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一個管家模樣的來到王虛三人近前躬身行禮喚道。


    “管家不必多禮!”王虛說道。


    “我家公子已備好酒宴,特命我過來請公子入席。”管家說道。


    “有勞管家了。”王虛說道。


    “我家公子還有一事要我知會公子。”管家說道。


    “請講。”王虛說道。


    “我家公子的幾位好友聽聞公子出關,也特來道賀!”管家說著偷看了一眼王虛的表情,見王虛並無不悅,於是放下心來。


    “即是你家公子的好友,那便不要辜負了人家的好意,有勞管家引路。”王虛略一思忖後說道。


    “公子請!”管家說完便頭前為王虛等人帶路,向著府宅的大堂而去。


    大堂裏早已是人影穿梭鶯鶯燕燕,許多公子哥的身邊都被姿色上佳的麗人圍繞著,但大多數都是剛化成人形不久的妖族。


    靈獸化妖後的實力也是千差萬別,一方麵和他們的先天稟賦有關,另一方麵,對道的感悟和對人族的熟悉程度是決定他們實力的關鍵。


    獸類要擺脫獸形轉修人形,就不可避免的要和人族接觸,大多的也會遵守人妖同處共好的原則。


    但畢竟他們獸魂未脫,忍不住吃人也是常見的事情,所以這一點很犯人族的忌諱,除非與妖共處的人有足夠的應對手段,但這樣的人在人族裏也是小眾人群。


    獸類修妖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人族的文明程度更高,隻有化成人形才能修煉獲得更強的能力。


    但是要徹底的把獸魂轉化成人魂,妖類還有更遠的路要走,一般的靈獸都會在相當於人族化境的時候進行化妖,而後成為妖族的一員。


    “師兄請上座!”紅冰見王虛等人回來,便也迎了出來說道。


    “還是師弟來坐首座吧,你是主我是客,再說你的好友我也不認識啊!”王虛對紅冰小聲的說道。


    “那好吧,師兄請!”紅冰說著便帶王虛向著大堂裏走去。


    大八仙桌擺滿了大堂,在正中的位置擺了一張主桌。


    紅冰來到主座,王虛三人坐在了他的左邊,還有數人有女有男,想來都是紅冰的親近之人。


    眾公子見紅冰迎來了一群人入座,大家都不約而同的看了過來,靜靜的等待著紅冰說話。


    “諸公子都是灑脫之人,也是我紅冰的至交好友,我在這裏就不拘泥禮數了,今日小宴薄酒望諸公子不要見怪……”


    紅冰站起身來,話還沒說完就被一個公子哥打斷了。


    “我們是來給師兄道賀的,誰稀罕你這清湯寡水啊!”


    一個華服公子的一句話出口,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


    “好好,這位就是我的王虛師兄,此次出關後的修為怕是已然不能用化境度之了,哈哈!”紅冰被人打斷了話語,不但沒有難為情,反倒十分高興的樣子。


    “恭賀師兄!”眾公子們紛紛說道。


    “多謝多謝!”王虛也站起身來說道。


    “師兄,在下有一惑不解,望師兄不吝賜教!”另一位公子說道。


    “請講!”王虛說道。


    “神識和靈識的區別何在?”那公子說道。


    “神識是修煉真氣最後階段的說法,神為主觀,識為認知,但太過刻意且耗損過巨,其實並不適合與靈力的修煉,而靈識在於對靈氣的感知,順遂自然的法則,講究無我而然的修持,唯有如此才能進入自然之境。”王虛說道。


    “三魂七魄可有真體,若是修煉日久是否會和血肉之軀相違?”


    “三魂七魄為靈覺所鑄,本就是血肉之軀的一部分,不會相互排斥。”


    “若人妖雙修可有損益?”


    “人可以在妖的身上感悟自然之靈,妖也可以從人身上感悟道法之要,各有所益,但妖在人魂未全之前不可與人有後,不然有傷天合。”


    ……


    “泛愛信之信可是對一切之信?”


    王虛和眾公子一一對答,隻有這個問題他沒法回答,這應該就是牛柏國特有的西式修煉體係,王虛不了解也沒法回答。


    “你等等,師兄今天也累了,你的問題我隨後給你翻譯,大家開宴吧。”紅冰一聽就知道是哪位好友,也知道王虛對此不太了解,於是接過話題說道。


    宴席結束後,眾公子相告離去,有幾位還是賴著留了下來,非要讓紅冰再給他們講解一遍。


    而王虛和特藍、金池也都各自回房去了。


    王虛躺在床上,並沒有馬上入眠,而是悠悠然陷入了靜思。


    曾經聽聞,武學的起源有兩個,一個是來自技擊的經驗,一個是來自文明的引導術,而引導之術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精神上的引導,另一種是現實化的引導,兩者的結合便形成了武學的主體。


    所以對於武學來說就是要悟習合一,也有動功和靜功的說法,內外兼修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此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提高,所以武學一途才有了以境界為實力標準的劃分。


    接下來的幾天裏,便是各種慕名而來的拜會者,搞得王虛有點手忙腳亂。


    其中有須發皆白的老者,也有天資聰穎的少年才俊,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問得王虛的頭都大了,雖說傳道授業也是儒法的一種責任,可自己卻還沒那個精力去普度眾生。


    於是他就帶著特藍和金池提前上路了,此行的目地依然是距離萬妖窟最近的上恩城。


    上恩城的取意是上帝之恩賜的意思,這可能就是他們的最高信仰了。


    不管是上帝還是自然,都是在為追求實現自我以法證道,在這一點上兩者的最終目標是一樣的。


    隻不過前者是神道設教,而後者是以我明法,我是誰,是一個永恒的問題。


    上恩城經常和萬妖窟發生小規模的摩擦和戰爭,眼下所有的答案也許就會在那裏逐漸明了,這也是王虛此行的目的。


    王虛沒有走得很快,隻是和特藍、金池一起騎著駿馬,不急不緩的向著上恩城而去。


    紅冰則沒有那麽容易脫身,他在這裏呆的太久,有很多人情後事需要處理,所以隻好讓王虛邊走邊等著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子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河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河裏並收藏夫子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