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無忌甚感意外,這高麗女子今天的表現確實不同一般,難道心中複國之念竟能讓一個女子變得如此決絕?這讓百裏無忌擔心百裏康能不能駕馭得了這二位番國女子,在百裏無忌的計劃中,這二人中將有一人會在明軍占領高麗之後,被扶上高麗王位,將二人嫁於百裏康為妻,從而使得高麗自此能真正成為明國的藩國,至於什麽償還軍費的事項,不過都是借口,這軍費恐怕沒有幾百年,怕是還不清的了。


    但如今高麗公主一口應承下來,讓百裏無忌心中反而沒了底。


    這世間,男人論狠,絕不是女人的對手,女人要是狠下心來,做出的事絕非男人所能想象。


    對百裏無忌來說,這一對美麗的小蘿莉竟在這月餘時間,變得如此決絕幹脆,心中很是不放心。


    這不是小女孩該有的心態,為複國可以犧牲自己?


    這樣的女人,她是大義還是陰狠?若是大義,何其可憐;若是陰狠,又何可怕。


    哪怕她們是皇族自幼接受教育,這讓百裏無忌心中開始有了些許擔憂,如果百裏康真的不能駕馭她們,那麽,就必須讓她們消失,很自然地消失。


    這與心狠無關,隻關乎利益,國家、民族的利益。


    百裏無忌不能容忍在高麗出現一個對明國有威脅的勢力。


    希望百裏康能駕馭得了她們吧,百裏無忌心道。


    百裏無忌道:“如此甚好,二位公主且回館驛休息,出兵之事,朕會安排。”


    轉頭望向縮在百官中的百裏康,道:“百裏康,帶二位公主下去休息。”


    百裏康知道,這是百裏無忌給他機會先行與高麗公主溝通親近,於是。欣然應諾。


    ……。


    收拾了慕容彥超的郭威,心中一片舒坦。


    取漢代之,這周國之中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是慕容彥超。


    現在慕容彥超消失了,那些心中有苟且的官員。也該消停了。


    郭威的眼睛開始轉向北漢,這可是個毒瘤,須時刻驚醒,或者趁現在遼國陷入戰亂,去會會北漢劉旻?


    可惜願望雖好,但天意不許。


    此時,戍邊的遼國大將高謨翰率一萬大軍以蘆葦做筏渡胡盧河南侵,進軍至冀州(今河北冀縣)。郭威隻能收拾起滅漢之心,令成德節度使何福進派兵屯於貝州(今河北南宮東南)抗拒遼軍,高謨翰沒非奉遼帝之命真的南侵。隻是無聊著來中原打草穀,如今見周軍已有防備,而自己也有了些許收獲,就決定見好就收。


    高謨翰遂率遼軍北撤。


    而被遼軍所掠數百名冀州丁壯,見周軍來援。心想這下有救了,於是大聲呼喊,想讓周軍救自己於水火之中,但何福進麾將領龍捷都指揮使劉誨、牙內都指揮使何繼筠等隻想守土,不想進攻,竟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絲毫不為所動。


    數百冀州丁壯皆為遼軍屠殺。


    中原糜爛,從梁至周。都有一個傳統就是軍糧就地解決。


    這也是中原百姓最怕官軍路過的原因。


    縱然是一代英雄郭威也不免如此,民,對於上位者來說,隻是一種能交他們賦稅的牲畜,僅此而已。


    劉誨在貝州照例開始籌措軍糧,雖不至於象遼軍打草穀。卻依舊將剛剛慶幸逃脫契丹魔爪的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說得就是這個理。官軍驅逐了遼軍之後,為了戰功,甚至偷偷獵殺百姓,割下人頭充數,屢見不鮮,亂人之中,人命如草芥。


    而縱然象郭威也不過就是睜隻眼閉隻眼,絕不會為了替百姓申冤而去得罪了賴以生存的兵大爺。


    但郭威終究是比別人好一點,出身底層的郭威相對來說最能體恤到百姓的苦楚,所以,他自己也非常儉樸,他下詔,讓周國各地取消了進貢特產的慣例,以降低百姓的壓力。


    不得不說,如沒有百時無忌的出現,郭威與前四朝比起來,確實算不錯了。


    擊退前來打草穀的遼軍之後,郭威此時心中已經沒有了迅速滅亡北漢的激情。


    發動戰爭,滅亡別國,這種事需要激情,想打,一聲令下也就打了,一旦放下,又得許久鼓舞才能發動起來。


    現在,郭威首先想要解決的是內政。


    ……。


    明國數年休養生息,沒有招募過壯丁,而且黑旗軍的餉銀一向來都是高於各國的,本應該是從軍者如雲,隻可惜這僅是百裏無忌一廂情願。


    明國的百姓如今生活豐足,哪還有當年為吃一頓飽飯就願意上陣拚命的想法。


    如今不但在家中能吃飽,還能隔三差五地吃上頓好的,口袋中還有些許餘錢,甚至可以去煙花之地找個便宜的逗逗悶。


    這種日子過習慣了,上陣殺敵,血腥拚殺的情景就開始消失在他們腦海中了。


    這是百裏無忌無法預料的,原來,人還可以如此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論是官還是民,安樂日子過久了,往往就忘記了初衷。


    一個月的時間,僅僅隻招募了三萬餘人,百姓為了逃避兵役,找關係,送禮物,無所不用之極,甚至有人竟生生將自己的手臂、腿骨砸斷。


    徐世銘無奈之下,隻能求助於百裏無忌。


    百裏無忌心中喟歎,難道讓百姓富足、安逸竟也是一種罪惡嗎?


    看著沮喪的徐世銘,百裏無忌無奈地問道:“徐相,朕說過,這需要氣氛,氣氛,懂嗎?”


    徐世銘苦惱道:“陛下,臣有渲揚過氣氛,臣派各州縣官員專門敲著鑼去向百姓告知,可依舊無明顯效果。”


    百裏無忌招了招手,徐世銘向前湊近,百裏無忌貼著徐世銘的耳朵說道:“去學院,找學子。”


    徐世銘大驚道:“陛下要召這些學子入軍?此事萬萬不可,不說他們有沒有力氣上陣捕殺,就是能上陣,這也太……荒唐了。這些學子可是明國的棟梁,還請陛下三思。”


    看著徐世銘氣急敗壞的樣子,百裏無忌令宦人傳馮道覲見。


    然而,百裏無忌失望了,馮道也摸不清其中的道道,也許馮道在裝傻,但百裏無忌已經無心細究,這事,還得自己出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