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個勢力都迅速有了反應。


    在每條通往慶州的官道和長江上各個碼頭進行設卡攔截。


    而百姓卻有著天然的逆反性,你越攔他就越想逾越。


    ……。


    慶州也迅速地組織黑旗軍在各個通道設卡阻攔。


    但由於慶州的商貿政策,還是有大量的百姓湧入慶州。


    此時百裏無忌真的已經無計可使。


    在徐世銘的建議下,慶州府再次公告,凡公告之日起,慶州不再接受移民落籍,所有通道關卡封閉,各地通商的商人去慶州各縣領取通行證明方可進出關卡。已經進入慶州的移民,須即時前往各縣安置處,精壯編入團結兵,也就是預備役,預備役的補給及軍餉標準為黑旗軍的一半。婦儒老幼編入收容營。


    在各個勢力和慶州府的共同應對之下,這次移民潮在一個月後逐漸退去。


    但移民慶州從此成了各地貧苦百姓的最大心願。


    移民潮雖然退去,但慶州府依然陷入了無法妥善安置人口的煩惱之中。


    第一次的移民潮已經將慶州的所有能放開的田地和職位全部用盡。


    甚至已經大批往歸州二縣遷入。


    結果,令歸州的府軍從五千直接升到了一萬。


    而如今留在慶州的第二次移民除了編入預備役的一萬五千精壯,仍由近二萬多的移民被收容,這可是二萬多張嘴啊。


    每天的吃喝就需要數十畝的產量。


    據徐世銘最後的統計,算上第一次移民中招募到黑旗衛和已經入了籍的百姓,前後兩次的移民潮讓慶州十七縣增加了近九萬人口,還不包括無法統計的人口,也就是黑戶。


    百裏無忌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也從沒有象現在這麽迫切地需要銀錢。


    自小到大,在自己的翻雲覆雨中,隻要是錢的問題,那就都不是問題。


    而現在卻正是錢出了問題,而且是無法一時間能解決的問題。


    慶州在目前無論如何也養不起這麽多的士兵,南平國三州之地養六萬軍隊已經捉襟見肘,何況慶州一個剛剛建立的政權,更何況慶州的軍餉已經超過了南平國的一倍以上。


    雖然糧食能供給,不至於將人餓死,但軍餉問題是個難題。


    為此,百裏無忌再次與徐世銘閉門商量解決之策。


    徐世銘說:“按慶州的賦稅收入,黑旗軍的軍餉標準,算上一萬五千團結兵,慶州府每年就需要虧空至少四萬兩銀錢。如果沒有販賣蜀、晉兩國火器的紅利和充公原州府府庫的支持,慶州府三個月後就會發不出餉錢。情況不容樂觀,就算這樣,慶州府也隻能多撐一年。”


    百裏無忌點點頭說:“先生可有好辦法?”


    徐世銘說:“主公,慶州始建,一切方才起步,如果大量的銀錢投入軍隊,對慶州的經濟無疑是致命的,移民潮之前,慶州是糧食輸出地,但經此變故,慶州糧食能自給自足就不錯了。而且自從蜀晉兩國的火器交易完成之後,軍械坊產出的火器已經堆滿大部分倉庫,大量的資金被積壓在倉庫中。所以,我以為主公還是調整軍餉標準和官員俸祿,我保證,隻要將這兩項開支減少一半,問題就能解決,並且慶州府每年都能積餘數萬兩銀子。而且,按照現在的軍餉俸祿標準,就是減少一半也比各國的軍隊軍餉稍高,想來不至於引起騷亂,還請主公三思。”


    百裏無忌明白徐世銘說的是老成謀國之言,移民潮前慶州的經濟處於成長階段,活力四射,官府的政令和銀錢支持,令商貿迅速地發展,但如今一旦抽調巨量的銀錢充作軍餉,用來製造軍械,勢必影響在商貿方麵的投入,甚至從商貿這一塊往回抽血,如此商貿的發展就會停滯衰退,從而更影響慶州賦稅收入,引起惡性循環。


    徐世銘提議降軍餉俸祿標準也很正確,現在的標準確實高出各國標準一倍有餘,如果降一半,單五萬多黑旗軍軍餉所減少的支出一年就是五萬多兩,就能補足每年的虧空,何況還有團結兵,還有官員俸祿。


    對於長久來看,徐世銘的建議無疑是正確的,也是有可操作性的。


    但百裏無忌很猶豫,慶州絕非是一個長久立身之地,三州之地太過狹小,如今各方勢力正處於軍力平衡期,若這時哪一方出現些許變故,則平衡就地打破,局勢立即就會改變,而慶州、南平就會出處風口浪尖,輕輕一個浪打來,便足以使你粉身碎骨。


    而最大的危險卻是來自軍隊,以三千黑旗衛班底吸納了一萬多的蜀軍降兵,剛剛訓練完畢,如今又再次編入三萬移民。


    這種危險已不是危險。


    而是凶險。


    同時調降軍餉、俸祿標準,確實不會引起騷亂,但無疑會使百裏無忌辛辛苦苦建立的慶州府信用喪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剛過了幾天好日子突然就回去過差日子,這種改變甚至可能動搖慶州府的根本。


    這是百裏無忌萬萬不能接受的。


    徐世銘知道,百裏無忌其實心中已經有了想法,現在與自己商量隻不過是想借自己的嘴將它說出來。


    居上位者,可不都是這樣?


    這個方法確實是解決目前困境最好的方法,但如果失敗呢?或許天下之大,再無一席容身之地。


    徐世銘沒有開口,不想開口,也不願意開口,更是不敢開口。


    這種方法或許會將自己的終生夢想打碎,徐世銘知道,一旦失敗,自己將永無可能做一個忠臣、直臣、諫臣。就是史官心情好,給自己添上一筆,那也隻有兩個字——饞臣。


    百裏無忌體諒徐世銘的為難,在自己心裏何嚐不是猶豫不決。


    以戰養戰。


    能徹底解決軍隊和軍餉問題。


    這是一個快刀斬亂麻的方法,是一個直接了當的方法,是一個迅速見效的方法。


    但無疑是一個有後患的笨方法。


    這是一場賭博,生與死的賭博,賭注是自己的生命,還有自己父母親人、無數屬下的生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