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柳讓柳葉乖乖坐在竹凳上,又到廚房裏忙活起來。
她上次買來的豬皮和豬大腸還剩好一些沒吃完,柳柳打算把今天的豬皮處理好拿到外頭曬幹,這樣可以保存好長一段時間,也不怕吃不完。
☆☆☆
「可知她是哪裏人?」方窈吃一口表妹給她送來的糕點,漫不經心問道。
婢女琴兒連忙道:「成衣鋪的掌櫃的隻知不是縣裏人,約莫是縣外村子裏的農女。」
琴兒說完,小心看了一眼自家小姐,試探道:「小姐,可要派人去尋?」
方窈沒急著說話,慢條斯理將整塊糕點吃完,抽出帕子擦了擦手,把沾了些許糕點碎屑的帕子隨意丟在桌上。
琴兒小心望去,帕子的一角繡了支青柳。
不過一眼,琴兒的視線就像被燙著一般,連忙收回來。
小姐這帕子和荷包是從前一並從成衣店買來的,因著小姐打小就愛青柳,覺得帕子和荷包合眼緣,獨獨挑中了繡著青柳的荷包和帕子。
可誰想到,前些天蕭府的人找上門來,說小姐是他們家公子的救命恩人。
琴兒茫然許久,才聽蕭府的人講清,那日蕭府公子在法華寺遇險,是個姑娘救了他。
那姑娘走得匆忙,身上掉下了個荷包,荷包裏有一方絲帕,絲帕上繡著的花樣正巧和她家小姐剛剛用的這方絲帕上的圖樣一模一樣。
正是蕭府的丫鬟曾瞧見小姐身上有這麽一方絲帕,稟明主子,蕭府又仔細打聽過她家小姐那日的確去過法華寺,這才尋上門來。
自家小姐有沒救過人,琴兒不知道,但那日,小姐不讓她跟著,卻是受了傷回來的。
琴兒聽小姐說身上的傷是摔的,琴兒卻覺得傷口像是利刃所傷,可當人丫鬟的,哪能問那麽多,小姐說什麽便是什麽。
琴兒不傻,甚至比一般丫鬟要聰慧,自從蕭府的人上門,自家小姐的反應便足以告訴琴兒,繡這個荷包的人才是真正救了蕭公子的人。
那可是蕭公子——
「不急,若讓人去尋,定要被旁人知曉,你我在京城孤苦無依,我那姨母不待見母親也不待見我,我隻好來這小小葉縣尋了姑母,如今既有這份機緣,又怎好叫旁人奪去?」
方窈聲音柔軟,溫婉得像是養在深閨裏天真不諳世事的大家小姐,可話裏的意思,卻叫人不寒而栗。
琴兒嗯了一聲,垂下頭,眼睫微微顫抖。
哪有人奪了旁人的救命之恩,卻還如此理直氣壯?
☆☆☆
王鳳春見著柳柳買了豬耳朵,正要破口大罵,柳柳利索遞上十五個銅板,成功把王鳳春打發了。
隔天,柳柳目送王鳳春和柳冬生出門,幹脆利落的把昨天買的豬肉燉了,姐妹倆吃的格外開心。
柳柳上山采摘做糕點的水果,柳葉就待在家裏繡花,繡累了便起來走一走。
她動作快,繡出來的荷包也好看。
一連半個月,柳柳都一天在家忙活一天去縣裏賣糕點,隨著越來越多人嚐到她做的糕點,柳柳做去賣的糕點也越來越多。
汪嬤嬤似乎頗為喜愛她做的食物,三天兩頭便會派人來買。
此前,柳柳除了糕點外,還開始做其他吃食,其中鹵貨格外受歡迎。
柳柳沒法在縣裏置攤子,卻能把豬腸子豬舌豬耳朵鹵好,做成鹵貨售賣。
鹵貨冷了滋味也不錯,若是想吃熱的拿回家中加熱,再放入柳柳調好的調料包,滋味鮮美,可不少人喜歡。
豬腸子豬舌豬耳朵這些原本就不貴,被柳柳這麽一加工,利潤更是成倍增長。
汪嬤嬤除了第一次到她攤子這兒買糕點,其餘時間都是派小丫鬟來,柳柳也慢慢把提著的心放下,卻沒料到今日汪嬤嬤又來了。
汪嬤嬤這次來不是來買糕點的,而是看上了她攤位上的鹵貨。
買了柳柳這麽多次糕點,汪嬤嬤也知道這年紀不大的小姑娘本事了得,手藝半點也不比皇宮禦廚差。
公子這些日子胃口不佳,也就能入口些這小姑娘做的糕點。
汪嬤嬤從公子出生就伺候在他身邊,自然知曉公子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
這鹵貨,便是公子青睞的菜色之一。
汪嬤嬤前幾日嚐了小丫鬟買回去的豬耳朵,醇而不膩,脆而不碎,吃上一口就欲罷不能。
昨日她又讓小丫鬟買了些回去,端上公子飯桌,公子竟比平時多用了大半碗的飯,還把鹵豬耳朵全吃光了。
自打公子傷了腿,從來沒如此暢快用過飯,汪嬤嬤激動了許久,今個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出門來尋柳柳。
要她說,這小姑娘在外頭賣吃食,是屈才了。
她上次買來的豬皮和豬大腸還剩好一些沒吃完,柳柳打算把今天的豬皮處理好拿到外頭曬幹,這樣可以保存好長一段時間,也不怕吃不完。
☆☆☆
「可知她是哪裏人?」方窈吃一口表妹給她送來的糕點,漫不經心問道。
婢女琴兒連忙道:「成衣鋪的掌櫃的隻知不是縣裏人,約莫是縣外村子裏的農女。」
琴兒說完,小心看了一眼自家小姐,試探道:「小姐,可要派人去尋?」
方窈沒急著說話,慢條斯理將整塊糕點吃完,抽出帕子擦了擦手,把沾了些許糕點碎屑的帕子隨意丟在桌上。
琴兒小心望去,帕子的一角繡了支青柳。
不過一眼,琴兒的視線就像被燙著一般,連忙收回來。
小姐這帕子和荷包是從前一並從成衣店買來的,因著小姐打小就愛青柳,覺得帕子和荷包合眼緣,獨獨挑中了繡著青柳的荷包和帕子。
可誰想到,前些天蕭府的人找上門來,說小姐是他們家公子的救命恩人。
琴兒茫然許久,才聽蕭府的人講清,那日蕭府公子在法華寺遇險,是個姑娘救了他。
那姑娘走得匆忙,身上掉下了個荷包,荷包裏有一方絲帕,絲帕上繡著的花樣正巧和她家小姐剛剛用的這方絲帕上的圖樣一模一樣。
正是蕭府的丫鬟曾瞧見小姐身上有這麽一方絲帕,稟明主子,蕭府又仔細打聽過她家小姐那日的確去過法華寺,這才尋上門來。
自家小姐有沒救過人,琴兒不知道,但那日,小姐不讓她跟著,卻是受了傷回來的。
琴兒聽小姐說身上的傷是摔的,琴兒卻覺得傷口像是利刃所傷,可當人丫鬟的,哪能問那麽多,小姐說什麽便是什麽。
琴兒不傻,甚至比一般丫鬟要聰慧,自從蕭府的人上門,自家小姐的反應便足以告訴琴兒,繡這個荷包的人才是真正救了蕭公子的人。
那可是蕭公子——
「不急,若讓人去尋,定要被旁人知曉,你我在京城孤苦無依,我那姨母不待見母親也不待見我,我隻好來這小小葉縣尋了姑母,如今既有這份機緣,又怎好叫旁人奪去?」
方窈聲音柔軟,溫婉得像是養在深閨裏天真不諳世事的大家小姐,可話裏的意思,卻叫人不寒而栗。
琴兒嗯了一聲,垂下頭,眼睫微微顫抖。
哪有人奪了旁人的救命之恩,卻還如此理直氣壯?
☆☆☆
王鳳春見著柳柳買了豬耳朵,正要破口大罵,柳柳利索遞上十五個銅板,成功把王鳳春打發了。
隔天,柳柳目送王鳳春和柳冬生出門,幹脆利落的把昨天買的豬肉燉了,姐妹倆吃的格外開心。
柳柳上山采摘做糕點的水果,柳葉就待在家裏繡花,繡累了便起來走一走。
她動作快,繡出來的荷包也好看。
一連半個月,柳柳都一天在家忙活一天去縣裏賣糕點,隨著越來越多人嚐到她做的糕點,柳柳做去賣的糕點也越來越多。
汪嬤嬤似乎頗為喜愛她做的食物,三天兩頭便會派人來買。
此前,柳柳除了糕點外,還開始做其他吃食,其中鹵貨格外受歡迎。
柳柳沒法在縣裏置攤子,卻能把豬腸子豬舌豬耳朵鹵好,做成鹵貨售賣。
鹵貨冷了滋味也不錯,若是想吃熱的拿回家中加熱,再放入柳柳調好的調料包,滋味鮮美,可不少人喜歡。
豬腸子豬舌豬耳朵這些原本就不貴,被柳柳這麽一加工,利潤更是成倍增長。
汪嬤嬤除了第一次到她攤子這兒買糕點,其餘時間都是派小丫鬟來,柳柳也慢慢把提著的心放下,卻沒料到今日汪嬤嬤又來了。
汪嬤嬤這次來不是來買糕點的,而是看上了她攤位上的鹵貨。
買了柳柳這麽多次糕點,汪嬤嬤也知道這年紀不大的小姑娘本事了得,手藝半點也不比皇宮禦廚差。
公子這些日子胃口不佳,也就能入口些這小姑娘做的糕點。
汪嬤嬤從公子出生就伺候在他身邊,自然知曉公子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
這鹵貨,便是公子青睞的菜色之一。
汪嬤嬤前幾日嚐了小丫鬟買回去的豬耳朵,醇而不膩,脆而不碎,吃上一口就欲罷不能。
昨日她又讓小丫鬟買了些回去,端上公子飯桌,公子竟比平時多用了大半碗的飯,還把鹵豬耳朵全吃光了。
自打公子傷了腿,從來沒如此暢快用過飯,汪嬤嬤激動了許久,今個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出門來尋柳柳。
要她說,這小姑娘在外頭賣吃食,是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