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拓跋珪垂涎燕國土地不一天兩天了,而這個時候,經過一年多的恢複,各部族被鄧祥禍害過的地方,雖還未完全恢複元氣,卻也算渡過難關了,尤其軍隊並未受什麽損失,所以這個時候即便沒有馮拔派人來,他還琢磨著要不要再次南下呢!


    當聽了馮拔使者的話後,拓跋珪差點沒以為自己聽錯了,當即二話不,點齊五千鐵騎,命大將長孫勝帶領,直撲雁門關。


    這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拓跋珪怎能輕易錯過?前軍派出去後,再次下令召集二十萬大軍,準備跟在長孫勝後麵南下。


    這個長孫勝就被鄧祥殺死的那個倒黴蛋長孫肥的兒子。


    如今拓跋珪早已經探明禍害他草原,害得他南下之戰功虧一簣的人鄧祥,他已經發誓要用鄧祥的腦袋當酒壺。


    世上的事就這麽巧,當長孫勝到達雁門關下,遠遠看到關上已經飄蕩的晉國旗幟的時候,頓時就有些猶豫了。


    雁門關、關勢雄奇,給他五萬人馬都不一定打得下來,何況他隻有五千人馬了。正準備收兵後撤,忽有士兵指點關上叫他。


    “將軍快看,那城頭將領的旗幟,好像姓鄧的?”


    晉朝軍隊的一些基本情況,拓跋珪也摸差不多了,他們知道在晉軍中隻有一個姓鄧的將領,就那個禍害草原,殺死長孫肥的鄧祥。


    那可殺父仇人啊!


    長孫肥催馬向前靠進些仔細觀看,可不嗎!關牆上一麵晉軍的標誌性黑豹戰旗,另一麵則代表將領的旗幟。


    赤色的大旗中,一個鬥大的“鄧”字在隨著戰旗迎風飄擺。


    真的他!這可真仇人見麵、分外眼紅,長孫勝二話不,立刻帶兵殺到關下,不過他還沒蠢到率軍攻城,而指名道姓地要鄧祥出來受死。


    其實鄧祥也剛到雁門關。


    兵貴神速,他早就知道雁門關難以攻克,所以在並州直接穿城而過,一直來到雁門關,同守軍交換了城防後,才坐下來休息。


    五千鐵騎,千裏奔襲,換做一般的軍隊早累趴下了,而這些晉朝的鐵血戰士,在接管雁門的防務之後,才借著站崗值勤的機會,靠在城牆上休息一會。


    甚至可以,如果魏軍這時候大舉攻城的話,不準真的容易攻上來。


    不過在這令人望而生畏的雄關下,顯然沒什麽如果可言的。


    城上士兵早早就發現了一陣風般撲來的魏軍,並立刻報給了鄧祥。


    鄧祥接到稟報,在暗自心驚魏軍來的好快的同時,也不由慶幸自己先來一步,不然這座雄關就得換主人了。


    站在關上看著關下正扯脖子叫陣的魏軍,不由微微一笑,若換做從前,他不準腦袋一熱就出戰了,但曆經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他那衝動的性格早磨平了。


    士兵們遠道而來,正需要抓緊時間休息,那有時間搭理他們?


    吩咐手下不必搭理他們,隻需嚴守關城即可,安排完城防後,返回臨時府邸,立刻命人給跟在後麵的檀道濟去了封信,請他率軍加快腳步,盡快趕來支援雁門。


    鄧祥同魏人打交道比路強還多,深信關下的不過魏軍的先鋒,大隊人馬不久一定會跟上來。


    要知道上次拓跋珪可出動了四十萬大軍,那麽這次呢?如今自己隻有五千疲憊之軍,怕根本抵擋不住魏軍的瘋狂進攻。


    鄧祥在向檀道濟求援的同時,長孫勝也無奈地退回去,來到三十裏外紮營,隨即派人向拓跋珪稟報。


    二十萬大軍不紙紮的,抓就能抓過來,怎麽也得十天八天的才能聚齊,其中還得準備後勤糧草什麽的,所以這個時候拓跋珪還沒出盛樂。


    “什麽?雁門被晉軍占領了?”


    聽到這個消息,拓跋珪不由大吃一驚,這個時候他已經無暇去想晉軍怎麽會這麽快到達雁門的了。


    動員令已經發出,二十萬大軍已經集結過半,若因為聽晉軍來了就把軍隊遣散,勢必會影響到軍心,今後還如何麵對晉**隊?所以這一仗必須要打的。


    拓跋珪沉吟片刻,傳令再征調十萬軍隊,一起開赴雁門,這一刻他已經想好,上次與晉軍沒有分出勝負,這一次一定要分出高下來。


    隨即拓跋珪雄心萬丈地誓師出征,親自揮軍向雁門殺來。


    雁門關的雄奇,拓跋珪也知道的,為了不被擋在雁門之外,他再次兵分三路。


    北路以拓跋儀五萬軍隊攻幽州,自己率兵攻雁門,令一路由大將公孫蘭率軍入秦境,從去年鄧祥逃走的路線直插並州。


    這個時候,路強在洛陽皇宮中的屁股還沒等坐穩當呢!戰報就如雪花般飄了過來。


    實話,路強還沒做好同拓跋珪大戰的準備,可戰爭總在你沒想到的時候發生,他必須要保證雁門以及並州不失,不然的話,洛陽以北恐怕又要變成異族人的草場了。


    如今在江南地區,老將軍馮該駐防廣州,張暢之坐鎮豫章,韓延之經略徐揚,趙倫文看護荊江、何無忌牧守西南。


    全國各地的兵力雖已經有近百萬之眾,可這麽大的國家,這麽一分派下去,可用之兵就不多了。


    而路強為了能在洛陽站穩腳跟,先後已經出動了十五萬軍隊,實在再抽調不出軍隊了。


    所以此戰還應以防守為主,力爭在守住城池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殺傷敵人。


    麵對拓跋珪的咄咄之勢,路強再次披掛上陣,親率七萬大軍趕奔並州,同時動員燕地的漢人百姓,報名參軍,保家衛國。


    這樣加上先期出動的檀道濟人馬,路強會戰拓跋珪的軍隊也達到了十萬,洛陽留守的軍隊也有五萬之眾,這樣就不用懼怕馮拔偷襲後路了。


    而這隻看得見的,隨著對所過之處燕軍士兵的整編,以及不斷報名加入的新兵,路強的人馬一直在不斷增加著。


    另外路強下令將並州以南所有村鎮的百姓全部撤進最近的城裏去,行堅壁清野之策。能進中原的路千萬條,不隻有雁門一路,萬一魏軍不怕繞遠,從其他地方突入,首當其衝的必然這些百姓。


    隨著一南一北兩大霸主即將再次碰撞的消息傳出,天下人的焦點一下又集中在了並州前線。


    馮拔恨極了路強,不過這個時候慕容超已經準備抄他後路了,所以他隻能眼看著晉、魏之戰,而無法給路強下絆子。


    姚興倒還想分杯羹,不過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他低調多了,隻派出探子密切注意晉、魏之戰,以便他隨時調整策略。


    所有事情幾乎都在同時進行的,路強率大軍日夜兼程趕往雁門的時候,雁門的攻防戰早已經如火如荼地打響了。


    鄧祥終究年輕氣盛,在休息過來之後,接受了長孫勝的挑戰,隨即陣斬長孫勝。雖打勝了這一仗,卻也徹底激怒了魏人。


    數日後,魏軍大隊人馬趕到,立刻就開始攻城。


    拓跋珪這次有備而來,有感上次在上黨吃的虧,他這次專門打造了無數的攻城器械,同時雁門郡距離盛樂也不很遠,各種物質運送方便,這樣他攻打起來更沒有顧忌。


    拓跋珪先以投石機和強弩壓製城頭,隨即以雲梯在前,巨大的巢車在後,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猛攻。


    要不雁門關險峻,以及檀道濟及時趕到,拓跋珪不定已經攻上來了。


    數日間,拓跋珪在雁門關下又丟下近萬具屍體,他不不知道這麽硬攻損失太大,但若不殺了城上那姓鄧的小將,如何能消他心頭之恨?


    而幾天下來,拓跋珪已經摸索出一套攻城辦法,他相信,隻要再給他兩天時間,他一定能攻破這座雄關。


    殘陽似血,灑在被血水浸泡過的城牆上,更增幾分詭異的色彩。


    檀道濟和鄧祥並肩站在城頭,看著遠處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魏軍大營,二人眼中均寫滿憂色。


    魏軍的攻城器械太過犀利,幾天下來,在有雄關為依托的情況下,守軍仍付出八千多傷亡,現在城中能戰之兵雖還有兩萬之眾,可關牆長度有限,兵力無法完全展開,若集中一起的話,勢必會增加更大傷亡。


    這讓二人均有種有勁無處使的感覺。出戰就更不現實了,魏軍鐵騎犀利,恐怕出去就別想回來了,即便能逃回城,魏軍鐵騎也能銜尾跟進來。


    “鄧將軍,這幾天下來,你有什麽感覺?”


    聽了檀道濟的話,鄧祥沉聲道:“拓跋珪比以前聰明了,麵對如此雄關,沒有再單純地以人命來堆”


    檀道濟點頭道:“這才拓跋珪的可怕之處,異族人每次南下,都會擄走大批漢人工匠,正有了他們,拓跋珪才能建造出這麽精良的器械”


    鄧祥“哼!”了一聲道:“比器械,他們可差遠了,不過我們來的急,沒有帶來而已”


    “鄧將軍,實不相瞞,我已經奏請陛下,放棄雁門關,放拓跋珪進關”


    “什麽?”


    鄧祥一聽,眼睛頓時就瞪起來了,怒道:“絕對不行,陛下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你我,怎能就這麽輕易放棄?若此關丟失,你我還有何麵目去見陛下?”


    檀道濟心中早有主意,隻他知道,必須得服這位皇帝愛將才行。


    微微一笑道:“鄧將軍忘了上次拓跋珪如何退兵的了嗎?”


    那一戰可謂鄧祥得意之做,他怎會忘記,剛要回答,腦中忽地靈光一現,頓時明白檀道濟為什麽要撤出雁門關了。


    不過還有些遲疑地道:“陛下會同意嗎?”


    檀道濟肯定地點點頭道:“陛下一定會同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安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半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半瘋並收藏晉安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