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奏事完畢之後,禦史、鴻臚寺先後出班,上奏早朝期間官員失儀情況。
到了這時候,早朝流程也就快要結束了。
周胤抬眼看了一眼立在前方的皇太子林岐,心道:太子殿下到底有本事,陛下居然真的道歉,而且把他給請回來了,隻是不知延壽宮的蘇太後和在慶王府閉門「養病」的慶王心裏怎麽想,怕是要被活活氣死了。
這時鴻臚寺官員唱奏事畢,鳴鞭駕興,眾官員靜待聖駕退了,再各回衙門蒞事。
周胤抬頭看去,卻見兵部尚書華永春隨著聖駕去了,便知洪武帝要安排皇太子跟著華永春去兵部,熟悉兵部事宜,心裏暗自點頭,隨著眾官員一起散了。
兵部尚書華永春,出自鎮南侯一脈,對林岐自然沒那麽客氣,表麵上的尊重還是有的,卻也僅僅隻是表麵上的尊重罷了,到了兵部,就把林岐給晾在了那裏。
林岐從來不把這個當回事,華永春晾著他,正好他也不用華永春帶著,自己帶著李越和李青兩個小太監,把兵部的武選、職方、車駕和武庫四司全給轉了一遍,每到一處,該問就問,該說就說,很快就和那些主事員外郎和各級小吏打成一片,約好了晚上一起去春滿園吃酒。
林岐有一個本事,就是不管男女老少,和他初一接觸,就會喜歡他;接觸久了,就會佩服他。
初接觸時,大家會在臆想中當了他爹娘,想照顧他愛惜他。
接觸久了,大家就會打心眼裏佩服他,喜歡他,暗自感歎:這麽好的孩子,為何不是我家的?
因此等華永春回過神來時,林岐已經在兵部結交了一群好兄弟好哥們,雖然這些好兄弟好哥們心裏都想當林岐的哥,當林岐的爹娘。
不過兩日時間,林岐就在兵部收獲了一大批追隨者,也弄清了華永春的軟肋,命人加緊時間調查去了。
林岐與兵部眾官吏一起吃酒的事,很快就被洪武帝知道了。
洪武帝私下裏和周胤吐槽:「岐兒這孩子,活脫脫像咱們大周朝的太-祖皇帝。」
大周朝的太-祖皇帝林貞,原是前朝低等軍官出身,卻極富人格魅力,在亂世之中脫穎而出,聚集天下英豪,最終奪得天下,成了大周朝的開國皇帝。
周胤也早有這個感覺,隻是不敢說,如今聽洪武帝自己提起,當下故意道:「陛下為何這樣說?」
洪武帝和周胤最是投緣,很寵信周胤,這些話和別人沒法說,隻能在周胤這裏說說了:「岐兒從小就喜歡別人誇他,不管是誇他聰明,還是誇他好看,亦或是誇他身姿輕捷,甚至誇他聲音好聽,他都開心得很,然後渾身都是幹勁兒,這隨了太-祖皇帝。」
周胤點了點頭,道:「太-祖皇帝的確很在意別人的誇讚,這是太-祖皇帝奮發有為匡時救世的一個動力。」
洪武帝端起茶盞飲了一口,接著道:「岐兒有一個特殊的能力,也和太-祖皇帝一樣,他似乎天生有一種親和力,不管是什麽階層,什麽年齡,他都能很快和對方成為朋友,並且讓對方牢牢追隨他,把他當大哥。」
周胤心道:陛下您錯了,許多人積聚在皇太子周圍,並不是把他當兄弟,而是想當他大哥,想當他爹。
比如我,我就想當皇太子的爹,若他是我兒子,我定全力培養他,而不是來搞什麽狗屁製衡浪費時間、人力和物力。
洪武帝又道:「岐兒雖然聰明,讀書卻並不專精,往往淺嚐輒止,可是他卻有一個優點,他看人很準,能夠很輕易就看透對方的優缺點,並善加利用,而且給予對方極大的信任。這也隨了太-祖皇帝。」
洪武帝感歎道:「朕疑心太重,做不到像岐兒這樣。」
周胤沉吟了一下,道:「皇太子在格局方麵,確實隨了太-祖皇帝;陛下是守成天子,能做到如今這樣政通人和天下和樂,已經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明君了。」
洪武帝瞅了周胤一眼,笑了起來,道:「岐兒還有一點,就是待人大方,而且很會投其所好,小的方麵,他能夠投追隨者所好;大的方麵,他能投天下百姓所好,在這方麵,朕比不上他。」
周胤微笑:「陛下太謙遜了。」
又道:「太-祖皇帝出身草民,他知道百姓的需求,自古以來,所謂‘以民為本’,誰不知道?可是能做到的君主實在是太少了。當年太-祖皇帝帶兵起事,第一個口號便是‘分田地,均貧富’,正因為這個口號,才使天下百姓聚攏在太-祖皇帝身邊,最終為太-祖皇帝打下江山。」
他深吸一口氣,慨然道:「陛下,大周朝立國百年,承平日久,如今田地逐漸集中,貧富日益分化,若不及時匡正,必會釀成大亂啊!」
這是周胤私下裏和林岐討論的結果,他們決定先私下裏向洪武帝進諫,逐漸給洪武帝灌輸必須改革土地製度和稅務製度的想法,待時機成熟,再從上而下進行根本性的革新。
洪武帝不愛聽這些,很快轉移了話題:「子承,岐兒前些時候去你府上讀書,有沒有要走你什麽寶貝?」
每次林岐來他這裏一趟,就要弄走一批他的寶貝。
到了這時候,早朝流程也就快要結束了。
周胤抬眼看了一眼立在前方的皇太子林岐,心道:太子殿下到底有本事,陛下居然真的道歉,而且把他給請回來了,隻是不知延壽宮的蘇太後和在慶王府閉門「養病」的慶王心裏怎麽想,怕是要被活活氣死了。
這時鴻臚寺官員唱奏事畢,鳴鞭駕興,眾官員靜待聖駕退了,再各回衙門蒞事。
周胤抬頭看去,卻見兵部尚書華永春隨著聖駕去了,便知洪武帝要安排皇太子跟著華永春去兵部,熟悉兵部事宜,心裏暗自點頭,隨著眾官員一起散了。
兵部尚書華永春,出自鎮南侯一脈,對林岐自然沒那麽客氣,表麵上的尊重還是有的,卻也僅僅隻是表麵上的尊重罷了,到了兵部,就把林岐給晾在了那裏。
林岐從來不把這個當回事,華永春晾著他,正好他也不用華永春帶著,自己帶著李越和李青兩個小太監,把兵部的武選、職方、車駕和武庫四司全給轉了一遍,每到一處,該問就問,該說就說,很快就和那些主事員外郎和各級小吏打成一片,約好了晚上一起去春滿園吃酒。
林岐有一個本事,就是不管男女老少,和他初一接觸,就會喜歡他;接觸久了,就會佩服他。
初接觸時,大家會在臆想中當了他爹娘,想照顧他愛惜他。
接觸久了,大家就會打心眼裏佩服他,喜歡他,暗自感歎:這麽好的孩子,為何不是我家的?
因此等華永春回過神來時,林岐已經在兵部結交了一群好兄弟好哥們,雖然這些好兄弟好哥們心裏都想當林岐的哥,當林岐的爹娘。
不過兩日時間,林岐就在兵部收獲了一大批追隨者,也弄清了華永春的軟肋,命人加緊時間調查去了。
林岐與兵部眾官吏一起吃酒的事,很快就被洪武帝知道了。
洪武帝私下裏和周胤吐槽:「岐兒這孩子,活脫脫像咱們大周朝的太-祖皇帝。」
大周朝的太-祖皇帝林貞,原是前朝低等軍官出身,卻極富人格魅力,在亂世之中脫穎而出,聚集天下英豪,最終奪得天下,成了大周朝的開國皇帝。
周胤也早有這個感覺,隻是不敢說,如今聽洪武帝自己提起,當下故意道:「陛下為何這樣說?」
洪武帝和周胤最是投緣,很寵信周胤,這些話和別人沒法說,隻能在周胤這裏說說了:「岐兒從小就喜歡別人誇他,不管是誇他聰明,還是誇他好看,亦或是誇他身姿輕捷,甚至誇他聲音好聽,他都開心得很,然後渾身都是幹勁兒,這隨了太-祖皇帝。」
周胤點了點頭,道:「太-祖皇帝的確很在意別人的誇讚,這是太-祖皇帝奮發有為匡時救世的一個動力。」
洪武帝端起茶盞飲了一口,接著道:「岐兒有一個特殊的能力,也和太-祖皇帝一樣,他似乎天生有一種親和力,不管是什麽階層,什麽年齡,他都能很快和對方成為朋友,並且讓對方牢牢追隨他,把他當大哥。」
周胤心道:陛下您錯了,許多人積聚在皇太子周圍,並不是把他當兄弟,而是想當他大哥,想當他爹。
比如我,我就想當皇太子的爹,若他是我兒子,我定全力培養他,而不是來搞什麽狗屁製衡浪費時間、人力和物力。
洪武帝又道:「岐兒雖然聰明,讀書卻並不專精,往往淺嚐輒止,可是他卻有一個優點,他看人很準,能夠很輕易就看透對方的優缺點,並善加利用,而且給予對方極大的信任。這也隨了太-祖皇帝。」
洪武帝感歎道:「朕疑心太重,做不到像岐兒這樣。」
周胤沉吟了一下,道:「皇太子在格局方麵,確實隨了太-祖皇帝;陛下是守成天子,能做到如今這樣政通人和天下和樂,已經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明君了。」
洪武帝瞅了周胤一眼,笑了起來,道:「岐兒還有一點,就是待人大方,而且很會投其所好,小的方麵,他能夠投追隨者所好;大的方麵,他能投天下百姓所好,在這方麵,朕比不上他。」
周胤微笑:「陛下太謙遜了。」
又道:「太-祖皇帝出身草民,他知道百姓的需求,自古以來,所謂‘以民為本’,誰不知道?可是能做到的君主實在是太少了。當年太-祖皇帝帶兵起事,第一個口號便是‘分田地,均貧富’,正因為這個口號,才使天下百姓聚攏在太-祖皇帝身邊,最終為太-祖皇帝打下江山。」
他深吸一口氣,慨然道:「陛下,大周朝立國百年,承平日久,如今田地逐漸集中,貧富日益分化,若不及時匡正,必會釀成大亂啊!」
這是周胤私下裏和林岐討論的結果,他們決定先私下裏向洪武帝進諫,逐漸給洪武帝灌輸必須改革土地製度和稅務製度的想法,待時機成熟,再從上而下進行根本性的革新。
洪武帝不愛聽這些,很快轉移了話題:「子承,岐兒前些時候去你府上讀書,有沒有要走你什麽寶貝?」
每次林岐來他這裏一趟,就要弄走一批他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