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宣徽院上奏“請以闌遺戶淘金”忽必烈不同意“不許重勞吾民”


    賈權臣如今在朝中說一不二。皇帝、文官、武將、言官、內侍…都被他控製住了!這次他又把手段使到了大批科舉士子們的頭上!21日,賈似道下令:設置士籍!命禦史陳伯大將所有士人的鄉裏、姓名、年齡、三代、妻室…一一開具,再令其鄉鄰擔保,與科舉條製沒有衝突的,方許參加科舉考試!之後又嚴格實行後省覆試法,凡是比校中省元卷的字跡稍有不同的,一律黜落!


    對此,陳仲微上奏“祿餌可釣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嚐天下之豪傑;名航可載天下之猥士,而不可陸沉天下之英雄”賈似道大怒,命言官將其彈劾罷官。


    鹹淳8年(1272)1月5日,忽必烈下詔:將尚書省並入中書省。任命阿合馬、張易為中書平章政事;張惠為中書左丞;李堯谘、敏珠爾丹為參知中書政事。取消給事中、中書舍人、檢正等官職,仍設左右司。省六部為四,改稱中書。


    12日,皇子趙昺(未來的衛王)出生。


    趙良弼與日本太宰府官員此時都已嗅到戰爭來臨的氣味。雙方都不願兩國最後兵戎相見。於是商定:由太宰府派出彌四郎等26人偽稱是日本國使,由元使團的書記官張鐸率領朝覲元世祖,趙良弼則留在高麗國等待消息。2月1日。張鐸一行到達元中都“日本說以前受高麗誤導,屢次說大元將伐日本,所以一直沒有回應。現已知悉內情。先遣彌四郎等來回複。至於正式國書,由於今津離京都尚遠,故需費些時日”


    但這通謊話豈能瞞過精明的元世祖?漢人大臣姚樞、許衡也認為其中有詐。此時忽必烈在經多年無果的等待後終於失去了耐心,決心要讓那些倭人看看自己蒙古鐵騎的厲害!但此時與南宋的戰事正吃緊,忽必烈也不想分心…


    3日,忽必烈將首都中都城改名為大都城。


    5日,忽必烈命阿術統帥襄陽前線的蒙古軍;劉整、阿裏海牙兩人統帥漢軍。


    11日。忽必烈下令在大都城內建立中書省署。19日,忽必烈始祭先農。如祭社之儀。本月,忽必烈下詔:命諸路開浚水利。


    3月7日,忽必烈下詔給中書省,將那些日本使者遣還。安圖上奏“趙良弼上奏請移金州戍兵。勿使日本妄生疑懼。臣等以為金州戍兵,已為彼國所知。若複移戍,恐非所宜。可告訴來使:此戍乃為耽羅國暫設,爾等不須疑畏”


    16日,阿術、劉整、阿裏海牙合力攻破樊城外城。南宋繼續堅守內城,阿術等於是增築重圍以困之。


    4月1日,利州路安撫張玨築成宜勝山城。


    本月,闊出率蒙古軍攻打南宋淮南東路的漣州。連破射龍溝、五港口、鹽場、白頭、河城堡等地。


    範文虎大敗,李庭芝頓成孤軍之勢!這時進兵不叫救援。而是往虎口裏鑽,主動送死!不得已,他在外圍穩住形勢。等待機會…


    可襄陽城裏的消耗是驚人的!這時元軍圍城已將近4年。糧食儲備雖還有不少,但食鹽、木炭、布匹都用盡了,必須馬上想法送進去!


    5月,樊城守將張漢英招募遊泳健將,將蠟書藏於其發髻之中,借著河中的積草隱蔽。遊泳進入襄陽城中!見到呂文煥,呈上蠟書“鹿門既築。勢須自荊、郢援救”可該遊泳健將從襄陽城中遊出時,卻被元兵發現一大蓬枯草,覺得奇怪的元兵用鉤子去鉤。就這樣,這位不知名的遊泳英雄被元軍抓獲。而郢、鄧救援之路亦就此被元軍斷絕!


    此時,京湖製置大使李庭芝已將帥司移至襄陽府正南偏東100多公裏、京西南路的郢州。其餘將帥各駐新郢及均州、河口等要害之地。李庭芝發現了襄陽西北有一條發源於均,房、名叫清泥的河流,馬上組織人力物力在清泥河中趕造輕舟百艘,每三舟聯為一體,隻有當中一舟裝載補給,左右兩舟則虛其底而掩覆之。現在補給有了、運輸工具有了、運輸辦法也有了。可派誰去執行這次運輸任務呢?


    李庭芝下令:就地招募勇士!這幾乎是必死的事,10萬正規水軍都衝不破的重圍,想讓民兵去幹?怎麽看這邏輯都太混亂!可當時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了,隻好去試一試!當然這也非常符合官方的行事標準!編製外人員的死活很重要嗎?


    李庭芝共招募到3000敢死隊員!為首兩位都姓張:張順外號竹園張、張貴外號矮張。這兩人心懷忠義,很有家國觀念!這裏要強調一下:像漢民族這樣基數龐大的種群,如有半數以上的人都有家國觀念的話,那麽其家國必將永世強盛,絕不為外族所侮!可有幾個人敢拍胸脯說:自己無愧於一個中國人呢?兩位張平民都是!臨出發前,他們訓話“此行有死而已!你們如非本心,即可退去,別壞了我們的大事”對麵3000個平民夥伴哈哈大笑!大家都清楚為的是什麽,說什麽退、說什麽壞與成!


    3000敢死隊員、近百艘輕舟,每艘船上都裝備火槍、火砲、熾炭、巨斧、勁弓。以三船為一舫,各有30名平民防護…夜漏三更時,所有船掛上紅燈,由張貴領先、張順殿後,逆漢江而上,衝擊襄樊外圍的元軍防線!而這時的水道上,已不止是元軍建製龐大的水師,更有很多條欄江的鐵鏈…


    3000平民持巨斧、斷鐵鏈,一夜轉戰120裏水麵!次日天明時分,終於衝破重圍。抵達襄陽城下!重圍近4年,密不透風,終於有支援抵達城下!這對襄陽城內的士氣影響可想而知“城中久絕援。聞順等至,踴躍過望,勇氣百倍”


    當然這也付出了代價!戰後清點人數,殿後的張順不見了!數日後,張順的屍體溯流而上,屍體身中四槍六箭,手中不放刀箭。怒氣勃鬱一如生時!


    6月,南宋朝廷撥錢十萬緡。命京湖製置司糴米百萬石,爭取運進襄陽城!


    6月,高麗國王王禃上疏請求忽必烈發兵征討耽羅國餘寇。


    7月26日,和爾果斯上奏“蒙古字設國子學。卻不準漢官子弟學習。官府文書,至今仍有用畏兀兒字的”於是忽必烈下詔“遣百官子弟皆入學。今後詔令皆用蒙古文書寫”


    8月,呂文煥想留下張貴共守襄陽城。在他想來,進城難出城更難?張貴與其他平民隻有助他守城這一條路可走?嗯!他真是位高官,天生不懂得平民們的想法…張貴堅持要回郢州匯報任務並求援。


    他首先募得死士二人,能伏水中數日不食。兩位死士出得去、也回得來。帶回消息是:範文虎計劃派5000人出戰,更與張貴約好了接應的時間與地段,這些士兵將由張貴率領,再殺回襄陽!


    9月9日重陽節。張貴辭別呂文煥東下。檢視部下登舟時,卻發現有一人已逃亡,此人先前因過失被張貴責打過。張貴大驚“吾事已泄!當速行。或彼尚未知”於是舉砲發舟,破圍突進。非常幸運,那一晚風雨大作,罕見的巨浪在漢江中翻滾!如此風雨中,阿術、劉整在小新河中布下的元軍水師措不及防,被張貴一路衝殺。順流直下,到了勾林灘。接近龍尾洲一帶…


    龍尾洲,嚴格說來已出了元軍水師的勢力範圍。而這裏,也就是張貴與範文虎此前約好的接應地段!暴雨如注、巨浪騰霧,縱目遠觀,隱約可見下遊方向有一片燈火,火光中戰艦輪廓若隱或現。定是範文虎的船隊!張貴命令靠過去!抵近了才發覺:那是元軍水師!


    範文虎派來的援軍早在兩天前就因風暴退後30裏,失約不至!而元軍水師反而獲得了情況,等在這裏讓張貴主動上鉤!


    突陷重圍,張貴拚死力戰,終於寡不敵眾被俘!寧死不屈被阿術殺死!屍體被抬回襄陽城下。元軍指著屍體向城上喊“認識矮張嗎,這個就是”襄陽城內大懼!呂文煥親手斬殺了四名軍卒,才勉強將軍心穩定下來!


    正規軍辦不成事,需平民幫忙;再因正規軍的不作為,累死平民…這就是當時的南宋!至此,援救襄陽行動徹底失敗!城裏是多了些鹽、多了幾匹布,可民心士氣更滑落!


    16日,宋度宗要去明堂祭祀,以賈似道為大禮使。禮成,往景靈宮。這時突然天降大雨,胡貴嬪之兄胡顯祖建議:如開禧故事,陛下走下玉輅,乘逍遙輦回宮。白癡皇帝問“平章同意了嗎”其實胡顯祖並未就此事請示過賈權臣,就隨口答道“平章已允”帝遂歸。得知此事後的賈似道大怒“臣為大禮使,陛下舉動竟不得預聞!我要辭職”白癡皇帝無奈隻能罷掉胡顯祖、趕胡貴嬪出宮為尼,賈似道乃還。


    右丞相馬廷鸞因受賈似道牽製,力辭相位。11月1日,被罷為饒州知州。入辭之時,宋度宗惻怛久之“丞相勉為朕留”馬廷鸞答“臣死亡無日,恐不得再見君父。然國事方殷、疆圉孔棘。天下安危,人主不知;國家利害,群臣不知;軍前勝負,列閫不知。陛下與元老大臣惟懷永圖,臣死且瞑目”


    13日,蒙古軍在淮南西路的光州築城。


    15日,元朝發兵討伐耽羅國。


    無奈的南宋朝廷將主意打在了重新招降‘亡宋第一漢奸’劉整的頭上。李庭芝上奏:請封劉整為盧龍軍節度使、燕郡王。朝廷立馬同意。派了一叫永寧的僧人帶著告身、金印、牙符、李庭芝的書信等一大批“好處”入元境,可惜事情敗露。劉整從襄陽前線回大都親自見忽必烈“此宋人患臣用兵襄陽,欲以此殺臣耳。臣實不知”忽必烈下令:殺掉永寧、劉整仍回前線督戰。


    本月,隨世昌奉劉整之命,在鹿頭山築城新門,並打退南宋樊城守軍的進攻。


    現在,元軍可從容選擇襄樊兩城的突破點。阿裏海牙建議“襄陽之有樊城,猶齒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斷其聲援。樊城下,則襄陽可不攻而得”於是,元軍終於準備向樊城發動總攻!之所以這時才動手,不是蒙古人武力衰退,在三代之後步了女真人的後塵。(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陳橋到崖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中宋韻5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中宋韻55並收藏從陳橋到崖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