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等馮毅一走,隗粲予驅散了眾人,留下了風色江離和老董太淵,卻神情肅然地問秦煐:“三爺在馮府可安排有人?”
風色看了秦煐一眼,哼道:“咱們王爺可沒隗參軍這麽沒下限!”
因要跟著大軍進退,沒個身份實在不方便。秦煐便給隗粲予弄了個參軍的征辟名額,如今熟人都叫隗先生,軍中上下則稱呼隗參軍。為了這個,隗粲予十分得意。
“滾犢子!”然而隗參軍進軍營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了天南地北所有罵人的方言,當下衝著風色翻了個白眼,也哼道:“什麽上限下限,直接說沒本事就得!”
老董猶豫片刻,看了太淵一眼。
太淵躬身答道:“確如隗先生所說,屬下試盡了方法,送不進人去,也買不到裏頭的人。馮伯爺一身本事學自老國公,治府如治軍,十分嚴謹。”
“咱們家也試過,不成。不過,咱們家在伯府後門盤了一家茶果鋪子。先生想知道什麽?”江離隨口說著,一臉無辜地看向隗粲予和眾人。
秦煐的臉上頓時笑成了朵花:“還是淨之有辦法!”
一言不合就開鋪子!
沈淨之這個就是有錢、任性!
好討厭這種又被錢砸了的感覺!
風色和老董對視一眼,悻悻地撇了撇嘴。
“最近伯府可有什麽莫名的生人來往,又或者,信鴿、迅鷹的起落如何?”隗粲予認真起來,小眼睛裏閃著智慧的光。
江離撓了撓頭,哦了一聲,眯著眼睛背誦道:“四月初八,有女尼二進出,停留兩個時辰,出門時捧有錢物,笑容猥瑣。
“四月初九,有信鴿落,一刻鍾後離開,方向東南。
“四月初十,有迅鷹落。
“四月十一,伯爺歸。
“四月十二晨,伯爺離開;餘大姨娘攜舊仆呂媽媽、兩名護衛至普度寺禮佛,中間除求簽解簽外,未與任何外人交談。
“四月十三,伯府遣人送端午禮回上黨。”
一口氣背到這裏,江離看向隗粲予,撓了撓頭:“先生,夠了麽?”
隗粲予細細思索著,緩緩頷首:“信鴿與迅鷹皆是軍中啟用之物。伯府就算是收集消息,為何要用兩種?難道是……兩撥人?”
“先生是不是覺得伯爺非要塞給我幾個親兵這件事,有問題?”秦煐淡淡地問。
“這肯定是有問題的。我是在想這個問題出自哪裏。”隗粲予還是老毛病,大熱天也把兩隻手抄在袖籠裏,皺著臉縮著脖子拚命地想。
秦煐笑了笑:“別想了。老國公病重,有人來告訴了馮毅,讓他替他老人家完成這個唯一的願望,想法子殺了我,而已。”
眾人大駭!
秦煐伸手入懷,摸出一張紙條,遞給隗粲予:“我扶著馮伯爺的胳膊時,他悄悄遞給我的。”
隗粲予大喜,忙接過來展開看:“竟是以國公和馮氏的性命相挾!?”
“別想了。越想越多。先把這一仗打完,把平安寧和還給西北百姓。這些糟心汙爛的破事兒,我回京去再跟他們算——動不動連累無辜算他媽的怎麽回子破事兒!”
秦煐原本還壓著火氣,到了最後卻忍不住低低地咒罵了一句。
隗粲予緩緩搖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是西北追殺殿下的不是國公爺,也不是皇後娘娘,那這背後就還有一個人……這可又繞回去了。”
難道那位湛心大師還能動得了?!
陛下竟是個吃素的?!
隗粲予表示打死風色他都不信。
“我說了,先打仗!”秦煐瞪了他一眼,“大戰之際,亂軍心者,殺無赦!”
眼看著眾人要散,風色急了:“那,那幾個親兵怎麽辦?那可都編進我這一隊了!”
秦煐等人頭也不回地出了大帳去各自忙碌。隗粲予抄著手站在旁邊,歪著肩膀,一隻腳抽筋一樣抖著,口歪眼斜,一副欠揍的樣子,就等著風色來求他。
風色無奈,望著天空在肚子裏罵街,在身上摸了半天,掏出一枚純金如意帶鉤,肉疼地扔到隗粲予懷裏:“參軍大人幫幫忙。”
隗粲予頓時站直了身子,兩眼放光地擺弄那金帶鉤,美美地揣入懷中拍一拍,笑著擠眼:“伯爺已經明示了這幾個腦袋是要砍了的……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啊……”
風色恍然大悟,臉上立時一片猙獰,摩拳擦掌:“明白了!”
……
……
“小姐,綠春送了消息回來。”
“怎麽說?”
“甲申透露給綠春,那天在皇後娘娘身邊的,是章娥。”淨瓶眼中鄙夷一閃,“不過,綠總管覺得不對勁,就又仔細查了查,發現甲申說謊。那天其實是甲申在清寧殿,章娥則在後殿宮人房中昏睡。”
所以是嫁禍。
而且是明晃晃地要在建明帝跟前,將此事嫁禍給翼王。
雖然手段粗糙,卻好用。
帝王的心是最容易起疑的,而一旦起了疑心,那就用不著任何證據了。因為所有不利於被猜疑對象的“證據”,都會自動地匯集到帝王眼前,心裏。
沈濯冷冰冰地問:“這個甲申是什麽來曆?”
她第一次見邵皇後,就有這個甲申在場。這可真是邵皇後最忠心的一條老狗了。
“綠總管說,就是為了查這個甲申的來曆才耽擱了這一天的工夫。這甲申是在掖庭出生的,他娘是一個犯官的小妾。他極小的時候,他娘就病逝了。他在掖庭長到七八歲,就分去了各宮做雜使。
“待的地方太多了,實在是數不清。可以這樣說,後宮所有的殿閣,這個甲申幾乎都待過幾天。所以名義上他服侍過的主子也多,太後娘娘,老喻王的生母,召南大長公主,他都在殿裏做過些活計,但從未近身說上過話。
“陛下登基後,各宮的仆下們清理過一回。一輩老的都被遷去掖庭養老了。甲申便在那時去了清寧殿,一開始也在外殿。後來不知怎麽得了皇後娘娘的青眼,一步一步攀了上去。
“從這一條來說,他算得上是這輩子隻服侍了皇後娘娘一位主人。”
沈濯越聽越覺得怪異,不禁問道:“那他與哪位皇子的關係更好些?”
淨瓶聳聳肩:“綠總管也覺得奇怪呢!他跟哪位皇子的關係都不好。太子和衛王殿下都一樣,從未將他放在眼裏過。”
“他在宮裏可有交好的朋友?”
“沒有。”
“宮外呢?!”
“也沒有。”
沈濯怔住,脫口而出:“幽靈?!”
風色看了秦煐一眼,哼道:“咱們王爺可沒隗參軍這麽沒下限!”
因要跟著大軍進退,沒個身份實在不方便。秦煐便給隗粲予弄了個參軍的征辟名額,如今熟人都叫隗先生,軍中上下則稱呼隗參軍。為了這個,隗粲予十分得意。
“滾犢子!”然而隗參軍進軍營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了天南地北所有罵人的方言,當下衝著風色翻了個白眼,也哼道:“什麽上限下限,直接說沒本事就得!”
老董猶豫片刻,看了太淵一眼。
太淵躬身答道:“確如隗先生所說,屬下試盡了方法,送不進人去,也買不到裏頭的人。馮伯爺一身本事學自老國公,治府如治軍,十分嚴謹。”
“咱們家也試過,不成。不過,咱們家在伯府後門盤了一家茶果鋪子。先生想知道什麽?”江離隨口說著,一臉無辜地看向隗粲予和眾人。
秦煐的臉上頓時笑成了朵花:“還是淨之有辦法!”
一言不合就開鋪子!
沈淨之這個就是有錢、任性!
好討厭這種又被錢砸了的感覺!
風色和老董對視一眼,悻悻地撇了撇嘴。
“最近伯府可有什麽莫名的生人來往,又或者,信鴿、迅鷹的起落如何?”隗粲予認真起來,小眼睛裏閃著智慧的光。
江離撓了撓頭,哦了一聲,眯著眼睛背誦道:“四月初八,有女尼二進出,停留兩個時辰,出門時捧有錢物,笑容猥瑣。
“四月初九,有信鴿落,一刻鍾後離開,方向東南。
“四月初十,有迅鷹落。
“四月十一,伯爺歸。
“四月十二晨,伯爺離開;餘大姨娘攜舊仆呂媽媽、兩名護衛至普度寺禮佛,中間除求簽解簽外,未與任何外人交談。
“四月十三,伯府遣人送端午禮回上黨。”
一口氣背到這裏,江離看向隗粲予,撓了撓頭:“先生,夠了麽?”
隗粲予細細思索著,緩緩頷首:“信鴿與迅鷹皆是軍中啟用之物。伯府就算是收集消息,為何要用兩種?難道是……兩撥人?”
“先生是不是覺得伯爺非要塞給我幾個親兵這件事,有問題?”秦煐淡淡地問。
“這肯定是有問題的。我是在想這個問題出自哪裏。”隗粲予還是老毛病,大熱天也把兩隻手抄在袖籠裏,皺著臉縮著脖子拚命地想。
秦煐笑了笑:“別想了。老國公病重,有人來告訴了馮毅,讓他替他老人家完成這個唯一的願望,想法子殺了我,而已。”
眾人大駭!
秦煐伸手入懷,摸出一張紙條,遞給隗粲予:“我扶著馮伯爺的胳膊時,他悄悄遞給我的。”
隗粲予大喜,忙接過來展開看:“竟是以國公和馮氏的性命相挾!?”
“別想了。越想越多。先把這一仗打完,把平安寧和還給西北百姓。這些糟心汙爛的破事兒,我回京去再跟他們算——動不動連累無辜算他媽的怎麽回子破事兒!”
秦煐原本還壓著火氣,到了最後卻忍不住低低地咒罵了一句。
隗粲予緩緩搖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是西北追殺殿下的不是國公爺,也不是皇後娘娘,那這背後就還有一個人……這可又繞回去了。”
難道那位湛心大師還能動得了?!
陛下竟是個吃素的?!
隗粲予表示打死風色他都不信。
“我說了,先打仗!”秦煐瞪了他一眼,“大戰之際,亂軍心者,殺無赦!”
眼看著眾人要散,風色急了:“那,那幾個親兵怎麽辦?那可都編進我這一隊了!”
秦煐等人頭也不回地出了大帳去各自忙碌。隗粲予抄著手站在旁邊,歪著肩膀,一隻腳抽筋一樣抖著,口歪眼斜,一副欠揍的樣子,就等著風色來求他。
風色無奈,望著天空在肚子裏罵街,在身上摸了半天,掏出一枚純金如意帶鉤,肉疼地扔到隗粲予懷裏:“參軍大人幫幫忙。”
隗粲予頓時站直了身子,兩眼放光地擺弄那金帶鉤,美美地揣入懷中拍一拍,笑著擠眼:“伯爺已經明示了這幾個腦袋是要砍了的……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啊……”
風色恍然大悟,臉上立時一片猙獰,摩拳擦掌:“明白了!”
……
……
“小姐,綠春送了消息回來。”
“怎麽說?”
“甲申透露給綠春,那天在皇後娘娘身邊的,是章娥。”淨瓶眼中鄙夷一閃,“不過,綠總管覺得不對勁,就又仔細查了查,發現甲申說謊。那天其實是甲申在清寧殿,章娥則在後殿宮人房中昏睡。”
所以是嫁禍。
而且是明晃晃地要在建明帝跟前,將此事嫁禍給翼王。
雖然手段粗糙,卻好用。
帝王的心是最容易起疑的,而一旦起了疑心,那就用不著任何證據了。因為所有不利於被猜疑對象的“證據”,都會自動地匯集到帝王眼前,心裏。
沈濯冷冰冰地問:“這個甲申是什麽來曆?”
她第一次見邵皇後,就有這個甲申在場。這可真是邵皇後最忠心的一條老狗了。
“綠總管說,就是為了查這個甲申的來曆才耽擱了這一天的工夫。這甲申是在掖庭出生的,他娘是一個犯官的小妾。他極小的時候,他娘就病逝了。他在掖庭長到七八歲,就分去了各宮做雜使。
“待的地方太多了,實在是數不清。可以這樣說,後宮所有的殿閣,這個甲申幾乎都待過幾天。所以名義上他服侍過的主子也多,太後娘娘,老喻王的生母,召南大長公主,他都在殿裏做過些活計,但從未近身說上過話。
“陛下登基後,各宮的仆下們清理過一回。一輩老的都被遷去掖庭養老了。甲申便在那時去了清寧殿,一開始也在外殿。後來不知怎麽得了皇後娘娘的青眼,一步一步攀了上去。
“從這一條來說,他算得上是這輩子隻服侍了皇後娘娘一位主人。”
沈濯越聽越覺得怪異,不禁問道:“那他與哪位皇子的關係更好些?”
淨瓶聳聳肩:“綠總管也覺得奇怪呢!他跟哪位皇子的關係都不好。太子和衛王殿下都一樣,從未將他放在眼裏過。”
“他在宮裏可有交好的朋友?”
“沒有。”
“宮外呢?!”
“也沒有。”
沈濯怔住,脫口而出:“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