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fon color=red></center>


    劉誠誌也不勉強,便與那姑娘說起話來。


    說話間得知,這女子姓於名桂蘭,本是滄州人,十歲左右家鄉遇水災,父母故去,隻剩下她與爺爺相依為命。她父親原是村中私塾的先生,教鄉裏孩子讀書以糊口養家,所以她自幼也學了些東西,會識字讀書。


    生活困苦,十二歲,便與爺爺背井離鄉,出外賣唱、討飯過活,稍大之後,她便立誌隻賣唱,不再行乞。十六歲祖孫二人聞知明國富足,便逃至金陵。由於她的嗓子好,長得又清秀,很快在金陵府一帶小有名氣。但她隻在幾家信譽好的酒肆、茶樓賣唱糊口,從不到人家中去唱。有不少有錢人同情


    這一老一少人窮誌不短,也願意讓他們搭台子賣唱。


    而前幾天,與劉誠誌“撞”上之後,爺爺年邁體弱,竟一病不起,生活拮據,姑娘便隻好一人出來賣唱了,不想在此,又遇上了劉誠誌。


    劉誠誌當下讓於桂蘭引路,帶醫工去為其爺爺治病,而由此,於桂蘭便一腔柔情係於劉誠誌的身上。


    本應是郎情妾意、如膠似漆的快樂日子,卻不想,有一天,於桂蘭突然失蹤了。


    劉誠誌發瘋似的尋找,幾乎尋遍了整個金陵府,卻無於桂蘭的絲毫消息。


    就在劉誠誌絕望之時,於桂蘭的“爺爺”為劉誠誌指了一條“明路”,那就是去求見於桂蘭的生父。


    劉誠誌愕然,這於桂蘭當初明明告訴他,其父母皆已亡故,這哪來的生父?


    劉誠誌卻不知道,這於桂蘭除了名字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這個所謂的“爺爺”也僅是耶律都沙的家奴。


    耶律都沙是耶律璟派來明國專司策反、破壞、暗殺等的遼國細作頭領。


    當時,耶律璟派遣耶律朔古率六萬大軍南下增援兩路遼軍的同時,也采納了於越耶律德裏的建議。那就是派細作入明、周二國進行策反。經過兩年的網羅和策反,耶律都沙發現明國官場遠非周國所能比,特別是這場金陵叛亂之後,耶律都沙竟找不到自己下手的機會。


    而這時。劉誠誌這個幸運的吏部官員進入了耶律都沙的視野,選擇劉誠誌是耶律都沙經過反複考慮的結果,劉誠誌出身名門,劉氏家族雖然從劉仁贍陣亡之後,沒有相應的重量級人物,但劉氏家族的根脈依然無損,特別人劉誠誌的兩個唐兄弟,也就是劉仁贍的兩個兒子,一個是禦林軍校尉,一個是軍器少監。而且族中子弟有不少遍布明國各州縣為官,這樣的關係網,隻要打通一個關節,就能將整個劉氏家族納入自己的操縱之中。


    而沒有選擇仁規、崇諫兄弟下手,是因為劉仁規繼承其父親方正不阿的性格。又身負禦林軍校尉之職,要想從他身上打開缺口,難度極大;而劉崇諫卻是風流倜儻,整日煙花柳巷之輩,心無大誌,缺少號召劉氏族人的威望,所以。耶律都沙選擇了劉誠誌做為策反的第一目標。


    而策反的工具,於桂蘭,這個白撿的便宜女兒,隻是耶律都沙當年在滄州搶來的一個當地漢人女子所生,那女子是當地一於姓人家的姑娘,當時在街上遊玩。而被耶律都沙擄去,耶律都沙玩膩之後,倒也沒有殺她,隻是將她放了回去,這麽多年來。耶律都沙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麽一個女兒。


    直到於桂蘭母親去世前書信告知,這時,於桂蘭已經十八歲。耶律都沙本無意認這個親,卻正好遇上皇帝令他領導明國細作之事,於是,耶律都沙就認下了這個便宜女兒,並帶到了明國金陵。


    將劉誠誌定為目標之後,於桂蘭就成了耶律都沙策反劉誠誌的工具,經過數月的準備,耶律都沙身邊的家奴,就這樣成了於桂蘭的“爺爺”。


    劉誠誌滿懷著困惑,按照於桂蘭“爺爺”的指點,第一次來到這座小院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劉誠誌此生的悲劇。


    於桂蘭確實在這小院中,也沒有受什麽罪,但讓劉誠誌震驚的是,耶律都沙的存在,明、遼正在進行著慘烈的戰爭,而此時一個遼人在明國金陵,所為何事,劉誠誌心中瞬間明白。而於桂蘭的出現和承認耶律都沙是其生父的事實,更是讓劉誠誌的心跌落到了萬丈深淵。


    劉誠誌知道,除非自己可以舍棄於桂蘭,否則自己自此將走入地獄,萬世不複。


    但自己又如何能舍棄於桂蘭?


    當耶律都沙得意地微笑著,令劉誠誌利用曾經是金陵學府學子的身份煽動學子圍攻驛館的時候,劉誠誌寧願此時自己已經死了,但劉誠誌終究還是割舍不下對於桂蘭的愛。


    “無論她是漢人,還是契丹人,我都愛她,縱然這份愛會令我粉身碎骨。”劉誠誌在見到於桂蘭還活著的那一刻,就發誓一定要帶她離開這個小院。


    劉誠誌如行屍走肉般地按照耶律都沙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將學子、百姓引入預謀的陷阱,而使得學子二死一傷,周國使者張昭被殺。


    也使得明、周兩國同盟麵臨破裂的邊緣。


    劉誠誌作完這些事,滿心以為耶律都沙會如約讓自己帶走於桂蘭,但如今看來,隻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這個惡魔不榨幹自己的價值,是絕對不會讓桂蘭回到自己身邊的。而自己卻無法反抗,隻能屈從於他。


    張昭的被殺,卻讓劉誠誌心中非常快意,從耶律都沙的話中,劉誠誌已經猜到,周國張昭應該也已經被遼人策反,如今意外被斬,這讓劉誠誌心中無比舒坦。也許,劉誠誌下意識中,就有一種與這群惡魔同歸於盡的渴望。


    如今,耶律都沙令他謀取火器,這使得劉誠誌非常擔心,劉誠誌不知道耶律都沙會將火器用在什麽地方,如果令皇上因此陷入險境,那劉誠誌寧願自己身死萬次,也不會為耶律都沙取得火器的,這一刻,劉誠誌竟還認為自己是天子門生,而百裏無忌還是他心目中的恩師。


    劉誠誌知道,很顯然,這麽少數量的火器,耶律都沙隻可能用在對付重要人物的身上,而金陵府,最重要的人莫過於明國皇帝百裏無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