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這一戰,整體來,拓跋儀並未損失多少人馬。


    五萬軍隊,兩萬出戰被晉軍殺了個落花流水,不過真正戰死的隻有四五千人,其餘有的潰散了,有的則跟著逃出城的拓跋儀向北逃了。


    城中的三萬人馬逃出來的卻不多,這主要晉軍的行動太迅速了,拓跋儀召集人馬逃走的命令還沒等傳出去呢,晉軍就殺進來了。


    過後清點,城中被俘虜的竟然有一萬多人馬,一次生擒這麽多魏軍,這可晉、魏開戰以來從沒有的。


    路強打下幽州後,並沒有急著追趕拓跋儀,一麵下令張榜安民,一麵著令俘虜修整城牆、清理街道、埋葬戰死的魏軍士兵等等。


    其實這一仗打到現在,路強之前預想的目標可以都實現了,下一步隻要將魏軍徹底趕出長城,這被鮮卑人占領了一百多年的地方,也算終於回到中原懷抱了。


    不過話回來,以晉朝目前的實力,還不與魏國全麵開戰的時候。


    路強沉吟良久,命人把韓範叫了進來。


    從前對於傳中的雄辯之士,路強始終覺得傳言不見得可靠,不過從韓範的表現來看,這種能人還存在的。


    韓範自打到了晉軍之中,就感覺從前在燕國都白活了一般。


    燕國沒有晉皇那樣雄才大略的君主、沒有戰無不勝的鐵軍。


    韓範去過洛陽,他在晉國看不到如行屍走肉般沿街乞討的饑民、更沒有燕國官場那種驕奢淫逸和死氣沉沉。


    放眼望去,到處都蓬勃的生機,置身在這樣的軍隊和國度中,他仿佛都年輕了好幾歲,渾身似有用不完的勁一般。


    隻可惜,路強一直沒給他安排具體職務,直到今天才派人來找他,韓範感覺到,自己再次展露才華的機會到了。


    路強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奏折,走到那都一樣。韓範進來,他才放下手中的奏折,笑道:“朕軍務繁忙,這些天慢待韓先生了,還請先生不要怪朕”


    韓範嚇了一跳,他倒聽過晉皇和藹可親,卻從沒想到皇帝會用這種語氣對他這樣一個外臣講話。


    忙躬身道:“陛下萬勿這麽,折殺小臣了”


    “嗬嗬!不要總小臣、小臣的,你很小嗎?朕想過,以先生之才,確實可出任禮部侍郎一職,如果先生沒什麽意見的話,就這麽定了,回京之後,朕就命內閣正式擬旨”


    真的禮部侍郎?


    對路強能任命他這樣的高官,韓範又吃驚不小,之前路強雖然承諾過他,但他並不十分相信,因為禮部侍郎僅次於禮部尚書的官職,在晉朝來,絕對稱得上高官了,而他之前在燕國的時候,卻隻個芝麻大的小官,現在豈不同一步蹬天差不多?


    “陛、陛下,臣一點點微末小功,可不敢領受這樣的官職,還請陛下三思”


    路強點點頭,道:“居功不自傲,朕果然沒有看錯人,今天叫你來,其實還有另外一件事,朕想聽聽你的看法,就朕還沒做好同拓跋珪全麵開戰的準備,但長城以內,朕也決不會準許魏人存在,韓先生幫朕想想,接下來的仗該如何打?”


    韓範明白,皇帝的考題出來了。


    沉吟片刻,才道:“陛下垂問,臣就鬥膽獻醜,臣覺得我軍當以軍事為主,外交為輔,雙管齊下的策略來應對拓跋珪”


    “據臣所知,拓跋珪兩次在陛下铩羽而歸,他的威信已經受到嚴重的損害,雖他急於打敗陛下,以挽回他漸將失去的威信,但就目前來,他要做的,恐怕消除國內的反對勢力,重新穩固他的政權,最後才與陛下爭雄”


    “臣鬥膽建議,對代郡的魏軍圍而不打,以此換取拓跋珪全麵撤軍,另外臣自薦去見拓跋珪,勸他接受陛下的條件,從此不再踏足關內”


    路強要的就韓範這句話,點頭道:“韓卿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這一仗同前兩次差不多,都先要將拓跋珪打疼了,不然他不會輕易退兵的”


    “另外韓卿此去拓跋珪大營,當以安全第一為重,事不可為就即刻返回,隻要拓跋珪真有膽子全麵開戰,朕也一定奉陪到底”


    韓範心中感動,躬身施禮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拓跋儀此時正在趕往代郡的途中,還不錯,一路劃拉,此刻身邊已經有了近三萬人馬,隻逃的太匆忙,一粒糧食都沒帶出來,他們隻能餓著肚子趕路。


    要涿郡距離幽州城最近的,可涿郡早就被晉軍占領,拓跋儀他們隻能繞路趕往代郡。


    事實上拓跋儀心中也沒底,不知圍攻代郡的晉軍會不會使用攻打幽州的招數?那樣一來,怕代郡此時也變成人家的了。


    不過還好,從斥候口中拓跋儀得知,圍困代郡的晉軍隻圍而不打,代郡還在封真大將軍手中。


    距離代郡還有一百多裏路,近不近,遠卻也不遠,不過為了不被晉軍斥候發現,拓跋儀不得不命隊伍慢下來,找了一處密林,命士兵自行打獵,弄些吃的,養足精神後,再一股作氣殺入城中去。


    一種很奇怪的心理,正常情況下,拓跋儀應該聯係封真,然後裏應外合,一舉攻破晉軍大營,不定這一戰之後,還能反敗為勝。


    可剛從幽州敗退回來,不論從士氣上,還拓跋儀本人的心理上,都沒覺得此戰還能打敗晉軍。


    拓跋儀甚至有種感覺,這中原之地,再不他們草原人可以任意馳騁的馬場了,那些中原人在晉朝皇帝的帶領下,也不再柔順的羔羊了。


    饑餓的士兵得到命令後,紛紛鑽入樹林,仔細尋找著可能出現的獵物,現在他們的眼睛都綠的,見什麽都想吃,同餓狼也沒什麽區別。


    近三萬軍隊,得有多少獵物才能填飽他們的肚子?不過現在已經顧不了那麽多了,隻要能吃的,一切均不放過。


    其實身邊有這麽多軍隊,拓跋儀倒也不擔心晉軍會來進攻,當然了,如果晉朝皇帝率兵追來,就另當別論了。


    在林子邊找了塊石頭,剛準備做下休息,就見親兵拎著幾隻野雞走了回來,這東西要烤過之後才能吃的。


    不知怎麽,看著親兵的動作,拓跋儀忽然想起幽州城的大火,遂脫口道:“小心點,不要把火弄太大”


    親兵忍不住笑了:“將軍,一堆篝火而已,大不到那去”


    話間,就用火絨火石點起火來,可讓所有人沒想到的,隨著被點燃的樹枝放在地上,地麵象土一樣的東西忽然猛地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旁邊的樹木上,轉眼拓跋儀等人周圍都燃起了火花。


    還真怕什麽就來什麽,一見火花,拓跋儀就第一個跳起來,然後撒腿就向空曠地帶跑。他也不傻,這時候怎還不明白晉軍早算準了他們要在這裏生火取食,所以將那些神奇的易燃物灑在這裏。


    近三萬人的隊伍,當然不會拓跋儀的親兵第一個點火了,拓跋儀他們在樹林邊還好些,


    那些在樹林中被餓極了的士兵,抓到獵物後,就直接點起火了,這一下可要命了,一處火頭冒起後,就迅速向周邊蔓延,轉眼整片樹林就冒從十餘處火頭,而這才不過剛開始而已。


    這種情況下,誰還有心思打獵,紛紛向樹林外逃來。


    可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大火一起,很多士兵就如同沒頭蒼蠅般四處亂竄起來,這樣一來,有些士兵甚至越走越遠,直到被大火包圍,再也轉不出來。


    還好現在不樹木幹燥的季節,不然拓跋儀這點人馬都得交代在這,現在亂糟糟的還無法統計具體損失多少。


    看著被火燒的焦頭爛額的士兵們,拓跋儀欲哭無淚,晉軍也太陰損了吧?好像就沒有他們想不出來的主意。


    其實這些都檀道濟安排下的,按照他之前的計劃,準備趁勢殺出來,徹底消滅這股從幽州逃出來的魏軍,不過還沒等他發動,就收到路強的指令,放這夥漏網之魚進代郡。


    檀道濟為了全取代郡,早就定下了圍點打援的計劃,而且還在代郡魏兵有可能裏應外合的路上,埋伏下三道伏兵,務求最大可能地消滅魏軍。


    不過皇帝既然命令他放這夥魏軍進城,他也隻能暗叫可惜了,隨即帶兵悄悄離開,返回代郡外的大營。


    其實代郡內的封真不不知道拓跋儀來了,也不不想派兵接應,實在檀道濟的招數太陰損了。


    為了不讓魏國騎兵發揮優勢,檀道濟命令士兵在代郡四周的道路上遍撒鐵蒺藜,這還不算,他又讓士兵們挖了無數個一尺深的小坑。


    試問這樣一來,戰馬還如何盡情奔馳?而魏軍一旦下了馬,在人數占優的晉軍麵前,他們不被徹底消滅才怪。


    所以封真也愁啊!


    拓跋儀在暗自慶幸晉軍沒有趁勢殺出的同時,努力收攏人馬,最終找回了近兩萬被火燎得跟小鬼似的士兵。


    怎麽辦?繼續北逃,還進入代郡?


    正猶豫著,剛剛派出的斥候回來報,晉軍讓開了一條通道,他們可以從那裏進城。


    “什麽?晉軍主動讓路?”


    拓跋儀有些明白了,晉朝皇帝這要將他們一網打盡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安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半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半瘋並收藏晉安大帝最新章節