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這樣的小丫頭,都是簽了死契賣進來的,主家也沒要你的命,誰都不敢說什麽。
眉兒還隻管坐在破舊的驢車上低頭嚶嚶地哭,卻不知道這一出城,就是一腳踩進了閻王殿。
且說到她去過的新豐綢緞莊,那掌櫃的深藏不露,也是慣於處理這些事的,他知道眉兒八成是露馬腳了,自然就很快給上頭去了信兒,得到一個字的回複:殺。
眉兒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在了路上,到了莊子上,柳姑姑隻能見到小姑娘僵硬的屍體。
送眉兒出去的時候,傅念君就料到了這些事,她有時候覺得自己心腸也挺硬的,不過人活一世,本來就是無奈,她前生可有犯過任何錯,還不是一樣死在東宮,眉兒自打入了火坑,就是為了送命而活,同樣沒有選擇。
她心裏想著,不知這回周毓白能抓到新豐綢緞莊這條線索,也不枉她差點被人一箭射死在野外。
那人還真當自己把日月乾坤都握在手中了,他若還是一個勁兒地埋頭幕後,恐怕後院著火的情況隻會越來越多。他不露頭,傅念君和周毓白拿他沒辦法,可他一旦想做點什麽,哪怕隻是點點微瀾,還想全身而退,就是太看不起他們了。
周毓白很快就掌握了新豐綢緞莊,他也不怕動靜大,因為他知道對方的手段,必然斷尾求生,徹底放棄這個地方,他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利用這斷掉的一截尾巴查出更多的線索。
刑訊逼供,沒有人會比宮裏出來的人更拿手,新豐綢緞莊的大掌櫃也算有點能耐,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就自盡了,倒是還有個二掌櫃和兩個夥計,問出了一些東西。
在周毓白的書房裏,負責這次刑訊的單昀一臉愧意,覺得自己有辱主子的信任。
周毓白沒責怪他,他看著手邊的供詞,其實多少也都猜到了,把它們甩到了對麵張九承的眼前。
紙上刺眼的一個「周」字格外明顯。
再說到張九承,他這幾日正是難得地神采奕奕,因是他一直處在亢奮之中,雙頰都泛著不自然的紅光。
原來是這幾天周毓白把和樂樓、胡先生和傅寧的底細交給他去處理,張九承正是日日伏案,嘔心瀝血。
他就是因為這件事的棘手而這麽興奮。
且不說傅寧,這個胡廣源,初初看時還覺得沒什麽,越查卻越亂,背景複雜地讓人難以抓住頭緒。自然,這天下間凡是有能耐的大商戶背景都很不凡,腳下踏著黑白兩道,江湖和朝廷都有牽連,但是這個胡廣源,卻又不一樣,從他發跡始,受過什麽人幫助,幫助過什麽人,與什麽人稱兄道弟,與什麽人又是有仇有怨,細細要整理起來,真是幾日幾夜都搞不清楚。
「這是有人都處理過了啊。」
張九承感慨。
他幾十年的眼力放在那裏,自然能通過那厚厚一遝胡廣源的勵誌發跡史看出點別的東西。
大商戶背景不凡,可卻不可能人人沒有短處。
這是必然存在的,就如一個人磕磕絆絆地長大,必然會摔跤,商場又有如戰場,在你資曆不夠的時候,仇家、親友都可能留下你的把柄,也正因如此,大家彼此牽製、相互合作,才有一個穩定局麵。
刻意掩飾的複雜背景之下,這個人卻全無把柄可抓,這就是大大的貓膩了。
傅念君如今手段不夠,自然查不到什麽,但是張九承可是身經百戰了,這一回是根硬骨頭,他怎麽能不興奮。
周毓白望著他閃閃發亮的眼珠子,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早前他就與張九承談過。
「先生大概也能肯定了吧,這胡廣源,就是那人的錢袋子,握住他,就掐住了對方的咽喉……」
張九承回他:「而且,或許我們還能拿過來用用……」
還連連點頭,錢啊,金山銀山,誰會嫌多。
周毓白咳了一聲,「不義之財,你還是別惦記了。」
這老兒平日自己生活也不講究,倒是很喜歡斂財,不僅喜歡斂財,更喜歡從別人嘴裏奪食。
周毓白也從張九承嘴裏意識到,和樂樓的胡先生,遠比他和傅念君想的,更是個人物。
張九承拿起手邊的兩張紙,枯瘦的手摩挲著下巴,臉上同周毓白一樣沒有什麽驚異的表情。
周。
是那位二掌櫃交代的。
他說著:「這也不算多大的線索,會謀算著害您的必然是皇家之人。」
皇家之人自然姓周。
周毓白道:「也不算沒有進展,你瞧瞧他交代的時間,那時候是什麽事情張先生可記得?」
兩年前的秋天。
那個二掌櫃顯然不如大掌櫃一般忠心和受重用,他說自己隻見過那位主子一次,還是兩年前。
單昀用了些法子「幫」他回憶,確定了一個大致的時日。
周毓白的記性很好,那段日子,正好是聖駕蒞臨行宮之時。
國朝素重簡樸,即便是皇室中人也不敢太過奢靡,帝後出行遊玩更是少之又少,那年秋天,是因為張淑妃身體有恙,才破了一次例,即便如此,禦史台的奏疏還是將皇帝煩擾了個把月。
張九承眼睛一亮,「隻要查查那段時日誰留在京中即可了。」
他頓了頓,「郎君心裏可有人選?」
一直以來,張九承覺得會害周毓白的不過這幾個人選,都是他的哥哥們。
大皇子肅王,六皇子周毓琛,就是二皇子傻子滕王,和瘸腿的三皇子崇王都不能排除嫌疑。
臥薪嚐膽蟄伏十年這樣的例子,還不用旁人來說。
但是說這段時間派出去守著消息的人都是同一個回複,張九承也不禁疑惑了,難道是他想岔了?
確實是他想岔了。
周毓白「嗯」了一聲,「姓周的很多,八成在宗室裏頭。」
張九承點點頭,「太祖和秦王都有血脈留下,問鼎大位按理說他們也有機會。」
但是這機會,幾乎渺茫地可以忽略不計。
且不說宗室子弟有多少能耐和權力能這樣算計周毓白,就說如今活著的皇子都有五個,肅王還生了嫡子的,怎麽數都輪不到宗室子繼位,這還有什麽好拚的?
前朝不是沒有先例,小宗入大宗,那是在嫡係無血脈的情況下,太宗繼太祖位本來就是個例外,現在已經不是國朝初立之時了,誰有這個能耐學太宗啊。
實在想不明白。
周毓白倒是不急著究根問底,人家為什麽要對付自己,等抓到了人自然就清楚了。
眉兒還隻管坐在破舊的驢車上低頭嚶嚶地哭,卻不知道這一出城,就是一腳踩進了閻王殿。
且說到她去過的新豐綢緞莊,那掌櫃的深藏不露,也是慣於處理這些事的,他知道眉兒八成是露馬腳了,自然就很快給上頭去了信兒,得到一個字的回複:殺。
眉兒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在了路上,到了莊子上,柳姑姑隻能見到小姑娘僵硬的屍體。
送眉兒出去的時候,傅念君就料到了這些事,她有時候覺得自己心腸也挺硬的,不過人活一世,本來就是無奈,她前生可有犯過任何錯,還不是一樣死在東宮,眉兒自打入了火坑,就是為了送命而活,同樣沒有選擇。
她心裏想著,不知這回周毓白能抓到新豐綢緞莊這條線索,也不枉她差點被人一箭射死在野外。
那人還真當自己把日月乾坤都握在手中了,他若還是一個勁兒地埋頭幕後,恐怕後院著火的情況隻會越來越多。他不露頭,傅念君和周毓白拿他沒辦法,可他一旦想做點什麽,哪怕隻是點點微瀾,還想全身而退,就是太看不起他們了。
周毓白很快就掌握了新豐綢緞莊,他也不怕動靜大,因為他知道對方的手段,必然斷尾求生,徹底放棄這個地方,他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利用這斷掉的一截尾巴查出更多的線索。
刑訊逼供,沒有人會比宮裏出來的人更拿手,新豐綢緞莊的大掌櫃也算有點能耐,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就自盡了,倒是還有個二掌櫃和兩個夥計,問出了一些東西。
在周毓白的書房裏,負責這次刑訊的單昀一臉愧意,覺得自己有辱主子的信任。
周毓白沒責怪他,他看著手邊的供詞,其實多少也都猜到了,把它們甩到了對麵張九承的眼前。
紙上刺眼的一個「周」字格外明顯。
再說到張九承,他這幾日正是難得地神采奕奕,因是他一直處在亢奮之中,雙頰都泛著不自然的紅光。
原來是這幾天周毓白把和樂樓、胡先生和傅寧的底細交給他去處理,張九承正是日日伏案,嘔心瀝血。
他就是因為這件事的棘手而這麽興奮。
且不說傅寧,這個胡廣源,初初看時還覺得沒什麽,越查卻越亂,背景複雜地讓人難以抓住頭緒。自然,這天下間凡是有能耐的大商戶背景都很不凡,腳下踏著黑白兩道,江湖和朝廷都有牽連,但是這個胡廣源,卻又不一樣,從他發跡始,受過什麽人幫助,幫助過什麽人,與什麽人稱兄道弟,與什麽人又是有仇有怨,細細要整理起來,真是幾日幾夜都搞不清楚。
「這是有人都處理過了啊。」
張九承感慨。
他幾十年的眼力放在那裏,自然能通過那厚厚一遝胡廣源的勵誌發跡史看出點別的東西。
大商戶背景不凡,可卻不可能人人沒有短處。
這是必然存在的,就如一個人磕磕絆絆地長大,必然會摔跤,商場又有如戰場,在你資曆不夠的時候,仇家、親友都可能留下你的把柄,也正因如此,大家彼此牽製、相互合作,才有一個穩定局麵。
刻意掩飾的複雜背景之下,這個人卻全無把柄可抓,這就是大大的貓膩了。
傅念君如今手段不夠,自然查不到什麽,但是張九承可是身經百戰了,這一回是根硬骨頭,他怎麽能不興奮。
周毓白望著他閃閃發亮的眼珠子,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早前他就與張九承談過。
「先生大概也能肯定了吧,這胡廣源,就是那人的錢袋子,握住他,就掐住了對方的咽喉……」
張九承回他:「而且,或許我們還能拿過來用用……」
還連連點頭,錢啊,金山銀山,誰會嫌多。
周毓白咳了一聲,「不義之財,你還是別惦記了。」
這老兒平日自己生活也不講究,倒是很喜歡斂財,不僅喜歡斂財,更喜歡從別人嘴裏奪食。
周毓白也從張九承嘴裏意識到,和樂樓的胡先生,遠比他和傅念君想的,更是個人物。
張九承拿起手邊的兩張紙,枯瘦的手摩挲著下巴,臉上同周毓白一樣沒有什麽驚異的表情。
周。
是那位二掌櫃交代的。
他說著:「這也不算多大的線索,會謀算著害您的必然是皇家之人。」
皇家之人自然姓周。
周毓白道:「也不算沒有進展,你瞧瞧他交代的時間,那時候是什麽事情張先生可記得?」
兩年前的秋天。
那個二掌櫃顯然不如大掌櫃一般忠心和受重用,他說自己隻見過那位主子一次,還是兩年前。
單昀用了些法子「幫」他回憶,確定了一個大致的時日。
周毓白的記性很好,那段日子,正好是聖駕蒞臨行宮之時。
國朝素重簡樸,即便是皇室中人也不敢太過奢靡,帝後出行遊玩更是少之又少,那年秋天,是因為張淑妃身體有恙,才破了一次例,即便如此,禦史台的奏疏還是將皇帝煩擾了個把月。
張九承眼睛一亮,「隻要查查那段時日誰留在京中即可了。」
他頓了頓,「郎君心裏可有人選?」
一直以來,張九承覺得會害周毓白的不過這幾個人選,都是他的哥哥們。
大皇子肅王,六皇子周毓琛,就是二皇子傻子滕王,和瘸腿的三皇子崇王都不能排除嫌疑。
臥薪嚐膽蟄伏十年這樣的例子,還不用旁人來說。
但是說這段時間派出去守著消息的人都是同一個回複,張九承也不禁疑惑了,難道是他想岔了?
確實是他想岔了。
周毓白「嗯」了一聲,「姓周的很多,八成在宗室裏頭。」
張九承點點頭,「太祖和秦王都有血脈留下,問鼎大位按理說他們也有機會。」
但是這機會,幾乎渺茫地可以忽略不計。
且不說宗室子弟有多少能耐和權力能這樣算計周毓白,就說如今活著的皇子都有五個,肅王還生了嫡子的,怎麽數都輪不到宗室子繼位,這還有什麽好拚的?
前朝不是沒有先例,小宗入大宗,那是在嫡係無血脈的情況下,太宗繼太祖位本來就是個例外,現在已經不是國朝初立之時了,誰有這個能耐學太宗啊。
實在想不明白。
周毓白倒是不急著究根問底,人家為什麽要對付自己,等抓到了人自然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