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德7年(960)正月初三,趙匡胤率大軍從愛景門出開封,去抵禦那虛無的侵略者去了。


    這一天的太陽升起來了。在一個叫苗訓的術士導演下,這一天的太陽將成為中國曆史上最神奇的太陽。


    大軍正在行進,苗訓卻突然不走了。他開始抬頭望天,且長時間的發呆。當然,一個人發呆是搞不出什麽事的,馬上有另一個人也湊了上來,也仰起頭,發起呆來……


    這個人叫楚昭輔“大仙,您發什麽呆啊”苗訓一看,接應的來了。用手輕輕一指。這一指,陳橋兵變的多米諾骨牌開始啟動“你看,天上有什麽”楚“太陽”苗皺眉“再看看,太陽上有什麽”楚“有一片雲”苗點頭“雲上麵呢”楚“沒了啊”苗裝出很驚奇的樣子“你看不到嗎?雲上是不是還有一個太陽”楚“啊!您別說,還真有一個太陽”苗訓得意了“知道這叫什麽嗎?日下複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楚“這……有什麽含義嗎”苗訓大聲道“這是天命啊!意味著天下要換主了”


    “啊!我看見了”楚昭輔瞬間暴發出激情四溢的歡呼“大家快來看啊!兩個太陽,‘一日克一日’的奇觀啊”


    於是,所有的目光就都死盯著960年正月初三的這輪太陽…或許那一天的太陽也非常鬱悶吧。多少年了,從沒這麽多雙眼睛一眨不眨死盯著它老人家不放。於是很快,它就讓所有人眼睛裏暴出無數個太陽…大兵們就真信了苗神仙和楚先生的話。


    其實,兩個太陽的現象在天文學上是存在的,隻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就在2012年12月10日,我剛起稿寫此書時,在上海就出現過。具體形成原因是大氣中光線的折射。但這種現象不是常有的。隻能說苗訓,不,應該是趙匡胤這家夥真有狗屎運。就在這一天,就在北中國,竟就有這種奇觀出現。難不成真有天命之說?


    不管怎樣,苗訓、楚昭輔們任務已完成了。當晚,大軍來到開封東北40裏的陳橋驛紮營休息。陳橋注定將與趙匡胤一起名留青史。


    吃過晚飯,大戲上演。而這時,趙匡胤已把自己灌的爛醉如泥,什麽人都不見,直接上床睡覺。而各配角們正式開工。


    白天的天示異象消息在軍中傳播開來,眾將聚集議論起來:主上年幼。今天我們出死力,為國家破賊。可誰會知道呢?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未晚。


    李處耘將眾將意見轉達給了趙光義。趙光義馬上跟李處耘一起又找到了趙普,眾將也隨之跟了進來。這下人員齊了,趕緊給老大披皇袍吧?


    然而,趙光義與趙普兩人卻勸起眾將來“太尉(趙匡胤)忠赤,必不會聽爾等”大家糊塗了。這不早就商量好的嗎?怎麽這會又成太尉忠赤了?眾人孤疑的退了出來。高懷德尤其不解,走在最後。剛出去,被一個人叫住了。李處耘上前輕聲對他說“三推讓”高懷德滿臉不解。什麽啊?李處耘無奈,隻好再次低聲指點“此乃先周禮儀”高懷德眉頭鎖得更緊。自己本周禮義都搞不全乎,還來個先周的,你不為難我嗎?李處耘服了。這將門之後文化可真是欠啊!看來再數經論史怕是沒用。來點通俗的吧“比方說,我要送個美女給你。你會馬上就答應收下嗎?會不會推讓一下呢”高懷德這下明白了“早這樣說嘛。我知道了”不一會,高懷德領著眾將又來了。且這次比上次更急迫了,竟有人露出了刀刃“事已至此,如太尉不肯,我等便都成了反賊。明日必受其禍”趙光義、趙普一看,有動作,有道具,有台詞,眾位表演到位了。這下該我們的台詞了“策立,大事也。如此狂妄,如何成事?現在外寇壓境,不如退敵之後再圖冊立”高懷德大叫“不行!若等退敵,不知事情會變成什麽樣。我看還是先回京師,策立太尉。再出師北征,則破賊不難。如太尉硬不受策,則六軍難以往前一步”高懷德變聰明了,及時一推。


    火候到了,再裝下去就適得其反了。趙光義出場說了第一句台詞“興王異姓,雖雲天命,實係人心。汝等各能嚴飭軍士,勿令剽掠。都城人心安,則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保富貴矣”眾將明白了。看來趁這機會發一筆橫財是不可能的了。不過也沒關係。到時自己大哥做了皇帝,發財機會多的是。眾人皆舉手發誓:進了汴梁絕不殺人放火,群眾一針一線我們都不動。


    請注意這些話,多麽大仁大義、完美無暇。這本應出於當天主角,未來帝國主宰之口。但曆史記載,這些話先於趙匡胤之口而先由他弟弟說了出來。


    然後開始了具體的造反工作流程:派衙隊軍使郭延贇連夜回開封,密告石守信、王審琦,一切順利,明天按計劃回城。


    史稱,趙匡胤就是這樣被安排了命運,被自己親信和弟弟強迫著走上了兵變得國,而國祚綿長的帝王之路。


    周顯德7年(960)正月初四清晨,我們的主角趙匡胤仍是宿酒未醒。該醒了!今天是你一生中最忙的一天了。


    眾將破門而入,大聲喊道“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趙匡胤醒了,史稱太祖驚起披衣。好一個驚字,趙匡胤的全不知情,慌亂失措躍然紙上。不過床邊這身衣服已不合適了,大夥已為你準備了新衣,且去試穿,合身否?


    不過一會,趙匡胤被眾將強迫著換上了嶄新的黃袍,果然天衣無縫啊。然而黃色,在封建時代是皇家的專用顏色。當年郭威軍隊裏之所以能有黃旗,是因他名義上是代天子出征。但趙普大導演為追求視覺效果的完美及之後趙匡胤在全軍麵前的閃亮登場,定要他穿上正規的黃袍,這就造成了一個硬傷。正如後人所言“黃袍不是尋常物,誰信軍中偶得之”


    大家簇擁著身披皇袍的趙匡胤而出,外麵早就排好了隊的大兵們縱情鼓掌歡呼。熱烈和諧的氣氛中,趙匡胤上馬。他現在不再要北行,而要南回開封。


    然而這時,最經典也最富爭議的一幕出現了。居然有人敢突然攔在趙匡胤馬前,且把要急速行軍的大隊人馬都攔住!趙匡義在陳橋兵變中的‘閃亮’登場。所有人都聽見了他對他二哥說的話“請以剽劫為戒”


    趙匡胤這才恍然大悟,差點把大事給忘了。馬上叫停三軍“汝等貪富貴,立我為天子。我有號令,汝等能稟乎”異口同聲的回答隻有兩個字“唯命”


    趙匡胤下令“太後主上,吾曾北麵事之。朝廷大臣,皆我比肩。汝等不得驚犯宮闕,侵淩朝貴。最重要的:進城後不許打家劫舍!如你們聽命,事成後重賞!不然,誅其全族”這次回答更簡單,一個字——諾!


    以上過場來源於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長編》又源於趙光義兒子趙恒時修撰的太祖朝《國史》。《國史》則出於《太祖實錄》…而《實錄》嘛,宋代曾多次重修,有《舊錄》有《新錄》。光趙光義在位時就改了兩次,趙恒時又改過一次。就在這一次,太祖朝的老人死得死,老得老,再沒人證物證了。才把當年事情補充完善到現在我們所讀到的……尤其是趙匡義攔在他哥哥馬前,說出了關鍵那句話的一幕——似沒有這句話,趙匡胤就會縱兵大掠,將宋朝變為繼五代之後的六代……正是這句‘不許打家劫舍’將他的大宋與五代徹底劃界,但這句話究竟出自誰的本意呢?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陳橋到崖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中宋韻5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中宋韻55並收藏從陳橋到崖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