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爺可是陰陽門響當當的人物,能讓他隔得老遠就下跪的人可不多,爺爺當時不過是學藝之身不通其中道道,立馬拿著那冥幣跑了過去兌換。
那倆年輕人躲在鬥篷之下看不真切麵貌,也不說話,爺爺把冥幣遞過去給其中一人,另外一個人則從身後的箱子裏拿出現銀兌換了,簡單且熟練,爺爺隻是看了一眼那箱子,隻見那箱子裏有著白花花的銀子。
當時這件事在京城裏沸沸揚揚的,無數人都猜測著這二人的身份,特別是這二人每天都帶著一馬車的現銀去柳家莊鬼市,拿真金白銀兌換冥幣這事兒本身就邪乎,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不是正常的買賣。
說句不敬的話,這倆人要麽是傻,要麽是腦子不好。
而且拿這麽多現銀在晚上出沒,自然免不了賊人惦記,更別說是魚龍混雜的鬼市了,當時也有人打這兩個年輕人的主意,有個賊首就糾結了一幫賊寇在路上埋伏,想要攔路搶劫。
可是這倆年輕人的身手非常之好,三十餘位賊寇,三下五除二便會這倆人以佩劍斬殺,人頭就掛在馬車上,看起來那輛裝現銀的馬車就像是掛了一個個人頭燈籠一樣。
這一招殺雞儆猴,一下子就把有賊心的歹人給震懾住了。
最後大家對這倆人的歸納就是,身手好,有錢,腦子不好使,可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大家就又開始了猜測,說莫非這冥幣其中有講究?亦或者這是一個千門局?
京城之地魚龍混雜,有金皮掛彩蜂麻燕雀這樣的外八行,有千門八將這樣的江湖中人,大家夥什麽都見識過,為何懷疑這是千門局,又是怎麽樣一個千門局呢?
打個比方,這兩個年輕人以現銀兌換等額的冥幣,不出幾天便把市場上的冥幣兌換完了,這時候,兩個年輕人就會漲價,一張百兩冥幣可以兌換一百五十兩銀子,隨後一天一漲價,漲價到大家眼饞不已,可他們手裏已經沒有了這種冥幣隻能幹瞪眼。
而這時候,市場上出現一批新的冥幣,有人兜售,說一張冥幣一百三十兩,這其中有差價可以賺,有貪欲的人覺得出現個二傻子,傾家蕩產的區買冥幣,可當他們來到柳家莊兌換的時候,卻發現這倆年輕人已經不來了,而兜售冥幣的人也一夜之間失蹤了。
這就叫千門局三十六天局之中的擊鼓傳花局。
而千門局一百零八局,三十六天局,七十二地局,可謂是整個華夏騙局的精華所在,一直到現在都還層出不窮,隻不過換湯不換藥,京城的這幫老坐地炮誰不是身經百戰的選手?他們料定這就是擊鼓傳花局。
果不其然,在一星期之後,市場上已經沒有這種冥幣了。
倆年輕人開始了漲價,一張百兩冥幣銀票,可以兌換一百五十兩的白銀。
這時候,擁有這種冥幣的人已經極少極少。
隨後再次漲價,到達了一百兩兌換兩百兩的程度。
那些看的通透的老炮兒坐等著有人出來兜售這種冥幣,他們準備了很多現銀,為的就是大賺一筆,因為擊鼓傳花局在最開始一定是能賺到錢的,死的是最後的一批,聰明人哪怕知道是騙局,也想吃魚頭魚身子。
說白了,聰明人都在賭自己不是接的最後一棒。
而一開始將信將疑的人看到很多人大發其財入場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成了最慘的接盤俠。
可是預想之中的劇本沒有出現。
這倆年輕人在這裏待了半個月,最後實在收不到冥幣了,就走了,從此江湖路遠不知所蹤。
——那晚柳家莊兌換完銀票之後,牛二爺下了跪,爺爺就一直好奇這倆年輕人到底什麽來路,可牛二爺卻不讓爺爺多問,甚至不讓爺爺去柳家莊那邊看熱鬧,一直等到這倆年輕人銷聲匿跡不知所蹤以後,牛二爺在跟爺爺小酌了幾杯之後,借著酒意才對爺爺說明了原委。
“那兩個年輕人,不是活人,是陰間的人馬,而且身份不低,起碼是個鬼將級別的高手,我之所以能一眼認出來他們,第一是他們身上的鬼氣,第二是他們腰間掛著的玉牒,那個玉牒可不是普通的玉佩,而是天師府的身份玉牒,說簡單點,那就是一個通行證,陰陽兩界的人是不能相互走動的,有大道規則約束,除非有特別的任務需要貫穿陰陽,就需要這個玉牒掛在身上,陰間的人來陽間需要,陽間的人入陰也需要,否則就是非法闖入是要被問罪的。”
“這些冥幣,需要陰間的鬼將級別的高手特別入境過來收集,看來來頭不簡單啊。說不定這東西就是地府流出來的。這件事,你知道我知道便好,事關陰間,你不能出去亂說,咱們吃這碗飯的,承受不了陰間的因果,你要是出去胡說八道,我就揪掉你的舌頭。”牛二爺如是說道。
爺爺聽了這話也是震驚不已。
而這件事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成為了京城裏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時候有人意識到了那冥幣可能是寶貝,否則不會有人拿真金白銀來換,一批鍾愛收藏的名家們甚至出萬金來購買,可當時掏遍整個京城都難尋一張,眼見著當時大家認為被騙的晦氣之物變的如此值錢,之前擁有過這種冥幣的人一個個捶足頓胸後悔不已。
直到大清國沒了之後,京城的一座茶館裏。
那個爺爺口中落魄的貝子,這才說出了保定印刷廠的這件事。
大家都猜測,市場上開始流通的這批冥幣,就是那被大風吹走的五十億兩,但是花出這些錢的人到底是人還是鬼,沒有一個準確的論證。
而購買冥幣的這兩個年輕人到底是什麽來曆,大家也是眾說紛紜,其中兩個版本最為被人信服:這倆人是地府的人,因為這種冥幣十分珍貴,特來陽間收集。
第二個版本,是宮裏的人,老佛爺後來後知後覺覺得這件事非常荒唐,為了保全自己的臉麵,秘密派人收集這一批冥幣集中銷毀了。
這兩個版本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那就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再後來保定印刷廠印刷出了一批民國政府的法幣,可那些法幣卻再也沒有在市場上出現過,而那最早的一批冥幣後來卻出現過三五張,在民國時期價格甚至炒到過十幾萬大洋一張,但是但凡收藏這種冥幣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拍到這種冥幣的藏家最後都不知所蹤,而出現那三五張最後也都不知道不知所蹤。
“很顯然這個版本就是保定印刷廠在民國時期印刷的那一批法幣版本,之前楊師傅說起這個冥幣的時候,我就想到過這檔子事兒,可是過去了這麽多年了,我當時也隻是腦子裏一閃而過,從來沒有敢往這方麵想過,今日得見,沒想到竟然是真的。”爺爺道。
“所以這個東西非常值錢嗎?”黃安然問道。
“知道這件事的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而且這種冥幣在後來有不祥之說,可不祥之物多了,墓裏出土的東西哪個不帶著陰氣的?不照樣收藏的人趨之若鶩,而且盛世古董亂世金,保定印刷廠印了後來印了多少咱不知道,就說這一張如果拿出去,在現在都是天價,如果遇到還活著的那些京城炮爺,傾家蕩產估計都要買上一張。”爺爺道。
黃安然的腦回路很奇怪,這是因為她沒有聽懂爺爺話裏的重點,她道:“劉大偉豈不是有很多這種冥幣?拿出來的話不是發財了?”
楊師傅無奈的看了一眼黃安然道:“有這東西的人,是不會拿出來換錢的,錢對陰間的人來說沒用,這個東西才是硬通貨…李老前輩,我明白您說這話的意思了,劉經理他有可能是地府的人,跟那兩個年輕人一樣…”
爺爺默默的點燃了旱煙袋道:“劉經理的功法一看就是地府的路子,而且他能手開陰陽之門,我一度都懷疑他是鬼差或者陰司,現在見了這個錢,我更加確定了,具體是怎麽回事兒我現在還不敢下定論,隻能說他跟當年京城的那倆年輕人走的是一個路子,而且那個黃泉鬼市恐怕也比我之前想象的要複雜,這種冥幣劉經理是從哪裏來的?黃泉鬼市是怎麽回事兒?為何劉經理要拿這些冥幣去買紙人?那些紙人有什麽講究?這裏麵的門門道道多了去了。”
聽到這裏的時候,我不禁出了一後背的冷汗。
爺爺的確是“見多識廣”的,我從他這裏聽過了很多很多奇幻的故事,什麽菜市口無頭屍體,柳家莊無臉女,斬龍師劉見山,風水販賣者秦九爺,可都沒有這件事離奇,最最重要的是,其他的都是傳說,而這件事我是一個親身經曆者。
這張冥幣,還在我兜裏揣了半天。
最讓我害怕的是,這張冥幣,還是從爺爺師弟馮成的嘴巴裏摳出來的。
而且爺爺很有可能已經從馮成那裏知道了一些什麽東西。
“爺爺,您要代替我在這裏縫屍,不會是想查這裏的秘密吧?”我顫抖著問道。
那倆年輕人躲在鬥篷之下看不真切麵貌,也不說話,爺爺把冥幣遞過去給其中一人,另外一個人則從身後的箱子裏拿出現銀兌換了,簡單且熟練,爺爺隻是看了一眼那箱子,隻見那箱子裏有著白花花的銀子。
當時這件事在京城裏沸沸揚揚的,無數人都猜測著這二人的身份,特別是這二人每天都帶著一馬車的現銀去柳家莊鬼市,拿真金白銀兌換冥幣這事兒本身就邪乎,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不是正常的買賣。
說句不敬的話,這倆人要麽是傻,要麽是腦子不好。
而且拿這麽多現銀在晚上出沒,自然免不了賊人惦記,更別說是魚龍混雜的鬼市了,當時也有人打這兩個年輕人的主意,有個賊首就糾結了一幫賊寇在路上埋伏,想要攔路搶劫。
可是這倆年輕人的身手非常之好,三十餘位賊寇,三下五除二便會這倆人以佩劍斬殺,人頭就掛在馬車上,看起來那輛裝現銀的馬車就像是掛了一個個人頭燈籠一樣。
這一招殺雞儆猴,一下子就把有賊心的歹人給震懾住了。
最後大家對這倆人的歸納就是,身手好,有錢,腦子不好使,可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大家就又開始了猜測,說莫非這冥幣其中有講究?亦或者這是一個千門局?
京城之地魚龍混雜,有金皮掛彩蜂麻燕雀這樣的外八行,有千門八將這樣的江湖中人,大家夥什麽都見識過,為何懷疑這是千門局,又是怎麽樣一個千門局呢?
打個比方,這兩個年輕人以現銀兌換等額的冥幣,不出幾天便把市場上的冥幣兌換完了,這時候,兩個年輕人就會漲價,一張百兩冥幣可以兌換一百五十兩銀子,隨後一天一漲價,漲價到大家眼饞不已,可他們手裏已經沒有了這種冥幣隻能幹瞪眼。
而這時候,市場上出現一批新的冥幣,有人兜售,說一張冥幣一百三十兩,這其中有差價可以賺,有貪欲的人覺得出現個二傻子,傾家蕩產的區買冥幣,可當他們來到柳家莊兌換的時候,卻發現這倆年輕人已經不來了,而兜售冥幣的人也一夜之間失蹤了。
這就叫千門局三十六天局之中的擊鼓傳花局。
而千門局一百零八局,三十六天局,七十二地局,可謂是整個華夏騙局的精華所在,一直到現在都還層出不窮,隻不過換湯不換藥,京城的這幫老坐地炮誰不是身經百戰的選手?他們料定這就是擊鼓傳花局。
果不其然,在一星期之後,市場上已經沒有這種冥幣了。
倆年輕人開始了漲價,一張百兩冥幣銀票,可以兌換一百五十兩的白銀。
這時候,擁有這種冥幣的人已經極少極少。
隨後再次漲價,到達了一百兩兌換兩百兩的程度。
那些看的通透的老炮兒坐等著有人出來兜售這種冥幣,他們準備了很多現銀,為的就是大賺一筆,因為擊鼓傳花局在最開始一定是能賺到錢的,死的是最後的一批,聰明人哪怕知道是騙局,也想吃魚頭魚身子。
說白了,聰明人都在賭自己不是接的最後一棒。
而一開始將信將疑的人看到很多人大發其財入場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成了最慘的接盤俠。
可是預想之中的劇本沒有出現。
這倆年輕人在這裏待了半個月,最後實在收不到冥幣了,就走了,從此江湖路遠不知所蹤。
——那晚柳家莊兌換完銀票之後,牛二爺下了跪,爺爺就一直好奇這倆年輕人到底什麽來路,可牛二爺卻不讓爺爺多問,甚至不讓爺爺去柳家莊那邊看熱鬧,一直等到這倆年輕人銷聲匿跡不知所蹤以後,牛二爺在跟爺爺小酌了幾杯之後,借著酒意才對爺爺說明了原委。
“那兩個年輕人,不是活人,是陰間的人馬,而且身份不低,起碼是個鬼將級別的高手,我之所以能一眼認出來他們,第一是他們身上的鬼氣,第二是他們腰間掛著的玉牒,那個玉牒可不是普通的玉佩,而是天師府的身份玉牒,說簡單點,那就是一個通行證,陰陽兩界的人是不能相互走動的,有大道規則約束,除非有特別的任務需要貫穿陰陽,就需要這個玉牒掛在身上,陰間的人來陽間需要,陽間的人入陰也需要,否則就是非法闖入是要被問罪的。”
“這些冥幣,需要陰間的鬼將級別的高手特別入境過來收集,看來來頭不簡單啊。說不定這東西就是地府流出來的。這件事,你知道我知道便好,事關陰間,你不能出去亂說,咱們吃這碗飯的,承受不了陰間的因果,你要是出去胡說八道,我就揪掉你的舌頭。”牛二爺如是說道。
爺爺聽了這話也是震驚不已。
而這件事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成為了京城裏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時候有人意識到了那冥幣可能是寶貝,否則不會有人拿真金白銀來換,一批鍾愛收藏的名家們甚至出萬金來購買,可當時掏遍整個京城都難尋一張,眼見著當時大家認為被騙的晦氣之物變的如此值錢,之前擁有過這種冥幣的人一個個捶足頓胸後悔不已。
直到大清國沒了之後,京城的一座茶館裏。
那個爺爺口中落魄的貝子,這才說出了保定印刷廠的這件事。
大家都猜測,市場上開始流通的這批冥幣,就是那被大風吹走的五十億兩,但是花出這些錢的人到底是人還是鬼,沒有一個準確的論證。
而購買冥幣的這兩個年輕人到底是什麽來曆,大家也是眾說紛紜,其中兩個版本最為被人信服:這倆人是地府的人,因為這種冥幣十分珍貴,特來陽間收集。
第二個版本,是宮裏的人,老佛爺後來後知後覺覺得這件事非常荒唐,為了保全自己的臉麵,秘密派人收集這一批冥幣集中銷毀了。
這兩個版本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那就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再後來保定印刷廠印刷出了一批民國政府的法幣,可那些法幣卻再也沒有在市場上出現過,而那最早的一批冥幣後來卻出現過三五張,在民國時期價格甚至炒到過十幾萬大洋一張,但是但凡收藏這種冥幣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拍到這種冥幣的藏家最後都不知所蹤,而出現那三五張最後也都不知道不知所蹤。
“很顯然這個版本就是保定印刷廠在民國時期印刷的那一批法幣版本,之前楊師傅說起這個冥幣的時候,我就想到過這檔子事兒,可是過去了這麽多年了,我當時也隻是腦子裏一閃而過,從來沒有敢往這方麵想過,今日得見,沒想到竟然是真的。”爺爺道。
“所以這個東西非常值錢嗎?”黃安然問道。
“知道這件事的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而且這種冥幣在後來有不祥之說,可不祥之物多了,墓裏出土的東西哪個不帶著陰氣的?不照樣收藏的人趨之若鶩,而且盛世古董亂世金,保定印刷廠印了後來印了多少咱不知道,就說這一張如果拿出去,在現在都是天價,如果遇到還活著的那些京城炮爺,傾家蕩產估計都要買上一張。”爺爺道。
黃安然的腦回路很奇怪,這是因為她沒有聽懂爺爺話裏的重點,她道:“劉大偉豈不是有很多這種冥幣?拿出來的話不是發財了?”
楊師傅無奈的看了一眼黃安然道:“有這東西的人,是不會拿出來換錢的,錢對陰間的人來說沒用,這個東西才是硬通貨…李老前輩,我明白您說這話的意思了,劉經理他有可能是地府的人,跟那兩個年輕人一樣…”
爺爺默默的點燃了旱煙袋道:“劉經理的功法一看就是地府的路子,而且他能手開陰陽之門,我一度都懷疑他是鬼差或者陰司,現在見了這個錢,我更加確定了,具體是怎麽回事兒我現在還不敢下定論,隻能說他跟當年京城的那倆年輕人走的是一個路子,而且那個黃泉鬼市恐怕也比我之前想象的要複雜,這種冥幣劉經理是從哪裏來的?黃泉鬼市是怎麽回事兒?為何劉經理要拿這些冥幣去買紙人?那些紙人有什麽講究?這裏麵的門門道道多了去了。”
聽到這裏的時候,我不禁出了一後背的冷汗。
爺爺的確是“見多識廣”的,我從他這裏聽過了很多很多奇幻的故事,什麽菜市口無頭屍體,柳家莊無臉女,斬龍師劉見山,風水販賣者秦九爺,可都沒有這件事離奇,最最重要的是,其他的都是傳說,而這件事我是一個親身經曆者。
這張冥幣,還在我兜裏揣了半天。
最讓我害怕的是,這張冥幣,還是從爺爺師弟馮成的嘴巴裏摳出來的。
而且爺爺很有可能已經從馮成那裏知道了一些什麽東西。
“爺爺,您要代替我在這裏縫屍,不會是想查這裏的秘密吧?”我顫抖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