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不怎麽喜歡香水,總覺得香水的味道太做作,尤其男人噴香水,感覺娘娘腔,但這古代人都有戴香袋的習慣,而且,安子和這個香袋的味道,並不讓她討厭,大概因為鬆香跟薄荷都是她喜歡的。
不過,他是不是離自己太近了,剛想推開他一些,就聽安子和道:「瞧開始了,第一道菜是煮幹絲。」
安然忙看了過去,不禁點點頭,倒跟現代的廚藝大賽流程很相似,不管什麽賽事隻要是考廚藝,第一項考的一定會是基本功,也就是刀工。
想要練就一手好刀工,除了天賦之外就是一個字,練,安然都不記得,當初自己切了多少土豆絲,都加起來的話,估計至少能裝一車皮。
自己的刀工不算太出類拔萃,但也不差,若以分值一百分來說,至少也有九十分,隻可惜穿到這裏,換了個身體,打了些折扣,也就剩下八十分了。
煮幹絲現代來說是淮揚名菜,跟自己上回做的扣三絲同屬一類,方幹、火腿、黑木耳、冬筍切成細絲,入清水浸一下,使幹絲分開,潷去水,放入盛器內,略加鹽,沸水浸泡三次,每隔半小時更換開水一次,再用清水過清,撈出瀝幹。開洋加溫水稍浸,放在小碗內加酒,上籠或隔水蒸透至漲胖,炒鍋燒熱,下生油,滑蝦仁撈出。鍋內高湯,放入幹絲,旺火燒沸一二分鍾,再加酒、鹽,移小火燴煮10分鍾,使幹絲漲胖,吸足鮮味。出鍋前續用旺火燒開,淋上熟生油。倒在湯盆裏,火腿絲、蝦仁撒在上麵,即成。
這道菜難就難在刀工上,曾被文人譽為,加料千絲堆細縷的菜肴,便是這道煮幹絲,可見刀工之精,必須切得千絲萬縷方算地道。
忽聽安子和道:「若論刀工,當屬陸老三的刀工最精,這頭一輪,看來他勝出的是他了。」
安然卻搖搖頭:「我猜勝出的是陳二狗。」
安子和搖搖頭:「陳二狗雖精於南菜,刀工上比陸老三卻差著火候。」
安然笑了:「到了陸老三跟陳二狗的級別,刀工不會差太多,這道煮幹絲兩人看起來,切的都相當穩,單比刀工,怕很難說誰高誰低,如此便要色香味了,而你剛也說了,陳二狗精於南菜,這道煮幹絲可是正經的南菜,陸老三又如何能勝過陳二狗,而且,你看陳二狗的高湯,湯色清亮,幾乎透底,幹絲在湯裏浮浮蕩蕩,不嚐味道,光色這一樣,定是陳二狗贏了。」
果然,安然話音一落,就見一個小廝敲響旁邊的鑼喊了聲:「第一輪陳二狗勝。」
安然得意的看了眼身後的安子和:「如何?」
安子和見她眉眼間盡是得意,一張白嫩的小臉比平常更多了幾分神采飛揚,目光晶亮,唇角微微蕩開的那抹笑,竟如此動人,還有,這丫頭身上的味道,像夜裏幽幽的荷香,又似青草般自然,即便淡的幾不可聞,卻依然讓他大為心動 。
忍不住又湊近了她些,略略低頭,眸光暗了暗,雖立了秋,白天仍有些熱,故此,這丫頭仍穿著輕薄的夏裝,領口微微有些鬆,修長細白的頸項便正好落進他眼裏。這丫頭平常遮的嚴實,倒未看出來,如今離得近了才發現,當真一副好身材。
安子和的目光忍不住定在她的胸口,隱約能瞧見那越發膩白的顏色與圓潤的弧度,隱沒在一片淡淡的輕粉間,這丫頭今兒穿的肚兜定是粉色的。
安子和忽覺唇幹舌燥起來,竟有些忍不住那股燥熱,手緩緩抬起,伸過去剛想攬住她的腰肢,忽聽小丫頭道:「第二道菜竟是套四寶,這可是個功夫菜,沒有相當的功夫與耐心,是絕做不成功的,安子和,你猜這一輪誰會贏?」
安子和頓時警醒,急忙往後退了幾步,拿起桌上的茶水一仰脖灌了下去。
安然不見他答應自己,回頭看去,見他滿頭是汗,臉上還有些詭異的紅,不禁道:「你是怎麽了,莫不是中暑了,你把後麵的檻窗也打開,這樣對頭的風過來,就涼快了。」
見安子和開了後麵的窗子後,仍坐在那兒,不禁道:「坐那兒可看不著的。」
安子和含糊道:「你先看,我坐這兒歇會兒。」
安然隻當他忙活了幾天累了,便也不以為意,看著下頭幾個人做套四寶。
套四寶是豫菜一絕,安然不知道在這裏究竟算南菜還是北菜,這道菜絕就絕在四隻層層相套的全禽,個個通體完整又皮酥肉爛,雞,鴨,鴿子,鵪鶉四種禽類相互義裹,卻吃不出一根骨頭來。
這道菜做好端上去,在食客麵前看到的是體形完整、浮於湯中的全鴨。其色澤光亮,醇香撲鼻。吃完第一層鮮香味美的鴨子後,一隻清香的全雞便映入眼簾;雞肉吃後,滋味鮮美的全鴿又出現的麵前,最後又在鴿子肚裏露出一隻體態完整,肚中裝滿海參丁、香菇絲和玉蘭片的鵪鶉。層層相套的四種禽類,各有各的鮮美,一道菜讓人吃出妙趣無窮的感受,所以才稱得上一絕。
難就難在脫骨上,要把外頭的雞,鴨,鴿子,在不破皮的情況下脫骨,然後從大到小層層套在一起,放入籠屜中蒸熟,再入清湯調味,讓最外頭的鴨子浮在湯中,一層層吃下去,均有不一樣的驚喜。
若想完整脫骨就必須對雞,鴨,鴿子的構造相當熟悉,尤其腹部與脊背處,基本皮就是連著骨頭,中間隻有一層筋膜,要格外小心的割開筋膜把骨頭取出,稍不注意,一旦割破皮,這道菜就失敗了。
以手法來看,安然看好通判府的阮四娘,女人心細,在這道菜上本來就有著先天的優勢,更何況,從阮四娘的手法來看,也比其他人熟練的多,看來蘇夫人還真是謙虛了,她們家這位廚娘的廚藝卻不一般,第一個把雞鴨鴿子脫骨出來的就是她。
安然不禁感歎道:「這個阮四娘的手法極熟啊。」
安子和緩了這麽半天,終於好了些,走過來,卻仍不敢靠這丫頭太近,想想不覺好笑,這麽多年自己何曾如此狼狽過,竟被一個小丫頭逼得差點兒失了分寸,聽見安然的話,笑了一聲:「這位阮四娘自然手法熟練,她爹是市集上賣活禽的,她自小就跟著他爹擺攤殺雞,後來學了廚子,也精於烹製此類菜肴,可惜蘇通判卻是個喜歡吃肉的,而阮四娘最不擅長的便是烹製肉類,尤其肘子,故此,蘇通判對這個廚娘頗多不滿。」
不過,他是不是離自己太近了,剛想推開他一些,就聽安子和道:「瞧開始了,第一道菜是煮幹絲。」
安然忙看了過去,不禁點點頭,倒跟現代的廚藝大賽流程很相似,不管什麽賽事隻要是考廚藝,第一項考的一定會是基本功,也就是刀工。
想要練就一手好刀工,除了天賦之外就是一個字,練,安然都不記得,當初自己切了多少土豆絲,都加起來的話,估計至少能裝一車皮。
自己的刀工不算太出類拔萃,但也不差,若以分值一百分來說,至少也有九十分,隻可惜穿到這裏,換了個身體,打了些折扣,也就剩下八十分了。
煮幹絲現代來說是淮揚名菜,跟自己上回做的扣三絲同屬一類,方幹、火腿、黑木耳、冬筍切成細絲,入清水浸一下,使幹絲分開,潷去水,放入盛器內,略加鹽,沸水浸泡三次,每隔半小時更換開水一次,再用清水過清,撈出瀝幹。開洋加溫水稍浸,放在小碗內加酒,上籠或隔水蒸透至漲胖,炒鍋燒熱,下生油,滑蝦仁撈出。鍋內高湯,放入幹絲,旺火燒沸一二分鍾,再加酒、鹽,移小火燴煮10分鍾,使幹絲漲胖,吸足鮮味。出鍋前續用旺火燒開,淋上熟生油。倒在湯盆裏,火腿絲、蝦仁撒在上麵,即成。
這道菜難就難在刀工上,曾被文人譽為,加料千絲堆細縷的菜肴,便是這道煮幹絲,可見刀工之精,必須切得千絲萬縷方算地道。
忽聽安子和道:「若論刀工,當屬陸老三的刀工最精,這頭一輪,看來他勝出的是他了。」
安然卻搖搖頭:「我猜勝出的是陳二狗。」
安子和搖搖頭:「陳二狗雖精於南菜,刀工上比陸老三卻差著火候。」
安然笑了:「到了陸老三跟陳二狗的級別,刀工不會差太多,這道煮幹絲兩人看起來,切的都相當穩,單比刀工,怕很難說誰高誰低,如此便要色香味了,而你剛也說了,陳二狗精於南菜,這道煮幹絲可是正經的南菜,陸老三又如何能勝過陳二狗,而且,你看陳二狗的高湯,湯色清亮,幾乎透底,幹絲在湯裏浮浮蕩蕩,不嚐味道,光色這一樣,定是陳二狗贏了。」
果然,安然話音一落,就見一個小廝敲響旁邊的鑼喊了聲:「第一輪陳二狗勝。」
安然得意的看了眼身後的安子和:「如何?」
安子和見她眉眼間盡是得意,一張白嫩的小臉比平常更多了幾分神采飛揚,目光晶亮,唇角微微蕩開的那抹笑,竟如此動人,還有,這丫頭身上的味道,像夜裏幽幽的荷香,又似青草般自然,即便淡的幾不可聞,卻依然讓他大為心動 。
忍不住又湊近了她些,略略低頭,眸光暗了暗,雖立了秋,白天仍有些熱,故此,這丫頭仍穿著輕薄的夏裝,領口微微有些鬆,修長細白的頸項便正好落進他眼裏。這丫頭平常遮的嚴實,倒未看出來,如今離得近了才發現,當真一副好身材。
安子和的目光忍不住定在她的胸口,隱約能瞧見那越發膩白的顏色與圓潤的弧度,隱沒在一片淡淡的輕粉間,這丫頭今兒穿的肚兜定是粉色的。
安子和忽覺唇幹舌燥起來,竟有些忍不住那股燥熱,手緩緩抬起,伸過去剛想攬住她的腰肢,忽聽小丫頭道:「第二道菜竟是套四寶,這可是個功夫菜,沒有相當的功夫與耐心,是絕做不成功的,安子和,你猜這一輪誰會贏?」
安子和頓時警醒,急忙往後退了幾步,拿起桌上的茶水一仰脖灌了下去。
安然不見他答應自己,回頭看去,見他滿頭是汗,臉上還有些詭異的紅,不禁道:「你是怎麽了,莫不是中暑了,你把後麵的檻窗也打開,這樣對頭的風過來,就涼快了。」
見安子和開了後麵的窗子後,仍坐在那兒,不禁道:「坐那兒可看不著的。」
安子和含糊道:「你先看,我坐這兒歇會兒。」
安然隻當他忙活了幾天累了,便也不以為意,看著下頭幾個人做套四寶。
套四寶是豫菜一絕,安然不知道在這裏究竟算南菜還是北菜,這道菜絕就絕在四隻層層相套的全禽,個個通體完整又皮酥肉爛,雞,鴨,鴿子,鵪鶉四種禽類相互義裹,卻吃不出一根骨頭來。
這道菜做好端上去,在食客麵前看到的是體形完整、浮於湯中的全鴨。其色澤光亮,醇香撲鼻。吃完第一層鮮香味美的鴨子後,一隻清香的全雞便映入眼簾;雞肉吃後,滋味鮮美的全鴿又出現的麵前,最後又在鴿子肚裏露出一隻體態完整,肚中裝滿海參丁、香菇絲和玉蘭片的鵪鶉。層層相套的四種禽類,各有各的鮮美,一道菜讓人吃出妙趣無窮的感受,所以才稱得上一絕。
難就難在脫骨上,要把外頭的雞,鴨,鴿子,在不破皮的情況下脫骨,然後從大到小層層套在一起,放入籠屜中蒸熟,再入清湯調味,讓最外頭的鴨子浮在湯中,一層層吃下去,均有不一樣的驚喜。
若想完整脫骨就必須對雞,鴨,鴿子的構造相當熟悉,尤其腹部與脊背處,基本皮就是連著骨頭,中間隻有一層筋膜,要格外小心的割開筋膜把骨頭取出,稍不注意,一旦割破皮,這道菜就失敗了。
以手法來看,安然看好通判府的阮四娘,女人心細,在這道菜上本來就有著先天的優勢,更何況,從阮四娘的手法來看,也比其他人熟練的多,看來蘇夫人還真是謙虛了,她們家這位廚娘的廚藝卻不一般,第一個把雞鴨鴿子脫骨出來的就是她。
安然不禁感歎道:「這個阮四娘的手法極熟啊。」
安子和緩了這麽半天,終於好了些,走過來,卻仍不敢靠這丫頭太近,想想不覺好笑,這麽多年自己何曾如此狼狽過,竟被一個小丫頭逼得差點兒失了分寸,聽見安然的話,笑了一聲:「這位阮四娘自然手法熟練,她爹是市集上賣活禽的,她自小就跟著他爹擺攤殺雞,後來學了廚子,也精於烹製此類菜肴,可惜蘇通判卻是個喜歡吃肉的,而阮四娘最不擅長的便是烹製肉類,尤其肘子,故此,蘇通判對這個廚娘頗多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