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七百七十八章:日本撐不下去了(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資源不足直接的影響便是武器裝備以及其它工業產品無法正常生產,就要影響前線部隊的作戰,進而還會影響這場戰爭的結果。
既然後果如此的嚴重,那又該如何解決這樣的麻煩呢?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容易,那就是需要對外進口,不管是美國還是近在咫尺的東南亞國家都能為日本提供大量的物資。
事實上日本也確實是這麽做的,在侵華戰爭爆發時,日本銀行的黃金儲備額包括紙幣發行的準備金在內不過13.5億日元,而在日俄戰爭時,日本國硬通貨儲備僅僅為1400萬日元。此外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日本政府前期又借得外債8億日元,合為28億日元。
但是在侵華戰爭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0年的國際收支逆差達50億日元,黃金外匯已所剩無幾,以至日本不得不開始動用戰略儲備物資,而日本采取的擴大出口,壓縮進口,掠奪占領地,對外借款等各種辦法均已無效。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外貿環境這幾年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國民政府以及馬錚方麵的強勢幹預,在大量地利益麵前一直支持日本的美國悄然轉變了政策,對日貿易逐漸規範化嚴格化,幾乎所有涉及到戰爭的戰略資源全部列入了禁運品,甚至於前段時間美國甚至於在討論要不要將糧食也列入禁止出口的戰略物資,這令日本極為惱怒。
如果失去了美國這個奶媽,日本就成了沒娘的孩子,挨餓受凍那是必然的。
之前這些危機全部都被陸軍輝煌的戰績所掩蓋著,現在把這個蓋子掀開了,所有的日本人都頓時傻掉了。同時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大日本帝國現在已經隻剩下一個空殼子和那一百五十萬軍隊了,是打是和已經沒有再爭論的必要了。
其實米內光政等人反對戰爭擴大化還有這更深層次的擔憂,去年前陸軍大臣板垣征四郎提出的那個加強與德意兩國的聯係,甚至締結軍事同盟的方案雖然暫時沒有通過,但是支持的人卻不少。
但是米內、山本、井上等人認為,如果日本同德國締結同盟或進行協商,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有誘發日美戰爭的危險,如果日本一旦卷入對美作戰的漩渦,則是相當危險的,也是日本海軍難以忍受的。因此,無論從國策上還是戰略上考慮,都必須反對與德國締結同盟。
而米內、山本等人這幾個月旗幟鮮明的反對,阻止了加強日德協定提案的進一步升級,暫時將日本從陷阱中拯救了出來。
在大量地數據麵前,陸軍方麵被米內、山本、井上等人批得體無完膚,盡管他們依然不同意與中國進行和談,但是包括首相近衛文磨在內的很多高層已經認同了米內光政等人的建議,因此接下來的事情就成了該怎樣與中國談判,大日本帝國的底線是什麽?
與中國談判也不是一個輕鬆活,從1937年全麵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也不是沒有與中國政府接觸過,但是每次談判最後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這次談判結果如何日本方麵沒有太大的把握。
其實從37年開始,國民黨方麵就一直試圖與日本人接觸,在此之前日本方麵已經與國民政府進行過兩次秘密談判了。
第一次是1938年的“宇、孔秘密談判”,這是國民政府第一次主動要求同日本進行的“和平交涉”,而且這次雙方派出的代表的級別都不低。國民政府這邊派出的是新任行政院院長兼外交部長孔祥熙。日本那邊派出的是陸軍大將宇垣一成。當時宇垣一成大將出任改組後的近衛內閣外相,可以說那次和談是兩國外長級別的交涉。
對於那次和談老蔣期望最高,畢竟他本人和宇垣一成私人關係不錯。因為蔣在“二次革命”失敗後亡命日本,宇垣一成曾對他給以照顧而結下友誼。
蔣執政後,曾多次派張群去東京、漢城(朝鮮京城)同宇垣一成就中日關係交換意見。鑒於滬寧、徐州失守,日軍猛撲武漢,形勢嚴峻,蔣命行政院副院長、國防最高會議秘書長張群於1938年5月電賀宇垣一成就職,同時提出希望可以與日本進行和談,甚至於也以讓親日派首領汪精衛作為談判大使。
對於國民政府提出的和談請求,日本方麵表現的並不是很積極,甚至拒絕讓汪精衛擔任和談大使,宇垣在答複國民政府的信件是這樣說的:“由先生與汪兆銘出麵處於第一線,則需慎重考慮。在貴國人士心目中,一聽說張群或汪兆銘,會當即認為是親日派巨頭。日本人同您和汪兆銘在交涉前列對話,很容易談攏。但貴國國民卻會譴責這是親日派幹的,他們賣國求榮,反而使交涉陷於不利。”
同時,宇垣指名要“與日本關係不深”的新任行政院院長孔祥熙出麵交涉,隨即便有了後麵的談判。其實從這裏就能看得出來,汪精衛早就和日本人勾勾搭搭了,不然日本人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時刻還想著汪精衛,想要保護他。因此前段時間汪偽政權的成立也不是一日之寒了,而是早有預謀的。
1938年6月26日,“宇垣一成、孔祥熙秘密談判”以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中村豐一與行政院秘書喬輔三之間在香港舉行“預備會議”的形式進行。
這次交涉日本宇垣外相對中國方麵提出了六個要求:(一)承認滿洲獨立(二)華北、內蒙劃為‘特殊地區’(三)對日賠償(四)經濟合作,共同開發(中國)資源(五)在某些地區駐兵(六)中國接受日本顧問或其他指導者。
由於當時武漢會戰煙雲正急,所以國民政府急切謀求妥協,因此對於日軍提出的要求國民政府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在“滿洲獨立”問題上對日本做出從無先例的大讓步;“在內蒙設置特殊地區是可以的。”;“關於接受(日本)顧問,共同開發資源都是好事情,幾乎全盤接受了日本人的條件。
隻不過孔祥熙又從中國的國內局勢提出了一些請求:“在條約上公開承認滿洲獨立,我們國內很困難,隻有悄悄地逐步實行。例如,首先設置領事,凡屬經濟問題由領事間解決。如遇眾多政治問題,領事解決不了,接下來再派公使或大使。同時在華北設置特殊地區不適宜,中國無力支付對日賠款。”
其實國民政府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但是最後又日本試圖以“******下野”作為中國政府“屈服的條件”之一。經過雙方的多次會晤,最終日本要求“******下野”是這次交涉的焦點問題,也是難於達成妥協的症結。
為了促成這次和談,國民政府甚至提出一個退讓方案:“由孔祥熙本人以行政院院長負全責而辭職,至少在履行條約完畢之前,蔣先生依然居於其原有的地位。”
可是,日本方麵斷然拒絕。為了達成妥協,孔祥熙答應乘日本軍艦親自赴長崎與宇垣外相直接會晤。最後,日本陸軍強硬派板垣征四郎、東條英機堅持要“******下野”,並以成立“興亞院”為手段迫使宇垣外相辭職,最終這次談判無疾而終。(未完待續。)
資源不足直接的影響便是武器裝備以及其它工業產品無法正常生產,就要影響前線部隊的作戰,進而還會影響這場戰爭的結果。
既然後果如此的嚴重,那又該如何解決這樣的麻煩呢?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容易,那就是需要對外進口,不管是美國還是近在咫尺的東南亞國家都能為日本提供大量的物資。
事實上日本也確實是這麽做的,在侵華戰爭爆發時,日本銀行的黃金儲備額包括紙幣發行的準備金在內不過13.5億日元,而在日俄戰爭時,日本國硬通貨儲備僅僅為1400萬日元。此外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日本政府前期又借得外債8億日元,合為28億日元。
但是在侵華戰爭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0年的國際收支逆差達50億日元,黃金外匯已所剩無幾,以至日本不得不開始動用戰略儲備物資,而日本采取的擴大出口,壓縮進口,掠奪占領地,對外借款等各種辦法均已無效。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外貿環境這幾年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國民政府以及馬錚方麵的強勢幹預,在大量地利益麵前一直支持日本的美國悄然轉變了政策,對日貿易逐漸規範化嚴格化,幾乎所有涉及到戰爭的戰略資源全部列入了禁運品,甚至於前段時間美國甚至於在討論要不要將糧食也列入禁止出口的戰略物資,這令日本極為惱怒。
如果失去了美國這個奶媽,日本就成了沒娘的孩子,挨餓受凍那是必然的。
之前這些危機全部都被陸軍輝煌的戰績所掩蓋著,現在把這個蓋子掀開了,所有的日本人都頓時傻掉了。同時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大日本帝國現在已經隻剩下一個空殼子和那一百五十萬軍隊了,是打是和已經沒有再爭論的必要了。
其實米內光政等人反對戰爭擴大化還有這更深層次的擔憂,去年前陸軍大臣板垣征四郎提出的那個加強與德意兩國的聯係,甚至締結軍事同盟的方案雖然暫時沒有通過,但是支持的人卻不少。
但是米內、山本、井上等人認為,如果日本同德國締結同盟或進行協商,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有誘發日美戰爭的危險,如果日本一旦卷入對美作戰的漩渦,則是相當危險的,也是日本海軍難以忍受的。因此,無論從國策上還是戰略上考慮,都必須反對與德國締結同盟。
而米內、山本等人這幾個月旗幟鮮明的反對,阻止了加強日德協定提案的進一步升級,暫時將日本從陷阱中拯救了出來。
在大量地數據麵前,陸軍方麵被米內、山本、井上等人批得體無完膚,盡管他們依然不同意與中國進行和談,但是包括首相近衛文磨在內的很多高層已經認同了米內光政等人的建議,因此接下來的事情就成了該怎樣與中國談判,大日本帝國的底線是什麽?
與中國談判也不是一個輕鬆活,從1937年全麵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也不是沒有與中國政府接觸過,但是每次談判最後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這次談判結果如何日本方麵沒有太大的把握。
其實從37年開始,國民黨方麵就一直試圖與日本人接觸,在此之前日本方麵已經與國民政府進行過兩次秘密談判了。
第一次是1938年的“宇、孔秘密談判”,這是國民政府第一次主動要求同日本進行的“和平交涉”,而且這次雙方派出的代表的級別都不低。國民政府這邊派出的是新任行政院院長兼外交部長孔祥熙。日本那邊派出的是陸軍大將宇垣一成。當時宇垣一成大將出任改組後的近衛內閣外相,可以說那次和談是兩國外長級別的交涉。
對於那次和談老蔣期望最高,畢竟他本人和宇垣一成私人關係不錯。因為蔣在“二次革命”失敗後亡命日本,宇垣一成曾對他給以照顧而結下友誼。
蔣執政後,曾多次派張群去東京、漢城(朝鮮京城)同宇垣一成就中日關係交換意見。鑒於滬寧、徐州失守,日軍猛撲武漢,形勢嚴峻,蔣命行政院副院長、國防最高會議秘書長張群於1938年5月電賀宇垣一成就職,同時提出希望可以與日本進行和談,甚至於也以讓親日派首領汪精衛作為談判大使。
對於國民政府提出的和談請求,日本方麵表現的並不是很積極,甚至拒絕讓汪精衛擔任和談大使,宇垣在答複國民政府的信件是這樣說的:“由先生與汪兆銘出麵處於第一線,則需慎重考慮。在貴國人士心目中,一聽說張群或汪兆銘,會當即認為是親日派巨頭。日本人同您和汪兆銘在交涉前列對話,很容易談攏。但貴國國民卻會譴責這是親日派幹的,他們賣國求榮,反而使交涉陷於不利。”
同時,宇垣指名要“與日本關係不深”的新任行政院院長孔祥熙出麵交涉,隨即便有了後麵的談判。其實從這裏就能看得出來,汪精衛早就和日本人勾勾搭搭了,不然日本人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時刻還想著汪精衛,想要保護他。因此前段時間汪偽政權的成立也不是一日之寒了,而是早有預謀的。
1938年6月26日,“宇垣一成、孔祥熙秘密談判”以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中村豐一與行政院秘書喬輔三之間在香港舉行“預備會議”的形式進行。
這次交涉日本宇垣外相對中國方麵提出了六個要求:(一)承認滿洲獨立(二)華北、內蒙劃為‘特殊地區’(三)對日賠償(四)經濟合作,共同開發(中國)資源(五)在某些地區駐兵(六)中國接受日本顧問或其他指導者。
由於當時武漢會戰煙雲正急,所以國民政府急切謀求妥協,因此對於日軍提出的要求國民政府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在“滿洲獨立”問題上對日本做出從無先例的大讓步;“在內蒙設置特殊地區是可以的。”;“關於接受(日本)顧問,共同開發資源都是好事情,幾乎全盤接受了日本人的條件。
隻不過孔祥熙又從中國的國內局勢提出了一些請求:“在條約上公開承認滿洲獨立,我們國內很困難,隻有悄悄地逐步實行。例如,首先設置領事,凡屬經濟問題由領事間解決。如遇眾多政治問題,領事解決不了,接下來再派公使或大使。同時在華北設置特殊地區不適宜,中國無力支付對日賠款。”
其實國民政府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但是最後又日本試圖以“******下野”作為中國政府“屈服的條件”之一。經過雙方的多次會晤,最終日本要求“******下野”是這次交涉的焦點問題,也是難於達成妥協的症結。
為了促成這次和談,國民政府甚至提出一個退讓方案:“由孔祥熙本人以行政院院長負全責而辭職,至少在履行條約完畢之前,蔣先生依然居於其原有的地位。”
可是,日本方麵斷然拒絕。為了達成妥協,孔祥熙答應乘日本軍艦親自赴長崎與宇垣外相直接會晤。最後,日本陸軍強硬派板垣征四郎、東條英機堅持要“******下野”,並以成立“興亞院”為手段迫使宇垣外相辭職,最終這次談判無疾而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