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吃著清炒藕片的時候就說著:「等到天氣再涼一些,桂花開了,就可以做桂花糯米灌藕了。到時煮熟了,切開來,熱騰騰的吃著,最好了。」
說到這裏,她的眼神就有些暗了下來,沒有再說話。
葉明月便也沒有做聲。
因著葉賢嘉是最喜愛吃這桂花糯米灌藕的。以往桂花開了的時候,薛氏總是會帶著她,在桂花樹下鋪了幹淨的布,撿拾了桂花,然後或糖漬,或醃漬,再隔夜泡了糯米,選了粗壯的藕,親手做了這桂花糯米灌藕來。葉賢嘉那時總是會一個人就吃完了一盤子的。
但是現下偏生就出了這樣糟心的事……
葉明月心裏就頗有些煩躁的想著,怎麽這個時代偏生女子就要過的這樣的可憐呢?就薛氏這樣的,手裏有大把的銀錢,若放在現代,便是離了婚一個人過日子,那也是貴婦一般的生活,可在這個時代偏生就不成。
便是她與葉賢嘉和離了,鬧到衙門裏去,自己和葉明齊定然也是會判給葉賢嘉的。再者,女子的嫁妝,到了男方家裏,那就是和男子的共同財產了。一般好一些的丈夫還好,和離的時候會將嫁妝悉數退還給你了,但遇到那等沒良心的丈夫,找了各樣的理由出來,隻說你犯了七出之條,不是和離,而是要休棄你,到時嫁妝都未必能還給你。
再者,和離了又能怎麽樣呢?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和離了,回了娘家,父母在堂還好,但若是父母不在了,碰到個不好的兄弟子侄,在娘家的日子也難熬。一個女人獨門獨戶的過日子?在這個年代,那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為什麽這個年代,女人總是要依附於男人呢?在家的時候是父親,出嫁之後是丈夫,丈夫死後是兒子,為什麽就不能自己的日子自己來做主呢。
葉明月越想到後麵,就越覺得心裏煩躁。
她是不想嫁人的。她可想不出自己嫁人之後,萬一知道自己的丈夫喜歡了其他的女子,她還要上前張羅著替自己的丈夫納那女子為妾的心情。
若真是那樣,她寧願絞了頭發做姑子去。
但即便是做姑子,隻怕庵堂裏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清淨呢。說不定就極是齷蹉……
想到後來,葉明月就覺得自己的前路真是一片堪憂啊。
而這時她就聽得薛氏在說著:「我昨晚沒有忍住,到底還是同你爹爹說起了林穀玉的事。我問著你爹爹是想要怎麽辦,若是想納了她為妾,我也是沒有什麽不同意的。」
「那爹爹怎麽樣說呢?」葉明月忙問著。
「你爹爹說我想多了。他現下都這樣大的年紀了,齊兒年後都要成親了,他哪裏會做出納一個年輕小姑娘為妾的事來。」
「那這樣不是挺好的麽?」葉明月就道,「可是娘你怎麽看起來還是很不高興的樣子啊。」
「可是昨兒半夜我就聽得他在說夢話,叫著靜馨。」
薛氏說到這裏,一雙眼中又有淚光在閃爍著。她抬頭望著葉明月,哽咽著說道:「圓圓,娘心裏,還是很難受啊。」
葉明月沉默了。
果然這道坎在薛氏的心裏並不是那麽容易就能邁過去的。
可是又能怎麽樣呢?前兩日她試探了一下薛氏,意思是她可願意與父親和離?若是她願意與父親和離,自己便是拚著不要這個葉姓,也會隨了她一塊兒搬出去的。到時娘兒兩個立了女戶,便是日子艱難一些,會被人在背後說道奚落,但隻要內心強大,那日子也是能過下去的。至少好過這樣整日的為著這樣的事煩心。但是當時薛氏是用一種看神經病的目光在看著她。
於是葉明月就曉得,哪怕葉賢嘉再如何,薛氏心裏隻怕是從來沒有起過和離的念頭的。
既然如此,她還能怎麽辦呢?也就唯有盼著林穀玉早日嫁了人,離了這武安伯府,大家來個眼不見為淨了。
葉明月回到泠雪軒之後,發現小茶已經回來了。
一見葉明月回來,小茶忙迎了上前來,隨後便將自己在林氏院兒裏探聽到的所有消息都細細的說了出來。
「……據那些小丫鬟說來,起先大太太也對林姑娘好,兩個人每日都一塊兒用膳,一塊兒閑話,再是形影不離的,約莫親生女兒也就這樣了。可後來二姑娘入了宮做了德嫻公主的伴讀之後,大老爺沒事的時候也會到大太太的院子裏來走走,同她說幾句話,吃個飯,有時候也會留宿在那裏。不過大老爺言語態度之間對著林姑娘很是關愛,大太太見了,心裏就有些不是滋味起來。於是她就吩咐了下來,說是但凡大老爺過來的時候,就讓林姑娘少出屋,也不用到她的屋子裏用膳了,讓小丫鬟拿了飯菜,讓她在自己的屋子裏自吃。但今兒早上,大老爺卻非要叫了林姑娘過去同他們一塊兒用早飯。據丫鬟們說,那一頓早飯的功夫裏,大太太的臉一直都是沉著呢。而用完了早飯沒多少時候,大太太就來咱們泠雪軒了。」
說到這裏,她的眼神就有些暗了下來,沒有再說話。
葉明月便也沒有做聲。
因著葉賢嘉是最喜愛吃這桂花糯米灌藕的。以往桂花開了的時候,薛氏總是會帶著她,在桂花樹下鋪了幹淨的布,撿拾了桂花,然後或糖漬,或醃漬,再隔夜泡了糯米,選了粗壯的藕,親手做了這桂花糯米灌藕來。葉賢嘉那時總是會一個人就吃完了一盤子的。
但是現下偏生就出了這樣糟心的事……
葉明月心裏就頗有些煩躁的想著,怎麽這個時代偏生女子就要過的這樣的可憐呢?就薛氏這樣的,手裏有大把的銀錢,若放在現代,便是離了婚一個人過日子,那也是貴婦一般的生活,可在這個時代偏生就不成。
便是她與葉賢嘉和離了,鬧到衙門裏去,自己和葉明齊定然也是會判給葉賢嘉的。再者,女子的嫁妝,到了男方家裏,那就是和男子的共同財產了。一般好一些的丈夫還好,和離的時候會將嫁妝悉數退還給你了,但遇到那等沒良心的丈夫,找了各樣的理由出來,隻說你犯了七出之條,不是和離,而是要休棄你,到時嫁妝都未必能還給你。
再者,和離了又能怎麽樣呢?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和離了,回了娘家,父母在堂還好,但若是父母不在了,碰到個不好的兄弟子侄,在娘家的日子也難熬。一個女人獨門獨戶的過日子?在這個年代,那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為什麽這個年代,女人總是要依附於男人呢?在家的時候是父親,出嫁之後是丈夫,丈夫死後是兒子,為什麽就不能自己的日子自己來做主呢。
葉明月越想到後麵,就越覺得心裏煩躁。
她是不想嫁人的。她可想不出自己嫁人之後,萬一知道自己的丈夫喜歡了其他的女子,她還要上前張羅著替自己的丈夫納那女子為妾的心情。
若真是那樣,她寧願絞了頭發做姑子去。
但即便是做姑子,隻怕庵堂裏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清淨呢。說不定就極是齷蹉……
想到後來,葉明月就覺得自己的前路真是一片堪憂啊。
而這時她就聽得薛氏在說著:「我昨晚沒有忍住,到底還是同你爹爹說起了林穀玉的事。我問著你爹爹是想要怎麽辦,若是想納了她為妾,我也是沒有什麽不同意的。」
「那爹爹怎麽樣說呢?」葉明月忙問著。
「你爹爹說我想多了。他現下都這樣大的年紀了,齊兒年後都要成親了,他哪裏會做出納一個年輕小姑娘為妾的事來。」
「那這樣不是挺好的麽?」葉明月就道,「可是娘你怎麽看起來還是很不高興的樣子啊。」
「可是昨兒半夜我就聽得他在說夢話,叫著靜馨。」
薛氏說到這裏,一雙眼中又有淚光在閃爍著。她抬頭望著葉明月,哽咽著說道:「圓圓,娘心裏,還是很難受啊。」
葉明月沉默了。
果然這道坎在薛氏的心裏並不是那麽容易就能邁過去的。
可是又能怎麽樣呢?前兩日她試探了一下薛氏,意思是她可願意與父親和離?若是她願意與父親和離,自己便是拚著不要這個葉姓,也會隨了她一塊兒搬出去的。到時娘兒兩個立了女戶,便是日子艱難一些,會被人在背後說道奚落,但隻要內心強大,那日子也是能過下去的。至少好過這樣整日的為著這樣的事煩心。但是當時薛氏是用一種看神經病的目光在看著她。
於是葉明月就曉得,哪怕葉賢嘉再如何,薛氏心裏隻怕是從來沒有起過和離的念頭的。
既然如此,她還能怎麽辦呢?也就唯有盼著林穀玉早日嫁了人,離了這武安伯府,大家來個眼不見為淨了。
葉明月回到泠雪軒之後,發現小茶已經回來了。
一見葉明月回來,小茶忙迎了上前來,隨後便將自己在林氏院兒裏探聽到的所有消息都細細的說了出來。
「……據那些小丫鬟說來,起先大太太也對林姑娘好,兩個人每日都一塊兒用膳,一塊兒閑話,再是形影不離的,約莫親生女兒也就這樣了。可後來二姑娘入了宮做了德嫻公主的伴讀之後,大老爺沒事的時候也會到大太太的院子裏來走走,同她說幾句話,吃個飯,有時候也會留宿在那裏。不過大老爺言語態度之間對著林姑娘很是關愛,大太太見了,心裏就有些不是滋味起來。於是她就吩咐了下來,說是但凡大老爺過來的時候,就讓林姑娘少出屋,也不用到她的屋子裏用膳了,讓小丫鬟拿了飯菜,讓她在自己的屋子裏自吃。但今兒早上,大老爺卻非要叫了林姑娘過去同他們一塊兒用早飯。據丫鬟們說,那一頓早飯的功夫裏,大太太的臉一直都是沉著呢。而用完了早飯沒多少時候,大太太就來咱們泠雪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