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鬼死前的咆哮並沒有讓蘭絕塵的內心有任何的恐懼,甚至還有些興奮,唯見蘭絕塵雙眸深邃似海,淡淡道:


    “若是如此,那豈不是正好,節省我很多的時間,無需讓我一個個的去找你們。”


    類鬼冷笑不已,嘶啞道:“希望到時候你能夠這麽樂觀!”


    話落,唯見類鬼念起咒語,蘭絕塵感覺到一股無法言明的力量在自己的體內生成,自己的身體開始劇烈的反擊,易經念誦,道樹複蘇,將那一股欲要侵入蘭絕塵靈魂的力量吸取道道樹之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萬變不離其宗,道樹的全麵複蘇之下,這一股神秘力量被道樹轉化為己用,甚至推演出了一門術法,以一段意識傳到了蘭絕塵的意識海之中。


    蘭絕塵微微一品,這才恍然,類鬼自知自己必死,正在耗盡最後的力量,給蘭絕塵下詛咒,蘭絕塵詛咒並不是多麽的高明,若是類鬼平時絕對不會用,可是他的身上所有的力量被地獄之火吞食得差不多了。


    用盡最後的餘暉來下詛咒已經讓他歇斯底裏了,這一個詛咒像是一個燈泡能夠讓蘭絕塵在人群之中無比的亮眼,讓蘭絕塵的敵人很快能夠感應到蘭絕塵,暴露蘭絕塵的位置。


    這一個詛咒又像是一個鈴鐺,無論蘭絕塵怎麽逃都會讓蘭絕塵的敵人很快的跟上蘭絕塵的蹤跡。


    很雞肋的一個詛咒,可是這是上一個紀元的神秘咒語,想要解除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很難,隻對真神行者以下的修士有用,又或者到佛寺之中,接受佛光的洗禮,又或者是建立功德,凝聚功德環,在功德環光輝的照耀之下,這般低階的詛咒自然消散。


    這並不算什麽,讓蘭絕塵最開心的其實是這詛咒成為了一個引子,讓蘭絕塵能夠以此學習類鬼的語言的一個火種。


    “@¥@¥%*&)@……”


    蘭絕塵卡卡頓頓的發出怪音,臉上的笑容燦爛如光,如同鄰家男孩一般,可這表情卻讓類鬼發出了驚恐的慘叫聲。


    “怎麽可能?!”


    “啊啊啊啊……”


    未等類鬼說完話,地獄之火已經將他徹底湮滅,連同罪虐一起被徹底的抹殺,空中懸浮著一顆醜陋的小珠子,正是罪虐的本體。


    蘭絕塵右手一招,罪蓮子飛到手中,手掌輕輕一顫,先前的三顆罪蓮子一同出現在右手心之中。


    “歸你了,望你能成為一尊大佛,屆時神之界域相見之時,恐怕會需要你的幫助。”蘭絕塵微笑道。


    “你就如此堅信自己必定飛升神之界域?”罪欲接過蘭絕塵扔來的四顆罪蓮子,微笑道。


    “我的眼睛,不同人。”蘭絕塵耐人尋味道。


    “嗬嗬……”罪欲笑出了聲,他同意蘭絕塵的這一句話,“先前兩個聲音,其中有一個聲音並不是我二弟的吧?能否告訴我是誰?”


    “類鬼,一個原本應該滅亡的種族,屬於上一個紀元的生靈,能量係生靈,沒有具體的形體,類似於鬼魂,卻要比鬼魂更加恐怕黑暗,厲鬼在他們麵前不過是小兵。


    他們這一族是真真實實由負麵力量構成的一種生靈,源於罪,源於惡……”蘭絕塵將自己所知跟罪欲說道。


    “他們這一族全都盯上你了?因為懺悔之眼吧。”罪欲很快想到其中的關鍵點。


    “你以後也要小心了,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何嚐不是罪蓮之子,他們的宿敵,再加上你又修佛。”蘭絕塵笑道。


    “無妨,修行路本就坎坎坷坷,他們不也是我的養分嗎。”罪欲換以微笑。


    “那棵青蓮便在這血海之下吧。”蘭絕塵開口道。


    罪欲並沒有開口,麵色複雜,點了點頭。


    蘭絕塵右手虛空一抓,泣血槍再次幻化而出,雙眸符文湧動,伏羲八卦眼與懺悔之眼大開,天地驟然變了另一幅模樣。


    道力瘋狂湧出,注入泣血槍,洗淨鉛華呈素姿,一環環符文繚盤旋。


    “咻!”一聲,泣血槍脫手而出,劃過天際,從天而降,沒入無盡的血海之中,一道小小的漩渦形成,隨後越來越大,瘋狂的擴張,血海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消減。


    “這……”罪欲不由得驚呼。


    “嗡嗡嗡……”


    泣血槍複蘇了,一股強霸的力量,撕裂天地,利氣狂暴衝天,閃爍耀眼的血光。


    蘭絕塵猛地拍了拍頭,猛地想起了那把大劍,右手一揮,大劍幻化而出,如是扔垃圾一般,扔進了漩渦之中。


    “你瘋了,你這是在幹什麽?”罪欲怪叫道。


    “沒什麽啊,這把大劍就讓泣血槍吃了而已,平複平複這個傲嬌女人的怨氣。”蘭絕塵聳了聳肩膀道。


    “……”


    罪欲嘴角微微抽動,差點想要擄起袖子打人,這可是一把真神器品階的大劍啊,其中神性盎然,竟然不適合他,可是這足以讓任何一個勢力瘋狂。


    一刻鍾之後,血海消失,血海之下竟然是一個無比巨大的祭壇,正好與血海的大小一致,散發著亙古的氣息,那是無盡的歲月痕跡疊加起來的厚重感。


    祭壇上刻滿了無數的紋絡,不知道是用何種材料建成的,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整體,祭壇的正中心是一個小池塘,麵積不過一個臉盆大小,嬌嫩欲滴的青蓮就紮根在這一個臉盆大小的池塘之中。


    小池塘裏蠕動著黑色的液體,宛如石油原油一般,卻要比石油原油更加黑,如同擁有了生命一般,在不斷的蠕動。


    光芒閃爍,花綺羅幻化而出,她臉色無比的複雜,目不轉睛的看著那一棵青蓮。


    “罪之蓮,吾之生。”花綺羅口中喃喃自語道。


    蘭絕塵正要開口的時候,他們身前憑空出現一個與花綺羅長得一模一樣的女人,隻不過兩人的氣質是兩個極端,就如同淩瑄和淩滅兩姐妹的氣質一般。


    “雙胞胎兩姐妹?”


    蘭絕塵心中湧出了疑惑。


    “惡之花,吾之往。”對方緩緩道。


    “齊了。”兩女同時嫣然一笑,異口同聲道。


    蘭絕塵和罪欲兩人聽得很迷茫,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兩人相互對視,一臉茫然。


    “往生花。”


    水漣漪她們也出來了。


    “說起來很神奇,可是她們與我佛有緣。”水漣漪淡淡道。


    “往生花不是彼岸花嗎?”蘭絕塵問道。


    “不,不一樣,彼岸花怎麽能夠跟來自仙之界域的往生花相提並論呢。”淩瑄忽而開口道。


    “仙之界域?可是漣漪也知道往生花?我怎麽一點都不知道。”蘭絕塵疑惑不解,他對仙之界域了解甚少,自己師尊從未跟自己說過。


    水漣漪徐徐道來,說是楊柳菩薩藏書閣之中有一本古籍,記載著一處異域風情,寫風像是小說,事物寫得栩栩如生,可是隨著水漣漪經曆的事物越來越多,她才發現這一本古籍不簡單。


    古籍之中對往生花的描繪十分的奇特,往生花並非是自然生長而成的,往生花更像是輪回法則的核心,輪回法則的法則之花。


    因果與輪回相加其實就是往生的根本。


    在佛教之中,往生是擺脫過往的惡業業力束縛獲得新生之不可思議過程。當下的業報身命終受生新的業報身,稱之為往生新業報身所處世界。


    往生法門可令行者脫離惡世,將五濁業報身轉為清淨法器身,於此善身中聞法修行,積累功德。修行往生法門的利益不僅僅是色身散壞之後,當下即能得大利益。能消罪業,免墮惡道;能調順諸根,免受病苦;能除煩惱,增長慧根。


    業報身既可以指色身;也可以指心之業力所成之業報身,如天人畜生惡鬼(參見六道)。


    世界既可以指實際的世界,如五濁惡世、極樂淨土;也可以指心,如五濁惡世、極樂淨土。三千世界及其六道四天下則指心。


    或複有人作如是念。我於今者應行十善。以是因緣。我身壞時。當得往生鬱單越中。彼處生已。住壽千年不增不減。


    往生的最終目標是令往生者成就佛果,永離諸苦。


    佛為度眾生方才來此世界,雖然也會受到業力,但佛功德圓滿,不被業力轉,故稱如來。往生法門便是以此為首要目標。


    往生最殊勝是發願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與其待色身散壞諸佛菩薩前來接引,不如當下即修心,先入心淨土。如此修最快速,如此修色身散壞時去諸佛世界最有把握。


    因心淨土可消業障,業障輕了,身壞後就不容易被業力轉去惡世,縱使遇到惡緣,諸佛菩薩把我們接出來也容易。諸佛菩薩慈悲普無有差別,但因眾生業力不一,故有人命終得度,有人命終入惡世受報。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修行住菩薩無生無滅,念佛不著,不著念念亦不著所念佛,故稱如來。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


    以一念至誠心憶念彌陀,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慈光,以佛慈光回向己深心,安住於佛,廣宣正法度脫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待業報身死,即得與阿彌陀佛及諸聖眾相聚一處,所現諸境真實不虛。


    起諸善根以一念淨心憶念彌陀,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慈光,以佛慈光回向己淨心,安住於佛,廣讀大乘,以法布施利益眾生,願生彼國。


    待業報身死,即得與阿彌陀佛及諸聖眾相聚一處,所現境如幻如化。


    以一念至心憶念彌陀,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慈心,以佛慈心回向己心,安住於佛,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願生彼國。


    待業報身死,心不顛倒,即得與阿彌陀佛及諸聖眾相聚一處,如在夢中。


    起善根斷惡念,以一念無惡之念憶念彌陀願佛接引,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念來接,安住佛念,得一心不亂。


    此一心不亂能令眾生次第得天眼、天耳、他心智、神足。


    一心憶念彌陀願佛接引,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念來接,安住佛念,得一心不亂。此一心不亂能令眾生免墮惡道。


    念佛要做到時時憶念需要因緣具足,如果是在家居士,工作生活諸事所纏,要時時提起正念很難,就需要兼修行法,將所修功德或福德回向願往生。


    持戒善護己念;廣聞方等經典,聞已解實相義,解實相義已能以心行;修六波羅蜜。以此功德回向願生淨土。


    持戒善護己念;廣聞方等經典,聞已得不相空相,於此不相空相心不驚動。以此功德回向願生淨土。


    持戒善護己念;起發無上道心,於大乘法不生疑煩惱。以此功德回向願生淨土。


    持十善業,不起妄想,不昏沉,不愛著四禪定解脫樂,不染著世間愚癡行,不講不觀聽世間愚癡法,不造五逆,以此善根回向願生淨土。


    下品往生者,由於業障過重已經無法憑己力自度,需有善知識救拔。


    以菩提心攝一切法,於一切法離妄自在,是名和合僧。當然這是如來境界,不是我們當下可受持的。但不解佛威神無量,於佛大乘法起分別我們當下即可斷。


    以惡心傷於己心之佛。於佛不恭敬不信乃至謗佛,或以貪著五欲之發心求於佛,或為名聞利養行法布施皆為出佛身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槍泣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勻音早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勻音早西並收藏神槍泣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