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隨即舉杯道:“哥哥在前,榮絕不於後。”說完,一仰頭,喝幹了杯中酒。
“好,好,再來一杯。”百裏無忌酒興正濃,見柴榮如此配合,喜不自禁,再次替柴榮滿上。百裏無忌自然聽得懂柴榮這句話的意思,柴榮雖說的是喝酒,可言下之意何嚐不是在說現在的局勢,百裏無忌知道,對於一個皇帝,他能毅然跟隨自己身涉險境,已經著實不易。
烈酒入喉,壯誌迸發,哪怕此時遼軍已經攻到靈雁塔下,想來這二人的臉也不會有絲毫變色。
酒過三巡,百裏無忌突然開口問道:“王樸可好?”
柴榮一愣,不知該如何回答,他也聽懂了百裏無忌的意思,百裏無忌明裏問的是王樸安危,可也問柴榮,王樸夠不夠好?
顯然百裏無忌有些不滿柴榮對王樸施三十廷杖了。
這明明是他自己的主意,如今卻來責問我?柴榮在心中狠狠地腹誹。
“依哥哥令,重責王樸三十廷杖,榮從開封北上時,王樸還在宮中臥床不起。”柴榮淡淡地說道。 “哎……。”百裏無忌無來由地歎了一口長氣,“善待王樸。”
柴榮點點頭道:“哥哥可否解榮困惑,究竟如何拒敵?”
百裏無忌微微一笑,看來柴榮還是忍耐不住好奇之心,說:“二弟稍安勿躁,到時便知,來,喝酒。”
柴榮臉色不虞。心中恨得牙癢,卻顧及自己帝王身份,不然早已破口大罵,自己涉險陪他來玩這麽一出,弄不好還有生命之險,他竟還在賣關子。
百裏無忌見柴榮臉色有異,連忙說道:“不是我賣關子,隻是此事體大,一兩句解釋不清,所幸不會瞞二弟太久。還請二弟忍耐。”
柴榮不好強迫,轉開話題道:“此戰若勝,哥哥有何打算?”
“不知道二弟指得是什麽?”
“此戰若勝。周、明兩國就可以盡起渭州之兵北伐,到時不但阻卜,連遼國上京也在你我兵鋒所指之下,榮以為,兩國合兵一處,趁勢攻下遼國上京。一戰定中原百年安寧。” 柴榮奇道:“若不是為北伐,你設如此大的賭注又為何事?”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先不說無法以燕雲兵力殲滅數十萬遼軍。就算上天護佑,燕雲能完勝遼軍,可一旦將渭州一線的明、周兩軍調入北伐。在異國之地,補給線漫長。遼軍又多是遊騎,行動迅捷,難以追蹤,一旦化整為零sao擾我方後勤補給線,情況不容樂觀。況且如果北伐,遼國在自己的疆土中,就無所謂補給線,處處可補給,如此一來,戰局就會偏向於遼國。二弟,不可等閑視之啊。”
“那哥哥究竟作何打算,莫不是你我二人送上門,讓遼軍狠打一仗,然後各回各家?”
百裏無忌詭秘一笑道:“不盡然,遼國疆土比明、周兩國相加還要大,立國又早,實力不可小覷,此戰是盡量削弱遼國的實力,消耗遼軍的有生力量,最好能將遼與阻卜的戰略同盟破壞,使阻卜知難而退,如此一來,遼國不但實力大減,還失去了周邊所有盟友。如此一來,你我可靜觀其變。”
柴榮聞言陷入沉思。
百裏無忌見狀,再斟一杯酒,道:“堅固的城池往往是從內部坍塌的。二弟,坐觀其變。”…
邊說邊將酒杯遞給柴榮。
柴榮似乎有些明白,又不完全明白,無意識地接過酒杯飲幹杯中酒,甩甩頭道:“罷了。如今身處險境,不說這沒影的事。”
“倒也不能說是沒影之事,燕雲之戰,雖然驚險,但要說沒影,那可就是滅自己威風了。如今你我誘敵的任務已經完成,數十萬遼軍已經囤積大定府,想來不出兩日,遼軍就會發動進攻。”百裏無忌笑著說道。
柴榮點頭道:“從寧州的消息,渭州一線的北路遼軍已經被抽調數萬,向燕雲而來。”
百裏無忌說:“其實,無論是明、周,還是遼國,至此都已經發現自己的用意都在對方的掌控之中,但卻已經騎虎難下,如此規模的兵力調動,想停下來,已經是不可能了,耶律璟現在說不定已經在後悔一時情急了,哈哈……。”
柴榮道:“甭說耶律璟,如果我設身處地,也會象他一樣作出對燕雲全力一擊的決定,畢竟有你我二人在此,況且燕雲兵力又隻有區區八萬,如何能抵擋得住如此的you惑?”
百裏無忌點頭道:“二弟說的是,以燕雲兵力確實無法抵擋數十萬遼軍,不至如此,最關鍵在於我將明、周兩國的兵力清楚地呈現在耶律璟的麵前,兩國無法大規模增兵燕雲,如果隻增兵幾萬,根本是杯水車薪,無關大局,所以,這使他哪怕知道可能有陷阱,也隻能鐵了心地往裏跳。”
“哥哥此計高明,隻是,榮還是不明白你究竟有何抗敵之策?”
百裏無忌笑而不答。
柴榮無奈,隻好不再追問,他站起身,看著塔外的夜幕,突然道:“若有一天,遼國滅亡,哥哥可有打算將遼國之地納入明國?”
百裏無忌聞言一驚,柴榮思緒轉得好快,這是已經在考慮吞並遼地了。自己應該考慮到柴榮一代雄主,有開疆擴土之雄心,可如此一來,很可能引發剛歸降自己的耶律朔古的不滿,甚至將引發耶律撒剌的反彈。可若是拒絕柴榮,這勢必令柴榮心中失望,進而影響眼下兩國的同盟。
百裏無忌斟酌著緩緩說道:“二弟,我知道你的雄心壯誌,如果真到了遼國滅亡的那一天,你我再行商量不遲,二弟以為如何?”
百裏無忌心中知道,依自己的記憶,柴榮已經沒有幾年的壽命了,可如今曆史已經改變,不知道柴榮會不會因此而多活幾年,甚至長命百歲。
“好,好,再來一杯。”百裏無忌酒興正濃,見柴榮如此配合,喜不自禁,再次替柴榮滿上。百裏無忌自然聽得懂柴榮這句話的意思,柴榮雖說的是喝酒,可言下之意何嚐不是在說現在的局勢,百裏無忌知道,對於一個皇帝,他能毅然跟隨自己身涉險境,已經著實不易。
烈酒入喉,壯誌迸發,哪怕此時遼軍已經攻到靈雁塔下,想來這二人的臉也不會有絲毫變色。
酒過三巡,百裏無忌突然開口問道:“王樸可好?”
柴榮一愣,不知該如何回答,他也聽懂了百裏無忌的意思,百裏無忌明裏問的是王樸安危,可也問柴榮,王樸夠不夠好?
顯然百裏無忌有些不滿柴榮對王樸施三十廷杖了。
這明明是他自己的主意,如今卻來責問我?柴榮在心中狠狠地腹誹。
“依哥哥令,重責王樸三十廷杖,榮從開封北上時,王樸還在宮中臥床不起。”柴榮淡淡地說道。 “哎……。”百裏無忌無來由地歎了一口長氣,“善待王樸。”
柴榮點點頭道:“哥哥可否解榮困惑,究竟如何拒敵?”
百裏無忌微微一笑,看來柴榮還是忍耐不住好奇之心,說:“二弟稍安勿躁,到時便知,來,喝酒。”
柴榮臉色不虞。心中恨得牙癢,卻顧及自己帝王身份,不然早已破口大罵,自己涉險陪他來玩這麽一出,弄不好還有生命之險,他竟還在賣關子。
百裏無忌見柴榮臉色有異,連忙說道:“不是我賣關子,隻是此事體大,一兩句解釋不清,所幸不會瞞二弟太久。還請二弟忍耐。”
柴榮不好強迫,轉開話題道:“此戰若勝,哥哥有何打算?”
“不知道二弟指得是什麽?”
“此戰若勝。周、明兩國就可以盡起渭州之兵北伐,到時不但阻卜,連遼國上京也在你我兵鋒所指之下,榮以為,兩國合兵一處,趁勢攻下遼國上京。一戰定中原百年安寧。” 柴榮奇道:“若不是為北伐,你設如此大的賭注又為何事?”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先不說無法以燕雲兵力殲滅數十萬遼軍。就算上天護佑,燕雲能完勝遼軍,可一旦將渭州一線的明、周兩軍調入北伐。在異國之地,補給線漫長。遼軍又多是遊騎,行動迅捷,難以追蹤,一旦化整為零sao擾我方後勤補給線,情況不容樂觀。況且如果北伐,遼國在自己的疆土中,就無所謂補給線,處處可補給,如此一來,戰局就會偏向於遼國。二弟,不可等閑視之啊。”
“那哥哥究竟作何打算,莫不是你我二人送上門,讓遼軍狠打一仗,然後各回各家?”
百裏無忌詭秘一笑道:“不盡然,遼國疆土比明、周兩國相加還要大,立國又早,實力不可小覷,此戰是盡量削弱遼國的實力,消耗遼軍的有生力量,最好能將遼與阻卜的戰略同盟破壞,使阻卜知難而退,如此一來,遼國不但實力大減,還失去了周邊所有盟友。如此一來,你我可靜觀其變。”
柴榮聞言陷入沉思。
百裏無忌見狀,再斟一杯酒,道:“堅固的城池往往是從內部坍塌的。二弟,坐觀其變。”…
邊說邊將酒杯遞給柴榮。
柴榮似乎有些明白,又不完全明白,無意識地接過酒杯飲幹杯中酒,甩甩頭道:“罷了。如今身處險境,不說這沒影的事。”
“倒也不能說是沒影之事,燕雲之戰,雖然驚險,但要說沒影,那可就是滅自己威風了。如今你我誘敵的任務已經完成,數十萬遼軍已經囤積大定府,想來不出兩日,遼軍就會發動進攻。”百裏無忌笑著說道。
柴榮點頭道:“從寧州的消息,渭州一線的北路遼軍已經被抽調數萬,向燕雲而來。”
百裏無忌說:“其實,無論是明、周,還是遼國,至此都已經發現自己的用意都在對方的掌控之中,但卻已經騎虎難下,如此規模的兵力調動,想停下來,已經是不可能了,耶律璟現在說不定已經在後悔一時情急了,哈哈……。”
柴榮道:“甭說耶律璟,如果我設身處地,也會象他一樣作出對燕雲全力一擊的決定,畢竟有你我二人在此,況且燕雲兵力又隻有區區八萬,如何能抵擋得住如此的you惑?”
百裏無忌點頭道:“二弟說的是,以燕雲兵力確實無法抵擋數十萬遼軍,不至如此,最關鍵在於我將明、周兩國的兵力清楚地呈現在耶律璟的麵前,兩國無法大規模增兵燕雲,如果隻增兵幾萬,根本是杯水車薪,無關大局,所以,這使他哪怕知道可能有陷阱,也隻能鐵了心地往裏跳。”
“哥哥此計高明,隻是,榮還是不明白你究竟有何抗敵之策?”
百裏無忌笑而不答。
柴榮無奈,隻好不再追問,他站起身,看著塔外的夜幕,突然道:“若有一天,遼國滅亡,哥哥可有打算將遼國之地納入明國?”
百裏無忌聞言一驚,柴榮思緒轉得好快,這是已經在考慮吞並遼地了。自己應該考慮到柴榮一代雄主,有開疆擴土之雄心,可如此一來,很可能引發剛歸降自己的耶律朔古的不滿,甚至將引發耶律撒剌的反彈。可若是拒絕柴榮,這勢必令柴榮心中失望,進而影響眼下兩國的同盟。
百裏無忌斟酌著緩緩說道:“二弟,我知道你的雄心壯誌,如果真到了遼國滅亡的那一天,你我再行商量不遲,二弟以為如何?”
百裏無忌心中知道,依自己的記憶,柴榮已經沒有幾年的壽命了,可如今曆史已經改變,不知道柴榮會不會因此而多活幾年,甚至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