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正書這話,蘇熙也是半信半疑。這個六分儀什麽的,雖然是蘇熙做出來的,但覺得這個六分儀怪模怪樣的,也不知道是什麽。


    “這個甚麽六分儀,有何用?”蘇熙十分不解,“難道這六分儀,還能有望遠鏡一樣的效用不成?”


    要知道,這六分儀上麵也是有透鏡的,還有一個小望遠鏡。


    “比望遠鏡有用多了——我是說在海麵上,它能幫助我們定位。”張正書嘿嘿地說道,“劉大哥,把我帶來的那個球拿出來……”


    “球?定位?”


    蘇熙滿頭霧水,連曾瑾菡都不知道張正書在弄些什麽東西。不過,比蘇熙好一點的是,曾瑾菡知道那個球指的是什麽。


    很快,劉忠就把一個精致的地球儀拿了出來,這是張正書在閑暇的時候,讓能工巧匠做出來的。雖然是木質的,卻轉動如意,不會有雜音。上麵的圖案,線條,都是張正書親手一筆一筆畫出來的。隻要熟悉地圖的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疆域圖了。


    “這個是地球儀,我之前跟你說過了,我們腳下是一個球。這個,就是我們的大地。”張正書淡淡地說道,卻把一旁的彩袖啊、史陌、劉忠他們震得不輕。


    “嗬嗬,你是在說笑罷!”


    彩袖是第一個不相信的。


    然而,張正書直接無視了她,科普這東西,他做一次就夠了,兩次都嫌多。蘇熙卻知道,利用類比的思維,太陽是個球,月亮也是個球,那腳下的大地也應該是個球才對。所以,蘇熙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說法。


    曾瑾菡卻拉著彩袖,說道:“彩袖,郎君說得是對的。你看那遠處的帆船,駛來的時候,是不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這就代表著,我們眼睛看到的是平麵,而大地卻是個圓球啊!”


    彩袖還是不相信,張正書卻不管她能不能跟得上思維,對蘇熙說道:“這個六分儀,需要配合經緯度使用。這個地球儀上麵橫線,叫做維度;豎線,叫做經度。兩者交匯的地方,就能確定我們所在的位置了。六分儀,就是輔佐我們確定位置的工具。首先,我們拿著這個六分儀,然後轉動指標鏡,讀出天體的高度角。接著,讀出某個星星上中天時的地平高度,比如北極星,比如太陽。然後根據這個星星在赤道的坐標,代入公式,就能得到我們所處的位置了……”


    張正書親手操作了一遍,彩袖好奇心起,湊過來一看,滿頁紙上都是奇奇怪怪的符號,她一個都看不懂!


    “裝神弄鬼!”


    彩袖啐了一聲,十分不屑的樣子。


    然鵝,曾瑾菡卻驚訝地說道:“郎君,這個公式是餘弦、正弦公式?”


    “嗯嗯,推導過程比較複雜,是這樣的……”


    張正書也知道,曾瑾菡是天才,當即從係統中抄了推導過程出來,曾瑾菡隻看了幾眼,再心算了一下,臉上露出了崇拜的神色道:“郎君,這太神奇了,也就是你能想得到啊!”


    做文抄公多了,張正書也難得臉紅了一下。說實話,這個六分儀的原理是牛頓先提出來的,又經過了無數人的補充,一直把最大測量角度從九十度提升到了一百四十四度。可張正書呢,隻是拿來這麽一用,六分儀就成了他的“發明”了。張正書再厚臉皮,都要慚愧一下啊!


    蘇熙也終於想明白了原理,高興得跳了起來:“小官人,你這六分儀是神器啊!今後,隻要有海船,有這六分儀,天下之大,海再寬廣,哪裏去不得?”


    張正書卻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能。”


    “甚麽?”蘇熙不太明白,“為何不可能?”


    張正書苦笑道:“若是不把新算術推廣,有多少人能像你們幾個一樣,把這六分儀吃透?”


    聽了這句話,蘇熙愣住了,曾瑾菡的小腦袋卻轉得飛快:“所以,這就是郎君建立航海技校的緣故罷!”


    “沒錯,要想推廣六分儀,就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特別是天文知識,地理知識和算數知識。沒有這些基礎知識,別說擺弄這個六分儀了,就算把所有東西放到他們麵前,他們也隻當是‘奇技淫巧’啊!”說著,張正書瞟向了彩袖,這個小妮子,還想跟他玩手段?


    彩袖鬧了個大紅臉,也沒興致逗留了,冷哼一聲,扭身就走回了船艙裏。


    曾瑾菡卻不依了:“郎君!”


    “誒,我說的是實話啊,這世界變化得那麽快,不學習怎麽跟得上?”張正書很“無辜”地說了一句。


    曾瑾菡也知道,張正書雖然做法有點問題,可道理確實是這樣的。別說彩袖了,就算是她自己,理解起來都有點困難。從理解到熟練運用,起碼要經過幾天的練習才行。如果一個宋人,沒有接觸過算數,沒有接觸過地圓說的,他能理解這個六分儀怎麽使用嗎?


    用“任重道遠”來形容這個六分儀的前途,是再合適不過了。


    別說曾瑾菡了,連蘇熙他都看出來了。瞧瞧旁邊的史陌、劉忠,聽得一頭霧水的模樣,他就知道六分儀的推廣不易。


    “小官人,那你的打算是……?”蘇熙有點不明白張正書到底想怎麽做。


    張正書笑道:“以小明你現在的水平,還不能短時間內教出幾個徒弟嗎?”


    蘇熙愣住了,還沒回過神來,張正書就繼續說道:“在明州,我們也會逗留一段時間的。然後,我們再去福建路,再到廣南東路去。所以,小明你有充裕的時間,把知識傳授下去。挑選幾個聰明的孩子,隻需要教兩三天,按照公式套進去,這六分儀不就會用了嗎?”


    “這個法子好!”曾瑾菡是以為別人都是她,隻要看一眼就知道怎麽用六分儀了。殊不知,普通人要學會六分儀,沒有個把月都不成的!


    張正書也不說困難,反正隻要六分儀好用,總歸是有人削尖腦袋想要弄明白的。


    再說了,張正書已經決定了要走海路到福建、廣東去,還怕在路上教不會幾個人用六分儀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好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依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依雨並收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