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訓謝過恩,接過聖旨,內相們滿麵春風道賀過,袁訓讓取賞銀給他們,謝他們辛苦走這麽一遭,又請他們客廳去用茶。


    把聖旨交給寶珠托著,先去對安老太太跪下,口稱:“這是皇上的恩典,也有老太太平時的教導才是。”


    安老太太樂得快要上了天,這是她的好孫婿,別人家裏上哪兒能找出這樣一個不到三十歲就坐在尚書位置上的人,哪怕是“代”呢。


    因為袁訓是跪著的,老太太欠一欠身子,扶著袁訓的肩頭:“我的好孩子,這裏麵可沒有我的教導,這都是皇上的恩典,太後的慈恩,親家太太的教導。”


    在這裏,老太太也不能忘記另一個人,感歎道:“還有國公呢,要是國公在這裏,他該有多麽的喜歡啊。”


    眼光,向龍二和龍三看去,滿麵堆笑:“等二位表公子回去,好好的把今天這喜慶事情,仔細地告訴給國公,他拉扯侯爺一場,侯爺有了好官職,是他該喜歡的時候到了。”


    龍二和龍三忙稱諾答應,袁夫人也說這話有理時,見老太太轉個臉兒對上她,淚水湧出眼眶。


    “我的好親家,你一場辛苦不容易啊。”


    袁夫人讓說得也酸了鼻子,但強忍著。寶珠笑勸道:“祖母,今兒應該高興。”把老太太淚水勸下來。


    侯爺在那裏還沒有道謝完,見到祖母不再哭泣,走上一步,在母親麵前跪下來。


    他微微仰起麵龐,和袁夫人對上眼光,母子兩個人感慨萬千。


    袁夫人把手搭在兒子肩頭,對著他英俊和丈夫幾無差別,要說差別,就是兒子是英氣的,丈夫是羸弱的兩張麵龐,在她腦海裏往一處疊上,匯成一張久違的麵龐,他輕輕笑著在道:“婉秀,多謝你肯嫁給我。”


    當時花燭高照,是洞房花燭那天,因為姑爺身子骨兒不好,揭去蓋頭的那天,沒有人鬧房,留下小夫妻們自在說話,袁父說的話。


    ……


    他走上前來一揖,溫言款款的說出來一段話,這一句是個開頭。


    當時伊人大紅衣裳,襯得麵容更傾國傾城般色,柔聲道:“我是胎裏受驚,先天不足。但有一雙好父母,又有一個好姐姐。可憐姐姐她遠去,至今不知音信,讓我和父母親難以尋找。我認字讀書以後,有三個抱負。一個能展自己之才,願為棟梁。一個尋找姐姐,一家人團圓。另一個,就是如花美眷,有嬌女作百家之求;有子登科,及第光大門楣。幸婉秀不棄下嫁,是我三生之幸,也圓了我舊年裏願望之一。我得婉秀,何其之幸也。”


    ……


    袁夫人嚅動嘴唇,喃喃輕聲:“你的三個願望如今都已經成了。”


    ……


    在袁夫人的心裏,他的丈夫文采斐然,雖然沒有下科舉,也是棟梁。他要不是棟梁,怎麽能生下袁訓這小棟梁?


    這個願望在袁夫人心裏是成的。


    第二個願望尋找失散多年的姐姐,袁夫人在袁父去世以後,也一直運用家中勢力尋找。袁夫人尋找的時候,是袁父和她成親後的事情。袁父都可以成親的年紀,太後已經進宮。當時正在傾軋中力爭上遊,送她進宮的母族又闔族有了不是,官職盡落。袁夫人所以尋找不到。


    但後來太後尋找到她和袁訓母子,這個願望也算達成。


    第三個願望,有女作百家之求,陳留郡王妃幼年就定下親事,別的人都知道,就沒有百家來求。但項城郡王一直跟後麵不走,也算有人求的糾纏。


    有子登科,光大門楣,在今天完全得到應驗。


    這三個願望袁夫人對袁訓說過,也就有這一會兒母子相對,淚水一起奪眶而出。


    兵部尚書,統管全*事的行政長官。和梁山王是手握軍權的大元帥不相同的職位,一個在外作戰,一個在內統籌。


    仗是梁山王指揮作戰,糧草、將軍們的任命、參謀軍機,這就全是兵部尚書的事情。


    就像袁訓報上軍功,皇帝許可,還要兵部尚書商議一樣。前方的將士們功勞,由蕭觀呈報,由兵部裏核準,皇帝答應,才能頒發。


    三省六部製度,是為分散丞相權利而散,隨後延襲下來。就袁訓的年紀來說,這是個權利高的職位。


    袁夫人還能不想到丈夫嗎?


    母子相抱住,袁夫人哭道:“你父親要是看到你今天的模樣,他雖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袁訓隻提醒一句,就把母親悲傷扭轉。


    他也有了淚水,但含淚不敢依性子痛哭,雖然這是喜悅的淚水,有他的許多辛苦在內。


    “母親,父親不是一直都在這裏。”


    這是袁訓小的時候,問袁夫人要父親,袁夫人說過的話。袁訓當時年紀小,就信以為真,以為他喝水父親也陪著,他上樹父親也跟著。後來知道沒有靈魂兒這件事情,但為安慰母親,也一直陪她這樣的說話。


    此時又用上,袁夫人止住淚,帶淚含笑道:“你說的很是。”


    袁訓起來,第三個去看寶珠。對著寶珠也輕施一禮,笑吟吟道:“多謝寶珠平日操勞。”寶珠漲紅麵龐,把聖旨交給祖母托著,老太太喜歡的人都輕快幾分,恭恭敬敬捧住,寶珠對著袁訓還了個禮,夫妻相視而望,也一起百感交集。


    寶珠回想到這個人挑燈夜讀,想到這個人軍中回來,髒亂有傷蓬頭像個鬼,嚇得女兒香姐兒都不要他。想到他……


    總算安定下來,這裏麵雖然有太後和皇上的恩典,卻也有他用心用意的辛勞。


    袁訓回想寶珠,自嫁到家裏來,一直陪伴。自己到山西去,她也一直陪伴。戰蘇赫,護家人,也是萬般辛苦諸般耗神。


    秋風卷起菊花香,夫妻兩個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沉浸在舊事裏不忍分開眸光。


    那眸光中,有憐,有愛,有戀,有惜。


    有長空一抹送秋雁的分離別,也有紅燭嬉戲之頑皮。有得女得子之歡欣,也有金戈鐵馬之壯鳴。


    成親不過數年,就有太多太多的事湧上心頭。這事情裏有你也有我,似打碎了你和我,一起融了進去。


    以致於再回想的時候,丟不開你,也丟不開我。


    ……


    這一對人兒,讓老太太得意的看著,袁夫人滿意的看著,龍二龍三欣喜滿麵的看著,孩子們笑嘻嘻看著,卻讓另一個人打斷。


    “停!”


    蕭戰跑上來,估計他自己也不知道停什麽?但嶽父母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有些什麽流動在他們當中,小王爺就大叫一聲,趕緊的給我停下來。


    因為袁訓和寶珠相對行禮,中間有空兒,蕭戰不用擠的就站到他們中間。神氣活現的昂著腦袋,但滿麵警惕地對上嶽父。


    “兵部尚書要去打仗嗎?”


    袁訓笑道:“你這孩子還小,你不懂,兵部尚書……”又想逗逗他。蕭戰問這句話的心思,不用說是司馬昭之心,一猜就能知道。


    “去打仗又怎麽樣?不去打仗又怎麽樣?”


    “騰”,小王爺黑了小臉兒,對著袁訓大聲道:“不許帶福姐兒走!”


    “哈哈哈……。”在場的大人們笑翻了天。


    小王爺這麽有趣,龍二和龍三都忍不住來逗他。龍二笑道:“這可不行吧,你嶽父去哪裏,福姐兒怎麽能不跟著?”


    龍三笑道:“要是去了,小王爺你可怎麽辦?”


    蕭戰臉兒更陰沉,顯然小脾氣上來。對著龍二龍三看看,是對上兩個大人。小王爺不肯吃這個虧:“讓我祖父來說!”小身子一扭,轉身就跑,邊跑邊道:“福姐兒等著我,我就回來。”


    加福細聲細氣:“好。”


    後麵的大人們就笑得更大聲,小王爺就更跑得跟兔子似的,一溜煙兒的不見,回家搬祖父當救兵。


    他難得主動想到祖父的時候,就在這裏。


    執璞還在恨給自己的請帖上有個兔子,在後麵大扮鬼臉兒:“戰哥兒,你才像隻兔子。”蕭戰已經聽不見,所以沒有回他。


    大人們一麵笑著,一麵龍二和龍三、孩子們來恭喜袁訓。龍二和龍三嘿嘿得不言而喻:“小弟,你以後管我們了。”


    袁訓板一板臉,再一笑:“以後犯到我手裏,也是不客氣的。”


    孩子們爭著來問:“爹爹,什麽是尚書?”袁訓蹲下身子,視線與孩子們平齊,看著他們一張張歡快似花朵兒的麵容,比當官還要喜歡。


    慢慢地想著解釋:“就是拿薪俸給你們買好東西的事情。”


    執瑜執璞大聲歡呼:“給買小馬嗎?給買多多的兵器嗎?”


    香姐兒笑眯眯:“我還要修我的院子。”


    加福想上一想,擠到袁訓懷裏,摟住他的脖子親上一親:“我要爹爹天天抱著。”袁訓讚道:“還是我的福姐兒是好孩子。”


    抱起她,見女兒小臉晶瑩明亮,也想逗逗她:“那戰哥兒可怎麽辦?不要他陪了?”


    加福快快樂樂地道:“爹爹不是能抱兩個嗎?”加福這就明白了,對著哥哥姐姐皺起小鼻子笑:“這就是尚書,一次抱兩個。”


    說還不算,還把小手指比劃出個二,歡快的搖上一搖。


    孩子們這樣的可愛,袁夫人都忍不住來插話:“是啊,兵部裏尚書有力氣,可以好好的抱你們。”


    說著,對寶珠身子看看,笑得合不攏嘴:“還有一個也能抱得住。”


    “好!”


    孩子們答應一聲,香姐兒就往袁訓懷裏另一半的位置招手,執瑜執璞見父親身前沒有自己的位置,跑到袁訓身後,抱住他的背,兄弟倆個跟小時候爬廊柱一樣,往上就爬。


    頓時,袁訓懷裏兩個,後背上,左肩頭有一個用手攀住正在爬,右肩頭又有一個。


    拽得衣裳都歪斜,寶珠格格笑得直想彎腰,扶住丫頭才算穩住。


    老太太把這一幕記下來,心想牢記在心才好,這是看一輩子也看不煩。


    看一家人歡歡喜喜,宅院寬大,爵顯官高,孩子們伶俐,寶珠肚子裏又有一個,生機無限,無限生機。


    龍二和龍三同樣目不轉睛,腦子裏一片空白中隻有一句話,小弟是兵部尚書,小弟是兵部尚書,小弟是兵部尚書……


    把個“代”字完全抹殺。


    最後想的是,等父親聽到消息,該有多麽的喜歡啊。


    一片歡騰中,客人們有早知道的上門道喜,孩子們這才把袁訓放開。老太太和袁夫人去招待客人,寶珠回房繼續歇著,也理中饋,袁訓往前麵去見客人。


    ……


    中秋節的前十天,五軍都督府的大校場開始搭建高台。街上不但是寶石貴,衣料價格都開始飛升。


    就是掏不出餘錢的書生,借錢也要辦一件幹淨整潔的外衣,免得對自己的文才是自負的,對自己的衣裳不放心。


    到底是在高台之下給京裏的人看,又因為今年就有秋闈,也有天下的文人在這裏看,丟人倒是不好。


    這裏麵也有狂生說自己不休邊幅,到底是少數。


    那些有錢的,更是錦衣綢衣海外衣料看個沒完,乍一看不是去論文,倒像接招親的繡球。


    登台的頭三天,各家王府、勳貴們等,帶著家人往校場上劃地方。能在附近搭台子的就搭起來,不想搭或不願意女眷拋頭露麵的,分一分馬車停的地方。


    這裏是點兵用的,正月裏福王造反,五軍都督府應變也算迅速,就是在這裏點的兵。雖然有劃分,但按序而來,地方又大,台下近處也有給百姓們看熱鬧的地方。


    這樣收拾好,布幔圍起,有兵將把守,一個閑人先不準進去。


    袁訓也早早帶著家人來看過地方,回去欣然告訴寶珠:“單獨搭台太小,我和鎮南王世子合計,幾家搭一個台子,等到時候,親家們全在一起坐著,也正好可以陪你。”


    寶珠不能亂走動,但這個熱鬧是坐著不動就可以看,這麽大的熱鬧寶珠也期盼著看。見袁訓安排的好,寶珠愈發的喜歡,給掌珠去信,給玉珠去信,約她們到那一天和自己同坐在一個地方。


    孩子們歡欣雀躍,他們聽不明白,以為是父母親帶著去逛大集市,頭兩天就各約自己的玩伴。加壽約公主們,執瑜執璞約小皇子,香姐兒約上稱心和如意,加福有蕭戰,嘰嘰咕咕猜測兩天,頭一天晚上是奶媽們好哄著,才肯早早的睡下來。


    小心眼子裏有事情,怎麽也睡不沉。一大早,蕭戰最先醒來,見身邊的加福和袁夫人還在睡夢中。


    ……


    寶珠沒有進京的時候,香姐兒和加福一起跟著祖母睡,小姐妹們有說有笑,也是熱鬧。


    但進京以後,多出來一個蕭戰,蕭戰有時候也在這裏睡,一張大床睡四個人完全有餘,但小古怪不喜歡和蕭戰睡,認為他不是妹妹一樣香香軟軟的女孩子,還有就是和蕭戰拌嘴從來不能贏,香姐兒和加福就輪流跟著袁夫人睡。


    加福不跟著袁夫人睡的那個晚上,小王爺要是在這裏,就由奶媽看著他們兩個睡。小王爺一樣喜歡。


    和祖母袁夫人睡,床上有三個人。奶媽看著睡,床上就隻有小王爺和加福兩個。他們拍著小手唱兒歌,睡下來的時候還可以說話,在老王爺回京以前,這是小王爺樂不思家的歡樂日子。


    ……


    昨天晚上他也賴這裏了,老王爺因為第二天要帶孫子一起看熱鬧,就沒有強接他。


    蕭戰不想把加福弄起來。悄悄的爬下床,丫頭接著他,袁夫人讓驚動,見窗紙上天還不明,隻坐起來,也沒有吵醒加福,由著加福睡得呼呼的跟個小貓似的。


    外麵蕭戰直奔執瑜的院子,天雖然不明,是秋天夜長的原因,灑掃的人都起來,院門已打開。


    小王爺直進房中,見執瑜一向起早正在穿衣裳,嘀咕一句:“算你起的不錯。”又去執璞的院子,袁執璞正呼呼大睡,讓蕭戰一把揪住衣角,站在床邊上拽著:“起來,看大戲了。”


    袁執璞睜開眼,那個懊惱,哀嚎一聲:“戰哥兒,隻要你睡在我家,我就沒睡一個舒服覺!”蕭戰到底把他揪下地,看著奶媽丫頭進來侍候他,小腿兒一蹬,又往外麵去。


    “三妹一定沒起來,哼,你就會叫我。”執璞在後麵忿忿然,蕭戰一跳又重新進來,把舌頭吐上一吐:“沒起來,怎麽樣?全起來了,加福才起來。”


    執璞搖一搖自己的拳頭:“等會兒我們摔跤,別說我欺負你年紀小。”


    蕭戰小身子一挺:“來吧,我還會怕你!賴床精!”在執璞回話以前,人早跑出去。袁執璞在後麵嘟囔:“你才是賴床精,見天兒賴到我們家的床,”


    袁訓已經起來,見蕭戰跑來,院門外露出個小臉兒:“哈,嶽父起來得早,”對上房看看,還要往裏麵進,袁訓知道他的意思,攔住他:“嶽母要多睡,你隻管去叫起別人,不會耽誤出門時辰。”


    蕭戰放下心,對著嶽父嘻嘻著,口吻理直氣壯:“加福出門兒玩,起晚耽誤她看大戲。”袁訓忍住笑:“不是看大戲,不過很好玩。好了,去淨麵吃奶,再過來我教你射箭。”


    蕭戰對這個很喜歡,答應一聲再去叫起最後一個,在袁夫人對間睡的香姐兒。


    就小王爺的內心來說,他已經算是很客氣的,最後一個來叫香姐兒。


    香姐兒的奶媽防著他,在門簾外麵陪笑擋住:“您看天剛剛亮,小姑娘們要睡的足夠才好,你別叫才是,把福姑娘吵醒可怎麽辦?”


    小王爺有辦法,撇下奶媽往外就走。院子裏台階旁邊,有個小小一塊地方的花圃,用一尺長的青竹圍出來,有幾個小苗兒露出尖芽頭。


    小王爺邁進去,一伸手拔出一個。沒一會兒,房裏香姐兒憤怒的出現窗前,尖聲指責:“戰哥兒,你又拔我的花,每次你拔,我都知道!”


    那用心栽種,這個月才冒頭,在香姐兒眼裏珍貴無比,是她用足心血的東西,讓蕭戰隨手一拋,蕭戰拍拍小手上的泥,一本正經也指責香姐兒。


    “天亮了,該起了,”這口吻老道,是他的奶媽叫上夜丫頭的話,小王爺學了來。至於小王爺自己,精力出奇的充沛,半夜裏睡,大早上醒都沒有問題,不過他白天會補睡就是。


    香姐兒怒氣衝衝:“你拔了的,難道不是愛惜喜歡才拔的?你還亂扔。”


    蕭戰扮個鬼臉兒:“讓你亂叫,看你把加福吵醒,我把你這裏全拔出來。”香姐兒小腦袋從窗戶後麵消失,沒一會兒,跑出來,隔著窗戶吵得不過癮,準備和蕭戰好好算賬。


    蕭戰支起架子,也從不怕她。打架是不打的,吵架小王爺幾時輸過。


    奶媽忍俊不禁:“又開始了,小姑娘,小王爺,見天兒的吵,今天不吵了吧?”


    香姐兒哪裏肯聽,站到台階上麵,蕭戰站到台階下麵,一張惱怒的小麵容對上另一張無賴的小麵容,正要開吵,房裏加福的嗓音傳出來:“戰哥兒,咦?祖母,戰哥兒去了哪裏?”


    “我來了!”蕭戰往房裏就衝,香姐兒叉起小腰身,這不斯文的姿勢,是蕭戰用的最多,香姐兒對上他也就學會,不用氣勢不足。


    也和執璞一樣忿忿:“看看,加福是你弄醒的。”


    蕭戰跑的飛快,不忘記扭頭還她的話:“快穿好,加福要出門兒,別讓加福等。”話音落地,小身子消失在門簾處。


    香姐兒跺一下小腳,對著她的奶媽訴苦:“我是應該等加福的嗎?”


    奶媽忍住笑把她帶走打扮,倒不用交待不要拌嘴,再交待也是白交待。說什麽不要和小王爺爭執,那小王爺是自覺主動跑上來爭。


    在小王爺眼裏隻有福姑娘,全家人都知道,就是小王爺的全家人,也都知道。奶媽隻管把香姐兒打扮好,送出來,見加福姑娘也打扮好,和蕭戰一人坐在一個奶媽懷裏,正在吃奶。


    香姐兒皺皺小鼻子,也坐到奶媽懷裏開始吃。中間和蕭戰不忘記瞪個眼神兒,又和加福笑眯眯。


    有蕭戰催,出門決不耽誤。到高台下麵的時候,不是最早的,也隻見到寥寥幾家,全是愛玩的先過來。


    ……


    皇帝姍姍來遲,他從容不迫的用完早膳,又會見兩個臣子後,聖駕才往校場上來。他的高台擺在辯論台的一側,從早上起就有侍衛們看守,是眾人最大的焦點。


    就座後,往下麵一看,觸眼處盡是一片儒巾。皇帝略點下頭,可見今天來的舉子秀才居多。而他要會的,就是這些人。


    …。


    士農工商,自古就“百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農也好,工也好,商人也好,他們不管有多麽大的成就,掙多麽大的財富,也列在念書人之下。是因為眾人都知道的,讀書為的是,明理。


    不管讀書有萬般的好處,但明理這一條從古到今沒有爭議。


    曆史上也有不是念書人救國的故事,比如春秋時期的鄭國商人弦高,他在經商的途中遇到秦*隊。


    得知是去攻打鄭國時,弦高一麵讓人回國報信,一麵牽上他的牛,裝成鄭國犒勞軍隊的特使,以十二頭牛送給秦軍。秦*隊見到,以為鄭國知道這次偷襲,鄭國早有準備,原路返回,避免鄭國遭受一次攻打。


    這裏是個聰明而且明理的商人,他要是不明理,一定會想完了,國家要完了,趕緊卷家財走吧。他沒有走,是他知道沒有國就沒有家,他就做不好生意,所以他的牛受損失是小事情,把秦國的軍隊蒙走是大事情。


    但商人中這樣聰明的人和士大夫們相比,機率不高。


    士大夫一流,在四書確定以前,孔孟之道已受推崇,論語也好,孟子也好,記錄的均有治國明理思想。四書確定以後,加上以前就有的大學和中庸,討論治國,討論教育,在一定的朝代裏是科舉必讀書籍,都不是教人犯糊塗。


    有名的賢德官員,能把國家或封地治理的好,讓人誇獎的也會有一條,就是明理。


    他要是大家公認的糊塗蛋兒,誰會服他呢?


    因此文人的言論,在曆朝曆代裏也就相當的重要。他們比農工商知道的多,說得出道理,反駁的出依據。


    往往一呼百應,有如福王府的蕭儀殿下,他率先聯合的,就是全國各處的書館文人。


    如果隻為打仗的話,他怎麽不去籠絡打鐵的呢?又有力氣又沒有太多的雜亂心思。


    ……


    這就顯出讀書的收效,書上自有黃金屋,書中甚至可以有顏如玉。


    這就對本朝的皇帝來說,他也有一樣的擔心和想法。他擔心一呼百應。


    文人地位太高,文人說句隔夜的餿話,也會有人呼應。這樣的事情出來,隻因為聽話的人分辨不好。


    皇帝重視的,就是隔夜的話,和分辨不好的人。環環有相扣,沒有一環是他能忽略得的。錯失一環,他都自覺得招架不起。不見得三年五年裏出現蟻穴潰長堤,但千裏長堤,還是能潰於螞穴。


    收回看台下的眸光,低聲問身邊的人:“去問問那幾個人在不在這裏?”貼身太監走下高台,在台後一處布幔遮住的地方裏,找出冷捕頭。


    “皇上問他要見的人在不在這裏?”


    冷捕頭漫不經心:“全在呢,請皇上放心,一個也早走不了。”


    太監到台上回話,皇帝寬心不少。在心裏暗暗地道,倒不是暗罵。他想,這些胡言亂語大膽不是禦史就亂議政的舉子們,今天你們不給朕一個交待,朕讓你們在天下人麵前名聲倒地,從此再沒有臉麵捧書卷。


    再問一聲自己的人都到齊,吩咐下來:“去吧。”


    衣袂飄飄,有兩個人從高台的一側走出來。這兩個人都是官袍,也都上了年紀。他們一出來,有人認出,道:“中極殿大學士方大人。”


    中極殿大學士方柏泉,少年就是名士,名士很多年,後來到前任太子府上,太子登基,他以學識淵博任大學士一職。


    台下麵的舉子們本來是喧嘩的,你傳我,我傳你,聽說是一個當官的名士叫方柏泉,那是幾十年的事,而且這個人中的也不錯,他的考卷現在各鋪子裏還有賣,這就一處一處的安靜下來。


    還沒有完全安靜,台上兩個人自報家門。


    方柏泉報出來的,果然是:“中極殿大學士。”


    另一個人報出來,是:“武英殿大學士於允。”


    兩個人同聲道:“奉皇上恩典,不拘一格用人才。今雖然秋闈將至,也設此高台。允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展抱負,一展才華。以五常,仁,義,禮,智,信,為題。舉子們輪流登台,可以問,可以答,可多人登台,可單獨登台。以三天為限,到中秋之前。”


    舉子們靜靜聽著,見兩個大學士對著一側欠一欠身子,再向台下道:“由吏部代尚書阮梁明大人,刑部侍郎柳至大人,兵部代尚書袁訓大人,翰林院學士孟至真,國子學祭酒阮英明大人,與舉子們問答。”


    五個步履輕快的走出來,往台口上一站,兩個大學士悄然退去,隻餘他們五個人迎風而立,台下寂靜中,靜的掉根針也能聽到。


    這五個人裏,四個美風姿。


    阮梁明,英俊男兒。


    柳至,英俊無匹。


    袁訓,英俊非凡。


    阮家小二,從來俊秀。


    還有一個是和袁訓同科的狀元,孟至真。他是龍頭屬老成,中的時候就在中年,但今天收拾得潔淨,有四個美風姿襯托著,也有光彩出來。


    五個人,又都神采弈弈。


    孟狀元是純文人,他是完全的斯文氣派。那四個全是能文會武,功夫練出來的精氣神。全是嶄新官服,全是抖擻麵貌。


    兩個狀元,一個探花,阮梁明和柳至中的也算不錯,此時台上這份兒光彩無人能比。


    兩個代尚書,一個侍郎。一個翰林院學士,是翰林院最高的職位。一個國子監裏祭酒,也是國子監裏最高的官職。


    更兼他們整體看上來均年青。


    除去孟狀元是閱曆在麵上,代尚書阮梁明不到三十歲,所以“代”,也是怕有人沒完沒了提意見。


    侍郎柳至,和以前的侍郎相比,也是最年青的一個。


    代尚書袁訓不到三十歲。


    小二就更小,是個今年過年還抱著孩子學著加壽,到處親戚家裏討錢的主兒。


    舉子們讓震撼住,嗡嗡聲忽然的起來,很快就竊竊私語的處處都是。皇帝淡淡看著,台上的五個人安然等著。


    ……。


    “哪科的狀元?”


    “那個年長的,孟至真,是太上皇為皇上時的狀元,和他站在一起的,那個中看的,是他同一科的急才探花,殿試當場就點中探花。”


    看的人一臉懵懂:“他的左邊右邊都生得不錯,你是說哪一個?”


    “那個大幾歲的,是忠毅侯袁訓,太後的親侄子。”


    看的人還是蒙住,把在孟至真左右的袁訓和小二做個對比:“差不到哪裏去,都生得不錯,看上去都年青。”


    說話的人急了:“一個英武,一個不英武,一個有殺氣,一個沒有殺氣,那殺氣重的是忠毅侯,他最高任過三品大將軍。”


    看的這個人呢,有近視。生得好不好他能看清,有沒有殺氣他硬是看不出來,他也急了:“都穿著官袍,能有什麽殺氣?”


    旁邊的人聽不下去,插了句話:“兩位,尚書是正二品,祭酒是從四品,你們不會把個官袍品級也看不到吧?”


    兩個人一起鬆口氣:“所言極是,咱們別看臉麵,看官袍,”打個哈哈把麵上的尷尬遮下去。


    …。


    另一邊幾個人在罵阮梁明,阮梁明跟他們是沒有仇的,他們都是頭一回進京的才子。罵得正過癮,反正嗓音低就是。


    “就他?臉白白的跟個內相似的,代吏部尚書,敢管天下的官員任職調動?”


    “就是他,人家是小侯爺,現在是侯爺。”


    “這是有個好爹不是。”


    …。


    對阮家小二不服的人更多。


    國子監是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是這學校的校長。阮小二看著太水嫩,不由得幾個留著胡須的舉子歎氣:“學運敗壞,難怪今年有造反的人,這麽個人,乳臭未幹,他也能訓導全國學生嗎?”


    ……


    今天像是阮家兄弟挨罵的日子,對柳至、袁訓和孟至真,是有人議論,沒怎麽挨罵。


    孟狀元看麵相是有年紀的人,讓苦讀的舉子們看到希望。都認為這一科不中,下一科也會中。不信你看孟狀元,問問他從少年的時候,科場一定沒少下,最後還是中了不是?


    袁訓呢,是大將軍之名早就遠博,他當兵部代尚書又比阮梁明晚,罵都讓阮梁明一個人擔走。他又事先上了一個論軍事的奏折,又一次轟動朝野,這尚書代的風平浪靜,這幾天裏還沒有人說不服。


    柳至早在太子府上就有名聲出去,柳丞相晚年不得太上皇喜愛,但早年間主持科選,至今還有文人聞名,愛屋及烏,對柳至也少加非議,反正認為他世家出身,為官是正道。


    至於阮家兄弟也是世家出身,誰叫他們當的官讓人眼紅呢?


    ……


    台底下的議論聲有好一會兒不停,阮梁明和小二全聽到幾句,兄弟兩個互相使個眼色,當眾這口氣怎麽能忍下去?


    阮梁明提一口氣,朗聲道:“機會難得,舉子們,你們打算私議三天,耽誤過去不成?”他的眼睛緊緊盯著幾個人。他們在高台下麵的前排,就是他們的說話聲傳到自己耳朵裏,而為首的一個人,阮梁明也認得他。


    不過他不認得阮代尚書就是。


    那是一個星眸薄唇的青年,見阮梁明盯著自己,也是個大膽的人,灑脫的一甩衣袖:“行,那就我先上去吧。”


    台下的人讓出路,他走到台上,肚子裏有才學,有自負,也有謹慎。心想自己出題目要是把尚書難倒掉,這就和在台底下說他結局不同。


    代尚書一不喜歡,自己就是中舉,官職也別想好。


    就揖下去:“晚生湯東之見過尚書大人,晚生不才,還是請尚書出題,由晚生來回答可好不好?”


    阮梁明笑了:“依你。”他中氣足,提起氣來,說話聲台下也聽得一清二楚:“我問舉子,你往京裏來趕考,是為街頭發自己的私意而來,還是為高官厚祿而來?”


    湯東之一下子愣在原地。


    有什麽電光火石的閃進他腦海裏,讓他瞬間白了麵龐,讓他回想起來。


    原來…。今天設高台是這個意思……這會兒後悔前來也晚了,人已經站到高台上麵,湯東之呆若木雞,不是回答不出來,是不敢回來。


    麵前這個是位官員,他不是不知道,是這會兒才意識到嚴重性。


    ……


    高台一側,皇帝見到他雪白了麵容,心裏頓有解氣之感。


    定邊郡王的族人,和東安、靖和郡王押解進京以後,有妖雲出去。在京裏的舉子們紛紛談論,有的認為上天有好生之德,皇上理當仁德再加。


    這個湯東之,就是那論仁德一派的佼佼者之一。


    ------題外話------


    感謝阿爾拂萊得親愛的,和依曼達親愛的提醒,今天的一更送上,晚上八點第二更。麽麽噠。


    求票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淼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淼仔並收藏侯門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