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年10月21日,曆史翻開新的一頁。38歲的趙光義在他哥哥靈柩前悲慟欲絕,痛哭流涕,要宰相薛居正等國家重臣再三請求,才勉強答應成為大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圓滿得就像當年陳橋兵變,他哥哥趙匡胤進入皇宮時,有人拿出幼帝柴宗訓所寫的禪讓詔書一樣。挑不出任何不是。
27日,趙廷美(先匡美再光美最後廷美。為2個哥哥避諱)升為開封尹、中書令,封齊王。趙德昭封武功郡王,官職改為永興軍節度使兼侍中。趙德芳升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趙匡胤的皇後宋氏改稱開寶皇後。朝中重臣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曹彬、楚昭輔等也各有加封。11月2日,追封自己的2位夫人尹氏、符氏為皇後。5日,宣布趙廷美、趙德昭2人位在宰相之上。加封2位亡國之君劉鋹為衛國公、李煜為隴西郡公。且從這時開始,先帝趙匡胤及現齊王趙廷美的兒子享受和現任皇帝趙光義的兒子們同等級待遇,並稱為皇子。三兄弟的女兒們並稱為皇女。以示存亡一體,永無二心。
在做完這一係列安內的封賞之後,趙光義突然在12月22日將自己哥哥的開寶年號改了。太平興國元年隻有短短的8天。這事很大嗎?也許什麽都不算。改個年號而已,不會讓天下億萬百姓飯碗裏多點或少點什麽。但要注意我們中國是講究忠孝仁義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萬世之根基不變之人倫。中國曆史上除改朝換代外,沒任何一個正常交接上崗的皇帝敢在當年就改變上一代君王年號的。何況趙光義身曆斧聲燭影繼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可他就是幹了,且照樣朝局穩定。曆史記載沒任何人反對。真的沒嗎?關於趙大賤人的史料,我實在不敢相信啊!
做完了這些,趙光義下令遠征北漢的軍隊回國。不得不佩服或羨慕趙光義。佩服的是他選擇了這樣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來做他生命中這件最重要的事。羨慕的是他運氣實在太好了。他哥哥暴死時居然正是國都軍備空虛,握刀子的人少得可憐之際。事實上當時大宋的遠征軍正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借口、一個人——趙德昭或趙德芳。隻要他們其中一個突然出現在遠征軍軍營裏,出示一個哪怕是偽造的趙匡胤被害證據,這些人都會為他起兵,殺回開封,奪回皇位。但讓人鬱悶的是開封甚至整個大宋境內都平靜得像潭死水。德昭、德芳、甚至廷美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他們乖得出奇。對此,我們還能說什麽呢?
每個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那麽這扇天堂的大門是誰給打開的呢?很多人都會說宋太祖趙匡胤對文人就非常好了。但趙匡胤仍還會三五不時對文人們呲牙一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這扇天堂的大門是趙光義打開的。他上任後僅2個多月,太平興國2年(977)正月上旬就宣布——開科取士!文人們,從此你們的春天到了!
這一次,全國各地所發貢士共5300多人。這些人不管家庭成分怎樣,更不管家裏有錢沒錢,隻要學分夠,國家就給你出往返路費,支持你進京寫論文。緊接著這些人就開始了歡呼——他們做夢都不敢去想,這次錄取比例竟是這樣高啊!
這一科,宋太宗取進士109人,進士及第207人,同進士出身184人。共計500人!要知道這數字到底怎樣驚人,請回頭參看趙匡胤的取士記錄:宋太祖一朝,幾乎每年都開科取士,但所取極嚴。最多的一科是975年,共取士31人。最少的是968年,隻取了6人。他在位16年多,開科15次,共取士才188人。
趙光義且下令第一等、第二等進士直接當官。次一等的同進士出身者直接送到吏部,一律免選,優等注擬。太濫了…首席宰相薛居正坐不住了,他上奏——陛下,取人太多,用人太驟了。
但趙光義理都不理,到這一科新任狀元呂蒙正等人向他辭行時,皇帝對他們說“到任上好好當官。如發現什麽不便於百姓的事,可盡快處理。不必上報”接著又笑了一笑“眾愛卿,你們初次當官,想必沒什麽錢吧?這樣好了,朕給你們每人20萬貫作為行裝錢”
他哥哥趙匡胤給他留下了滿滿登登的封樁庫、左藏庫,裏麵金銀財寶數不勝數。剛打開時晃得趙光義差點昏過去,這麽多錢啊…得怎麽才能花完啊?且就在這次開科前,他還有了一大筆意外收入。話說左藏庫裏麵有3個庫房,由不同人分別掌管,且貨錢與金帛分開收藏。這一年,三庫房分官中的禮部員外郎賈黃中要升官外放當知州了。臨行前要交割清楚。於是尋查發現一小屋子鎖得緊緊的,打開一看,有好幾十個大箱子,裏麵裝的全都是黃金。史稱“計其價值數百萬,乃李氏宮閣中遺物”是李煜帶來的——曹彬讓他回宮收拾東西。史載李煜真的帶了幾十箱子黃金進的開封…不管是誰的,這些錢都沒入帳(未著於籍)賈黃中報了上去,趙光義等於憑空發了筆橫財。所以他有心更有錢給他的文人們不按常理出牌的升官發餉。
就這樣,趙光義繼位後的第一科,史稱“龍飛榜”的進士們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狀元呂蒙正、榜眼李至、探花溫正舒。進士王化基、臧丙、馬汝士、王沔、張寵、陳恕、宋泌、呂佑之,還有張齊賢…
2月9日,趙光義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趙炅。日下之火,光華燦爛,似比李從嘉的‘煜’字要好一些。
趙光義在將自己的天子門生全派下去當官的同時,對一個地方做了重點照顧。派了一叫高保寅的去作懷州的知州。懷州正是河陽三城節度使趙普的轄區。高保寅剛一上任,幾乎連懷州衙門裏有幾棵樹都沒數清,就立即上奏——趙普犯規了!他什麽事都管著我。我請求按太祖定下的規矩“罷節鎮領其支郡”趙普都恨不得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罷節鎮、收支郡,這都是他當年給趙匡胤出的好主意。結果沒想到他自己也有當節度使的一天…啥也別說了,作法自斃!但趙普畢竟是趙普。3月,他主動做出了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堪稱找死的決定:他要進京!名義是給趙匡胤發喪,送老領導最後一程。太光明正大了,就連趙光義都沒法拒絕。那好,你就來吧!趙光義磨刀霍霍,等著趙普上門試刀!
14日,趙普來了。啊!你終於來了,知不知道我很愛你?天天都想見你?不用回去了,就留在開封吧!還有,朕要給你個最高官職,三孤之一——太子少保!其他官銜想必你也不會再看上眼了,那就都還給朕吧…當時都有人在暗笑——太子少保?好大的官啊!可請問我朝現在有太子嗎?你保個什麽啊?但誰也不知道趙普這時心裏也是樂開了花。達到目的了。他就是要丟掉這些燙手的官銜,脫離地方,回到開封天子腳下。要知在地方上,有無數混帳無賴們都爭著搶著幫趙光義找他麻煩。這樣搞下去,終有一天趙光義會理由充分地殺他頭。
與其受小鬼欺,不如直接麵對閻王!回到趙光義眼皮底下,一舉一動讓全天下人都看得見!無論如何,都比不明不白死在外麵強!
順利拿下趙普後,趙光義又做了2件讓曆代文人頂禮膜拜之事,讓文人們從春天直接進入了盛夏!
修書,在我們民族文化內核中例來都是件經天緯地的大事。除傳承文明的基本功能外,更多的是種象征意義。凡有這種以國集書,繼往開來的行為,都代表那個時代是昌盛富足的、當時那位國君是聖明賢良的。如《永樂大典》之於朱棣,《四庫全書》之於乾隆。
3月17日,剛做了5個月皇帝的趙光義命翰林學士李昉等10多人編纂92類、500卷的小說類書《太平廣記》和55部、4558類、征引各種書籍達1689種、478.4萬字、1000卷的百科類書《太平總類》(趙光義愛讀書是史上出了名的。《太平總類》因修成後供趙光義禦覽,每天3卷,1年看完。因此改名《太平禦覽》)
接下來趙光義做了件更大的事——修崇文館。
回顧曆史,不管國家怎樣動蕩、生民怎樣塗炭,我們從不曾扔下自己手裏的書本和心裏一直固守著的文化信念!就在五代這樣的亂世,都一樣存留著“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它們就是當時官方存儲天下圖書,集納世間才俊之地。
但它們此時早已破敗不堪了。宋太宗親自到三館看了看,搖搖頭走了。隨即下令在左升龍門東北為三館選新址,即日起晝夜施工,不惜成本,要好要快,要比皇宮還要美觀精美!就連館內亭台樓閣的設計圖紙,都是皇帝親自畫的。
太平興國3年(978)正月,新三館建成。開光之日,舉國矚目!遷舊館之書分貯兩廊。東廊為昭文書庫、南廊為集賢書庫、西廊為史部群書。分“經”“史”“子”“集”4部6庫圖原有12千餘卷,平蜀得書13千卷,平江南得2萬餘卷。又下詔開獻書之路,於是三館篇帙大備,正副本凡8萬卷。
2月1日,剛做了15個月皇帝的趙光義賜名新三館為“崇文院”借此詔告天下“揚文抑武”的決心!
就這樣,文人們的盛夏來臨了,而武將們的嚴冬就此開始!
回憶一下一手創立大宋兵製、打壓武人氣焰的宋太祖趙匡胤,都對邊境上軍隊實行“一國兩製”邊防軍可隨意動用當地財政賦稅收入、可獨立從商牟利、對內對外甚至對異族交易都可,且一律免稅。且可隨意動用賺來的錢招募勇士、收買間諜、獎勵士卒…總之想怎樣就怎樣。這都不算,趙匡胤在開封城裏給這些邊關大佬們修別墅,規格之高連施工官員都看不過眼而上報“這不對!都超過皇室成員的規格了”趙匡胤卻大罵“不懂就閉嘴!邊關將士遠比什麽皇室重要!急速造來,無使複言”
到趙光義時代又怎樣呢?遠征北漢的禁軍剛一回國,趙光義就立即向全國所有節度使們下了條死命令——把你們家屬的名單全部上報!然後按名單要人,限期到京!把這100多高幹子弟都補充到殿前司,去幹些承旨之類的賤職,就此圈養!
這是在做什麽呢?人質!對!趙光義已把部下們當成了各封建屬國,要他們送自己兒子進京為質。以後聽命令服指揮就一切都好。不然你們兒子們就會人頭落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職業軍人們本已開始淡泊的血性殺氣被空前的危機感再次喚醒,每個人都不自覺握住了刀柄。但就在這時,京城裏出現了一被當時士大夫們所激賞、更被後世文人們全體稱頌的“文明”之舉。
國家第一軍人樞密使曹彬,無論什麽時候,走在哪條街上,隻要迎麵遇到了士大夫們,他定會“引車避之”武將們的領袖也低頭了,且據說是心甘情願的…這是怎樣一盆涼水啊。澆得大宋全國武人們都垂頭喪氣,心灰意冷。就從這時起,掌管全國軍務的樞密院地位,從五代時的領袖朝廷到宋初時的與中書省分庭抗禮,到這時就隻能退居次席了。
有的人忍了,可有的人站了出來。曹翰站在趙光義麵前冷笑著說“作詩有什麽了不起?以臣看來,那些酸丁們寫的還遠遠不夠瞧!請聽臣賦詩一首——曾因國難披金甲,恥為家貧賣寶刀。他日燕山磨峭壁,定當先勒大名曹”好詩!趙光義擊節叫好。誠然,名將曹翰文武雙全,且人生經驗豐富,隨便意與氣合就能成佳句。但皇帝隻是叫好,完全無視詩中憤怨之氣,轉過身來就再次對文人加恩。
對大宋的重文輕武,筆者還有些其他的理解。誠然政治上,大宋的文官權力要比武將高出百倍等級。但在生活享受方麵,那些節度使武將的紙醉金迷比之宰執之類的文人高官卻也不遑多讓。當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就承諾大家高官厚祿。另外這一做法也不妄殺任一位功臣武將。終兩宋319年,被殺的大將隻有嶽飛1人。嶽飛之死另有複雜的政治原因,不可據此判斷大宋官家們對武將的猜忌之心。總之大宋朝的武將們不必像韓信、徐達一樣擔心功高震主後的生命危險,且還可享受著驕奢淫逸。這便是筆者對‘重文輕武’這一大宋朝祖宗家法的一點淺見。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27日,趙廷美(先匡美再光美最後廷美。為2個哥哥避諱)升為開封尹、中書令,封齊王。趙德昭封武功郡王,官職改為永興軍節度使兼侍中。趙德芳升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趙匡胤的皇後宋氏改稱開寶皇後。朝中重臣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曹彬、楚昭輔等也各有加封。11月2日,追封自己的2位夫人尹氏、符氏為皇後。5日,宣布趙廷美、趙德昭2人位在宰相之上。加封2位亡國之君劉鋹為衛國公、李煜為隴西郡公。且從這時開始,先帝趙匡胤及現齊王趙廷美的兒子享受和現任皇帝趙光義的兒子們同等級待遇,並稱為皇子。三兄弟的女兒們並稱為皇女。以示存亡一體,永無二心。
在做完這一係列安內的封賞之後,趙光義突然在12月22日將自己哥哥的開寶年號改了。太平興國元年隻有短短的8天。這事很大嗎?也許什麽都不算。改個年號而已,不會讓天下億萬百姓飯碗裏多點或少點什麽。但要注意我們中國是講究忠孝仁義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萬世之根基不變之人倫。中國曆史上除改朝換代外,沒任何一個正常交接上崗的皇帝敢在當年就改變上一代君王年號的。何況趙光義身曆斧聲燭影繼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可他就是幹了,且照樣朝局穩定。曆史記載沒任何人反對。真的沒嗎?關於趙大賤人的史料,我實在不敢相信啊!
做完了這些,趙光義下令遠征北漢的軍隊回國。不得不佩服或羨慕趙光義。佩服的是他選擇了這樣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來做他生命中這件最重要的事。羨慕的是他運氣實在太好了。他哥哥暴死時居然正是國都軍備空虛,握刀子的人少得可憐之際。事實上當時大宋的遠征軍正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借口、一個人——趙德昭或趙德芳。隻要他們其中一個突然出現在遠征軍軍營裏,出示一個哪怕是偽造的趙匡胤被害證據,這些人都會為他起兵,殺回開封,奪回皇位。但讓人鬱悶的是開封甚至整個大宋境內都平靜得像潭死水。德昭、德芳、甚至廷美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他們乖得出奇。對此,我們還能說什麽呢?
每個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那麽這扇天堂的大門是誰給打開的呢?很多人都會說宋太祖趙匡胤對文人就非常好了。但趙匡胤仍還會三五不時對文人們呲牙一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這扇天堂的大門是趙光義打開的。他上任後僅2個多月,太平興國2年(977)正月上旬就宣布——開科取士!文人們,從此你們的春天到了!
這一次,全國各地所發貢士共5300多人。這些人不管家庭成分怎樣,更不管家裏有錢沒錢,隻要學分夠,國家就給你出往返路費,支持你進京寫論文。緊接著這些人就開始了歡呼——他們做夢都不敢去想,這次錄取比例竟是這樣高啊!
這一科,宋太宗取進士109人,進士及第207人,同進士出身184人。共計500人!要知道這數字到底怎樣驚人,請回頭參看趙匡胤的取士記錄:宋太祖一朝,幾乎每年都開科取士,但所取極嚴。最多的一科是975年,共取士31人。最少的是968年,隻取了6人。他在位16年多,開科15次,共取士才188人。
趙光義且下令第一等、第二等進士直接當官。次一等的同進士出身者直接送到吏部,一律免選,優等注擬。太濫了…首席宰相薛居正坐不住了,他上奏——陛下,取人太多,用人太驟了。
但趙光義理都不理,到這一科新任狀元呂蒙正等人向他辭行時,皇帝對他們說“到任上好好當官。如發現什麽不便於百姓的事,可盡快處理。不必上報”接著又笑了一笑“眾愛卿,你們初次當官,想必沒什麽錢吧?這樣好了,朕給你們每人20萬貫作為行裝錢”
他哥哥趙匡胤給他留下了滿滿登登的封樁庫、左藏庫,裏麵金銀財寶數不勝數。剛打開時晃得趙光義差點昏過去,這麽多錢啊…得怎麽才能花完啊?且就在這次開科前,他還有了一大筆意外收入。話說左藏庫裏麵有3個庫房,由不同人分別掌管,且貨錢與金帛分開收藏。這一年,三庫房分官中的禮部員外郎賈黃中要升官外放當知州了。臨行前要交割清楚。於是尋查發現一小屋子鎖得緊緊的,打開一看,有好幾十個大箱子,裏麵裝的全都是黃金。史稱“計其價值數百萬,乃李氏宮閣中遺物”是李煜帶來的——曹彬讓他回宮收拾東西。史載李煜真的帶了幾十箱子黃金進的開封…不管是誰的,這些錢都沒入帳(未著於籍)賈黃中報了上去,趙光義等於憑空發了筆橫財。所以他有心更有錢給他的文人們不按常理出牌的升官發餉。
就這樣,趙光義繼位後的第一科,史稱“龍飛榜”的進士們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狀元呂蒙正、榜眼李至、探花溫正舒。進士王化基、臧丙、馬汝士、王沔、張寵、陳恕、宋泌、呂佑之,還有張齊賢…
2月9日,趙光義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趙炅。日下之火,光華燦爛,似比李從嘉的‘煜’字要好一些。
趙光義在將自己的天子門生全派下去當官的同時,對一個地方做了重點照顧。派了一叫高保寅的去作懷州的知州。懷州正是河陽三城節度使趙普的轄區。高保寅剛一上任,幾乎連懷州衙門裏有幾棵樹都沒數清,就立即上奏——趙普犯規了!他什麽事都管著我。我請求按太祖定下的規矩“罷節鎮領其支郡”趙普都恨不得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罷節鎮、收支郡,這都是他當年給趙匡胤出的好主意。結果沒想到他自己也有當節度使的一天…啥也別說了,作法自斃!但趙普畢竟是趙普。3月,他主動做出了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堪稱找死的決定:他要進京!名義是給趙匡胤發喪,送老領導最後一程。太光明正大了,就連趙光義都沒法拒絕。那好,你就來吧!趙光義磨刀霍霍,等著趙普上門試刀!
14日,趙普來了。啊!你終於來了,知不知道我很愛你?天天都想見你?不用回去了,就留在開封吧!還有,朕要給你個最高官職,三孤之一——太子少保!其他官銜想必你也不會再看上眼了,那就都還給朕吧…當時都有人在暗笑——太子少保?好大的官啊!可請問我朝現在有太子嗎?你保個什麽啊?但誰也不知道趙普這時心裏也是樂開了花。達到目的了。他就是要丟掉這些燙手的官銜,脫離地方,回到開封天子腳下。要知在地方上,有無數混帳無賴們都爭著搶著幫趙光義找他麻煩。這樣搞下去,終有一天趙光義會理由充分地殺他頭。
與其受小鬼欺,不如直接麵對閻王!回到趙光義眼皮底下,一舉一動讓全天下人都看得見!無論如何,都比不明不白死在外麵強!
順利拿下趙普後,趙光義又做了2件讓曆代文人頂禮膜拜之事,讓文人們從春天直接進入了盛夏!
修書,在我們民族文化內核中例來都是件經天緯地的大事。除傳承文明的基本功能外,更多的是種象征意義。凡有這種以國集書,繼往開來的行為,都代表那個時代是昌盛富足的、當時那位國君是聖明賢良的。如《永樂大典》之於朱棣,《四庫全書》之於乾隆。
3月17日,剛做了5個月皇帝的趙光義命翰林學士李昉等10多人編纂92類、500卷的小說類書《太平廣記》和55部、4558類、征引各種書籍達1689種、478.4萬字、1000卷的百科類書《太平總類》(趙光義愛讀書是史上出了名的。《太平總類》因修成後供趙光義禦覽,每天3卷,1年看完。因此改名《太平禦覽》)
接下來趙光義做了件更大的事——修崇文館。
回顧曆史,不管國家怎樣動蕩、生民怎樣塗炭,我們從不曾扔下自己手裏的書本和心裏一直固守著的文化信念!就在五代這樣的亂世,都一樣存留著“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它們就是當時官方存儲天下圖書,集納世間才俊之地。
但它們此時早已破敗不堪了。宋太宗親自到三館看了看,搖搖頭走了。隨即下令在左升龍門東北為三館選新址,即日起晝夜施工,不惜成本,要好要快,要比皇宮還要美觀精美!就連館內亭台樓閣的設計圖紙,都是皇帝親自畫的。
太平興國3年(978)正月,新三館建成。開光之日,舉國矚目!遷舊館之書分貯兩廊。東廊為昭文書庫、南廊為集賢書庫、西廊為史部群書。分“經”“史”“子”“集”4部6庫圖原有12千餘卷,平蜀得書13千卷,平江南得2萬餘卷。又下詔開獻書之路,於是三館篇帙大備,正副本凡8萬卷。
2月1日,剛做了15個月皇帝的趙光義賜名新三館為“崇文院”借此詔告天下“揚文抑武”的決心!
就這樣,文人們的盛夏來臨了,而武將們的嚴冬就此開始!
回憶一下一手創立大宋兵製、打壓武人氣焰的宋太祖趙匡胤,都對邊境上軍隊實行“一國兩製”邊防軍可隨意動用當地財政賦稅收入、可獨立從商牟利、對內對外甚至對異族交易都可,且一律免稅。且可隨意動用賺來的錢招募勇士、收買間諜、獎勵士卒…總之想怎樣就怎樣。這都不算,趙匡胤在開封城裏給這些邊關大佬們修別墅,規格之高連施工官員都看不過眼而上報“這不對!都超過皇室成員的規格了”趙匡胤卻大罵“不懂就閉嘴!邊關將士遠比什麽皇室重要!急速造來,無使複言”
到趙光義時代又怎樣呢?遠征北漢的禁軍剛一回國,趙光義就立即向全國所有節度使們下了條死命令——把你們家屬的名單全部上報!然後按名單要人,限期到京!把這100多高幹子弟都補充到殿前司,去幹些承旨之類的賤職,就此圈養!
這是在做什麽呢?人質!對!趙光義已把部下們當成了各封建屬國,要他們送自己兒子進京為質。以後聽命令服指揮就一切都好。不然你們兒子們就會人頭落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職業軍人們本已開始淡泊的血性殺氣被空前的危機感再次喚醒,每個人都不自覺握住了刀柄。但就在這時,京城裏出現了一被當時士大夫們所激賞、更被後世文人們全體稱頌的“文明”之舉。
國家第一軍人樞密使曹彬,無論什麽時候,走在哪條街上,隻要迎麵遇到了士大夫們,他定會“引車避之”武將們的領袖也低頭了,且據說是心甘情願的…這是怎樣一盆涼水啊。澆得大宋全國武人們都垂頭喪氣,心灰意冷。就從這時起,掌管全國軍務的樞密院地位,從五代時的領袖朝廷到宋初時的與中書省分庭抗禮,到這時就隻能退居次席了。
有的人忍了,可有的人站了出來。曹翰站在趙光義麵前冷笑著說“作詩有什麽了不起?以臣看來,那些酸丁們寫的還遠遠不夠瞧!請聽臣賦詩一首——曾因國難披金甲,恥為家貧賣寶刀。他日燕山磨峭壁,定當先勒大名曹”好詩!趙光義擊節叫好。誠然,名將曹翰文武雙全,且人生經驗豐富,隨便意與氣合就能成佳句。但皇帝隻是叫好,完全無視詩中憤怨之氣,轉過身來就再次對文人加恩。
對大宋的重文輕武,筆者還有些其他的理解。誠然政治上,大宋的文官權力要比武將高出百倍等級。但在生活享受方麵,那些節度使武將的紙醉金迷比之宰執之類的文人高官卻也不遑多讓。當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就承諾大家高官厚祿。另外這一做法也不妄殺任一位功臣武將。終兩宋319年,被殺的大將隻有嶽飛1人。嶽飛之死另有複雜的政治原因,不可據此判斷大宋官家們對武將的猜忌之心。總之大宋朝的武將們不必像韓信、徐達一樣擔心功高震主後的生命危險,且還可享受著驕奢淫逸。這便是筆者對‘重文輕武’這一大宋朝祖宗家法的一點淺見。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