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誘之以利。”張正書沉聲說道,“你有渠道,弄到夏國的羊皮嗎?”
“羊皮?!”
周銘不明所以,“小官人,你這個時候,還想收羊皮嗎?”
“對,這會怕是要出點血才行了。”張正書苦笑道,“黨項人沒別的東西,羊皮肯定是挺多的。再加上宋夏交戰,貿易停止了,黨項人手中的羊皮貿易肯定受到了衝擊。也就是說,他們因為糧食問題,不得不宰殺羊隻來做口糧,那麽羊皮價格會很低。這樣一來,我在汴京城裏高價收購羊皮,那些商賈見到有錢賺了,自然會再次販運糧食到西北了。”
周銘一愣:“可如此一來,小官人你要吃大虧的啊!”
“些許錢銀罷了。”張正書倒是不覺得他會怎麽虧本:“羊皮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若是有羊毛,那就更好了。”
笑話,養羊的就沒虧過錢。羊渾身上下都是寶,尤其是羊的皮毛。用羊皮製作羊皮褥子,毛短的可以做鞋裏、長毛的可以做椅子靠背、灘羊皮可以做衣裳、做床上用品等。羊毛可以做毛氈、羊絨、毛線、羊絨服裝等等。
張正書在前一世上大學的時候,某個室友說大學學費太貴了,家裏賣了好幾頭羊,張正書和室友們聽了覺得挺心酸的,大學四年都很照顧他。後來張正書畢業了去他家玩,才知道他家養了三四千頭羊。
瞧瞧看,大學的學費幾隻羊就有了,可見這羊有多貴了!
宋朝的羊,一隻都超過了十貫錢!
現在宋夏大戰,羊價還在拚命往上漲,一隻都快要二三十貫錢了,價錢足足翻了番!宋朝的羊毛加工業也還算發達,最起碼能製成各種各樣的羊毛產品。當然了,張正書最在意的,還是羊皮。羊皮的用處太多了,甚至還有戰略用途。別的不說,如果大宋有了足夠多的羊皮,還怕在冬天打仗嗎?
“小官人,那要用什麽來換黨項人手中的羊皮呢?”
周銘苦笑道,“這基本不可能啊!”
“有什麽不可能的,黨項人現在快窮瘋了,也快要餓肚子了,你給他什麽他都會要的。再說了,那些商賈會不偷偷把糧食賣給黨項人麽?”張正書對那些商賈的不報什麽希望,都是見利忘義之輩,怪不得曆朝曆代都不待見他們。
“這倒是……”周銘沉吟了一番,覺得十分有道理。“隻不過,我也找不到這樣的門路……”
“……”
好吧,張正書無語了。
“那就隻能做更虧本的生意了,周銘,你組織商隊,運送糧食到西軍吧。”張正書歎了口氣說道,“順便看看那裏的大棗成熟沒,可以販運回來賣。再不濟,我們釀成棗酒,也是可以的……”
周銘點了點頭,說道:“但……西北有大棗麽?”
“去年我不是派人去那邊種了麽?”
“但也不可能這般快就能結果罷?”
“放心,那邊會有的。即便沒有,也能買些大黃、枸杞、甘草、麝臍、羱羚角、柴胡、蓯蓉、紅花和蜜蠟等等,反正有什麽就買什麽回來,不能走空。回來之後,放到超市裏賣就行。有我們介入,西軍應該還能撐一段時間。虧錢不重要,反正也還能虧得起……”張正書無奈地說道,碰到這麽一個朝廷也是很無語的。
周銘領命而去後,張正書陷入了沉思之中。
說實話,張正書對西夏也嚴重估計不足,以為內訌重重的西夏會不堪一擊。不曾想到,宋朝的軍隊更加不堪一些,連這樣的對手都無法打贏。但張正書認為,這不是戰爭的問題,而是民心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西夏和契丹一樣,是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的,哪怕西夏貴族個個都會說漢話,寫漢字,也讀漢人的書籍。但是,他們的官方文字和語言,都是西夏字和西夏語。再加上黨項人的習俗不同於漢人,他們有仇必報,如果和別人結下了梁子,那這個仇是非報不可的。在大仇未報之前,他們蓬頭垢麵,不穿鞋子不吃肉,表示不殺仇人就不過正常人的生活。漢人有句話叫做“有仇不報非丈夫”,西夏也有句諺語叫:“吃十袋美果也得報仇,有十個女兒不算有後”,意思大概是一樣的。
這樣的一個民族想要征服他們,就要全方位地使用手段。
文化入侵,爭奪民心,離間……
反正能用的手段都要用上,才有可能瓦解西夏。
不然的話,張正書都不認為宋朝能滅得掉西夏,因為宋朝太過仁慈了。或者說,宋朝太過天真了,以為隻取河套,西夏人就會放棄的。殊不知,西夏人性烈得連婦女都會上戰場,還有一支女兵叫做叫“麻魁”,打起仗來和男人一樣悍不畏死!
這樣的一個民族,是很可怕的。
唯有文化入侵,誘之以利,離間……才能把這樣一個國家瓦解掉。說實話,西夏境內有六成以上是漢人,如果把這些漢人都勸回大宋,那麽西夏就不戰自潰了。
“唉,想這麽多也沒用。反正趙煦頭鐵,就讓他繼續打吧。現在占著橫山也好,起碼黨項人失去了一個糧食重要產地,他們的糧食就更加緊缺了。”
張正書把自己稀奇古怪的念頭拋諸腦後,又琢磨起見趙煦的情景來:“瞧趙煦的樣子,不像是要掛的人啊?最多隻是虛弱罷了。難道正史上的趙煦,真的是在和女人嘿咻的時候死的?”
這件事張正書不得不考慮了,因為按照正史的軌跡,趙煦最多隻有幾個月的壽命了。正史上,趙煦是在明年的一月駕崩的。
接下來,就應該是趙佶登基為帝的。
張正書和趙佶有過牙齒印,他不相信趙佶會不記得。如果不處理好這件事,怕是趙佶坐穩了皇位後,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他。額,好像還有個章惇?反正怎麽樣都好,張正書知道自己是上了趙佶的黑名單的。
“趙佶一上台,攻夏的事情很快就會停止,然後議和,說不定西軍還會退出橫山。唉,崽賣爺田心不疼,也難怪他做了亡國之君。”張正書歎了口氣,雖說不能拘泥於一城一池之得失,可有些戰略要地,確實是不能放棄的,比如橫山。橫山有多重要?西夏沒了橫山,產糧要少八分之一,最好的養羊地也沒有了,產鹽地也去了一半。這樣的地方都能放棄,隻能說統治者都是豬!
“羊皮?!”
周銘不明所以,“小官人,你這個時候,還想收羊皮嗎?”
“對,這會怕是要出點血才行了。”張正書苦笑道,“黨項人沒別的東西,羊皮肯定是挺多的。再加上宋夏交戰,貿易停止了,黨項人手中的羊皮貿易肯定受到了衝擊。也就是說,他們因為糧食問題,不得不宰殺羊隻來做口糧,那麽羊皮價格會很低。這樣一來,我在汴京城裏高價收購羊皮,那些商賈見到有錢賺了,自然會再次販運糧食到西北了。”
周銘一愣:“可如此一來,小官人你要吃大虧的啊!”
“些許錢銀罷了。”張正書倒是不覺得他會怎麽虧本:“羊皮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若是有羊毛,那就更好了。”
笑話,養羊的就沒虧過錢。羊渾身上下都是寶,尤其是羊的皮毛。用羊皮製作羊皮褥子,毛短的可以做鞋裏、長毛的可以做椅子靠背、灘羊皮可以做衣裳、做床上用品等。羊毛可以做毛氈、羊絨、毛線、羊絨服裝等等。
張正書在前一世上大學的時候,某個室友說大學學費太貴了,家裏賣了好幾頭羊,張正書和室友們聽了覺得挺心酸的,大學四年都很照顧他。後來張正書畢業了去他家玩,才知道他家養了三四千頭羊。
瞧瞧看,大學的學費幾隻羊就有了,可見這羊有多貴了!
宋朝的羊,一隻都超過了十貫錢!
現在宋夏大戰,羊價還在拚命往上漲,一隻都快要二三十貫錢了,價錢足足翻了番!宋朝的羊毛加工業也還算發達,最起碼能製成各種各樣的羊毛產品。當然了,張正書最在意的,還是羊皮。羊皮的用處太多了,甚至還有戰略用途。別的不說,如果大宋有了足夠多的羊皮,還怕在冬天打仗嗎?
“小官人,那要用什麽來換黨項人手中的羊皮呢?”
周銘苦笑道,“這基本不可能啊!”
“有什麽不可能的,黨項人現在快窮瘋了,也快要餓肚子了,你給他什麽他都會要的。再說了,那些商賈會不偷偷把糧食賣給黨項人麽?”張正書對那些商賈的不報什麽希望,都是見利忘義之輩,怪不得曆朝曆代都不待見他們。
“這倒是……”周銘沉吟了一番,覺得十分有道理。“隻不過,我也找不到這樣的門路……”
“……”
好吧,張正書無語了。
“那就隻能做更虧本的生意了,周銘,你組織商隊,運送糧食到西軍吧。”張正書歎了口氣說道,“順便看看那裏的大棗成熟沒,可以販運回來賣。再不濟,我們釀成棗酒,也是可以的……”
周銘點了點頭,說道:“但……西北有大棗麽?”
“去年我不是派人去那邊種了麽?”
“但也不可能這般快就能結果罷?”
“放心,那邊會有的。即便沒有,也能買些大黃、枸杞、甘草、麝臍、羱羚角、柴胡、蓯蓉、紅花和蜜蠟等等,反正有什麽就買什麽回來,不能走空。回來之後,放到超市裏賣就行。有我們介入,西軍應該還能撐一段時間。虧錢不重要,反正也還能虧得起……”張正書無奈地說道,碰到這麽一個朝廷也是很無語的。
周銘領命而去後,張正書陷入了沉思之中。
說實話,張正書對西夏也嚴重估計不足,以為內訌重重的西夏會不堪一擊。不曾想到,宋朝的軍隊更加不堪一些,連這樣的對手都無法打贏。但張正書認為,這不是戰爭的問題,而是民心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西夏和契丹一樣,是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的,哪怕西夏貴族個個都會說漢話,寫漢字,也讀漢人的書籍。但是,他們的官方文字和語言,都是西夏字和西夏語。再加上黨項人的習俗不同於漢人,他們有仇必報,如果和別人結下了梁子,那這個仇是非報不可的。在大仇未報之前,他們蓬頭垢麵,不穿鞋子不吃肉,表示不殺仇人就不過正常人的生活。漢人有句話叫做“有仇不報非丈夫”,西夏也有句諺語叫:“吃十袋美果也得報仇,有十個女兒不算有後”,意思大概是一樣的。
這樣的一個民族想要征服他們,就要全方位地使用手段。
文化入侵,爭奪民心,離間……
反正能用的手段都要用上,才有可能瓦解西夏。
不然的話,張正書都不認為宋朝能滅得掉西夏,因為宋朝太過仁慈了。或者說,宋朝太過天真了,以為隻取河套,西夏人就會放棄的。殊不知,西夏人性烈得連婦女都會上戰場,還有一支女兵叫做叫“麻魁”,打起仗來和男人一樣悍不畏死!
這樣的一個民族,是很可怕的。
唯有文化入侵,誘之以利,離間……才能把這樣一個國家瓦解掉。說實話,西夏境內有六成以上是漢人,如果把這些漢人都勸回大宋,那麽西夏就不戰自潰了。
“唉,想這麽多也沒用。反正趙煦頭鐵,就讓他繼續打吧。現在占著橫山也好,起碼黨項人失去了一個糧食重要產地,他們的糧食就更加緊缺了。”
張正書把自己稀奇古怪的念頭拋諸腦後,又琢磨起見趙煦的情景來:“瞧趙煦的樣子,不像是要掛的人啊?最多隻是虛弱罷了。難道正史上的趙煦,真的是在和女人嘿咻的時候死的?”
這件事張正書不得不考慮了,因為按照正史的軌跡,趙煦最多隻有幾個月的壽命了。正史上,趙煦是在明年的一月駕崩的。
接下來,就應該是趙佶登基為帝的。
張正書和趙佶有過牙齒印,他不相信趙佶會不記得。如果不處理好這件事,怕是趙佶坐穩了皇位後,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他。額,好像還有個章惇?反正怎麽樣都好,張正書知道自己是上了趙佶的黑名單的。
“趙佶一上台,攻夏的事情很快就會停止,然後議和,說不定西軍還會退出橫山。唉,崽賣爺田心不疼,也難怪他做了亡國之君。”張正書歎了口氣,雖說不能拘泥於一城一池之得失,可有些戰略要地,確實是不能放棄的,比如橫山。橫山有多重要?西夏沒了橫山,產糧要少八分之一,最好的養羊地也沒有了,產鹽地也去了一半。這樣的地方都能放棄,隻能說統治者都是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