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等待了整整七天,帝國正常運轉,皇宮平靜如常。留正抑鬱,看來力度還是不夠?6月1日他搬家,從臨安城裏搬到城外六和塔,在那兒繼續“待罪”又等了三天,還是啥反應沒,無可奈何的留正提筆寫辭職信…
按宋朝慣例,到這一步,除非皇帝連續駁回請辭,不然留正罷相是肯定的了?可趙惇有新招!他既不批準,也不駁回,不管首相大人怎樣折騰,仍啥反應也沒…
連續被忽略,留正終於無法忍受了!獨角戲是吧?沒觀眾是吧?那我就唱到底!7月5日,他使出最後一招,把入仕以來曆次升遷所有任命告敕都找出來,打包送進皇宮,以示與皇帝徹底決裂!
“乞骸骨”這一招無比剛烈,可說再無絲毫轉寰餘地。相信全帝國的人都會喝聲彩,首相大人有種。可惜的是,皇宮裏仍沉默…
這該死的沉默,直接把留正玩死了!他難道真想為了一政敵可能存在的升遷而辭職嗎?一輩子熬到花甲之年才爬上帝國首相寶座,這時說下就真下、毫不留戀嗎?留正有苦說不出,為實踐諾言,還得從六和塔搬出來,住到更遠些的範村僧舍裏,做出時刻準備遠行回鄉的樣子…
唉,把自己頂在南牆上的人啊,想下來可怎麽辦呢?時間給了留正機會,他在範村裏住著,看似逍遙實則煎熬地渡過了兩個多月後,機會終於來了!
9月4日是趙惇生日,當時叫“重明節”按例百官要由首相率領,集體給皇帝祝壽。
首相?由於皇宮深處一直沉默,留正仍保有這一職位。那麽他是去呢還是不去?留正去了,他穿起久違了100多天的首相朝服。意態昂然回到議事大殿門口,迎接他的不止是似笑非笑的百官,還有當頭一棒!皇帝下令:這一次祝壽。領頭不再是左丞相留正,而是右丞相。也就是副相葛邲!
百官們的表情更微妙了,首相大人何以自處?是不是應拂袖而去,甚至自決於宮門之前?
隻見留正呆呆的站了很久,之後慢慢移動腳步,他…走進了百官的隊列裏,沒自殺、沒離開,他穩定地站著,非常平靜…好一會。有人才突然間明白過來。首相大人站的位置非常講究,一點都沒違反朝廷製度。那個位置是給少保的,而留正除首相頭銜外,還有少保一職…
當天的留正站在官員隊伍裏隨波逐流給皇帝上壽。儀式結束,他仍出城,繼續去住範村的僧舍。而皇宮深處也沒做出任何處理他的決定…首相還是留正。
時光繼續流逝,10多天後的16日,該給謝太後上尊號了。這儀式必須得由首相主持!再用副相,那是對太後的不尊重!終於在1個月後,趙惇親自下旨給在範村僧舍裏裝十三的留正。讓他回朝。
這時期正好是南宋史上最微妙的一段。太上皇每天隻是發呆想念兒子,但恪守風度,他絕不主動去大內探望。且還是風度的原因。他絕不主動插手朝政!李鳳娘醉心於為李氏宗族爭利益,別人的死活,她半點都不在意。首相留正在範村的僧舍裏裝十三,裝得極其投入,全部政務都扔到一邊…整個南宋朝局居然就是趙惇這神經病患者說了算!
重明節那天,大臣們仍然舊事不斷重提,要求宋光宗去重華宮見父!
謝深甫這樣說:盡孝要及時。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天下最傷痛的事。這時你不去見太上皇,要真等到太上皇千秋萬歲之後。你懊悔無及!
趙惇被震動了,當場表示:肯定去重華宮探望老父親…在場的人一片漠然。沒人歡呼慶祝。這樣的命令太多了,天知道明天啥情況!
轉眼21日到了。這是趙惇說好要去重華宮的日子!還別說,等大臣、侍衛們在內殿的屏風前排好隊後,皇帝真的盛裝出現了。難道這次是真的?
可…屏風後伸出了一隻手,緊緊拉住了皇帝!皇後李鳳娘嬌聲道“天寒,官家還是飲酒去”趙惇習慣性地站住了,轉身要往回走…
大臣們再也忍不住了!這該死的女人果然肆無忌憚!深宮闈幕裏也就罷了,居然當著大臣們的麵也離間父子之情!
陳傅良疾步上前,一把拉住皇帝的衣裾,要他立即出宮,接原計劃辦事!趙惇不理會,順著李鳳娘的手往屏風後麵走。陳傅良也不鬆手,幾步間就拉扯到了屏風背後!
李鳳娘火了,厲聲嗬斥道“這裏是什麽去處!你們秀才要砍了驢頭嗎”陳傅良無奈,隻好鬆手下殿,放聲痛哭。到這一步,李鳳娘又勝利了,她用她的蠻橫潑辣,毫不顧忌皇後體麵的一貫作風,再次達到了目的!她應滿足了,把大臣都搞哭了,這在宋朝已是宮廷雌性生物的顛覆性成就!可她還是不滿意,聽見陳傅良的哭聲後,她立即派太監出來問“這是什麽禮”儒家以禮治天下,大哭大鬧算什麽!
陳傅良冷冷回了一句“子諫父不聽,則隨之以號泣”這是聖人的話!有書為證、有據可查,混賬女人你懂什麽!說完,陳傅良直接下殿,根本不再理會什麽皇帝皇後!
這下李鳳娘徹底瘋了!她在屏風後麵氣急敗壞地下令:把陳傅良的所有權力全部剝奪、立即施行!
這一切都在宋光宗趙惇的身邊發生,可這個人從始至終一言未發,木然地任由皇後李鳳娘頤指氣使、嗬斥廷臣如家奴仆輩!
從這一刻起,大臣們對他最後一點點殘存的敬意都泯滅了!這還是個人嗎?連自己生身父親都置之腦後,不是人!這還是個男人嗎?連自己老婆都肆意妄為,視其如無物,不是男人!之所以還對他跪拜叩頭,不過是禮法所定而已…
日子一天天過去,趙惇的蠢事一件件發生。包括留正的範村僧舍自我流放、包括蜀帥缺人死不承認…與之相比,每月四次的重華宮覲見都沒人再提了,隻是由負責起居注的官員每次記檔。知道有這麽回事就是了!這種情況一直維係到這一年的慶會節,也就是太上皇生日的那一天…
本月。西夏仁宗李仁孝去世,其子李純祐繼立為夏桓宗,生母羅氏被尊為太後。這次西夏人的傳統將上演最後最經典的*…
10月22日是太上皇趙昚的生日,這一天是躲不過去的!去年已經找理由不去了,今年再不去就怎樣都說不過去了吧?
大臣們早就領教了皇帝的各種無恥,為確保這一次的過宮成功,他們想到了打提前量,先期把最大那個借口堵死!他們紛紛上奏重華宮。要求太上皇不要再頒“免朝重華宮”的旨意!
趙眘有苦難言,他怎知當年一句心疼兒子的隨口話,會變成這樣一條橫江鐵索,生生擋在父子之間,讓全天下人想盡辦法也拆解不開!除非他自己站出來澄清…可趙昚就不!他要麵子,更不能傷著兒子的麵子。但這回不行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年紀越來越老,他已承受不了…
他想來想去,隻好表了個態“自秋涼以來。每欲與皇帝相見。卿等奏疏,己令送給皇帝了”這等於配合了群臣,下令不許兒子免朝了!
沒有借口的趙惇依然我行我素。第二天太上皇生日,他隻是派了右丞相葛邲率百官去重華宮朝賀,他自己既不去也不解釋…反正就是這樣,愛咋咋地!
當天百官走在大內去重華宮的路上,途沿軍民百姓指指點點,說什麽的都有。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本性,鄰裏間誰家孩子不孝順,都會被大家唾棄責罵,何況作皇帝的身為天下之表率!如說這一天之前。是百官們對趙惇失去了敬慕之心。那麽從這一天起,百姓們也開始了對他的鄙視!
這些都是因果。都有報應的時候!報應的第一步是太學生們怒了!宋朝學生們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自靖康之變開始。國有大事,太學必爭,太學生們以精忠無邪的熱血對宋朝昏君庸臣們的敗國喪邦之錯有著絕決的反擊,每一次都代表了公眾呼聲!
這一次,太學生汪安仁集結了218名太學生,赴登聞鼓院投匭上書,要求趙惇馬上去重華宮見父!另100多名太學生則認為這樣太慢了,要轉多少個程序才能到皇帝耳邊?他們直接伏闕上書,到金殿外要趙惇立即處理!眼看一場聲勢浩大的學潮就要鬧起來了,趙惇也似恢複了些許理智…
他對幾個親近侍從說:之所以不去朝見重華宮,是內侍(侍從不是內侍,不是太監)陳源、楊舜等不讓他去的!
侍從們先恍然,既爾大怒!該死的閹貨,敢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定要除掉他們!可趙惇又拒絕!他反詰道“太上皇也有他左右親信的人”他仍相信閹貨們是為了他好…
27日,宋光宗趙惇又一次出爾反爾!說好了去重華宮見父,可臨到了又以病為由,推脫不去!這一次百官們以右丞相葛邲為首,所有、全部的官員一個不少,集體上書要求辭職!
種種跡象表明:這個人已不能用人類準則來規範了。那麽年老的太上皇還能有什麽期盼?還有誰能拯救這對父子?
還真有!從邏輯上講:是上天嚇瘋的趙惇,那麽能震懾他的,也就隻有上天了!還真幫忙,老天突然間顯靈!太陽出現黑子、太白金星在白天劃過天空(地上還有地震)這兩種天象是各種族的曆法中的最強災變,意味著會有大災禍發生!
趙惇慫了…11月15日,這貨立即到重華宮向老爸報到!
17日,首相留正的田園生活終於結束,趙惇派人召他回都堂理政。順便說一句,同時宣布的命令裏還有一條:薑特立仍任浙東副總管,但不必持詔入朝陛見了…
兩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皇帝、首相慪氣,長達140天不見麵,置國朝政務如兒戲的荒唐事件終於結束了…天下輿論紛亂,說什麽的都有!兩位當事人倒是非常平靜,留正像沒這些事一樣,昂昂然飄飄然,每天上朝下班,毫無驕矜,更毫無愧色。皇帝神色歡愉,麵對久不見麵的首相晴空朗月,纖芥不存,之前互不相讓的較勁都不存在…
12月5日,趙惇再往重華宮見父,一連兩次都表現得非常孝順。趙眘幸福了,兒子終於來看他了,這是他最盼望的事!他是宋孝宗,是宋朝皇帝中最重視孝道的一個!一生中無論事關國家民族,還是他個人夢想,都能因所謂的“孝”字而屈從…他怎能忍受來自親生兒子的不孝!
這時他心靈安慰了些,以為事情終於有了轉機?卻不料上天是董事長,永遠隻會偶爾上班,說走就走的。無論太陽黑子還是太白金星,總不能永遠震懾神經病兒子!
天象消失,趙惇恢複原樣…悲摧的父親承受不住這種忽上忽下的落差,病倒了!
本月,金章宗的親叔叔、完顏雍最小的兒子、鄭王完顏永蹈因謀反被滅族。
紹熙5年(1194)正月初一新年,宋光宗趙惇先在大慶殿接受群臣朝賀,之後前往重華宮見父。
3日,漢女李室兒被金章宗封為淑妃。其祖、其父都得以追贈官職。其兄李喜兒、弟李鐵哥權傾朝野。
11日,太上皇開始生病。
21日,右丞相葛邲被罷。
3月27日,完顏璟設立弘文院,專門負責翻譯經書。
太上皇從生病開始到現在已將近100天之久,兒子趙惇一直無動於衷,從沒半句問疾之語,更不用說探望了…趙眘孤單地躺在病床上,人們有時會聽到他的喃喃自語。他說他想去吳越邊僻之地,在那裏“自泯其跡”他灰心喪氣,了無生趣…
另一邊,兒子卻煥發了從所未見的生機。(未完待續)
按宋朝慣例,到這一步,除非皇帝連續駁回請辭,不然留正罷相是肯定的了?可趙惇有新招!他既不批準,也不駁回,不管首相大人怎樣折騰,仍啥反應也沒…
連續被忽略,留正終於無法忍受了!獨角戲是吧?沒觀眾是吧?那我就唱到底!7月5日,他使出最後一招,把入仕以來曆次升遷所有任命告敕都找出來,打包送進皇宮,以示與皇帝徹底決裂!
“乞骸骨”這一招無比剛烈,可說再無絲毫轉寰餘地。相信全帝國的人都會喝聲彩,首相大人有種。可惜的是,皇宮裏仍沉默…
這該死的沉默,直接把留正玩死了!他難道真想為了一政敵可能存在的升遷而辭職嗎?一輩子熬到花甲之年才爬上帝國首相寶座,這時說下就真下、毫不留戀嗎?留正有苦說不出,為實踐諾言,還得從六和塔搬出來,住到更遠些的範村僧舍裏,做出時刻準備遠行回鄉的樣子…
唉,把自己頂在南牆上的人啊,想下來可怎麽辦呢?時間給了留正機會,他在範村裏住著,看似逍遙實則煎熬地渡過了兩個多月後,機會終於來了!
9月4日是趙惇生日,當時叫“重明節”按例百官要由首相率領,集體給皇帝祝壽。
首相?由於皇宮深處一直沉默,留正仍保有這一職位。那麽他是去呢還是不去?留正去了,他穿起久違了100多天的首相朝服。意態昂然回到議事大殿門口,迎接他的不止是似笑非笑的百官,還有當頭一棒!皇帝下令:這一次祝壽。領頭不再是左丞相留正,而是右丞相。也就是副相葛邲!
百官們的表情更微妙了,首相大人何以自處?是不是應拂袖而去,甚至自決於宮門之前?
隻見留正呆呆的站了很久,之後慢慢移動腳步,他…走進了百官的隊列裏,沒自殺、沒離開,他穩定地站著,非常平靜…好一會。有人才突然間明白過來。首相大人站的位置非常講究,一點都沒違反朝廷製度。那個位置是給少保的,而留正除首相頭銜外,還有少保一職…
當天的留正站在官員隊伍裏隨波逐流給皇帝上壽。儀式結束,他仍出城,繼續去住範村的僧舍。而皇宮深處也沒做出任何處理他的決定…首相還是留正。
時光繼續流逝,10多天後的16日,該給謝太後上尊號了。這儀式必須得由首相主持!再用副相,那是對太後的不尊重!終於在1個月後,趙惇親自下旨給在範村僧舍裏裝十三的留正。讓他回朝。
這時期正好是南宋史上最微妙的一段。太上皇每天隻是發呆想念兒子,但恪守風度,他絕不主動去大內探望。且還是風度的原因。他絕不主動插手朝政!李鳳娘醉心於為李氏宗族爭利益,別人的死活,她半點都不在意。首相留正在範村的僧舍裏裝十三,裝得極其投入,全部政務都扔到一邊…整個南宋朝局居然就是趙惇這神經病患者說了算!
重明節那天,大臣們仍然舊事不斷重提,要求宋光宗去重華宮見父!
謝深甫這樣說:盡孝要及時。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天下最傷痛的事。這時你不去見太上皇,要真等到太上皇千秋萬歲之後。你懊悔無及!
趙惇被震動了,當場表示:肯定去重華宮探望老父親…在場的人一片漠然。沒人歡呼慶祝。這樣的命令太多了,天知道明天啥情況!
轉眼21日到了。這是趙惇說好要去重華宮的日子!還別說,等大臣、侍衛們在內殿的屏風前排好隊後,皇帝真的盛裝出現了。難道這次是真的?
可…屏風後伸出了一隻手,緊緊拉住了皇帝!皇後李鳳娘嬌聲道“天寒,官家還是飲酒去”趙惇習慣性地站住了,轉身要往回走…
大臣們再也忍不住了!這該死的女人果然肆無忌憚!深宮闈幕裏也就罷了,居然當著大臣們的麵也離間父子之情!
陳傅良疾步上前,一把拉住皇帝的衣裾,要他立即出宮,接原計劃辦事!趙惇不理會,順著李鳳娘的手往屏風後麵走。陳傅良也不鬆手,幾步間就拉扯到了屏風背後!
李鳳娘火了,厲聲嗬斥道“這裏是什麽去處!你們秀才要砍了驢頭嗎”陳傅良無奈,隻好鬆手下殿,放聲痛哭。到這一步,李鳳娘又勝利了,她用她的蠻橫潑辣,毫不顧忌皇後體麵的一貫作風,再次達到了目的!她應滿足了,把大臣都搞哭了,這在宋朝已是宮廷雌性生物的顛覆性成就!可她還是不滿意,聽見陳傅良的哭聲後,她立即派太監出來問“這是什麽禮”儒家以禮治天下,大哭大鬧算什麽!
陳傅良冷冷回了一句“子諫父不聽,則隨之以號泣”這是聖人的話!有書為證、有據可查,混賬女人你懂什麽!說完,陳傅良直接下殿,根本不再理會什麽皇帝皇後!
這下李鳳娘徹底瘋了!她在屏風後麵氣急敗壞地下令:把陳傅良的所有權力全部剝奪、立即施行!
這一切都在宋光宗趙惇的身邊發生,可這個人從始至終一言未發,木然地任由皇後李鳳娘頤指氣使、嗬斥廷臣如家奴仆輩!
從這一刻起,大臣們對他最後一點點殘存的敬意都泯滅了!這還是個人嗎?連自己生身父親都置之腦後,不是人!這還是個男人嗎?連自己老婆都肆意妄為,視其如無物,不是男人!之所以還對他跪拜叩頭,不過是禮法所定而已…
日子一天天過去,趙惇的蠢事一件件發生。包括留正的範村僧舍自我流放、包括蜀帥缺人死不承認…與之相比,每月四次的重華宮覲見都沒人再提了,隻是由負責起居注的官員每次記檔。知道有這麽回事就是了!這種情況一直維係到這一年的慶會節,也就是太上皇生日的那一天…
本月。西夏仁宗李仁孝去世,其子李純祐繼立為夏桓宗,生母羅氏被尊為太後。這次西夏人的傳統將上演最後最經典的*…
10月22日是太上皇趙昚的生日,這一天是躲不過去的!去年已經找理由不去了,今年再不去就怎樣都說不過去了吧?
大臣們早就領教了皇帝的各種無恥,為確保這一次的過宮成功,他們想到了打提前量,先期把最大那個借口堵死!他們紛紛上奏重華宮。要求太上皇不要再頒“免朝重華宮”的旨意!
趙眘有苦難言,他怎知當年一句心疼兒子的隨口話,會變成這樣一條橫江鐵索,生生擋在父子之間,讓全天下人想盡辦法也拆解不開!除非他自己站出來澄清…可趙昚就不!他要麵子,更不能傷著兒子的麵子。但這回不行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年紀越來越老,他已承受不了…
他想來想去,隻好表了個態“自秋涼以來。每欲與皇帝相見。卿等奏疏,己令送給皇帝了”這等於配合了群臣,下令不許兒子免朝了!
沒有借口的趙惇依然我行我素。第二天太上皇生日,他隻是派了右丞相葛邲率百官去重華宮朝賀,他自己既不去也不解釋…反正就是這樣,愛咋咋地!
當天百官走在大內去重華宮的路上,途沿軍民百姓指指點點,說什麽的都有。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本性,鄰裏間誰家孩子不孝順,都會被大家唾棄責罵,何況作皇帝的身為天下之表率!如說這一天之前。是百官們對趙惇失去了敬慕之心。那麽從這一天起,百姓們也開始了對他的鄙視!
這些都是因果。都有報應的時候!報應的第一步是太學生們怒了!宋朝學生們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自靖康之變開始。國有大事,太學必爭,太學生們以精忠無邪的熱血對宋朝昏君庸臣們的敗國喪邦之錯有著絕決的反擊,每一次都代表了公眾呼聲!
這一次,太學生汪安仁集結了218名太學生,赴登聞鼓院投匭上書,要求趙惇馬上去重華宮見父!另100多名太學生則認為這樣太慢了,要轉多少個程序才能到皇帝耳邊?他們直接伏闕上書,到金殿外要趙惇立即處理!眼看一場聲勢浩大的學潮就要鬧起來了,趙惇也似恢複了些許理智…
他對幾個親近侍從說:之所以不去朝見重華宮,是內侍(侍從不是內侍,不是太監)陳源、楊舜等不讓他去的!
侍從們先恍然,既爾大怒!該死的閹貨,敢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定要除掉他們!可趙惇又拒絕!他反詰道“太上皇也有他左右親信的人”他仍相信閹貨們是為了他好…
27日,宋光宗趙惇又一次出爾反爾!說好了去重華宮見父,可臨到了又以病為由,推脫不去!這一次百官們以右丞相葛邲為首,所有、全部的官員一個不少,集體上書要求辭職!
種種跡象表明:這個人已不能用人類準則來規範了。那麽年老的太上皇還能有什麽期盼?還有誰能拯救這對父子?
還真有!從邏輯上講:是上天嚇瘋的趙惇,那麽能震懾他的,也就隻有上天了!還真幫忙,老天突然間顯靈!太陽出現黑子、太白金星在白天劃過天空(地上還有地震)這兩種天象是各種族的曆法中的最強災變,意味著會有大災禍發生!
趙惇慫了…11月15日,這貨立即到重華宮向老爸報到!
17日,首相留正的田園生活終於結束,趙惇派人召他回都堂理政。順便說一句,同時宣布的命令裏還有一條:薑特立仍任浙東副總管,但不必持詔入朝陛見了…
兩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皇帝、首相慪氣,長達140天不見麵,置國朝政務如兒戲的荒唐事件終於結束了…天下輿論紛亂,說什麽的都有!兩位當事人倒是非常平靜,留正像沒這些事一樣,昂昂然飄飄然,每天上朝下班,毫無驕矜,更毫無愧色。皇帝神色歡愉,麵對久不見麵的首相晴空朗月,纖芥不存,之前互不相讓的較勁都不存在…
12月5日,趙惇再往重華宮見父,一連兩次都表現得非常孝順。趙眘幸福了,兒子終於來看他了,這是他最盼望的事!他是宋孝宗,是宋朝皇帝中最重視孝道的一個!一生中無論事關國家民族,還是他個人夢想,都能因所謂的“孝”字而屈從…他怎能忍受來自親生兒子的不孝!
這時他心靈安慰了些,以為事情終於有了轉機?卻不料上天是董事長,永遠隻會偶爾上班,說走就走的。無論太陽黑子還是太白金星,總不能永遠震懾神經病兒子!
天象消失,趙惇恢複原樣…悲摧的父親承受不住這種忽上忽下的落差,病倒了!
本月,金章宗的親叔叔、完顏雍最小的兒子、鄭王完顏永蹈因謀反被滅族。
紹熙5年(1194)正月初一新年,宋光宗趙惇先在大慶殿接受群臣朝賀,之後前往重華宮見父。
3日,漢女李室兒被金章宗封為淑妃。其祖、其父都得以追贈官職。其兄李喜兒、弟李鐵哥權傾朝野。
11日,太上皇開始生病。
21日,右丞相葛邲被罷。
3月27日,完顏璟設立弘文院,專門負責翻譯經書。
太上皇從生病開始到現在已將近100天之久,兒子趙惇一直無動於衷,從沒半句問疾之語,更不用說探望了…趙眘孤單地躺在病床上,人們有時會聽到他的喃喃自語。他說他想去吳越邊僻之地,在那裏“自泯其跡”他灰心喪氣,了無生趣…
另一邊,兒子卻煥發了從所未見的生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