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薛婉一早起床梳洗幹淨,便拿著那個藥瓶默默發呆,春櫻道:「說來這葉公子做事也太唐突了,哪有大半夜的派人去翻小姐院子的外牆的。」
薛婉苦笑,心道不過是仗著輕功了得,無人能抓到他罷了。
突然,芷荷衝進院子裏,似連腳下都踉蹌了,「大小姐,老太太歿了。」
薛婉瞪大眼睛,驚得從座位上站起來,第一反應是沈淮安給的藥有問題:「怎麽死的?」
芷荷驚魂未定,一臉蒼白:「聽說昨日睡下時已好些了,半夜裏多咳了兩聲,丫鬟們也沒在意,早上起來才見著老太太被痰卡了喉嚨,連屍體都硬了,大夫說是憋死了。」
春櫻又氣又急,回頭看了一眼薛婉,氣道:「大小姐,這可怎麽辦?」
薛婉也沒想到她的運氣竟如此之差,眼看就差那臨門一腳卻偏偏橫生枝節。
薛婉手指攥緊,麵上還算平靜:「罷了大約就是沒有緣分吧。」
沒過多久,薛平便派了小廝正式通知薛婉,薛家也早早掛上了準備好的白燈籠和布幔,所有人都披麻戴孝站在正廳裏,張氏張羅著來來往往的布置,又沒有人去各家送信送帖子,宮裏邊也要去一封告假函,隻怕過不了多久,批準薛平丁憂的折子就會遞下來。
人人都知道老太太走的不是時候,因而滿薛府的人忙忙碌碌,卻無幾人發出聲響,丫鬟小廝們都輕手輕腳的,生怕惹惱了主子。
薛平的臉色鐵青,站在正廳,看誰都是氣不打一處來的樣子。
倒是張氏很來了一些精神,薛瑤都是神色恍惚臉色發白,一副不敢抬頭的樣子。
很快張氏就張羅好了靈堂,其他一應物件都是現成的,壽衣和棺材更是早些年就備好的。
兩個膽子大一些的粗使婆子,幫薛家老太太換好了壽衣,這樣的天氣若是停靈七日,多少有一些味道,故而老太太身上也多放了一些香料和防腐的藥材。
聽說老太太臨走前,嘴巴張的大大的,兩隻眼睛也沒有閉上,仿佛死不瞑目的樣子,十分猙獰可怖。
張氏也花了大力氣,請了相國寺的主持,親自過來做法念經超度。
薛平素來為官圓滑,不涉黨爭,因此這樣的白事,許多人都肯願意來慰問一番,薛家支起了流水席,來往賓客絡繹不絕,大多喝兩杯水酒便走。
張氏難得有機會處理這樣的場合,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來往迎送,酒水的安排,禮儀的設置,無一不是井井有條,竟也在京城中多博了一份名氣,都說雖是有些小家子氣,但理家卻是一把好手。
薛婉什麽也不需要管,隻站在靈堂前,時不時的按照司儀的要求哭上一回便可。
三個孩子的手上各抹了一些風油精,實在哭不出來了,便往眼睛裏抹兩下,倒也十分管用。幾日下來三人均是臉色發白,眼睛紅腫,迎風都能流出淚來,京中人都言,薛家果然家教甚嚴,兒孫們也十分孝順。
至於夜裏,隻有薛平一個人守著,燈自有下人看著,薛平究竟守的如何也無人知道。
如此到第六日,葉家終於來了人,來的是葉家三房的當家人和夫人,也就是葉修韻的父母。
夫婦二人都是滿臉的遺憾嚴肅,一直說著節哀順變之類的話。
但要離去時,葉三夫人才吞吞吐吐地與張氏說道:「實是不好意思,我家三郎畢竟年紀不小,他祖父身子也不硬朗,年初才剛大病一場,若再拖個三年,他祖父再有個萬一,難不成也還要兩個孩子,再耽誤個五六年的功夫嗎?」
張氏的功夫自然是做足的,一臉情真意切的遺憾,卻又表示十分理解葉三夫人的意思之言,說婚姻畢竟大事,葉家如此也是人之常情。
薛平雖是滿臉遺憾,卻也心知此事無改。兩家又是一番寒暄,這才道別。
又忙碌一天,老太太終於封棺,由薛家的老人先抬回老家,因薛平公務還未交接完,啟程的時間被定在中秋後。
薛平老家在江淮,中秋過後天氣轉涼,再往南方去倒也合適。
薛婉在家中默默的收拾東西,還得變賣一些不好管理的鋪麵田產,十分忙碌。
如此過了幾日,韓三娘過來探望薛婉,她知道薛婉和老太太的情誼了了,也沒有裝作十分傷心的樣子。
「聽說你們這次是要跟著四皇子就蕃的車馬一起出發,沿途有沈將軍護送,定然一路順風」韓三娘笑眯眯道。
薛婉微微一愣:「和沈淮安同行?」
韓三娘不明白薛婉反應為何如此大,隻點點頭:「是……是啊……」
對於薛老太太的死,薛瑤之前不疑有他,但聽韓三娘這般說,她隱約間生出一絲狐疑。
怎就這般巧了?若說這是沈淮安布的局,薛婉又不懂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
韓三娘見薛婉心事重重的模樣,揶揄道:「怎得見葉公子不成了,又瞧沈將軍也不錯啦?」
薛婉氣呼呼的瞪她一眼:「淨說風涼話。」
韓三娘掩嘴笑道:「好啦,不取笑你了,今日前來是因為小姐們幾個聽說你要走了,都十分舍不得。」
韓三娘一邊說,一邊取出一個小香囊,香囊的針線是孔貞的手筆,裏麵夾著一點香料和幾頁信箋,寫著一些江南地界上的風土人情,是六娘從書上摘抄下來的。這些小玩意自然不值什麽錢,但對於薛婉來說倒也難得的珍貴。
薛婉苦笑,心道不過是仗著輕功了得,無人能抓到他罷了。
突然,芷荷衝進院子裏,似連腳下都踉蹌了,「大小姐,老太太歿了。」
薛婉瞪大眼睛,驚得從座位上站起來,第一反應是沈淮安給的藥有問題:「怎麽死的?」
芷荷驚魂未定,一臉蒼白:「聽說昨日睡下時已好些了,半夜裏多咳了兩聲,丫鬟們也沒在意,早上起來才見著老太太被痰卡了喉嚨,連屍體都硬了,大夫說是憋死了。」
春櫻又氣又急,回頭看了一眼薛婉,氣道:「大小姐,這可怎麽辦?」
薛婉也沒想到她的運氣竟如此之差,眼看就差那臨門一腳卻偏偏橫生枝節。
薛婉手指攥緊,麵上還算平靜:「罷了大約就是沒有緣分吧。」
沒過多久,薛平便派了小廝正式通知薛婉,薛家也早早掛上了準備好的白燈籠和布幔,所有人都披麻戴孝站在正廳裏,張氏張羅著來來往往的布置,又沒有人去各家送信送帖子,宮裏邊也要去一封告假函,隻怕過不了多久,批準薛平丁憂的折子就會遞下來。
人人都知道老太太走的不是時候,因而滿薛府的人忙忙碌碌,卻無幾人發出聲響,丫鬟小廝們都輕手輕腳的,生怕惹惱了主子。
薛平的臉色鐵青,站在正廳,看誰都是氣不打一處來的樣子。
倒是張氏很來了一些精神,薛瑤都是神色恍惚臉色發白,一副不敢抬頭的樣子。
很快張氏就張羅好了靈堂,其他一應物件都是現成的,壽衣和棺材更是早些年就備好的。
兩個膽子大一些的粗使婆子,幫薛家老太太換好了壽衣,這樣的天氣若是停靈七日,多少有一些味道,故而老太太身上也多放了一些香料和防腐的藥材。
聽說老太太臨走前,嘴巴張的大大的,兩隻眼睛也沒有閉上,仿佛死不瞑目的樣子,十分猙獰可怖。
張氏也花了大力氣,請了相國寺的主持,親自過來做法念經超度。
薛平素來為官圓滑,不涉黨爭,因此這樣的白事,許多人都肯願意來慰問一番,薛家支起了流水席,來往賓客絡繹不絕,大多喝兩杯水酒便走。
張氏難得有機會處理這樣的場合,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來往迎送,酒水的安排,禮儀的設置,無一不是井井有條,竟也在京城中多博了一份名氣,都說雖是有些小家子氣,但理家卻是一把好手。
薛婉什麽也不需要管,隻站在靈堂前,時不時的按照司儀的要求哭上一回便可。
三個孩子的手上各抹了一些風油精,實在哭不出來了,便往眼睛裏抹兩下,倒也十分管用。幾日下來三人均是臉色發白,眼睛紅腫,迎風都能流出淚來,京中人都言,薛家果然家教甚嚴,兒孫們也十分孝順。
至於夜裏,隻有薛平一個人守著,燈自有下人看著,薛平究竟守的如何也無人知道。
如此到第六日,葉家終於來了人,來的是葉家三房的當家人和夫人,也就是葉修韻的父母。
夫婦二人都是滿臉的遺憾嚴肅,一直說著節哀順變之類的話。
但要離去時,葉三夫人才吞吞吐吐地與張氏說道:「實是不好意思,我家三郎畢竟年紀不小,他祖父身子也不硬朗,年初才剛大病一場,若再拖個三年,他祖父再有個萬一,難不成也還要兩個孩子,再耽誤個五六年的功夫嗎?」
張氏的功夫自然是做足的,一臉情真意切的遺憾,卻又表示十分理解葉三夫人的意思之言,說婚姻畢竟大事,葉家如此也是人之常情。
薛平雖是滿臉遺憾,卻也心知此事無改。兩家又是一番寒暄,這才道別。
又忙碌一天,老太太終於封棺,由薛家的老人先抬回老家,因薛平公務還未交接完,啟程的時間被定在中秋後。
薛平老家在江淮,中秋過後天氣轉涼,再往南方去倒也合適。
薛婉在家中默默的收拾東西,還得變賣一些不好管理的鋪麵田產,十分忙碌。
如此過了幾日,韓三娘過來探望薛婉,她知道薛婉和老太太的情誼了了,也沒有裝作十分傷心的樣子。
「聽說你們這次是要跟著四皇子就蕃的車馬一起出發,沿途有沈將軍護送,定然一路順風」韓三娘笑眯眯道。
薛婉微微一愣:「和沈淮安同行?」
韓三娘不明白薛婉反應為何如此大,隻點點頭:「是……是啊……」
對於薛老太太的死,薛瑤之前不疑有他,但聽韓三娘這般說,她隱約間生出一絲狐疑。
怎就這般巧了?若說這是沈淮安布的局,薛婉又不懂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
韓三娘見薛婉心事重重的模樣,揶揄道:「怎得見葉公子不成了,又瞧沈將軍也不錯啦?」
薛婉氣呼呼的瞪她一眼:「淨說風涼話。」
韓三娘掩嘴笑道:「好啦,不取笑你了,今日前來是因為小姐們幾個聽說你要走了,都十分舍不得。」
韓三娘一邊說,一邊取出一個小香囊,香囊的針線是孔貞的手筆,裏麵夾著一點香料和幾頁信箋,寫著一些江南地界上的風土人情,是六娘從書上摘抄下來的。這些小玩意自然不值什麽錢,但對於薛婉來說倒也難得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