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很快,轉眼路強就在晉安郡城住了一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晉安郡城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內幾乎再見不到破敗的房屋,整齊的街道兩旁種上了不少花草,還開起了許多商鋪,來往的行人臉上洋溢著滿足充實的笑容。
人口從路強剛來時的不足萬人,猛增至近兩萬,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中。如今的晉安郡百姓不但有地耕種,還可以去船廠打打零工。
路強已經把這座城池作為將來的海軍基地修建,解決完盧循的事後,他就會啟程繞行荊州,繼續他的南巡,然後從荊州境內直接返回江陵。
路強走後,張暢之將作為晉安郡司馬,駐守在晉安郡,這裏的軍隊將以兩萬之數擴編,當然了,這需要一個過程,如今晉安郡內除了路強的兩千近衛,新兵也有近兩千了。
就在路強等苟林等的有些心急的時候,原廣州刺史吳隱之代表盧循求見。
之前蕭元常曾對路強說過,這個吳隱之是個極有骨氣之人,雖在盧循的監押之內,卻始終不肯投降,而盧循也不知出於什麽心思,一直供養著他。
吳隱之代表盧循來見自己,莫非他投降盧循了?
帶著這個疑問,路強命人把吳隱之帶進來,如果吳隱之真投靠了盧循,他是不介意殺人的。
廣州地處朝廷的南端,由於地處偏遠,一直不受朝廷待見,甚至有許多事作為刺史的吳隱之都不知道。
就比如路強這個異軍突起的人物,他就不知道,因為他一直都被盧循關著,要不是盧循告訴他,他根本不信如今的荊、江刺史這麽年輕。
不過想到自己還能活著見到朝廷官員,吳隱之的眼睛不由有些濕潤。上堂之後,躬身向路強施禮,道:“犯官見過路大人”
路強冷冷地道:“吳大人在盧循處過得可好?”
吳隱之聽了路強的話,臉現羞愧之色,道:“吳某有愧於朝廷,沒能替朝廷守住城池,實在罪該萬死,吳某也早想自絕以謝朝廷,隻是總想親眼看著盧賊滅亡一天,這才厚顏苟活與世,倒讓大人見笑了”
“你想看到盧循滅亡?”
聽出路強語氣中的不信,吳隱之憤然道:“吳某與盧賊不共戴天,每每想起被他屈殺的數萬百姓,就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吳隱之這麽說,倒把路強弄愣了,不由道:“那你為何替盧循來見本官?”
吳隱之這時也反應過來,原來這位路大人是懷疑自己屈身侍賊了,一時間又羞又憤,要不是有事在身,以死明誌的心都有了。
當下憤憤地道:“犯官肯為盧賊做事,隻是不想朝廷在蒙受損失,實不相瞞,盧賊要我來穩住大人,雖未告知有什麽目的,但以我對盧賊的了解,他一定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還請大人多加防範,告辭!”
吳隱之說完憤然轉身,就準備要走,卻沒想到路強不知什麽時候站起來,一把拉住了他。
“嗬嗬!吳大人莫怪,實在是那盧賊太過狡猾,本官不得不防啊!快快請坐,本官這廂給你賠禮了”
路強的舉動,讓吳隱之很是意外,要知道路強現在的官職可比他大多了,而且他還是丟失朝廷城池的犯官,路強就是以此治他的罪,他都說不出什麽來。
忙抱拳施禮道:“大人言重,犯官此舉本就有侍賊之嫌,不怪大人疑心”
二人重新落座,路強命人給吳隱之端上茶水,然後再次問起盧循派他來的用意。
吳隱之麵色凝重地道:“下官去盧賊府上的時候,曾見他的得力手下苟林鬼鬼祟祟地從他府上出來,後又見盧賊的謀士引領著一個客人進入他的府中,所以下官鬥膽猜測,盧賊一定是有要不利於朝廷的舉動,所以才讓下官來穩住大人的”
聽了吳隱之的話,路強不得不佩服盧循的胸襟,這樣一個根本未曾降服他的人、他也敢用?難道隻是為了迷惑自己嗎?
至於那個神秘人物,路強也能猜出來,一定是朱超石派去的人,早在上饒的時候,他就知道會是這樣了。
船廠那邊已經給苟林挖好了大坑,就怕他不去,倒是朱超石那邊有點讓路強費腦筋,這家夥是準備要與自己為敵到底了。命人把朱讚叫進來。
這小子最近勞動改造得不錯,有時候去給路強客串馬夫,有時候跟著侍衛們去幫百姓家修建房屋,人是黑瘦了不少,卻更結實了。而他現在做的那些事若是讓他從前的朋友看到,保管會大吃一驚,朱大公子何時也變得這麽親民了?
朱讚不知道路強找自己幹什麽,一溜小跑地趕了過來。
路強正和吳隱之談論廣州的事,見朱讚進來,遂對吳隱之道:“知道他是誰嗎?”
吳隱之以前也沒見過朱讚,上那認識他去?還未做答,卻聽路強又開口了,隻不過這回是對朱讚說的。
“看來你大伯是不想讓你回去了,居然派人和盧循勾結,你說我是不是應該砍下你點什麽,給你的家人送回去?”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路強對朱讚的印象大有改變,這小子有頭腦,做事認真,常常能舉一反三,如果他不是朱家的人,路強都想把他留在身邊了。這麽說也不過是想嚇唬嚇唬他,並不會真傷害他。
朱讚聽完路強的話,頓時嚇得跪倒在地:“大人明鑒,小人自追隨大人以來,鞍前馬後,從不敢有半點二心,家裏人做什麽,可與小人沒有一點關係,而在小人想來,家主恐怕也是受了別人的挑撥,不然決不會跟反賊有聯係的”
這小子很聰明,一點沒有否認他家人會與盧循聯係的事情,而且先把他這段時間的表現說出來,以他對路強的觀察,知道路強不會就這麽殺他的。
路強冷冷地看著朱讚,直到把他的冷汗看出來,才道:“去給你家主寫封信,我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下次我就把你的人頭送回去,另外,我之前提的那些條件,都要加一倍,否則一切免談”
“是...小人這就去寫”
朱讚說完,連滾帶爬地出去了。
朱超石派人去找盧循,一是為了對付自己,另外恐怕就是想救回這個小子。那盧循會用什麽法子救人呢?
看著朱讚的背影,吳隱之疑惑地道:“大人,他是?”
思路被打斷,路強倒也沒怪罪他,微微一笑道:“大人一定是被關了很長時間吧?”
隨即就把自己如何趕走桓玄、如何被皇帝任命、又如何被朱超石挑釁等等事情,簡略地對吳隱之說了一遍。
吳隱之對朝廷忠心耿耿,早就桓玄入主朝廷的時候,就對其深惡痛絕,現在聽說桓玄居然就是被眼前這個年輕人從江陵趕走的,頓時肅然起敬。
再次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給路強施了個禮,道:“下官剛才多有失禮,還請大人見諒,既然大人已受皇命節製廣州兵馬,還請大人早日發兵剿滅盧賊,救我廣州百姓於水深火熱”
這家夥夠心急的,不過倒也能理解。
點點頭道:“盧循盤踞在廣州,就如我荊州身上的一顆毒瘤,割是一定要割下去的,不過目前本官兵力不足,另外據我所知,攻打廣州最好是水陸並進,而本官麾下最缺的恰恰就是統領海軍的人選”
聽路強這麽說,吳隱之的眉頭也皺了起來,沉吟片刻才道:“下官倒是有個人選,隻是他目前也在盧循的羈押中,不知大人可有辦法將他救出來?”
“哦?不知此人如何稱呼?有什麽特殊的本事?”
“此人名叫韓延之,當年在海上殺的孫恩大敗,直接致使孫恩投海自盡的人就是他”
“什麽?”
路強以為自己聽錯了,這個韓延之不但打敗了孫恩,而且還逼死了他,這樣的人被盧循抓住居然沒殺?要知道盧循可是孫恩的妹夫啊!難道是在玩什麽以德服人?可其他孫恩的手下也不能幹啊?
“大人您還別不信,這個盧循雖然一直在造反,可卻總想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所以對抓住的朝廷官員都非常優待,隻是別人還好說,如果您直接向盧循討要韓延之的話,說不定反會害了他”
原來盧循還有這個好習慣。
照吳隱之這麽說,這個韓延之還真是個人才,是人才就要想辦法弄過來,隻是就象吳隱之說的那樣,絕對不能著急,得想個穩妥的法子才行。
在距離晉安郡城二十裏遠的地方,有一處天然的良港,三麵環山,突兀而出的一塊陸地仿佛一隻伸向大海的巨人手掌,將這片海域環抱其中。
船廠就坐落在這片港灣旁邊的陸地上。
隨著路強命人在江陵運來的銀錢抵達,一根根用來造船的巨木也運了過來,此時正如一座座小山般堆積在場內。
江南不缺造船師傅,此時已經有幾艘大船的龍骨傲立於船廠中,看樣子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下水了。
為了防備有人破壞,路強在這裏駐紮了五百士兵,人數雖然不多,不過用來防守還是夠的。
隨著日頭西沉,在“噹噹”聲中,一天的勞作終於結束了。工人們紛紛從自己的崗位走下來,三三兩兩地結伴向船廠外走去,不遠處有一片臨時廠房,是專門供那些城內沒有住處的外鄉人準備的。
誰也沒注意,工人中,有十餘個人借著暮色的掩護,悄悄鑽進了那一堆堆巨木的陰影中……
城內幾乎再見不到破敗的房屋,整齊的街道兩旁種上了不少花草,還開起了許多商鋪,來往的行人臉上洋溢著滿足充實的笑容。
人口從路強剛來時的不足萬人,猛增至近兩萬,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中。如今的晉安郡百姓不但有地耕種,還可以去船廠打打零工。
路強已經把這座城池作為將來的海軍基地修建,解決完盧循的事後,他就會啟程繞行荊州,繼續他的南巡,然後從荊州境內直接返回江陵。
路強走後,張暢之將作為晉安郡司馬,駐守在晉安郡,這裏的軍隊將以兩萬之數擴編,當然了,這需要一個過程,如今晉安郡內除了路強的兩千近衛,新兵也有近兩千了。
就在路強等苟林等的有些心急的時候,原廣州刺史吳隱之代表盧循求見。
之前蕭元常曾對路強說過,這個吳隱之是個極有骨氣之人,雖在盧循的監押之內,卻始終不肯投降,而盧循也不知出於什麽心思,一直供養著他。
吳隱之代表盧循來見自己,莫非他投降盧循了?
帶著這個疑問,路強命人把吳隱之帶進來,如果吳隱之真投靠了盧循,他是不介意殺人的。
廣州地處朝廷的南端,由於地處偏遠,一直不受朝廷待見,甚至有許多事作為刺史的吳隱之都不知道。
就比如路強這個異軍突起的人物,他就不知道,因為他一直都被盧循關著,要不是盧循告訴他,他根本不信如今的荊、江刺史這麽年輕。
不過想到自己還能活著見到朝廷官員,吳隱之的眼睛不由有些濕潤。上堂之後,躬身向路強施禮,道:“犯官見過路大人”
路強冷冷地道:“吳大人在盧循處過得可好?”
吳隱之聽了路強的話,臉現羞愧之色,道:“吳某有愧於朝廷,沒能替朝廷守住城池,實在罪該萬死,吳某也早想自絕以謝朝廷,隻是總想親眼看著盧賊滅亡一天,這才厚顏苟活與世,倒讓大人見笑了”
“你想看到盧循滅亡?”
聽出路強語氣中的不信,吳隱之憤然道:“吳某與盧賊不共戴天,每每想起被他屈殺的數萬百姓,就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吳隱之這麽說,倒把路強弄愣了,不由道:“那你為何替盧循來見本官?”
吳隱之這時也反應過來,原來這位路大人是懷疑自己屈身侍賊了,一時間又羞又憤,要不是有事在身,以死明誌的心都有了。
當下憤憤地道:“犯官肯為盧賊做事,隻是不想朝廷在蒙受損失,實不相瞞,盧賊要我來穩住大人,雖未告知有什麽目的,但以我對盧賊的了解,他一定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還請大人多加防範,告辭!”
吳隱之說完憤然轉身,就準備要走,卻沒想到路強不知什麽時候站起來,一把拉住了他。
“嗬嗬!吳大人莫怪,實在是那盧賊太過狡猾,本官不得不防啊!快快請坐,本官這廂給你賠禮了”
路強的舉動,讓吳隱之很是意外,要知道路強現在的官職可比他大多了,而且他還是丟失朝廷城池的犯官,路強就是以此治他的罪,他都說不出什麽來。
忙抱拳施禮道:“大人言重,犯官此舉本就有侍賊之嫌,不怪大人疑心”
二人重新落座,路強命人給吳隱之端上茶水,然後再次問起盧循派他來的用意。
吳隱之麵色凝重地道:“下官去盧賊府上的時候,曾見他的得力手下苟林鬼鬼祟祟地從他府上出來,後又見盧賊的謀士引領著一個客人進入他的府中,所以下官鬥膽猜測,盧賊一定是有要不利於朝廷的舉動,所以才讓下官來穩住大人的”
聽了吳隱之的話,路強不得不佩服盧循的胸襟,這樣一個根本未曾降服他的人、他也敢用?難道隻是為了迷惑自己嗎?
至於那個神秘人物,路強也能猜出來,一定是朱超石派去的人,早在上饒的時候,他就知道會是這樣了。
船廠那邊已經給苟林挖好了大坑,就怕他不去,倒是朱超石那邊有點讓路強費腦筋,這家夥是準備要與自己為敵到底了。命人把朱讚叫進來。
這小子最近勞動改造得不錯,有時候去給路強客串馬夫,有時候跟著侍衛們去幫百姓家修建房屋,人是黑瘦了不少,卻更結實了。而他現在做的那些事若是讓他從前的朋友看到,保管會大吃一驚,朱大公子何時也變得這麽親民了?
朱讚不知道路強找自己幹什麽,一溜小跑地趕了過來。
路強正和吳隱之談論廣州的事,見朱讚進來,遂對吳隱之道:“知道他是誰嗎?”
吳隱之以前也沒見過朱讚,上那認識他去?還未做答,卻聽路強又開口了,隻不過這回是對朱讚說的。
“看來你大伯是不想讓你回去了,居然派人和盧循勾結,你說我是不是應該砍下你點什麽,給你的家人送回去?”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路強對朱讚的印象大有改變,這小子有頭腦,做事認真,常常能舉一反三,如果他不是朱家的人,路強都想把他留在身邊了。這麽說也不過是想嚇唬嚇唬他,並不會真傷害他。
朱讚聽完路強的話,頓時嚇得跪倒在地:“大人明鑒,小人自追隨大人以來,鞍前馬後,從不敢有半點二心,家裏人做什麽,可與小人沒有一點關係,而在小人想來,家主恐怕也是受了別人的挑撥,不然決不會跟反賊有聯係的”
這小子很聰明,一點沒有否認他家人會與盧循聯係的事情,而且先把他這段時間的表現說出來,以他對路強的觀察,知道路強不會就這麽殺他的。
路強冷冷地看著朱讚,直到把他的冷汗看出來,才道:“去給你家主寫封信,我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下次我就把你的人頭送回去,另外,我之前提的那些條件,都要加一倍,否則一切免談”
“是...小人這就去寫”
朱讚說完,連滾帶爬地出去了。
朱超石派人去找盧循,一是為了對付自己,另外恐怕就是想救回這個小子。那盧循會用什麽法子救人呢?
看著朱讚的背影,吳隱之疑惑地道:“大人,他是?”
思路被打斷,路強倒也沒怪罪他,微微一笑道:“大人一定是被關了很長時間吧?”
隨即就把自己如何趕走桓玄、如何被皇帝任命、又如何被朱超石挑釁等等事情,簡略地對吳隱之說了一遍。
吳隱之對朝廷忠心耿耿,早就桓玄入主朝廷的時候,就對其深惡痛絕,現在聽說桓玄居然就是被眼前這個年輕人從江陵趕走的,頓時肅然起敬。
再次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給路強施了個禮,道:“下官剛才多有失禮,還請大人見諒,既然大人已受皇命節製廣州兵馬,還請大人早日發兵剿滅盧賊,救我廣州百姓於水深火熱”
這家夥夠心急的,不過倒也能理解。
點點頭道:“盧循盤踞在廣州,就如我荊州身上的一顆毒瘤,割是一定要割下去的,不過目前本官兵力不足,另外據我所知,攻打廣州最好是水陸並進,而本官麾下最缺的恰恰就是統領海軍的人選”
聽路強這麽說,吳隱之的眉頭也皺了起來,沉吟片刻才道:“下官倒是有個人選,隻是他目前也在盧循的羈押中,不知大人可有辦法將他救出來?”
“哦?不知此人如何稱呼?有什麽特殊的本事?”
“此人名叫韓延之,當年在海上殺的孫恩大敗,直接致使孫恩投海自盡的人就是他”
“什麽?”
路強以為自己聽錯了,這個韓延之不但打敗了孫恩,而且還逼死了他,這樣的人被盧循抓住居然沒殺?要知道盧循可是孫恩的妹夫啊!難道是在玩什麽以德服人?可其他孫恩的手下也不能幹啊?
“大人您還別不信,這個盧循雖然一直在造反,可卻總想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所以對抓住的朝廷官員都非常優待,隻是別人還好說,如果您直接向盧循討要韓延之的話,說不定反會害了他”
原來盧循還有這個好習慣。
照吳隱之這麽說,這個韓延之還真是個人才,是人才就要想辦法弄過來,隻是就象吳隱之說的那樣,絕對不能著急,得想個穩妥的法子才行。
在距離晉安郡城二十裏遠的地方,有一處天然的良港,三麵環山,突兀而出的一塊陸地仿佛一隻伸向大海的巨人手掌,將這片海域環抱其中。
船廠就坐落在這片港灣旁邊的陸地上。
隨著路強命人在江陵運來的銀錢抵達,一根根用來造船的巨木也運了過來,此時正如一座座小山般堆積在場內。
江南不缺造船師傅,此時已經有幾艘大船的龍骨傲立於船廠中,看樣子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下水了。
為了防備有人破壞,路強在這裏駐紮了五百士兵,人數雖然不多,不過用來防守還是夠的。
隨著日頭西沉,在“噹噹”聲中,一天的勞作終於結束了。工人們紛紛從自己的崗位走下來,三三兩兩地結伴向船廠外走去,不遠處有一片臨時廠房,是專門供那些城內沒有住處的外鄉人準備的。
誰也沒注意,工人中,有十餘個人借著暮色的掩護,悄悄鑽進了那一堆堆巨木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