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什麽策論?


    聖旨一出,這些以九品中正製評選出來的學子們都懵了,大家平時學的都四書五經,那聽過策論一詞?


    不過仔細看一下聖旨,卻見其中也給了解釋,所謂策論,就對政治問題加以討論,並提出自己的觀點。


    學子中倒也不乏有真才實學的,弄明白議題之後,仔細斟酌一番就揮筆寫了起來,隻近萬的學子中,卻隻有一千多人寫出了東西。


    雖隻有一千多份,可若隻憑路強一人看的話,得看到那年去?於他把學子們交上來的答卷,分別交給陶淵明、顏延之等學問高深的人審評,挑到最後才交由他過目。


    陶淵明和顏延之都草根出身,而且都明白路強這在為科舉造勢,所以審閱起來分外認真。


    在這期間,路強以大將軍何無忌為征西大元帥,統兵五萬進駐仇池。


    楊盛接到兒子的信後,起初還很憤怒,兒子辦的這什麽事?不過隨著各種消息的不斷傳來,再思及自己目前的處境,最後還忍痛交出仇池之地,來到江陵請罪。


    路強倒也沒難為他,仍讓他世襲仇池公的爵位,隻不過就再不能離開江陵了。


    姚興接到路強的信後,盡管心中惱怒,卻也毫無辦法,其實他這也不得已而為之,拓跋珪在身後磨刀霍霍,如果他不有所動作,拓跋珪就要拿他開刀了。


    現在晉軍已經進駐仇池,他也就有了回複拓跋珪的借口。


    讓路強沒想到的,西涼李暠在晉軍將楊盛原來的人馬替換後,竟向江陵派了使者,在路強同眾臣評審學子答卷的時候,已經穿過武都郡,向江陵而來。


    這樣的舉動讓路強不由不懷疑,李暠所謂的與姚興聯姻,並謀奪仇池的舉動,其實就在給與自己交往找借口。


    一千多份答卷,真正貼近路強要求的最後隻有區區數十份,其他有的寫得驢唇不對馬嘴,有的華而不實,通篇廢話,沒有一句在點子上的。


    不過能達到標準的雖少,路強卻還很高興,畢竟這隻個開始,就著這個契機,他當即宣布將這一千人全部選入國子學。


    而自今以後,不管國子學還太學,再招收生員的時候,不再以九品中正製評選出來的上品為標準,同時策論也將作為一項重要的科考項目,列為生員的結業成績之一。


    隨著這道旨意頒布的還有撤銷州以下的中正一職,也就,如果再想得到品定的學子,必須由刺史一級的官吏品定。


    路強沒有直接下旨取締九品中正製,但也等於將一塊巨大無比的風向標,豎在天下士族寒門的學子麵前。


    聖旨一出,天下嘩然,寒門學子固然歡呼雀躍,士族豪門卻也怨聲一片,不過這種事卻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咽下肚,因為皇帝不沒給你們機會,而你們自己沒那個實力。


    至於那晚的三個老者,事後路強派人一了解才知道,原來他們都從秦國來的,辱罵他的天水薑龕,身材欣長的老者東平郭於岐,微胖老者馮翔郭高。


    這三個老者均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之人,對三個人的名字,陶淵明和顏延之都有耳聞,得知三人在江陵的消息後,都曾專程去拜訪過。


    起來很有意思,原來姚興想請幾個人出仕,三個人甚至都有點心動了,不過在聽到路強在上黨那番大漢至上的言論後,臨時改變主意來了江陵。


    這個世界就那麽回事,有你好的,自然就有罵你的,這也就有了河畔同路強的那番對話。


    先有路強給他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後有陶淵明和顏延之的解,讓薑龕終於明白自己受人蒙騙了。


    在陶淵明的引見下,親自來向路強賠罪。


    事情已經過去,路強當然不會真的怪罪他,不過倒也沒有馬上委任他們官職,隻聘請他們去國子學教授學生。


    殊不知這卻正對三個人的胃口,因為姚興也要聘請他們去教授學生的,所以這三人搖身一變成了江陵國子學的教授。


    路強這套組合拳打的十分漂亮,要知道九品中正製已經沿襲了幾百年,如果他直接跳起來喊改掉這個陋習,雖在他的高壓下,不見得能出什麽大亂子,但一定會傷到天下的士族豪門,為他及他的後人統治帶來隱患。


    現在他先狠狠扇了這項製度一個耳光,然後也不取締,隻換種方式取才,讓天下的士族豪門乖乖地把嘴閉上。


    另外路強現在的朝臣大部分都寒門出身,也正有他們的絕對擁護和支持,路強的政令才得以暢通無阻地推行下去。


    西涼李暠派來的他的侍中黃始和梁興,侍中他的近臣,李暠派他們來,可見對這次外交的重視。


    起來這個李暠也個漢人,不過這個時代紛亂不堪,群雄並立,他們這些身在邊陲的漢人,隨著中原朝廷越加羸弱,對中原漢家皇朝的歸屬感也就越來越淡薄。


    路強命令禮部侍郎高雅之為代表,接待這兩位西涼來的客人。


    高雅之之前在燕國的時候可救了路強一命,所以他雖同司馬休之有交情,但路強並沒有把他從朝廷剔除出去,仍讓他當了侍郎這樣的高官。


    另外西涼私建政權,在路強心中,隻有自己這個中原皇帝才正統,要不考慮不能樹太多強敵,路強甚至都不會搭理他們。


    而路強的態度,也直接決定了高雅之對西涼來使的態度。


    因為司馬休之的事,高雅之一直很低調,做事也很勤懇。接到旨意後,立刻準備一番,然後到城外迎接兩位使者。


    雙方相見之後,氣氛還算友好,將他們在驛館安置好後,高雅之又安排酒宴招待他們。


    其實不論黃始還梁興,在他們之前的記憶中,晉朝已經個腐朽不堪的王朝,皇權旁落,權臣當道。


    後來雖聽了不少有關路強神奇的經曆,卻也還覺得傳言不一定真的。


    酒宴不正規場合,所以雙方言談也比較隨便,東拉西扯地閑聊一會後,黃始忽地話風一轉。


    “聽聞你家陛下曾身染重疾,連冬夏冷熱都不知道,不知服了什麽靈丹妙藥醫治好的?”


    高雅之聽完黃始的話,不由暗暗皺了下眉頭,心這家夥故意的嗎?怎麽那壺不開提那壺?


    淡然道:“黃大人恐怕聽錯了吧?我家陛下天縱英才,一心以恢複漢家大業為己任,一統江南叛逆,退羌人,敗鮮卑,那一樁、那一件,不驚天地、泣鬼神?不過黃大人不知道這些事也不奇怪,漢家皇帝的事,嗬嗬...”


    到這,高雅之故意把話停住了,其用意卻已經不言而愈,那就你們脫離中原王朝自立,已經沒資格知道漢家皇帝的事了。


    其實要完全這些西涼人已經忘了自己漢人的事實也不對,怪隻怪先前的東晉王朝太過無能,之前的皇帝也一個比一個垃圾,這才讓黃始有了現在這種表現。


    聽了高雅之的話,黃始頓時就把臉沉下去了,一旁的梁興見狀,忙打圓場。


    “嗬嗬!二位大人,喝酒、喝酒,今天不談正事”


    人家畢竟客人,高雅之也不好太無禮,舉杯向二人敬了杯酒後,隨即卻道:“不知你家涼公命二位大人前來,所為何事?”


    “咳...”


    高雅之的話音剛落,梁興就劇烈咳嗽起來,卻原來嘴裏的酒沒等咽下去,就被高雅之這句話嗆著了。


    剛剛好不談正事的,這個晉國的官員怎麽轉眼就忘了?故意的吧!


    其實這個時候的西涼李暠並沒有稱帝,不過從他任命官員的級別上,就可以看出,他正朝著這方麵發展的,他手下群臣也把他當做君主看待的。


    高雅之一句“涼公”立刻就把李暠的身份降沒了,這就等於變相羞辱一般。


    黃始猛地站起身,怒道:“我家主公一心交好晉國皇帝,你這個官員卻百般羞辱我家主公,本官想問問,這可你們皇帝的意思?”


    之前黃始如果不大嘴巴,提及皇帝的從前,高雅之也不會這麽對他。


    淡然道:“我家陛下很忙,下官的事物也比較繁多,二位現在就可以將來意告知下官,如果有必要,下官會如實向陛下稟報的”


    “你...”


    黃始都要氣吐血了,事實上李暠派他們來,其實想得到路強這個中原皇帝承認的,當然,如果這個中原皇帝還象從前一樣垃圾,就另當別論了。


    之前晉室衰微,李暠還可以對中原王朝置之不理,不過隨著路強的強勢崛起,同時又打出大漢至上的旗號後,他就不得不暫時停息他那顆不斷膨脹的野心。


    因為李暠西漢將領李廣的十六世孫,他能明目張膽地自己不漢人嗎?不過他不相信晉朝敢對他下手,畢竟他的實力不楊盛能比的。


    隻李暠萬萬沒想到,晉朝皇帝還沒表態呢!雙方的使節就已經快掐起來了。


    “我、我要見你們皇上,我、我要告你”


    黃始全然忘了他先辱及晉朝皇帝的,氣急敗壞地著。


    高雅之微微一笑,起身道:“從江陵也可以領略中原漢人祖地的風采,兩位不妨慢慢欣賞,下官有事,就不陪了”


    罷站起身,竟真的丟下兩個西涼客人走了。


    這一來黃始和梁興都有點傻了,他們隱隱覺出,這個禮部侍郎敢如此對他們,恐怕受了晉皇的命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安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半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半瘋並收藏晉安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