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掌櫃口中所說的二爺,可不是白家二爺,而是錢塘許家的許二爺許紹通,如今掌管許家的商行和漕運。


    「如果月底那兩家不續訂,囤積的紗也可以借助二爺的漕船運出去,尤其是到北方,咱們的苧麻紗總不會賣不出去。」


    以許家的能力,就算小荷莊的苧麻都壓在手裏,隻要白素錦開口,許家輕鬆就能幫她消化掉,白三姑娘不是想不到這點,但她還是自己想辦法應對,這不是硬撐,也不是信不過外祖家,而是自小接受白大爺和白大太太的言傳身教,深諳自強方是永強的道理。


    「我也有此想法,不過,這是最後一步退路,在此之前,我還有兩個想法,說出來還請三位參詳參詳。」


    「這第一呢,待到月底契書到期,咱們就不續簽了,庫房裏囤積的苧麻和紗都自己留著,用來織成花綀。第二呢,今春莊子裏的田地,隻劃出三百畝種植苧麻,剩下的四百畝暫時空著,我另有打算。除此之外,我怕是要出趟遠門,到百越聚居地走一趟,探探他們的桐華布。」


    白三小姐的原計劃裏,是要調整小荷莊的種植比例,苧麻種植縮減成三百畝,水稻、豆科作物種植擴大成七百畝,還要在周邊再購買三百畝水田。臨西瀕臨西陲重鎮,是軍糧采購的重要目標地,手裏有再多的糧也不愁銷路。從白三小姐的計劃裏看,她是想要將經營重心往糧行方麵轉。


    白素錦則不同,她終於發現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最大優勢——技術。尤其是紡織方麵的。在彼端世界紛繁複雜的大學專業裏,有兩個專業的學生是最具「百科全書」特質的,一個是新聞學,一個就是考古學。他們的區別在於,新聞學的學生更像是百科全書的目錄——博而籠統,考古學的學生更像是百科全書的內頁——博而專業。


    所以,每個考古學專業的學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實現腦內植入芯片!


    白素錦碩博連讀師從霍教授主攻墓葬禮製,自己偷空還輔修了一個絲織品鑒定的課程,沒想到現在起了大作用。


    白三小姐原計劃裏的經營重心轉移,麵對現實,行之有效,但其中也不乏無奈之舉,但對白素錦來說,情況就有很大的不同。


    據她這些日子以來的了解,大曆皇朝的布業現狀:原料主要是麻和蠶絲,木棉隻在蜀南百越族聚居地才被采用,織成桐華布,棉花,根本沒有!絲織技術上,績麻使用的是雙錠腳踏紡車,織布使用的是踏躡提綜織機,提花機也有,但數量卻很少,隻有大型的布坊才會使用。成品方麵,最普通常見的是苧麻、大麻紡紗織成的布,品級高的是蠶絲織成的絲綢,但價格非常昂貴,即便小富之家也不是能常買的,至於錦,幾乎是權貴世族的專用品。這時的錦,完全用蠶絲織成,采用的是經線起花,也就是經錦。


    經錦中最負盛名的,就是許家織造廠織造的「月錦」,皇室專用。


    臨西一帶不適合養蠶,所以,白素錦盯上的,是棉花。不過,在引進之前,還需要靠精加工麻布來緩衝資金壓力。


    花綀的織造,就成了扭轉當下局麵的關鍵!


    白素錦研二的時候曾跟隨霍教授在陝豫交界處一個偏僻山區發掘一座漢代諸侯王級別的墓葬,陪葬品中就有用苧麻紡紗織成的花綀,其中一匹保存完整,長四丈,重量卻不足三兩,卷起來塞入竹筒中空間也綽綽有餘,讓人不得不驚歎其精致程度,可惜,棉花引入種植後,迅速對麻紡織造成了取代性的衝擊,漢後墓葬中再難發現花綀的蹤跡。


    白素錦將花綀的基本情況和三大主事介紹了一遍,作為從百年絲織之家出來的人,即便是江大掌櫃對紡織一行也知之不少,就更不要說許大管事和閆大掌櫃了,片刻愣怔後臉上難以抑製地湧上驚喜。


    許家之所以能傳承四百餘年的富貴而不衰,靠的就是獨步天下的頂尖織錦工藝,這才是靠手藝發家之人最大的財富。白素錦剛剛所說的花綀,一旦織造成功,那必將是麻織工藝的頂峰之作,名利雙收盡在掌握。


    「莊主可有十足把握?」閆大掌櫃覺得喉嚨直發幹,暗暗歎道,不愧是身上流著一半許家血脈的人物,對絲織的悟性不是尋常人能比擬的。


    白素錦點了點頭,「還要勞煩許大管事從織造坊臨時抽調出二十個手藝好又信得過的織工出來,先趕製出一匹花綀看看效果,後續的事就要交給三位安排了,我要盡快動身到百越走一趟。」


    許大管事聽了當即起身著手去辦。


    江海從衣襟內掏出一封信遞給白素錦,「這是今日商行劉大掌櫃打發小夥計送過來的,囑咐一定要親自交到您手裏。」


    白素錦接過封麵蓋有許家萬通商行加急印章的信,拆開封蠟,抽出的信紙隻有薄薄一張,短短一行字,字體蒼勁力透紙背:不日將至,勿怕。


    信角落款處,赫然一個狂勁的「安」字。


    這封信,居然是許家老太爺許宏安的親筆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商女高嫁 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舟已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舟已過並收藏商女高嫁 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