愣,“你是說,讓他來替我管理這個造船作坊?”


    “不錯,當初就是曾五叔幫我爹爹看著造船的,倒是很有經驗。一般的造船匠,都瞞不過他的眼睛。再加上他在江河湖海上都走過,行船經驗那是無人能及。再加上他是綱首,那甚麽是他不會的?有了五叔,你還愁沒有綱首、副綱、雜事、火兒、梢工、貼客、招頭、碇手、作頭……?”


    聽了曾瑾菡的話,張正書眼睛一亮:“大才啊!如果曾五叔願意幫我管理造船作坊,再培養好些個船員,我願意給他一月兩百貫的工錢!”


    張正書是很尊重人才的,聽了這麽高的工錢,曾瑾菡都嚇了一跳:“郎君,你不會瘋了吧,給五叔這麽多錢?”


    “姝兒,且不說曾五叔是咱們的親戚,再說了曾五叔的才能,那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一個月兩百貫的工錢,並不多。”張正書說道,“像在我那技校裏,一個八級的工匠,工錢起碼也在兩百貫了。更何況,沒有足夠的金錢,曾五叔怎麽可能過來跟我做事?要是給你爹爹知道我給這麽點錢你曾五叔,肯定是不會放人的……”


    曾瑾菡卻搖了搖頭,說道:“郎君,你有所不知。曾五叔因為長期跟水打交道,每到陰雨天時,全身關節疼痛難忍。這些年來,越發嚴重了。今年年關的時候,曾經一病不起,連走路都難。這一次曾五叔回杭州城,就是回來養病的。等收完絲綢,他就不隨船隊回汴京城了。”


    張正書大喜過望:“這樣好啊!”


    “你這人,還有沒有良心啊,五叔都這樣了,你還說好?”曾瑾菡皺眉,撇著嘴說道。


    張正書連忙解釋道:“我是說,曾五叔留在杭州城好啊,江南養人,是養病的地方。順便嘛,也幫我看著這造船作坊,訓練幾個小兔崽子,讓他們成為合格的船員……”


    “你的如意算盤倒是打得很好!”曾瑾菡風情萬種地白了張正書一眼,“我可以給你說說,成不成看五叔的意思。其實,五叔也不想閑下來,但年關時那場病,確實讓我爹爹心生不忍,才狠心給了一筆安家費,讓五叔回杭州的……”


    張正書也知道,這風濕骨病,平日裏看起來和正常人沒啥兩樣。可一到風吹雨打,陰雨天氣時,那關節骨頭好似被千根萬根針紮一樣,用痛入骨髓來形容,就再貼切不過了。就好像後世的漁民,靠水而居,濕寒入骨,風濕骨病那就是伴隨一輩子的病魔,驅趕都驅趕不掉。別說在宋朝了,即便是在後世,治療風濕骨病的特效藥也是一個都沒。最難忍的時候,隻能靠吃止痛片來抵擋過去。


    張正書前一世是南方人,家中也有長輩得了這種如附骨之蛆的風濕病,看著他們強忍痛楚的模樣,張正書也是於心不忍。可這種病,用西醫治不好,用中醫也隻是緩解罷了。


    “曾五叔想必也閑不下來的人,他一閑下來,怕這病就更難忍了……”


    張正書知道中國人的性子,是非常勤勞的。隻要還能動,退休?那是不可能的事。隻要還動得了,那就得勞動。


    在後世,張正書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一個歐洲人來到中國工作,同事都很驚訝,中國工資不算高,為什麽不留在歐洲?那歐洲人回答說,因為他是一個工作狂,因為工作太勤奮被開除了,在歐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類似的笑話還有:一個日本人到中國工作,一見麵就說他是一個工作狂,最喜歡加班。結果一周後,這個日本人怒斥這家公司:你們這麽加班是不人道的!


    雖然隻是笑話,但中國人的勤勞可見一斑。


    其他不說,看看正史上散布世界的華人就知道了,比如東南亞國家,有不少是華人占據了經濟命脈的。即便是在米國,華人也憑著勤勞打拚出了一片天地。


    勤勞是有基因,在中國古代,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是活不下去的!為了生存,大部分中國人都是非常勤勞的。


    曾五叔曾懋自然也不會例外,即便他隻是一個綱首。可犁耕海外也好,耕種田地也好,都是需要勤勞的。不勤勞,不去奮鬥,難道天會掉餡餅給你吃?


    所以,張正書能理解曾懋的心態,也隱隱約約明白了為何這幾日曾懋這麽用心地在收購絲綢。


    再過兩日,曾懋還會親自到明州去收購絲綢。這樣的勞動強度,張正書是自愧不如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好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依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依雨並收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