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縣?」
「不不不,是旁的縣。」墨書補充道,「前頭的那位錢大人恨不得將流民都趕走,讓他們喝口水都覺得虧了,哪裏會放他們進來。」
「哼,待本大人將水渠修好,縣裏的這群人也就知道本大人的厲害了!」周達信心滿滿,這是他上任後的第一件立威大事,做成了後再發布什麽命令也就方便了。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周達又是忙春耕,又是忙收糧,又是忙修水渠,一派親民的作風贏得城中不少百姓的好感。
杜秋蔓也鬆了口氣,看來這位縣令是來求名的,這倒是方便她行事。縣衙在清點了城中富戶們捐的糧食後,便統一在城南設置了粥棚。捐糧的各戶都派了人來幫忙,周達一事不煩二主,以縣令的名義捐的糧食直接交給杜家來一起煮了。——實在是衙門裏能用的人太少了。
四周人家瞧見楊明昭小小一個人將兩個粥棚管理的井井有條,嘖嘖稱奇。紛紛私下裏打聽那楊小公子與縣衙到底是什麽關係。得知竟然隻是因為之前杜府施粥的時候被微服私訪的周達遇到後頗為賞識,一個個的大呼後悔!他們家的小公子們雖然沒這麽能幹,但也不差啊,不過是施個粥,比讀書識字簡單多了。就憑這麽一個不起眼的舉動就得了縣令大人的青睞,太劃算了!
再後麵施粥的幾日裏,城中百姓們便看到了不少讀書的小公子們都站在粥棚旁幫忙,希望能與縣令來個「偶遇」,周達知道後一個人偷偷樂得許多,渾身舒坦。
杜秋蔓趁機買了一房下人來進來,身契都簽在她手裏,用起來比範氏等人要放心多了。
範氏警覺,阻止道:「大小姐您是回老宅盡孝的,有珍珠與玲瓏二人伺候也夠用了。不是老奴故意阻攔,隻是府裏老夫人崇尚節儉,您原先就是衝撞了老夫人,若是能討的老夫人的諒解,肯定能很快便回到京城的。要是老夫人知道您又買了一房下人,怕是不喜的。」
杜秋蔓巴不得老夫人不喜,她還真不願意回京城。在老宅,這裏就她一個主子,身份上是最高的,若是回到京城杜宅,她就沒有身份上的優勢了。聽範氏這麽一說,買下人還能得罪到老夫人,真是一舉兩得啊,頓時就將範氏的話當做耳旁風。範氏恨得要命,暗中寫好信將杜秋蔓做的事都記了下來,偷偷溜出門將信寄到京城去。
吳春家的是本本分分的田戶,去年大旱,家裏實在過不下去,娘老子還有媳婦都餓死了,隻留下兩個娃娃。他雖是個壯勞力,但還帶著兩個孩子又不願意和孩子們分開,很少有人願意買下他們一家,哪些想買的也是不懷好意,多半都是將主意打在他的一雙兒女身上。沒想到杜家大小姐願意收留他們,還將大妞要到身邊去伺候,狗子當了府裏小公子的小廝,而他自己則是當了門房。吳春當場就給杜秋蔓磕了好幾個頭,願意一輩子給大小姐做牛做馬。
杜秋蔓又給王大成倆口子的派了差事,讓他們負責幫知味軒每日運送蔬菜,順便也將菜送到杜宅來。王大成住在村子裏,菜都是農家種的,最是新鮮。如今府裏每日都是從縣城裏直接買菜來吃,雖然方便,但也貴些。既然這筆錢都要花的,還不如花在自家佃戶身上。
在施粥完後,王大成家的惴惴不安,沒想到大小姐給他們派了一個長久的活兒,倆口子知道後頓時就哭了。回到家裏,王大成道:「大小姐是個大好人,咱們要好好幹!」
知味軒陶掌櫃原本還不樂意換人送菜,見王大成送的菜不僅質量更好,還比原來更便宜些,頓時就樂了,再麵對王大成的時候,也就多了幾分笑臉。
與知味軒的喜氣洋洋對比,書坊就有些愁雲慘淡了,這三個月來不僅沒有盈利,還虧了五十兩銀子,孫掌櫃歎口氣:「將賬本給老宅送去吧。哎……咱們也瞞不下去了,是死是活,等主家發話吧。」
杜家老宅裏,杜秋蔓正好也在盤賬。她們從京城帶來五百兩銀子,來到昌平後,大大小小的開銷,如今隻剩下三百五十多兩。最大的一筆支出是修繕老宅,花了八十兩,足夠在昌平城內買下一個兩進的院子了。
杜秋蔓又算了算府裏的開銷。
清溪書院一年束脩便是十兩銀子,若吃住在書院,還得再加五兩。日常的筆墨紙硯一月就需要二兩銀子。府裏吃的米與菜都是莊子上產的,但茶葉需要額外去買,有時也會在外麵買些新鮮的吃食與水果,再加上江氏的補品,府中眾人四季的衣裳首飾,下人們的月錢等等……府裏一月的基本開銷就要花掉三十多兩銀子。
待楊明昭在書院讀書後,還會有人情往來,相關的考試費用。三百五十兩銀子,隻夠他們在這裏勉強生活一年,要是遇到緊急的事情,這點錢根本就不夠用。
還好她有葉氏留下來的的產業。
杜秋蔓合上府裏的賬本,對江氏道:「姨娘,依照規矩讓幾個掌櫃將今年前三月的賬本交來吧。」
兩日後書坊孫掌櫃,知味軒陶掌櫃,綢緞莊胡掌櫃均來到老宅。會客的花廳裏已擺上了屏風,江氏帶著杜秋蔓端坐在後麵。
三位掌櫃互相對視一眼,孫掌櫃心裏有愧不敢先說,陶掌櫃一向機靈不願冒頭。胡掌櫃見無人與他相爭,便道:「老小兒胡忠年拜見大小姐。」
「不不不,是旁的縣。」墨書補充道,「前頭的那位錢大人恨不得將流民都趕走,讓他們喝口水都覺得虧了,哪裏會放他們進來。」
「哼,待本大人將水渠修好,縣裏的這群人也就知道本大人的厲害了!」周達信心滿滿,這是他上任後的第一件立威大事,做成了後再發布什麽命令也就方便了。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周達又是忙春耕,又是忙收糧,又是忙修水渠,一派親民的作風贏得城中不少百姓的好感。
杜秋蔓也鬆了口氣,看來這位縣令是來求名的,這倒是方便她行事。縣衙在清點了城中富戶們捐的糧食後,便統一在城南設置了粥棚。捐糧的各戶都派了人來幫忙,周達一事不煩二主,以縣令的名義捐的糧食直接交給杜家來一起煮了。——實在是衙門裏能用的人太少了。
四周人家瞧見楊明昭小小一個人將兩個粥棚管理的井井有條,嘖嘖稱奇。紛紛私下裏打聽那楊小公子與縣衙到底是什麽關係。得知竟然隻是因為之前杜府施粥的時候被微服私訪的周達遇到後頗為賞識,一個個的大呼後悔!他們家的小公子們雖然沒這麽能幹,但也不差啊,不過是施個粥,比讀書識字簡單多了。就憑這麽一個不起眼的舉動就得了縣令大人的青睞,太劃算了!
再後麵施粥的幾日裏,城中百姓們便看到了不少讀書的小公子們都站在粥棚旁幫忙,希望能與縣令來個「偶遇」,周達知道後一個人偷偷樂得許多,渾身舒坦。
杜秋蔓趁機買了一房下人來進來,身契都簽在她手裏,用起來比範氏等人要放心多了。
範氏警覺,阻止道:「大小姐您是回老宅盡孝的,有珍珠與玲瓏二人伺候也夠用了。不是老奴故意阻攔,隻是府裏老夫人崇尚節儉,您原先就是衝撞了老夫人,若是能討的老夫人的諒解,肯定能很快便回到京城的。要是老夫人知道您又買了一房下人,怕是不喜的。」
杜秋蔓巴不得老夫人不喜,她還真不願意回京城。在老宅,這裏就她一個主子,身份上是最高的,若是回到京城杜宅,她就沒有身份上的優勢了。聽範氏這麽一說,買下人還能得罪到老夫人,真是一舉兩得啊,頓時就將範氏的話當做耳旁風。範氏恨得要命,暗中寫好信將杜秋蔓做的事都記了下來,偷偷溜出門將信寄到京城去。
吳春家的是本本分分的田戶,去年大旱,家裏實在過不下去,娘老子還有媳婦都餓死了,隻留下兩個娃娃。他雖是個壯勞力,但還帶著兩個孩子又不願意和孩子們分開,很少有人願意買下他們一家,哪些想買的也是不懷好意,多半都是將主意打在他的一雙兒女身上。沒想到杜家大小姐願意收留他們,還將大妞要到身邊去伺候,狗子當了府裏小公子的小廝,而他自己則是當了門房。吳春當場就給杜秋蔓磕了好幾個頭,願意一輩子給大小姐做牛做馬。
杜秋蔓又給王大成倆口子的派了差事,讓他們負責幫知味軒每日運送蔬菜,順便也將菜送到杜宅來。王大成住在村子裏,菜都是農家種的,最是新鮮。如今府裏每日都是從縣城裏直接買菜來吃,雖然方便,但也貴些。既然這筆錢都要花的,還不如花在自家佃戶身上。
在施粥完後,王大成家的惴惴不安,沒想到大小姐給他們派了一個長久的活兒,倆口子知道後頓時就哭了。回到家裏,王大成道:「大小姐是個大好人,咱們要好好幹!」
知味軒陶掌櫃原本還不樂意換人送菜,見王大成送的菜不僅質量更好,還比原來更便宜些,頓時就樂了,再麵對王大成的時候,也就多了幾分笑臉。
與知味軒的喜氣洋洋對比,書坊就有些愁雲慘淡了,這三個月來不僅沒有盈利,還虧了五十兩銀子,孫掌櫃歎口氣:「將賬本給老宅送去吧。哎……咱們也瞞不下去了,是死是活,等主家發話吧。」
杜家老宅裏,杜秋蔓正好也在盤賬。她們從京城帶來五百兩銀子,來到昌平後,大大小小的開銷,如今隻剩下三百五十多兩。最大的一筆支出是修繕老宅,花了八十兩,足夠在昌平城內買下一個兩進的院子了。
杜秋蔓又算了算府裏的開銷。
清溪書院一年束脩便是十兩銀子,若吃住在書院,還得再加五兩。日常的筆墨紙硯一月就需要二兩銀子。府裏吃的米與菜都是莊子上產的,但茶葉需要額外去買,有時也會在外麵買些新鮮的吃食與水果,再加上江氏的補品,府中眾人四季的衣裳首飾,下人們的月錢等等……府裏一月的基本開銷就要花掉三十多兩銀子。
待楊明昭在書院讀書後,還會有人情往來,相關的考試費用。三百五十兩銀子,隻夠他們在這裏勉強生活一年,要是遇到緊急的事情,這點錢根本就不夠用。
還好她有葉氏留下來的的產業。
杜秋蔓合上府裏的賬本,對江氏道:「姨娘,依照規矩讓幾個掌櫃將今年前三月的賬本交來吧。」
兩日後書坊孫掌櫃,知味軒陶掌櫃,綢緞莊胡掌櫃均來到老宅。會客的花廳裏已擺上了屏風,江氏帶著杜秋蔓端坐在後麵。
三位掌櫃互相對視一眼,孫掌櫃心裏有愧不敢先說,陶掌櫃一向機靈不願冒頭。胡掌櫃見無人與他相爭,便道:「老小兒胡忠年拜見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