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便道:「因盜賊的案子,屬下昨兒夜裏跟宋大哥去城裏巡視了一宿,不曾家去,恐家母惦念,且潘清也吃不得酒,若隨大人赴宴隻怕會掃了大家的興致。」
誰知周縣令卻道:「你莫推辭,小侯爺難得來咱們東安縣,又點名要見你,你若不去豈非掃了小侯爺顏麵,至於家裏,我剛已跟你爹打過招呼,你隻管隨本官去赴宴,你母親斷不會責難於你。」
潘清左右推辭不過,隻得應了,頗鬱悶的出來,迎頭看見宋五一臉擔心的在外頭轉圈,不禁道:「宋大哥怎還不回家。」
宋五忙走過來,往裏頭望了望小聲道:「可是那柳府大管家來告了刁狀,大人是不是很生氣要責罰頭兒。」
潘清搖搖頭:「不是來告狀的,是來下帖子邀大人跟我去柳府赴宴。」
宋五頓時眉開眼笑一拍大腿:「頭兒這可是想不到的大好事兒啊,屬下還以為大人得責罰您呢,鬧半天是請您去吃席。」說著湊近潘清頗曖昧的道:「柳府那位七夫人嗓子最是清亮,唱的小曲兒好聽緊,若是聽上一曲,真比那老杜家的陳釀還醉人呢。頭兒今兒晚上可是有福了。」
潘清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宋大哥此話潘清卻不認同,潘清倒是覺得嫂子擺攤賣葫蘆的吆喝聲,比那位柳府的七夫人敞亮的多,雖不醉人卻能醒神兒,潘清以為這醉生夢死倒不如清醒的過日子踏實,宋大哥不如家去多聽聽,細細品味一下,肯定比老杜家的陳釀更有滋味,我困的不成了,就不跟宋大哥磕牙了,先去屋裏睡會兒,不然晚上可沒精神,真是好端端的去吃什麽席……」嘟囔著走了。
宋五撓撓頭,自己那婆娘嗓門是大,吆喝起來半條街都聽得見,可跟七夫人怎麽比啊,不過想想頭兒到底年輕,是個還沒開葷的童子雞,又從不跟他們一起出去吃花酒,不知這裏的銷魂之處,等以後娶了媳婦兒就明白了,不過提起家裏的婆娘,後院的葫蘆架過了一冬也該重搭了,自己不若趁著還有日頭家去搭了,也免得自家婆娘太過操勞,想著轉身家去了。
潘清平日便輪到她值夜,也不過在桌子邊兒看一宿書,隻因她生性好潔,即便屬下知道她的習慣,特意收拾,到底都是大老爺們,不說別的,就是那一雙雙臭腳就夠味兒的,所以大通鋪潘清一次都沒睡過,不過今兒實在困得不行了,也隻能湊合湊合,在鋪一頭尋了個角落眯瞪了一會兒天就黑了。
周縣令的小廝來請自己,潘清隻得起來打水洗了把臉,把帽子衣裳整了整跟著小廝出了縣衙,隨周縣令去了柳府赴宴。
柳府的夜宴擺在了後花園的瀉芳軒,名兒起的酸,地方收拾的也頗雅,臨著一彎碧水,假山倒頗為應景,潘清還以為柳府夜宴得有不少貴客呢,不想除了周縣令跟自己就隻兩位,一位是她白日裏剛見過的清客,另一位首席上坐著的男子,看上去也就二十上下,一身白色錦袍,頭上束發紫金冠,手裏捏著一把灑金扇,眉峰微挑似笑非笑打量自己,想來這位就是周縣令說的那位靖遠侯府的小侯爺了。
柳大老爺道:「周大人,這位是靖遠侯府的小侯爺,這位是九公子。」
周縣令忙躬身:「周知明見過小侯爺,九公子。」潘清跟在後頭琢磨這周縣令也有點兒太上趕著了,雖說急於攀附,也得適當矜持些,要知道有時候越上趕著對方隻怕越會輕看。
果然那小侯爺瞥了周縣令一眼,搖了搖手裏的扇子淡淡敷衍了一句:「周大人客氣了。」接著便饒有興致的看向潘清:「這位想必就是東安縣赫赫有名的潘神捕了,倒是沒想到如此年輕,還真是應了那句英雄出少年,阿九你說是不是?」
阿九?潘清嘴角抽了抽,還有人叫阿九的,倒是沒想到這個什麽九公子跟靖遠侯府的小侯爺如此相熟,如此說倒讓潘清開始疑惑這個九公子的身份了,尊貴如小侯爺對柳府大老爺跟周縣令都淡淡的,怎卻對個柳府的清客如此熱絡。
有句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說人的交往都有特定的圈子,這個圈子大都是出身地位決定的,小侯爺既如此抬舉這位,那麽這位的出身想必也頗耐人尋味。
九公子點點頭:「的確英雄出少年,隻是聽聞潘捕頭是個讀書人,為何不思科舉出仕,光宗耀祖,反倒當了捕頭?」
這件事兒潘清已經解釋過無數遍了,早已輕車熟路,剛要開口把熟爛的理由說出來,周縣令卻已先一步道:「這個下官倒是知道,曾尋和尚批了八字說不宜科考出仕,恐有傷命之災,故遵母命棄了科考之心,家去堂前盡孝,下官憐他之才,便請他當了東安縣的捕頭。」
既然有人幫自己解釋了,倒省了事,潘清索性低頭不語,由著周縣令表現他惜賢愛才的美德。
小侯爺點點頭:「倒真是個孝子,隻不過尋常出家人雖也知批命之術到底修行不深,難免有差錯,本世子正巧與京郊寶相寺的道慧大師相熟,前兒得了信兒說道慧大師過幾日要來冀州的興隆寺講經說法,道慧大師乃得道高僧,尤精批命之術,不若過幾日本世子給潘兄引薦引薦,讓大師瞧瞧,便真是傷命之災,許也有破解之法,潘兄意下如何?「
潘清目光閃了閃,心說這位小侯爺倒是個愛管閑事的雞婆性子,好端端的找什麽高僧啊,這件事本來就是她娘怕自己真去科考戳破女子的身份,尋了托詞罷了,真要是讓這個叫道慧的高僧批了八字,豈不露餡兒。
誰知周縣令卻道:「你莫推辭,小侯爺難得來咱們東安縣,又點名要見你,你若不去豈非掃了小侯爺顏麵,至於家裏,我剛已跟你爹打過招呼,你隻管隨本官去赴宴,你母親斷不會責難於你。」
潘清左右推辭不過,隻得應了,頗鬱悶的出來,迎頭看見宋五一臉擔心的在外頭轉圈,不禁道:「宋大哥怎還不回家。」
宋五忙走過來,往裏頭望了望小聲道:「可是那柳府大管家來告了刁狀,大人是不是很生氣要責罰頭兒。」
潘清搖搖頭:「不是來告狀的,是來下帖子邀大人跟我去柳府赴宴。」
宋五頓時眉開眼笑一拍大腿:「頭兒這可是想不到的大好事兒啊,屬下還以為大人得責罰您呢,鬧半天是請您去吃席。」說著湊近潘清頗曖昧的道:「柳府那位七夫人嗓子最是清亮,唱的小曲兒好聽緊,若是聽上一曲,真比那老杜家的陳釀還醉人呢。頭兒今兒晚上可是有福了。」
潘清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宋大哥此話潘清卻不認同,潘清倒是覺得嫂子擺攤賣葫蘆的吆喝聲,比那位柳府的七夫人敞亮的多,雖不醉人卻能醒神兒,潘清以為這醉生夢死倒不如清醒的過日子踏實,宋大哥不如家去多聽聽,細細品味一下,肯定比老杜家的陳釀更有滋味,我困的不成了,就不跟宋大哥磕牙了,先去屋裏睡會兒,不然晚上可沒精神,真是好端端的去吃什麽席……」嘟囔著走了。
宋五撓撓頭,自己那婆娘嗓門是大,吆喝起來半條街都聽得見,可跟七夫人怎麽比啊,不過想想頭兒到底年輕,是個還沒開葷的童子雞,又從不跟他們一起出去吃花酒,不知這裏的銷魂之處,等以後娶了媳婦兒就明白了,不過提起家裏的婆娘,後院的葫蘆架過了一冬也該重搭了,自己不若趁著還有日頭家去搭了,也免得自家婆娘太過操勞,想著轉身家去了。
潘清平日便輪到她值夜,也不過在桌子邊兒看一宿書,隻因她生性好潔,即便屬下知道她的習慣,特意收拾,到底都是大老爺們,不說別的,就是那一雙雙臭腳就夠味兒的,所以大通鋪潘清一次都沒睡過,不過今兒實在困得不行了,也隻能湊合湊合,在鋪一頭尋了個角落眯瞪了一會兒天就黑了。
周縣令的小廝來請自己,潘清隻得起來打水洗了把臉,把帽子衣裳整了整跟著小廝出了縣衙,隨周縣令去了柳府赴宴。
柳府的夜宴擺在了後花園的瀉芳軒,名兒起的酸,地方收拾的也頗雅,臨著一彎碧水,假山倒頗為應景,潘清還以為柳府夜宴得有不少貴客呢,不想除了周縣令跟自己就隻兩位,一位是她白日裏剛見過的清客,另一位首席上坐著的男子,看上去也就二十上下,一身白色錦袍,頭上束發紫金冠,手裏捏著一把灑金扇,眉峰微挑似笑非笑打量自己,想來這位就是周縣令說的那位靖遠侯府的小侯爺了。
柳大老爺道:「周大人,這位是靖遠侯府的小侯爺,這位是九公子。」
周縣令忙躬身:「周知明見過小侯爺,九公子。」潘清跟在後頭琢磨這周縣令也有點兒太上趕著了,雖說急於攀附,也得適當矜持些,要知道有時候越上趕著對方隻怕越會輕看。
果然那小侯爺瞥了周縣令一眼,搖了搖手裏的扇子淡淡敷衍了一句:「周大人客氣了。」接著便饒有興致的看向潘清:「這位想必就是東安縣赫赫有名的潘神捕了,倒是沒想到如此年輕,還真是應了那句英雄出少年,阿九你說是不是?」
阿九?潘清嘴角抽了抽,還有人叫阿九的,倒是沒想到這個什麽九公子跟靖遠侯府的小侯爺如此相熟,如此說倒讓潘清開始疑惑這個九公子的身份了,尊貴如小侯爺對柳府大老爺跟周縣令都淡淡的,怎卻對個柳府的清客如此熱絡。
有句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說人的交往都有特定的圈子,這個圈子大都是出身地位決定的,小侯爺既如此抬舉這位,那麽這位的出身想必也頗耐人尋味。
九公子點點頭:「的確英雄出少年,隻是聽聞潘捕頭是個讀書人,為何不思科舉出仕,光宗耀祖,反倒當了捕頭?」
這件事兒潘清已經解釋過無數遍了,早已輕車熟路,剛要開口把熟爛的理由說出來,周縣令卻已先一步道:「這個下官倒是知道,曾尋和尚批了八字說不宜科考出仕,恐有傷命之災,故遵母命棄了科考之心,家去堂前盡孝,下官憐他之才,便請他當了東安縣的捕頭。」
既然有人幫自己解釋了,倒省了事,潘清索性低頭不語,由著周縣令表現他惜賢愛才的美德。
小侯爺點點頭:「倒真是個孝子,隻不過尋常出家人雖也知批命之術到底修行不深,難免有差錯,本世子正巧與京郊寶相寺的道慧大師相熟,前兒得了信兒說道慧大師過幾日要來冀州的興隆寺講經說法,道慧大師乃得道高僧,尤精批命之術,不若過幾日本世子給潘兄引薦引薦,讓大師瞧瞧,便真是傷命之災,許也有破解之法,潘兄意下如何?「
潘清目光閃了閃,心說這位小侯爺倒是個愛管閑事的雞婆性子,好端端的找什麽高僧啊,這件事本來就是她娘怕自己真去科考戳破女子的身份,尋了托詞罷了,真要是讓這個叫道慧的高僧批了八字,豈不露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