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誌零一四年春季,江南以北數月大雨,大河潰堤,水災泛濫,幼苗淹沒,房屋衝毀,一時之間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


    一路之上,為了生存有的災民開始攔路搶劫,很多地方演變成了流民之禍。


    金鑾殿之上,皇上與眾臣商議多日苦無對策,


    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倉賑災,可惜國庫空虛,許家為了打江山,養兵練兵錢財早已不剩多少,七王八公每家手中都比國庫有錢,可是他們與許氏皇族,麵善心惡,自然不肯幫忙,還沒有等皇上詢問,就一個一個不是裝病在家就是出京遠遊。


    許碩見狀如何不明白他們的意思,心中氣憤,卻也無可奈何,誰讓以七王八公現在的勢力,他難以比擬。


    而剩下大臣們,能出策卻不能行策,實在是紙上談兵。


    吵吵鬧鬧到許碩腦袋疼,也沒有商量出辦法了,氣的許碩一甩手退朝,一直走到慈寧宮還氣憤不已。


    “皇上,這是怎麽了。”皇後見狀馬上走上來說道。


    皇上與皇後雖不是結發夫妻,卻是患難夫妻,感情也很好,許碩就將這些事情說與了皇後。


    皇後聞言也愁了,她本身也是世家之女,可是她娘家是清流之家,家資雖然不薄,可是也隻夠果脯,實在不能幫助賑災一事。


    “皇上,軍師可說有什麽辦法?”皇後問道。


    “暫時沒有,軍師天文地理,排兵布陣乃是奇才,可是對這錢財之事,我看還不如那三歲兒童,恐怕想出來的辦法,也是紙上談兵。”許碩還是很了解歐陽玉的。


    這時候的歐陽玉正像許碩說的這樣,在府裏愁眉不展,賑災的辦法他有很多,可惜再好的辦法沒有糧,沒有錢,也等於白費啊。


    他想到了很多人,可是都沒有合適的,不由得也為難起來。


    上麵的人都束手無策,下麵的官員也是一樣。他們能想辦法,卻是沒有錢,這樣,有心有辦法的沒有錢,有錢不願意出,這樣就耽擱了好幾日。


    災難之時,一天就會餓死不少人,何況幾日,而下麵的縣官,久不見上麵有消息,心中也沒有底了,不知道什麽意思,大多數的隻求一方之安,竟然禁閉城門,將災民關在門外。


    這一舉動,幾乎將災民推進必死之地,災民們一見這樣,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了。


    於是,流民之亂,漸漸的開始了。


    這一切,許熙慧知道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之後了。


    現在的雙城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信息封閉,無人敢來的雙城,因為招商的舉動,雙城吸引了不少商家,雖然還不是絡繹不絕,也是人來人往了。這些商家有的就見識了流民之亂,來到雙城,見這裏還是一樣的欣欣向榮,不由的感慨這裏真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同時也說了外邊流民的事情,這個話題讓雙城的人喜歡,以前他們如果流民一般,現在他們衣食無憂了,外邊那些曾嘲笑過他們的人成了災民了,這算不算是風水輪流轉呢?


    而許熙慧知道這件事情是因為孫誌文。


    孫誌文心係朝廷,得知消息後,愁壞了,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想到辦法解決,最後還是大姐給他出主意,讓他來找郡主討主意。


    孫誌文和雙城其他人一樣,現在對許熙慧有種盲目的信任,於是,就來到了黃鳳山,與許熙慧說了。


    “郡主,水災泛濫,皇上有他的難處,各個大臣有自己的私心,以至於沒有及時處理好,現在百姓可是苦了。”


    許熙慧聽完輕輕的皺著眉頭,自古以來這些上位者的權力之爭,苦的都是百姓。


    “郡主,你可有什麽好辦法麽?就算為了那些無辜的百姓。”


    許熙慧抬頭看向他,見他目光中閃爍著期盼,歎了口氣:“辦法有的是,可是現在不是辦法不辦法的,因為辦法再好,無錢銀的支持,也沒有用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就是這樣。”孫誌文馬上點頭,然後看到許熙慧臉色有些為難,心思一轉,便想到了原因:“郡主,難道不想管?因為皇上他們……”


    許熙慧眼神微微一變,然後點點頭:“是啊,我真的不想出頭……”


    她的話說道一半,她身邊的秋霞馬上上前跪在了她的麵前。


    “郡主,秋霞求求你,如果有辦法就救救那些無辜的人吧。”秋霞說完眼淚汪汪的看向許熙慧,裏麵竟是哀求。


    “秋霞,你先起來。”


    “不,郡主,你聽我說完,秋霞和兩個弟弟,原本的生活很幸福,就是因戰亂,戰亂後又封天災,爹娘都死了,我們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郡主,你沒有經曆過,不知道那多麽的慘,有人甚至為了活命,將自己的骨肉換食,郡主,我知道你有大才,如果你真的有辦法,秋霞求求你救救那些無辜的人吧。”


    秋霞的哭訴,讓許熙慧腦海中出現了一直以為被封存的畫麵。


    這些畫麵是屬於小郡主的,戰亂,逃難,饑餓,換子而食,這是她和長輩們逃難時的情景吧。


    就算她沒有經曆過,也能感受到裏麵的悲涼。


    “秋霞,你起來吧,我明白了,我會想辦法的。”


    秋霞和孫誌文聞言都是一喜,一起說道:“多謝郡主。”


    賑災,在現代有很多辦法,許熙慧在心中轉思半晌,才對孫誌文說道。


    “孫知縣,我們雙城這些年所有存糧,你去留下今年冬季兵士吃的分量,其他的都運往災區,然後你寫一本奏折,奏折上寫到:泱泱大國,大誌號之,天朝貴胄,仁義之邦,天災難測,百姓流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世間有情,真愛暖心。”


    孫誌文愣住半晌,腦海中一直念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世間有情,真愛暖心。


    “郡主大才,下官明白了。”


    孫誌文說完後,馬上下去,回到雙城縣衙清點糧食。


    而在孫誌文走後,許熙慧讓秋霞也下去清點糧食,留下種子和冬季吃的分量,其他的都收拾好,準備一起運往災區。


    開始冷淩他們不知道怎麽回事,當知道後,二話不說,都來幫忙,心中對郡主的敬佩更加的上了一步。


    四莊和外邊五山也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們紛紛效仿,留下冬季吃食的分量,剩下的都拉了出來,送往雙城縣衙,一天之後,雙城所有的糧食都到位,既然多大一百萬斤。


    這個數量,可是十萬大軍三四年的消耗,孫誌文不由得瞪大眼睛,真心沒有想到雙城現在這麽的富有,這樣大的數量,他不敢直接做主,又找到許熙慧詢問。


    許熙慧想了想說道:“都運出去吧,大災之後必有瘟疫等大病,朝廷建國初期,國庫空虛,剩下的糧食,可以以糧換藥,能保百姓平安。”


    孫誌文聞言更加的敬佩,答應一聲,下去了。


    糧食有了,可是卻遇見了一個麻煩,那就是運送。


    百萬斤糧食,可是幾萬斤,這車輛就不夠,何況還需要人手護送。


    孫誌文無奈,又回轉黃鳳山討主意。


    許熙慧聞言,想了想說道:“你可以想運二十萬斤糧食,十萬斤直接運到災區,十萬斤運到上京,然後上奏皇上,讓皇上派人來運輸。”


    孫誌文聽完感激的答應下來,轉身又回到雙城縣衙,等到忙完了,坐下鬆口氣才想到:運輸的這個主意,若是以前,他一定能想到,現在怎麽隻想著問郡主。


    想完,自嘲的一笑,他現在真的越來越依賴這個郡主了,這種現象真不知道好還是不好。


    隻是,心中猛然升起的這份異樣是怎麽回事呢?


    孫誌文快速的甩甩頭,不讓自己想下去,既然有幾分逃避的意味在裏麵。


    從雙城運出的二十萬糧食,去往災區的十萬斤先到的,而運輸這路的是冷淩,許刀和程誌,他們到了災區後,看見麵黃肌瘦的災民,心中萬分不忍,得知附近的縣城一直緊關城門,萬分惱怒,也不進城,直接就地埋鍋熬粥。


    這些運來的糧食都是玉米粉,他們熬的是玉米糊,濃厚的香味,讓災民們不叫自來,圍著冷淩等人身邊,不肯離去。


    冷淩見狀,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上前說道:“各位,我們是朝廷派下來賑災的,這些就是賑災的糧食,大約十萬斤,後麵還有百萬斤,所以大家不用在擔心再忍饑挨餓了,一會熬好了,大家就自備容器,排好隊,一個一個來取,不肯爭取可懂?”


    災民一聽這是給他們的賑災糧食,眼睛都亮了,這些日子有人忍受不住,想要去搶劫,開始的時候搶了些,可是後來,人們都知道,都不走這裏,而村子,城市都有守軍,他們這些餓的昏頭軟腳的人,去搶,等於送死。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不是餓死,就是搶劫被人打死,他們幾乎都覺得沒有活路,原來還有人想著他們,他們還有活路,哪有不同意的,紛紛跪地高呼皇上萬歲。


    接著,準備好自己的破碗爛盆,等著施粥,當拿到熱乎乎的玉米糊後,災民們再一次熱淚盈眶,再次跪地高呼皇上萬歲。


    殘兵們看著他們叩謝的是皇上,眼中都顯出了不屑,來賑災的是什麽皇上,是他們郡主,可惜郡主在他們來之前,就囑咐他們,要打著朝廷和皇上的名義,不可說她。


    開始他們不懂,後來聽冷淩說這是避其鋒芒,才有些明白。


    在賑災糧食到的兩天後,去往上京的糧食也到了,而這路押送的確是文子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妝郡主:相公關燈來耕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綺麗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綺麗兒並收藏金妝郡主:相公關燈來耕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