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恍然大悟,連聲道:“哥哥深謀遠慮,榮不如也。”


    百裏無忌道:“二弟休要自謙,明國之事,自然是我更為清楚些。這樣,我估摸著西線戰場這幾日應該會傳來捷報了,到時,我便令百裏義的新軍東向,從銀、府州橫穿至燕雲。如此一來,大定府就能穩固。”


    柴榮點頭道:“如此一來,大定府可得。”


    百裏無忌道:“如此,還請二弟鼎立相助了。”


    柴榮笑道:“榮必當盡心盡力。”


    於是,百裏無忌令陳延正部迅速修整三天進行補給;令武、儒二州的斡朗改、轄戛斯六萬大軍率先北上進攻古北口東北方向的北安州,並據城固守待命。


    柴榮令成德節度使武行文北出長城,進攻燕子城、炭山,然後據炭山城固守待命。


    果然,兩天後,西線戰場明、周兩軍的捷報同時傳到遷州。


    明軍雲揚部與徐守仁的特戰軍在截斷阻卜軍一萬多人退路,俘虜該部阻卜軍後,隨即收複秦州北上至義、渭二州西部。百裏義的四路新軍在渡過渭水之後,兵鋒直指正北方向的義州。


    周軍鳳翔府王景、昝居潤部向西北方進軍,兵不血刃地收複隴州,進逼義州。寧州向訓部、趙匡胤部從寧州向涇州增兵,之後,兩部向渭州進軍。


    明、周兩國四路大軍於八月十五日,向義、渭二州苟延殘喘的阻卜、遼軍發起了總攻。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百裏義的新軍率先攻破義州南門,占領義州,與雲揚、徐守仁兩部順利會師。阻卜、遼軍殘部向北潰退,尋求與渭州城的遼軍會合。雲揚、徐守仁率兵肅清義州城內殘敵之後。停駐義州城向燕雲報捷待命。


    周軍鳳翔府王景、昝居潤部隨即繼續北向,與向訓部、趙匡胤部東南合擊渭州。八月二十日,周軍十萬大軍攻破渭州城。阻卜、遼軍殘部繼續向北潰逃。已經再無戰意。


    王景、昝居潤部開始駐守渭州城,而向訓部、趙匡胤部繼續向北追擊。


    而銀州鄭恩部在聞知西線大捷之後。隨即率軍向夏州反攻,夏州遼軍士氣已衰,沒等鄭恩率部發動進攻,便已聞風而逃。鄭恩由此迅速收複夏、宥二州。並將大軍囤於宥州,震懾鹽州遼軍。


    至此,西線戰場大獲全勝,明國所有失地全部收複;周國失地除了最北端的靈、鹽二州還處於遼軍的控製之下,其餘全部收複。而靈、鹽二州的收複也隻是時間問題,隻要向訓部、趙匡胤部趕到鹽州與鄭恩部兩麵合擊,鹽、靈二州收複指日可待。


    百裏無忌與柴榮各自看完捷報,相視一笑,相互換過奏報,再行細看。


    “二弟,大局已定。”


    “哥哥,勝負已分。”


    二人異口同聲地開口,一愣之下,一起仰頭大笑。


    一息之後。百裏無忌收起笑聲,注視著柴榮道:“二弟,相處之時已半月有餘。該是分手的時候了。”


    柴榮一愣,問道:“哥哥不是決定進攻遼國大定府嗎,怎麽突然改變主意了?”


    百裏無忌道:“西線戰場告捷,就解決了北伐的兵力問題。遼國新敗,再組建新的軍隊需要時間,趁現在其慌亂之際,有百裏義的新軍為峙,拿下大定府已經不足為慮。而西線戰場初定,百事待興。需要二弟前去坐鎮,隻要收複靈、鹽二州。就能與明國河西甘州回鶻景瓊、青海角廝羅部連成一片,到時就算是五萬阻卜軍到達也是回天無力。大事可定矣。”


    離開開封已經快滿一個月,柴榮心中其實也很掛念,見百裏無忌已經考慮周全,也不再多說。


    柴榮道:“如此,榮立即傳令武行文,將其部指揮權轉交哥哥。”


    百裏無忌笑著點點頭道:“也好。雖然有百裏義新軍,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柴榮道:“如此,我就今日便動身,先回開封府,再轉夏州。”


    百裏無忌道:“如此甚好。我送二弟。”


    離別之時,兩人相對無語,柴榮伸出兩臂,與百裏無忌擁抱之後,便翻身上馬而去。


    百裏無忌心中一陣顫抖,望著柴榮的背影大喊道:“二弟,千萬保重身體。”


    遠遠傳來柴榮的回答:“哥哥也須保重。”


    ……。


    百裏無忌傳令義州,令雲揚、徐守仁兩部繼續向西北挺進,增援河西甘州回鶻景瓊、青海角廝羅部,防止南下的五萬阻卜軍臨時起意,攻打肅、甘、涼三州。令百裏義率新軍北上,由夏、府州至燕雲。同時令金陵府加緊生產彈藥,隨時輸送燕雲。


    百裏無忌知道,快兩年的戰爭,已經令明國的軍械庫入不敷出,四大軍械坊已經連日連夜地生產了,但九十九道關都闖過了,就不差這臨門一哆嗦了,熬過這一仗,明國將再也不需要將大量精力投擲於遼國身上了。


    而此時,百裏康率八萬征遼軍在鴨綠江以西開州一線浴血奮戰。


    得到百裏無忌旨意之後,百裏康就知道,遼國的好日子到頭了。做為百裏無忌的心腹,百裏康有著敏銳的覺察力。他從百裏無忌任命他為駐高麗軍都督的那一天,就猜到總有一天,他將率駐高麗軍西攻遼國。


    百裏康知道,大郎將自己數年不動地放在高麗,絕非單純地因為自己娶高麗的公主。這些年來,自己日日整軍備戰,為得就是這一天,也許,經此一戰,自己就能回到明國去了。


    百裏康從沒有認為自己娶了高麗女王,這應該待在高麗,他也從沒有希望身居朝堂之上,高官厚祿,他的夢想僅僅是希望能在百裏無忌身邊,與阿仁、阿義一起相伴。


    而現在,這一戰之後,也許就能實現了。


    百裏康令李建勳率三萬駐東瀛軍固守淥州一線,而自己則渡過鴨綠江,西攻開州。


    百裏康早已摸清遼國鴨綠江一線防禦兵力,北邊的率賓府駐守著由粟末靺鞨族的三萬人組建的渤海軍,而遼陽府則駐守著奚族的四萬大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