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打完,全軍都服氣了。
什麽叫洞悉人心?這就是洞悉人心。
當然了,這也和禁軍單兵素質提升了有很大關係。不然的話,怎麽能做到潛行一點都不出聲呢?從紀律到執行戰術,到最後收割戰場,總共陣亡了幾十人,傷了數百人,這簡直是奇跡!
當然了,也俘虜了不少遼軍士卒,還有千餘匹馬。沒辦法,那些戰馬都被在馬臀上刺了一刀,吃痛全跑了。氣得張正書喲,大罵敗家子。多好的戰馬啊,就被他們一刀一個全放跑了。
得了,追趕著,才找到這麽千餘匹馬。連著之前的合起來,才兩千餘匹馬。張正書想了想,這會不是擴大戰果的時候,因為這俘虜得押回去。還有突然間多了這麽多戰馬,草料、精飼料什麽的都要運過來一些。
好了,這下子張正書算是在這容城與新城交界處,紮穩腳跟了。每天跟那沒事做,就修堡壘。好家夥,三萬輔兵,都學了一手泥水匠的功夫,唰唰唰的幾天,棱堡都建起來了。也不怎麽高,大概也就兩丈左右,但都連成了一個方圓二裏的小城池了。
為了把水泥、磚頭都運上來,張正書得每天派兵走一趟。
一來是防著契丹人偷襲,二來也當做是練兵。
不得不說,張正書專門演練過被偷襲糧道怎麽辦。先是把運糧車給套上盾牌,然後倚著運糧車抗擊。要是敵方用上了火攻什麽的,還得把隨車攜帶的沙子、水都拿出來滅火。其實一般也點不著,因為這運糧車都是包著鐵皮的,就算是裏麵裝著糧食,也很難用火箭射到裏麵去。
再加上隨車的刀盾兵,還有弓弩手,保管能叫來犯之敵吃不了兜著走。
等對方察覺到運糧隊伍也是精銳的時候,他們就不敢來了。
為啥呢?沒理由繞到敵人後方,還發動大規模攻擊的啊!要是大規模用兵,人家早就察覺到了,哪裏還能襲擊糧道?再加上張正書也沒閑著,在糧道旁都建有哨塔呢。這哨塔就是和西夏打的時候,開發出來的。
說是哨塔,其實還是棱堡,隻不過沒有連起來罷了,都是單獨一個。張正書早就把幽雲十六州視為囊中之物了,也不怕在這哨塔上派駐兵丁。反正以遼軍的攻城能力,一時半會也打不開這個棱堡。
隨著時間的推移,遼軍也放棄偷襲張正書的糧道了。
此刻,遼軍將領已經和新城守將匯合,知道眼前這形勢很嚴峻。別處還好,就是這涿州一處,就快被打穿了。這涿州是析津府的門戶啊,一旦涿州失守,說不定遼國皇帝耶律延禧都要回上京臨潢府去了。
“坡裏括,你說這宋軍到底是誰人領兵,竟然如此難纏?”
新城守將是坡裏括,看著案上的地圖,有點納悶了,他就沒遇到過這麽難纏的對手,這一個月以來,對方在新城五十裏外,建造了一座城池。眼瞅著都要建好了,他那個愁啊。要知道,宋人善於守城,這是明擺著的事,他也出兵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是損兵折將,沒有撈到好處不說,反而自己損失不少。
“蕭乙薛,這對手聽說是一個年方二十的小子,怎麽用兵這麽穩健狠辣?”
蕭乙薛是遼軍的行軍副都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官了,相當於宋朝的大將軍之類的。
“年方二十?!這不可能,年方二十,能有如此見地?”
蕭乙薛是一萬個不相信的,他身為領兵大將,對這場失利有著直接責任。雖然在襲營之後,失蹤的兵馬又回來了一萬餘人,可他來時的兵馬可是有將近八萬人的啊!現在隻有四萬多一點,其餘的或當了逃兵,或被俘虜了,或死在了亂軍之中。反正遼國有史以來,對宋朝就沒吃過這麽大虧的。
要是有人參他一本,蕭乙薛就夠喝一壺了。
“蕭乙薛,我覺得我們不能再這麽下去了,你瞧瞧對方這架勢,擺明了是要固守啊!”
坡裏括也急了,他是一個莽夫,就喜歡用拳頭說話。
但是蕭乙薛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不,對方雖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但用兵之狠辣,為我平生所見。這樣,你我先固守一段時間,看看他到底有何打算……”
話音還沒落下,外間就有急報了:“報,涿州已然失陷……”
“甚麽?!”
蕭乙薛眼前一黑,連忙雙手撐住了桌案。
而坡裏括性情急躁,連忙把那報信的一把抓起來,拎著衣裳像提著什麽似的,雙腳淩空在亂蹬。“你再說一遍?嗯?!”
“回稟狼將……宋軍張小經略……分兵,先是一日攻下了……岐溝關,然後潛伏數日……冒充守軍騙得涿州守將信任……涿州上下以為平安無事……於是不加設防。但是昨日宋軍……突然襲擊西門,涿州城門關閉不及……加之宋軍兵卒勇猛,裝備精良……涿州激戰一日,終於失陷……”
那報信的差點沒被拎得咽氣,斷斷續續說完之後,坡裏括也恨恨地把他一丟:“為何連求援送信的也不派一個?!”
那報信的苦笑道:“皆被宋軍算計在內,求援之人都被攔截了……”
沒辦法,涿州到新城,必經岐溝關。岐溝關失守了,那就隻能繞道了。宋軍隻需要在必經之路上設置絆馬索,陷馬坑,肯定有所收獲的。
也不用多少人,就百餘人便能把求援送信的一網打盡。
這不,析津府都沒有收到消息呢!
蕭乙薛顫抖著雙手,問道:“不對,這裏麵不對,你肯定撒謊了!涿州城內有兵卒上萬人,即便城門失守,也能堅持幾日的,為何一日即失陷?!”
“小的也不知啊,宋軍實在攻勢太猛,且刀槍不入……”那報信的帶著哭腔說道,“將軍待得退回了良鄉,才向新城、固安等求援……”
蕭乙薛都快要吐血了,宋軍占據了涿州,看似是一步險棋,因為四處孤立無援。但是,通曉兵略的蕭乙薛知道,這是一招妙棋!別的不說,涿州西麵有大山阻攔,遼軍想要翻山越嶺來攻打涿州,這十分不現實,非戰鬥減員怕是都要了親命了。
什麽叫洞悉人心?這就是洞悉人心。
當然了,這也和禁軍單兵素質提升了有很大關係。不然的話,怎麽能做到潛行一點都不出聲呢?從紀律到執行戰術,到最後收割戰場,總共陣亡了幾十人,傷了數百人,這簡直是奇跡!
當然了,也俘虜了不少遼軍士卒,還有千餘匹馬。沒辦法,那些戰馬都被在馬臀上刺了一刀,吃痛全跑了。氣得張正書喲,大罵敗家子。多好的戰馬啊,就被他們一刀一個全放跑了。
得了,追趕著,才找到這麽千餘匹馬。連著之前的合起來,才兩千餘匹馬。張正書想了想,這會不是擴大戰果的時候,因為這俘虜得押回去。還有突然間多了這麽多戰馬,草料、精飼料什麽的都要運過來一些。
好了,這下子張正書算是在這容城與新城交界處,紮穩腳跟了。每天跟那沒事做,就修堡壘。好家夥,三萬輔兵,都學了一手泥水匠的功夫,唰唰唰的幾天,棱堡都建起來了。也不怎麽高,大概也就兩丈左右,但都連成了一個方圓二裏的小城池了。
為了把水泥、磚頭都運上來,張正書得每天派兵走一趟。
一來是防著契丹人偷襲,二來也當做是練兵。
不得不說,張正書專門演練過被偷襲糧道怎麽辦。先是把運糧車給套上盾牌,然後倚著運糧車抗擊。要是敵方用上了火攻什麽的,還得把隨車攜帶的沙子、水都拿出來滅火。其實一般也點不著,因為這運糧車都是包著鐵皮的,就算是裏麵裝著糧食,也很難用火箭射到裏麵去。
再加上隨車的刀盾兵,還有弓弩手,保管能叫來犯之敵吃不了兜著走。
等對方察覺到運糧隊伍也是精銳的時候,他們就不敢來了。
為啥呢?沒理由繞到敵人後方,還發動大規模攻擊的啊!要是大規模用兵,人家早就察覺到了,哪裏還能襲擊糧道?再加上張正書也沒閑著,在糧道旁都建有哨塔呢。這哨塔就是和西夏打的時候,開發出來的。
說是哨塔,其實還是棱堡,隻不過沒有連起來罷了,都是單獨一個。張正書早就把幽雲十六州視為囊中之物了,也不怕在這哨塔上派駐兵丁。反正以遼軍的攻城能力,一時半會也打不開這個棱堡。
隨著時間的推移,遼軍也放棄偷襲張正書的糧道了。
此刻,遼軍將領已經和新城守將匯合,知道眼前這形勢很嚴峻。別處還好,就是這涿州一處,就快被打穿了。這涿州是析津府的門戶啊,一旦涿州失守,說不定遼國皇帝耶律延禧都要回上京臨潢府去了。
“坡裏括,你說這宋軍到底是誰人領兵,竟然如此難纏?”
新城守將是坡裏括,看著案上的地圖,有點納悶了,他就沒遇到過這麽難纏的對手,這一個月以來,對方在新城五十裏外,建造了一座城池。眼瞅著都要建好了,他那個愁啊。要知道,宋人善於守城,這是明擺著的事,他也出兵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是損兵折將,沒有撈到好處不說,反而自己損失不少。
“蕭乙薛,這對手聽說是一個年方二十的小子,怎麽用兵這麽穩健狠辣?”
蕭乙薛是遼軍的行軍副都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官了,相當於宋朝的大將軍之類的。
“年方二十?!這不可能,年方二十,能有如此見地?”
蕭乙薛是一萬個不相信的,他身為領兵大將,對這場失利有著直接責任。雖然在襲營之後,失蹤的兵馬又回來了一萬餘人,可他來時的兵馬可是有將近八萬人的啊!現在隻有四萬多一點,其餘的或當了逃兵,或被俘虜了,或死在了亂軍之中。反正遼國有史以來,對宋朝就沒吃過這麽大虧的。
要是有人參他一本,蕭乙薛就夠喝一壺了。
“蕭乙薛,我覺得我們不能再這麽下去了,你瞧瞧對方這架勢,擺明了是要固守啊!”
坡裏括也急了,他是一個莽夫,就喜歡用拳頭說話。
但是蕭乙薛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不,對方雖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但用兵之狠辣,為我平生所見。這樣,你我先固守一段時間,看看他到底有何打算……”
話音還沒落下,外間就有急報了:“報,涿州已然失陷……”
“甚麽?!”
蕭乙薛眼前一黑,連忙雙手撐住了桌案。
而坡裏括性情急躁,連忙把那報信的一把抓起來,拎著衣裳像提著什麽似的,雙腳淩空在亂蹬。“你再說一遍?嗯?!”
“回稟狼將……宋軍張小經略……分兵,先是一日攻下了……岐溝關,然後潛伏數日……冒充守軍騙得涿州守將信任……涿州上下以為平安無事……於是不加設防。但是昨日宋軍……突然襲擊西門,涿州城門關閉不及……加之宋軍兵卒勇猛,裝備精良……涿州激戰一日,終於失陷……”
那報信的差點沒被拎得咽氣,斷斷續續說完之後,坡裏括也恨恨地把他一丟:“為何連求援送信的也不派一個?!”
那報信的苦笑道:“皆被宋軍算計在內,求援之人都被攔截了……”
沒辦法,涿州到新城,必經岐溝關。岐溝關失守了,那就隻能繞道了。宋軍隻需要在必經之路上設置絆馬索,陷馬坑,肯定有所收獲的。
也不用多少人,就百餘人便能把求援送信的一網打盡。
這不,析津府都沒有收到消息呢!
蕭乙薛顫抖著雙手,問道:“不對,這裏麵不對,你肯定撒謊了!涿州城內有兵卒上萬人,即便城門失守,也能堅持幾日的,為何一日即失陷?!”
“小的也不知啊,宋軍實在攻勢太猛,且刀槍不入……”那報信的帶著哭腔說道,“將軍待得退回了良鄉,才向新城、固安等求援……”
蕭乙薛都快要吐血了,宋軍占據了涿州,看似是一步險棋,因為四處孤立無援。但是,通曉兵略的蕭乙薛知道,這是一招妙棋!別的不說,涿州西麵有大山阻攔,遼軍想要翻山越嶺來攻打涿州,這十分不現實,非戰鬥減員怕是都要了親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