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府本來就讓皇上心裏很是忌憚,即便如今已是元氣大傷,但皇上心眼兒小,誰知他心裏有沒有真正饒過武王府?
若是以此為借口,治武王府一個對先帝大不敬、圖謀不軌的罪狀,武王府根本沒有半點還手之力。
武王妃都快懊悔死了,她隻是想一來討好討好皇後,二來羞辱羞辱蘇錦——誰叫她丈夫把自己的丈夫狠狠比下去了呢?南番之戰,那是武王府的恥辱啊!
可誰知這女人一張嘴簡直了,什麽話都敢說......
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挖了坑自己埋的感覺真是令人鬱悶到想吐血!
武王側妃也嚇壞了,慌忙跪下,衝皇後連連磕頭:“都是臣妾的錯、臣妾一時不察說錯了話,臣妾該死!臣妾算是什麽人啊?哪怕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先帝爺不敬啊!皇後娘娘明鑒、皇後娘娘明鑒啊!”
武王妃咬咬牙,也隨之跪下請罪:“皇後,臣妾教導無方,臣妾也有罪,還請皇後娘娘降罪!臣妾以後定會好好管教家中人等,再不敢胡言亂語讓人誤會!”
武王妃這一跪,武王世子妃、睦郡王妃、世子側妃、郡主等全都跪下了。
寧王妃見狀嚇了一跳,暗自咬牙心說大嫂可真是豁的出去,這下子她也不得不表個態啊。
於是寧王妃也忙跪下,順便狠狠瞪了盧二少夫人一眼,於是寧王府眾人也齊刷刷全都跪下。
寧王妃叩首:“皇後娘娘,臣妾也是管教無方,且盧氏出身低微,素來是個不懂事上不得台盤的,皇後娘娘再清楚不過,她嘴裏的話,哪一句當得了真?臣妾也不敢替她求情,隻是稟明皇後娘娘,她那話不過是話趕話,她是絕對不敢對先帝爺不敬的!”
盧二少夫人被寧王妃狠狠瞪眼,不得不也磕頭請罪求饒,對於寧王妃當著眾人如此評價貶低自己,盧二少夫人心裏鬱悶極了。
她明明就是跟著武王側妃嘲諷了蘇錦幾句而已,為什麽莫名其妙的就跟先帝爺給扯上關係了呢?還說什麽對先帝爺不敬?這簡直就是莫名其妙好嘛。
可偏偏這事兒似乎變得頗為嚴重起來了,人人都一臉肅色,嚇得她心驚肉跳、心驚膽顫,隻是被動的認罪,其實完全不知道究竟哪裏有問題。
她隻知道凡事跟蘇錦沾染上,果然就沒有好事兒。
這人怎麽就這麽討厭呢......
蘇錦看著眼前這一幕,心裏冷笑,你們自己好好的說說笑笑你們自己的豈不是好?大家都便宜省事兒!
知道她不好惹偏要來惹她,可見是自找的。
皇後心裏又氣又惱又尷尬為難。
這事兒雖說她其實並沒有什麽責任,但是,若非她的縱容和有意無意的支持,也沒人會那般取笑蘇錦。
畢竟蘇錦是太子妃,身份地位還在親王妃之上。
嚴懲武王側妃、盧二少夫人等自然不太合適,且她也不願意,可是,對先帝爺不敬,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不嚴懲也說不過去啊。
事情既然牽扯到先帝爺,恐怕都已經不是她說一句嚴懲不嚴懲能解決的了,得......看皇上的意思。
這好好的等著家宴兼宮宴開席,還能鬧出這麽一件事兒來,她有什麽臉跑去麻煩皇上?
皇上又會如何看她?
這個蘇氏,真是會給自己找麻煩啊!
“你們都起來吧,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皇後歎道:“咱們這些晚輩,哪一個對先帝爺都是實打實的孝順、對先帝爺隻有孝心和忠心,誰敢對先帝爺不敬?要說是口誤,我是信的,隻是有句話說得好,禍從口出啊,這往後啊,不管說什麽做什麽,都要三思!且不可衝動了!”
眾人連連叩首稱是,表示皇後說的太對了,大家誰敢不敬先帝?誰心裏對先帝爺都是隻有敬服二字!
皇後命人將武王妃、寧王府扶起坐下,又道:“武王側妃和盧氏不可不罰,也算是給個教訓,今後再不可如此!今兒宴會,你們便不必出席了,就在坤寧宮佛堂跪著反省吧。如何處置,待本宮與皇上商量之後,再做定奪。”
武王妃、寧王妃等齊齊變色,武王側妃、盧二少夫人更是嚇得渾身發冷、如墜冰窖。
這件事要不要......要不要這麽嚴重啊?
武王妃、寧王妃明白皇後是不想擔關係,畢竟跟先帝爺扯上關係,還是“大不敬”,這責任誰也擔當不起。
太子妃與皇後貌合神離,這事兒萬一皇後有一丁點兒差錯被太子妃拿捏在手裏,太子妃再借機發揮起來,皇後未必不會吃個大虧。
太子妃可是剛剛才給她們上了一課呢,借題發揮這種事,她做起來簡直再熟練不過......
可是,這事兒一旦鬧到皇上那兒,那可就更討不了好啊。
沒準回府之後,她們還會被各自的丈夫埋怨。
這事兒鬧的......真是越想越糟心。
武王妃、寧王妃心神不寧,兩人的心情低到了穀底。
皇後可不管她們怎麽想,她現在首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給摘出去。她不能受到牽連。
皇後命人將武王側妃、盧二少夫人給帶走,又命眾人都起來,安慰幾句,此事與旁人無幹。
眾人連忙陪笑附和,心中滋味萬千。
田氏心裏滋味萬千,忍不住飛快瞟了蘇錦一眼,這個弟妹還真是......處處令人意外啊。
一個太子妃而已,她怎麽就有膽子跟皇後對上呢?
殿中氣氛一時有些凝固和尷尬,沒有人再敢像之前那樣說笑了,皇後心裏憋著氣,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今兒是她當皇後之後過的第一個大節,看到往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匍匐矮身在自己麵前,無論真心假意,卻不得不眾星捧月的奉承、討好著自己,簡直這麽多年來的受的憋屈和氣悶都消盡了。
原本今日可以是一個令人心情非常愉悅的好日子,可是,全都被蘇氏給破壞了!
想想當真是令人感到晦氣。
蘇錦忽然發現,傅明珠並不在殿中,一怔。
若是以此為借口,治武王府一個對先帝大不敬、圖謀不軌的罪狀,武王府根本沒有半點還手之力。
武王妃都快懊悔死了,她隻是想一來討好討好皇後,二來羞辱羞辱蘇錦——誰叫她丈夫把自己的丈夫狠狠比下去了呢?南番之戰,那是武王府的恥辱啊!
可誰知這女人一張嘴簡直了,什麽話都敢說......
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挖了坑自己埋的感覺真是令人鬱悶到想吐血!
武王側妃也嚇壞了,慌忙跪下,衝皇後連連磕頭:“都是臣妾的錯、臣妾一時不察說錯了話,臣妾該死!臣妾算是什麽人啊?哪怕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先帝爺不敬啊!皇後娘娘明鑒、皇後娘娘明鑒啊!”
武王妃咬咬牙,也隨之跪下請罪:“皇後,臣妾教導無方,臣妾也有罪,還請皇後娘娘降罪!臣妾以後定會好好管教家中人等,再不敢胡言亂語讓人誤會!”
武王妃這一跪,武王世子妃、睦郡王妃、世子側妃、郡主等全都跪下了。
寧王妃見狀嚇了一跳,暗自咬牙心說大嫂可真是豁的出去,這下子她也不得不表個態啊。
於是寧王妃也忙跪下,順便狠狠瞪了盧二少夫人一眼,於是寧王府眾人也齊刷刷全都跪下。
寧王妃叩首:“皇後娘娘,臣妾也是管教無方,且盧氏出身低微,素來是個不懂事上不得台盤的,皇後娘娘再清楚不過,她嘴裏的話,哪一句當得了真?臣妾也不敢替她求情,隻是稟明皇後娘娘,她那話不過是話趕話,她是絕對不敢對先帝爺不敬的!”
盧二少夫人被寧王妃狠狠瞪眼,不得不也磕頭請罪求饒,對於寧王妃當著眾人如此評價貶低自己,盧二少夫人心裏鬱悶極了。
她明明就是跟著武王側妃嘲諷了蘇錦幾句而已,為什麽莫名其妙的就跟先帝爺給扯上關係了呢?還說什麽對先帝爺不敬?這簡直就是莫名其妙好嘛。
可偏偏這事兒似乎變得頗為嚴重起來了,人人都一臉肅色,嚇得她心驚肉跳、心驚膽顫,隻是被動的認罪,其實完全不知道究竟哪裏有問題。
她隻知道凡事跟蘇錦沾染上,果然就沒有好事兒。
這人怎麽就這麽討厭呢......
蘇錦看著眼前這一幕,心裏冷笑,你們自己好好的說說笑笑你們自己的豈不是好?大家都便宜省事兒!
知道她不好惹偏要來惹她,可見是自找的。
皇後心裏又氣又惱又尷尬為難。
這事兒雖說她其實並沒有什麽責任,但是,若非她的縱容和有意無意的支持,也沒人會那般取笑蘇錦。
畢竟蘇錦是太子妃,身份地位還在親王妃之上。
嚴懲武王側妃、盧二少夫人等自然不太合適,且她也不願意,可是,對先帝爺不敬,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不嚴懲也說不過去啊。
事情既然牽扯到先帝爺,恐怕都已經不是她說一句嚴懲不嚴懲能解決的了,得......看皇上的意思。
這好好的等著家宴兼宮宴開席,還能鬧出這麽一件事兒來,她有什麽臉跑去麻煩皇上?
皇上又會如何看她?
這個蘇氏,真是會給自己找麻煩啊!
“你們都起來吧,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皇後歎道:“咱們這些晚輩,哪一個對先帝爺都是實打實的孝順、對先帝爺隻有孝心和忠心,誰敢對先帝爺不敬?要說是口誤,我是信的,隻是有句話說得好,禍從口出啊,這往後啊,不管說什麽做什麽,都要三思!且不可衝動了!”
眾人連連叩首稱是,表示皇後說的太對了,大家誰敢不敬先帝?誰心裏對先帝爺都是隻有敬服二字!
皇後命人將武王妃、寧王府扶起坐下,又道:“武王側妃和盧氏不可不罰,也算是給個教訓,今後再不可如此!今兒宴會,你們便不必出席了,就在坤寧宮佛堂跪著反省吧。如何處置,待本宮與皇上商量之後,再做定奪。”
武王妃、寧王妃等齊齊變色,武王側妃、盧二少夫人更是嚇得渾身發冷、如墜冰窖。
這件事要不要......要不要這麽嚴重啊?
武王妃、寧王妃明白皇後是不想擔關係,畢竟跟先帝爺扯上關係,還是“大不敬”,這責任誰也擔當不起。
太子妃與皇後貌合神離,這事兒萬一皇後有一丁點兒差錯被太子妃拿捏在手裏,太子妃再借機發揮起來,皇後未必不會吃個大虧。
太子妃可是剛剛才給她們上了一課呢,借題發揮這種事,她做起來簡直再熟練不過......
可是,這事兒一旦鬧到皇上那兒,那可就更討不了好啊。
沒準回府之後,她們還會被各自的丈夫埋怨。
這事兒鬧的......真是越想越糟心。
武王妃、寧王妃心神不寧,兩人的心情低到了穀底。
皇後可不管她們怎麽想,她現在首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給摘出去。她不能受到牽連。
皇後命人將武王側妃、盧二少夫人給帶走,又命眾人都起來,安慰幾句,此事與旁人無幹。
眾人連忙陪笑附和,心中滋味萬千。
田氏心裏滋味萬千,忍不住飛快瞟了蘇錦一眼,這個弟妹還真是......處處令人意外啊。
一個太子妃而已,她怎麽就有膽子跟皇後對上呢?
殿中氣氛一時有些凝固和尷尬,沒有人再敢像之前那樣說笑了,皇後心裏憋著氣,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今兒是她當皇後之後過的第一個大節,看到往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匍匐矮身在自己麵前,無論真心假意,卻不得不眾星捧月的奉承、討好著自己,簡直這麽多年來的受的憋屈和氣悶都消盡了。
原本今日可以是一個令人心情非常愉悅的好日子,可是,全都被蘇氏給破壞了!
想想當真是令人感到晦氣。
蘇錦忽然發現,傅明珠並不在殿中,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